五花肉吃多了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与坏处?

逼格范儿


现在一些好的五花肉可比一些全瘦肉还要贵很多,以前的时候生活水平不高,都喜欢吃肥肉,有油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油水多了,基本上没有人喜欢吃肥肉了,都喜欢吃瘦肉了,而且瘦肉吃起来健康一点,毕竟现在的人基本上都是营养过剩的,所以吃瘦肉肯定是要好一些的。但是只要是经常做菜的或者吃猪肉的都知道,如果全是瘦肉的话味道是真的不怎么样,必须要有一点肥肉才好吃。肉吃起来也才会更香。所以现在五花肉也是卖的比较贵的了,而且一头猪的五花肉本来也没有多少,好的五花肉就更少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那么迟五花肉有哪些好处和不好的呢?

五花肉最大的好处就是好吃,我每次买肉也最喜欢吃五花肉,肥瘦相夹,吃起来不腻又香。所以现在很多菜需要猪肉的时候都采用五花肉了。五花肉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首先是铜,铜属于微量元素,对免疫系统、血液、肾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五花肉里面含有的脂肪也是比较恰当的,脂肪可以保护机体功能,保护内脏,所以适当的吃是有好处的。

那么吃五花肉不好的地方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脂肪,前面说了只要适当的吃确实有好处,但是吃多了的话,脂肪就是有大问题了,脂肪过剩,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容易长胖了,脂肪过剩的话,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等等。所以平时吃肉一定要适量,不能放开了吃。

五花肉里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能够提升高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等。如果长期大量食用的话就会引起血管中的脂肪,血小板还有很多杂物附在血管壁上,也就是我们说的动脉硬化。

但是也是没必要太担心的,平时如果自己的身体比较健康,适量的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有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脂,或者肥胖等等那就必须要节制了,不能吃的太多饿了。


小伍吃吧


五花肉位于猪腹部,肥瘦相间,故称五花肉,五花肉鲜美柔软,口感非常好,用来炖菜,炒菜,做红烧肉都不错。

\n

要问吃五花肉有什么好处,我想了半天,大概是“解馋”吧!解馋了,就有一种满足感,心情就好…



\n

但是心情好不能代表身体好,要问经常吃五花肉有什么害处,那就是给身体健康带来的隐患。五花肉红白相见,红色的部分里面,除了肌纤维(蛋白质)以外,还在纤维见夹杂着脂肪滴;而白色部分,几乎全是脂肪了。脂肪能提高食物的感官性状,使食物非常香,这就是鸡胸肉没有鸡腿好吃,肥牛肥羊五花肉好吃,脱脂奶没有全脂奶香味四溢的原因。但是,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 摄入过多,对心脑血管健康很有威胁。

\n

首先,脂肪的能量非常高,在能给身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物质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能量是其他两种的两倍多,每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会提供9kcal的能量。而一顿红烧肉下肚,能量赶超一顿饭,长期吃下去,胖是一定的了!胖这件事就有危险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风险全部增加。



\n

其次,五花肉里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在常温下呈固态。研究发现,饱和脂肪酸能否升高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并且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说,长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会使血管中的脂肪,血小板和其他杂质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使管腔变小,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n

五花肉虽好吃,但要注意量的控制,吃多了的结果就是以后再也吃不着五花肉了…



晶姐:医学学士,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一岁半的小宝妈,神秘的天蝎座。欢迎关注晶姐思生活,以营养为主线,偶尔聊聊心理,谈谈育儿,吐槽下生活。


晶姐幸福生活志


说起五花肉大家肯定已经开始分泌唾液了,要下去不硬不棉,入口即化,可谓是人间美味。五花肉是猪肋排上的肉,基本属于一层瘦肉一层肥肉间隔,所以吃起来不柴,也不会让人觉得是纯肥肉,刚刚好。

五花肉有肥肉更多的类型,也有瘦肉更多的类型,瘦肉多的五花肉蛋白质含量更高,而肥肉多的脂肪含量更高,肉类中还含有卵磷脂、胆固醇、脂肪酸等物质,另外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成分,例

如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五花肉可以吃,但是不建议多吃,毕竟肥肉含量较高,其中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也会更高,特别是对于肥胖、高血脂患者来说,少量食用,对于高血糖、高血压患者来说也应该适量,因为三高其实都是有相互影响的。想吃五花肉的话可以选择瘦肉含量更多的来吃,能够补充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的身体也需要一定的脂肪摄入,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好处的。而且适当吃一点可以满足大脑,解馋,也更利于控制食欲。不过摄入较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引起肥胖,增加高血脂诱发几率,不过偶尔适当食用的话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建议烧烤五花肉多吃,因为烧烤还会在上面再加上更多调料和油脂,增加热量摄入,而且烧烤更容易吃过多,这一来热量油脂双不误,肥胖不远矣。


只有营养师知道


五花肉可以说是猪肉中最多汁肥美而又不腻的肉了,五花肉的脂肪较多,又夹着劲道的肌肉组织,肥瘦相间,红的白的,故称“五花肉”。五花肉因其肉香扑鼻,肥而不腻的肉质,与其他食材一通烹制既不会失掉其本来的美味,又不至于掩盖其他食材的本味,因而成为了许多著名特色菜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比如梅菜扣肉,东坡肉,小炒回锅肉,卤肉饭,粉蒸肉,红烧肉等等。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口难得的美味肉菜有可能就是一个人好几天的能量维持。五花肉油脂丰富,肥肉顺滑不腻,瘦肉香而不柴,是非常解馋的菜色。不过,在生活富庶、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足,健康状况也由于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带来了问题,过量的摄取超量单位的食物总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负担,例如过量摄入脂肪会容易导致心脏病、脑溢血等病症。同时,动物肉中的脂肪进入人体后,一般不会在人体内彻底被分解,未被彻底分解的脂肪会附著在胃肠壁和血管壁上,经过长时间不断的累积,血管会变得越来越窄,能通过的血液量也就越来越少,从而使人患上高血压心脏病。此外,由于肉类的纤维素较少,在人体的胃肠中移动得非常缓慢,便秘就成为了很多人共同的苦恼。

五花肉固然好吃解腻,也是饱腹的一个好的能量选择。但是,食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用量,倡导少量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对肉类脂肪含量进行比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注意少量食用肉类和摄食过量的脂肪,是现代人健康生活的一大准则。


嫣然Tang


+关注

五花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上选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层比例最为完美,脂肪与瘦肉交织,色泽为粉红。



营养价值:

1.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肾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2.富含脂肪,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饱腹感。
3.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4.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食疗作用:

1.补血益气: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小便不利。

3.补肾虚:症状为“寒”,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的肾阳虚。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的肾阴虚。

4.通便: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便秘。

5.化痰止咳:适宜咳嗽等症状。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6.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

7.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虚劳的补益。

适用人群: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食用提醒:

1、五花肉可切小方块或厚肉片,适宜于烧、焖、炖等,亦宜作肉丸;2、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3、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4、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鲁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即便小食如肉粽,少了肥美的五花肉的油脂,亦是失之千里。


逼格范儿


五花肉吃多了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与坏处?

很多人都爱吃五花肉,我也不例外。五花肉不仅香,而且价格也比其他肉(牛、羊、鱼、虾肉等)来得实惠。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全国人均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总量为137.7g,其中猪肉64.3g,占总消费量的46.7%,是我国大众消费量最大的肉类品种。那么吃五花肉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与坏处呢?

答案早知道:五花肉可以给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血红素铁,但过多食用对心脑血管不利,并且容易超重和肥胖。

下面我们详细来说,先说好处:

1、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原材料。还能合成激素、抗体和各种酶,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这一点对于身体瘦弱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定要在日常膳食中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而五花肉是非常好的选择;

2、肉类是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

血红素铁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从而预防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当中,可以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一点,对于女性来说非常重要。

再来说说坏处:

1、五花肉中饱和脂肪含量比较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我们知道,畜肉(猪牛羊肉)中的脂肪主要以饱和脂肪为主,而且含有大量胆固醇,摄入过多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等;

2、五花肉能量较高,多吃容易超重和肥胖。

因为“油“多所以香,因为香所以容易吃过量。而脂肪是纯能量的食物,1 g脂肪会产生9 kcal能量,所以非常不利于控制体重。

综上所述,五花肉虽好,但不能多吃。《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畜肉的摄入量为40-75g。相当于两根排骨,或3根手指宽的瘦肉,或一块麻将牌大小的五花肉。你,吃超了吗?

【更多靠谱的营养知识,欢迎关注“黄文丹营养师”。如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

1、《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谷传玲中国注册营养师,健康减肥指南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


黄文丹营养师


五花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虽然五花肉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食用过量还是很有危害的。

\r有研究显示,食用五花肉(即畜肉)过量可增加男性全因死亡、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具体研究如下:

\r(1)2014年的meta分析研究了畜肉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研究包括了美国、欧洲、英国、中国、孟加拉国、日本、韩国人群等7项队列研究,样本量为1440417人,死亡156945例,调整年龄、吸烟、饮酒和BMI等因素,结果虽然未发现畜肉摄入量与全人群全因死亡有关联,但性别分层结果发现,畜肉可使男性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了17%。

\r(2)Aune等的meta分析研究了畜肉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样本量433070例,包括美国、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芬兰的26-75岁人群,结果发现,与不摄入畜肉相比,每天摄入120g畜肉的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0%。

\r(3)还有一项研究,meta分析纳入了21项研究,样本例数为92054人,结直肠癌患者为2757例,分析结果发现,每天增加畜肉摄入100g,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36%。

\r当然,过多摄入五花肉等畜肉的危害不仅仅如此,还可能会增加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r但是,适量食用五花肉等畜肉还是有一定好处的。畜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也较接近,利用率高,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宜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而且,畜肉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有一定预防贫血的作用。

\r所以,建议成年人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 g,蛋类280-350 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 g。\r

\r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就会回复的。


营养师宋明月


任何好东西吃多了都不好。所以要适量吃。肉类的蛋白质丰富,可以提供血性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改善缺铁性贫血,肥胖和血脂较高者不宜多吃。

五花肉,即是在猪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结构是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间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红烧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属,传说中的极品五花肉是10层。选择优质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2]

五花肉连皮而烹,肉皮能让汤汁变浓稠让肉光亮,让个中生发不同风味变化。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鲁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


臭美的酸菜和鱼


首先,猪肉必须是健康的猪屠杀的肉,其次是做法要健康,比如有的人喜欢直接在火上烤着吃,容易生病,也有生吃的,那就更不用说。

猪肉含丰富的营养成份,但人的吸收也是有上限的,进行合理的搭配饮食非常重要,如果确实喜欢吃猪肉,其他素食很少吃的,建议猪肉多搭配几种素食,炒着吃,煮着吃,中国从古至今美食文化很博大精深的。


新媒农人


五花肉一直是我的最爱,老家给了些梅菜干,就和肉一起烧,美味。经常有看到那些长寿老人都喜欢吃红烧肉。能吃红烧肉真是幸福。可是最近我看中医,医生给我的诊断是痰湿体质,也就是说肉要少吃或者不吃,我只能忍痛割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