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御林軍,張靈甫的74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領玻遊俊


整編第74 師的前身是國民革命軍第74軍。第74 軍是國軍五大王牌之首。被日軍成為‘支那第一恐怖軍。’是抗日戰爭中,消滅日軍最多的中國軍隊。

74軍的幾任軍長中,最著名的是俞濟時、王耀武和張靈甫。

74軍剽悍善戰,敢打硬仗 。最著名的,是在武漢會戰中,以第74軍為主力。在萬家嶺全殲日軍的106師團。


時為團長的張靈甫率奇兵攻佔張古山,立下奇功。張靈甫被升任為旅長。

1941年,74軍參加了上高會戰。此役殲敵15000餘人。被譽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總指揮羅卓英將軍稱74軍為“抗日鐵軍”,授予其飛虎旗。張靈甫因戰功榮升為第58師師長。

74軍還參了常德會戰、長沙保衛戰、衡陽會戰等諸多會戰。74 軍消滅了大量日軍,同事,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在常德會戰中,第74 軍下屬的的第57師僅存200餘人。其餘全部壯烈殉國。可歌可泣!

抗戰勝利後,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被粟裕全殲。


楊朱學派


我在沂蒙山工作過十年,孟良崮我也去過。有人說張靈甫的失敗,主要是犯了與馬謖同樣的錯誤,我不敢苟同這個說法。五月中旬的沂蒙山,山上無水,這是常識,張靈甫不會不知道。當時因為74師被華野幾十萬大軍團團圍住,加上垛莊兵站和重炮營被華野奪去,他只能據高固守,等待“中心開花”,險中求勝。其實這本來也是一步好棋,無奈兄弟部隊除了黃伯韜部拼死救援外,都不肯賣力,有的甚至隔岸觀火,以至於他折戟沉沙。否則,鹿死誰手,尚不可知。我認識一位華野的老戰鬥英雄,他說,74師,真是不愧為“天下第一師”,戰鬥力在國民黨軍隊中首屈一指。全師在斷水的艱難情況下,喝馬尿馬血甚至人尿,苦苦支撐了三天。這是其他雜牌軍不可想象的。 另外,張靈甫不是被俘虜後打死的。我曾經讀過當天晚上奉陳毅命令給張靈甫做屍體檢驗醫生盛政權的回憶錄。他的屍檢報告清清楚楚地說,張靈甫兩處致命的傷口都在前胸,從後背穿過,而且都是加拿大司登衝鋒槍槍子彈所致。估計是他率部突圍時被擊斃。有人為了醜化張靈甫,故意說他被俘虜。 我所在的兵工廠,離孟良崮不遠。我聽一個在我們廠幹活的老鄉說,孟良崮戰役的外圍戰,就在他們村附近的山上打的。仗打了三天,遺留了千餘具屍體。戰役後,我軍迅速轉移,村幹部組織幾個村的老百姓掩埋屍體。屬於我軍烈士,最差還有個葦蓆捲起來,有的村富裕一點就用白布裹起來,每人一個墳頭。而國軍的待遇就慘了: 挖幾個大坑,埋在一起。不久就是雨季,因為埋的淺,不少國軍屍體被洪水衝出來,狼撕狗啃,慘不忍睹。無奈村幹部又組織二次掩埋。這也不奇怪,國軍進了沂蒙山,軍紀敗壞,搶劫成風,當地人痛恨不已。


海上清風8070



張靈甫與林彪、劉志丹等人同級,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學生。之後作為74師的將領,負責守衛南京,被外人稱作是蔣介石的御林軍。也是蔣介石旗下最能打的一支部隊,全部配備有美式裝備。

在抗日戰爭中,作為國民黨方面的主力,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正面戰爭,打得日寇聞風喪。被外人稱作是“抗日鐵軍”,美國來的顧問也稱:“中國軍隊只有七十四軍能打”。

七十四軍全軍總共有八個團,每個連都配備有美式武器。再加上74師一半以上的人都來自軍官類院校,戰鬥力之強。而將領張靈甫參加過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重大戰役,在抗戰時期對中華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之後的解放戰爭,於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戰死。張靈甫率領3萬部隊因為太過冒進,與主力部隊拉開了十公里的距離,對孟良崮展開猛攻。之前一直尋求與華野主力軍一決雌雄,以為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丟棄大部分淄重後,最後以全軍覆滅,張靈甫被擊斃結尾。


蔣介石對於七十四師的損失痛心不已,曾經試圖重新恢復編號,但是軍心已經散了,早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氣勢。在這之後又被全殲,至此74師也成為了歷史。

從抗日戰爭的角度來看,張靈甫是個抗日英雄。但是在解放戰爭中,張靈甫是不可能勝利的,因為人民的軍隊不可戰勝。


史之策


國民黨的整編七十四師是支怎樣的部隊?這麼說吧,在當時在國民黨內部曾有“有七十四師,就有國民黨”之說。

且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車隊在出巡時,在南京城門站崗的恰好是七十四師的“兵爺”,面對蔣介石的車隊,居然沒有任何表示。自然有侍衛官便站出來,教訓他們:“委員長座駕經過,你們師長難道沒有教過你們應該行禮嗎?”

哪料這些74師的兵爺道:“什麼委員長座駕,不認識。我們只認得師長的座駕,只知道對我們師長的車敬禮!”

從這個事,可以清楚的看出,這支整編74師何其彪悍。但一提整編74師,人們總有一個誤區,就是整編74師等於張靈甫。

其實整編74師的並非張靈甫打造而成,而是俞濟時。因為他正是這支王牌軍的第一任軍長。

俞濟時不但是黃埔一期畢業,且還是蔣介石的 “正宗同鄉”,更非同小可的是,他還是蔣介石的表弟。穿了這麼多件“黃馬褂”,可想而知,這74軍一出“孃胎”就含著金鑰匙。


俞濟時是位有本事的將軍。在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民黨的58師、51師,合編為74軍後,俞濟時擔任首任軍長。轉過年來便在著名的“萬家嶺大捷”中一戰名揚天下。

許多人一談萬家嶺大捷,便只點贊張靈甫喋血張古山。張靈甫的確要點贊,但“萬家嶺大捷”的真正指揮官薛嶽將軍,和被薛嶽臭罵了兩次的俞濟時也該點個大讚。

因為正是薛嶽的兩次臭罵並搬來蔣介石助陣,才壓住了了驕橫的俞濟時,使他紅了眼親臨前線指揮,讓74軍真正發了虎威,一戰天下知,成了當之無愧的國民黨第一王牌。

後來俞濟時成為了蔣介石的侍衛長,並出現在影視劇中,由劉德華出演,如下圖。

接任者是王耀武,第三任軍長叫:施中誠,張靈甫是第四任。這時,第七十四軍整編為整編七十四師,張靈甫從此定格在整編七十四師師長上,直至最後兵敗孟良崮。

整編74師,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之首。他的被滅,震動了全國。這些時就不細說了,因為都耳熟能詳。


靜者為王的江湖


火力不如日軍師團。(基本雙方都是二三萬人左右)74師9000支步槍,一千數百挺輕重機槍才帶了180萬發子彈上去。哪個日本師團帶這麼少的彈藥作戰?人家一支步槍起碼也要300發子彈吧。



解放戰爭,實際上是相當低水平的戰爭。哪怕是74師這樣的國軍精銳,騾馬還不如日軍一個炮兵聯隊多(而且還是力量弱的蒙古馬和中國本地的騾子)



上孟良崮才帶了2000匹騾馬。不知道張靈甫哪裡來的自信中間開花。(日軍僅僅一個炮兵聯隊三千騾馬很正常)



但是,即使如此,74軍還是非常強悍。(孟良崮粟裕N倍兵力圍打74軍,所以被俘的老兵才有人講,你們一對一試試?)第74軍抗戰時期比較出名,但鮮為人知的是,74軍下屬3個師分別由保安團、補充旅、雜牌部隊改編而成,虎賁王牌軍是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硬骨頭部隊。



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當中,74軍還只是次主力(非一等主力部隊)在它前面曾經排列著一批看似難以超越的王牌部隊,德械師教導總隊第1軍,第11師,稅警總團等等,然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74軍就成為了國軍中首屈一指的一等主力部隊)



在1947年解放戰爭中,整編第七十四師於5月8日在孟良崮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全面合圍。經過四天激戰,整編七十四師在5月16日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於孟良崮被人民解放軍擊斃(一說為自殺)。此戰74軍(整編74師)有六七千人的俘虜,被解放軍各部隊爭搶著要。(都是個頂個尖子,骨幹,文化程度高)



李三萬的三萬裡


說到74師,不得不說“飛虎旗”。


“飛虎旗”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團隊榮譽旗獎勵,因藍緞上繡有白色飛虎,又稱"飛虎旗"。抗日戰爭中僅頒發7面旗幟,難度之高可想而知,但74師獨得兩面,因此亦有飛虎軍之稱。

74師之強,舉三個例子:

1、74師全員皆戰,包括後勤保障部隊,平時的戰訓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打起仗來不要命,當時軍中戲稱,他家的耗子都比其他部隊的兇。

2、孟良崮兵敗,慄裕在核查殺敵數字時發現少了7千人,這時電偵部門發現山區發出了一條無線電信號,據此,搜索部隊在山間俘虜了7千已經彈盡糧絕的殘餘部隊,74師剛歷大敗,殘部7千人居然能在山間蚊絲不動,讓搜索人員沒有發現任何異樣,可見素質之高。

3、第二次組建的74師,以後勤部隊的傷員為班底,補充大量新兵,仍舊給解放軍造成重大傷亡,在後來的阜陽之戰,重挫解放軍的攻勢。濟南戰役中,新74師空運了7個連在機場,被圍,即使在軍官大半死傷的情況下,士兵也極少投降,秉承了老74軍的頑強戰鬥意志,最後全部戰死。

孟良崮之敗,有張靈甫獨斷專行的過錯,但負責的比例是很低的。

原因是:

一,失天時,當時本是雨季,但那幾天少見的滴雨末落,74師大量裝備的水冷重機槍成了燒火棍,戰力大損。

二、失地利,孟良崮是石頭山,也就是孤山,無遮無掩,防禦陣地不能起掩護作用,反而被炮擊落下的石頭砸死不少。

三、失人和。豬一樣的隊員,見死不救。


心靜至遠520


蔣介石的御林軍,整編74師,是抗戰戰場上百鍊成鋼的鐵軍,其抗日功勳,可以說是五大主力之首!

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是:

1,新一軍。

新一軍前身是宋子文創辦的稅警總團,一開始清一色的西點軍校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的軍官。1942年,孫立人在稅警總團5000殘兵基礎上組建38師,後來參加滇緬會戰,屢立奇功,受全世界矚目。

滇緬會戰失利後,38師和撤入印度的22師改編為新一軍,裝備優良,戰力雄厚,被稱為“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

2,第五軍。

第五軍是1938年成立是第一支現代化的裝甲部隊,被譽為"鐵馬雄師"。第五軍創建之初,軍長徐庭瑤,副軍長杜聿明, 第二○○師,師長戴安瀾;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 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邱清泉。鄭洞國和戴安瀾分別稱為新一軍和新六軍軍長。

就是說新一軍和新六軍都是第五軍分化出來的。

3,新六軍。

新六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中成立最晚的,1944年5月,國民政府將第54軍第14、50師和新編第1軍新編第22師合編組成新編第6軍,由廖耀湘任軍長。

新一軍和新六軍是印緬戰場的雙子星座,因為接受國際援助較多,裝備和訓練都不是一般軍隊可以比擬的。

4,第十八軍。

第十八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中歷史最悠久的軍隊,誕生於1930年8月。18軍和他的骨幹11師,被稱為“土木系”。薛嶽、羅卓英、黃維、方天、胡璉都是第十八軍的優秀軍官。

5,第74軍。

74軍成立於1937年的淞滬戰場,歷任主官為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邱維達。74軍先後參與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戰役、蘭封戰役、萬家嶺戰役、上高戰役、第二次長沙戰役、常德會戰、雪峰山戰役。74軍是國民黨軍隊中抗戰功績最高的軍隊。

整編74師,是在74軍基礎上建立而來,表面上看軍縮編為師,其實實力不降反升。

1946年5月之後,74軍改編為整編74師,全師3萬餘人,全副美械裝備,師長張靈甫兼任南京警備司令,下轄整編51旅(陳傳鈞)、57旅(陳噓雲)、58旅(盧醒)。駐紮在 南京孝陵衛,拱衛首都,被譽為天下第一師。

到1947年4月,全師下轄3旅6團,共裝備105毫米榴彈炮12門,75毫米山炮54門,37毫米戰防炮36門,81毫米迫 擊炮96門,60毫米迫擊炮108門,火箭筒36具,火焰噴射器54具,重機槍108挺。此外,還有1080挺7.62毫米1918A2輕機槍、2400支9毫米美製M1湯姆森衝鋒槍和加拿大斯太令卡賓槍、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槍,軍官配9毫米 勃朗寧M1911A1手槍。無線電報話機配備到連,共有機動車約300輛、騾馬1000匹。

這樣的一個整編師,估計碾壓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的普通一個集團軍沒問題。可是,孟良崮一戰,整編74師全軍覆沒,這些全成了泡影。

1947年2月,國民黨軍隊進犯我山東解放區的總兵力為24個整編師(軍),60個旅(師),約45萬人。其中整編74師、第5軍和整編第11師,五大主力來了3個!面對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我山東解放區陳毅、粟裕等領導人,沉著應對,在運動中尋機消滅敵人。

整編74師,自以為裝備精良、戰鬥力高,孤軍升入,吸引我軍圍攻,準備進行反包圍實現中間開花。張靈甫登上孟良崮,自以為固守孟良崮就能打擊我軍,沒料到這裡成了張靈甫最後的墳墓。

整編74師,這隻軍隊覆亡,究竟該讓誰來負責呢?

第一責任人:張靈甫。

張靈甫不懂得驕兵必敗的道理,在戰鬥中與其他部隊脫離,從而被穿插包圍,覆亡完全在情理之中。

張靈甫在1939年9月的 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3月的上高會戰和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中,張靈甫作壁上觀,未能展現英勇殺敵一面。因此為同僚所鄙視,無法處理好與同僚關係,終於遭到了報應!

第二責任人:蔣介石。

蔣介石對張靈甫的這隻軍隊太有信心,當張靈甫登上孟良崮時,蔣介石居然以為只要固守孟良崮,就能實現集中優勢兵力與華東解放軍進行大決戰,然而,張靈甫在孟良崮上面只守了2天就全軍覆沒!

本質來說,張靈甫74師的覆亡,是人民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


歷史知事


中國人歷來對排名就有著狂熱的愛好,例如五虎上將、十三太保、一百單八將等等。而在解放戰爭期間,赫赫有名的國民黨五大主力就是最著名的一個。這五大主力分別為: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第18軍和整編第74師。

解放戰爭中張靈甫統帥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解放軍一戰殲滅。卻沒想到這場敗仗得益於小說電影等廣泛的宣傳,張靈甫和74是莫名其妙的大火特火。雖然對張靈甫頗有爭議,但七十四師的確是名副其實的王牌部隊,更是在日本投降時,74軍被空運至南京受降,74軍御林軍之名名副其實。



整編第七十四師前身為第74軍,最早成立於抗日戰爭爆發初期,1937年8月,國民革命軍58師師長俞濟時被國民政府委任為第74軍軍長,74軍下轄兩個師,分別為馮聖法的第58師和王耀武的第51師。此時的張靈甫不過是王耀武麾下的一名團長。

成立於民族危難之際的第74軍,成立之初就參與了慘烈的淞滬會戰,並幾乎打滿了抗日全場,作為主力參與了徐州會戰、蘭封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役。抗戰八年,第74軍幾乎始終位於抗日前線,是經過戰火淬鍊的鋼鐵之師。著名的萬家嶺大捷和上高會戰,都是74軍作為主力打出來的。



74軍不僅作戰意志頑強,作戰經驗豐富,同時,作為蔣介石的親信,中央軍嫡系中的嫡系,它的裝備在國民革命軍中也是最精良的,兵員是最充足的。到解放戰爭之時,改編為整編74師後,更是全副美械裝備,被譽為天下第一師。

擁有了這些,並不能代表這支部隊就是最強大的,俗話說的好:“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一支部隊的軍事主官,也是一支部隊戰鬥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74軍首任軍長為俞濟時。俞濟時是典型的蔣介石親信,他是蔣介石浙江奉化的老鄉,同時也是黃埔一期生,因此極受蔣介石信賴,俞濟時本身也精明能幹,帶領七十四軍轉戰各地,屢立戰功。



而真正奠定74軍王牌軍地位的,是1939年接替俞濟時擔任74軍軍長的王耀武。在極重資歷的國民黨內部,黃埔三期的王耀武能夠力壓眾多資歷雄厚的前輩,後來居上,所憑藉的就是他的赫赫戰功。王耀武率74軍轉戰全國各處戰場,打出了抗日鐵軍的稱號。


到張靈甫繼任74軍軍長時,他已經是第四任軍長了,時間也已經到解放戰爭期間。1946年5月,第74軍被更改番號為整編74師。張靈甫擔任師長剛過一年,就在進攻山東解放區時,被粟裕大將指揮的解放軍在孟良崮戰役殲滅。他本人也被擊斃。


鳶飛九天2018


僅看看孟良崮部署,你就知道74師的戰鬥力如何。萊蕪戰役之後國軍因為兵力問題,不得不改變戰術,施行重點重點進攻。吸取了經常被分割圍奸的教訓。決定採取集中兵力,穩紮穩打,密集靠攏,齊頭並進。陳誠最初計劃是這樣的。

~ ~ ~~ ~~~~~國   國

~   國      國

~     國   國

~(黑體是整74師)

但是,實際上,國軍的兵力部署是這樣的:

國  國  國    國  國  國

↓    ↓   ↓    ↓    ↓    ↓  

最後發展為這樣的,這就是所謂的齊頭並進。

~~ ~~~~~ ~~~~~ ~ ~~共

國  國  國 共  共 國 國 國

~          共

之所以是這樣發展是因為,指揮部根據發給陳,粟的電報是:敵軍密集型太好,忍耐待機


然而國軍以為,華野“攻勢疲憊”,促使湯恩伯貿然改變穩紮穩打戰法,不待第二三兵團統一行動就,就變成了這種結果。

整編74師原有74軍改編,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抗戰期間國軍戰績最輝煌的部隊。日軍對這支部隊甚為畏懼,曾有抗日鐵軍的稱號。甚至美軍顧問團曾直言只有中國軍隊只有74軍能打。在抗戰期間陣亡6萬多少,是在役數量的兩倍之多。但這些戰績都不是張靈甫的,張靈甫是在1946年才接任師長。


注:部署圖轉自知乎。


漁耕樵讀


王耀武和張靈甫是國民黨王牌74軍第一任軍長俞濟時麾下的兩員悍將。

武漢會戰期間,王耀武擔任74軍第51師師長。

張靈甫是51師主力305團團長。

後來聲名顯赫的“蔣氏御林軍”74師在抗戰期間還叫74軍。

74軍共有五任軍長。第一任軍長是俞濟時。

第二任軍長是王耀武。

第三任軍長叫施中誠。

第四任軍長(後改師級)就是張靈甫。(中間還有一位廖齡奇,因作戰不利被蔣槍決)

查閱有關資料得知:該軍清一色美式裝備,長期聘請美軍顧問嚴格訓練,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首,宋美齡經常代表蔣介石到該部視察、慰問官兵。

王耀武擔任軍長期間,該軍實力達於巔峰,全軍竟有5萬餘人,不僅兵多將廣,而且器械精良,軍紀嚴明,與日軍正面較量,居然不落下風,還每每取勝,被譽為虎賁軍,一時威名遠揚。

1946年,國民黨整軍會議結束後,第74軍被改編為74師,由軍降為師,其實還保留了3萬餘精銳,仍然是一個軍的架子,此時的張靈甫師長仍被部下稱為“軍座”。

蔣介石、陳誠非常重視74師,讚譽其為“國軍模範”。

名將李延年誇口道:“假如有10個74師(軍),就能統一全中國”。王耀武曾吹噓說:“中國軍隊只有74師能攻善守,每戰必勝,是我親手帶出來的” 。

客觀的說,74(軍)師確實剽悍善戰,敢打硬仗 ,這絕不是吹牛皮,

1938年夏秋之交,時任74軍51師師長的王耀武和張靈甫團長率部參加了南潯線作戰。

王耀武、張靈甫雖然有些狂傲,但打起鬼子來確也毫不含糊。

9月,日軍以九江為大本營,兵分三路:一路沿南潯線向南,進逼德安;另一路向西進攻瑞昌;第三路向岷山方向奔襲。防守岷山的川軍王陵基的部隊未戰先退,局勢變得嚴峻起來。

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命令74軍王耀武51師迅速出擊,阻住這股進犯岷山之敵。

日軍在其優勢空軍與炮兵的掩護下發起了瘋狂的進攻,王耀武率51師官兵利用日軍不擅長的近戰、夜戰巧妙打擊敵人,與敵軍血戰7晝夜,終於堵截住了這股兇悍的日軍。

不久,74軍51師又取得了轟動一時的萬家嶺大捷。

萬家嶺位於德安城西約20公里處,是一片綿延起伏的群山。10月初,日軍106師團開至萬家嶺地區,一進去便陷進了這片山地而動彈不得,最後成為甕中之鱉。

這次他們遇到的對手是國軍精銳74軍之51師,該師的主攻方向是萬家嶺側翼的張古山日軍陣地。

師長王耀武認為,張古山是萬家嶺的鎖匙,我師應該全力以赴,一舉攻克之。

有部下認為,張古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我軍缺乏重炮支援,單憑步兵正面衝鋒,敵軍居高臨下,必給我方造成巨大傷亡,這任務恐怕很難完成。

這時,張靈甫挺身而出道,我們不妨仿效三國時鄧艾率奇兵偷渡陰平攻伐西蜀的做法,挑選一批精幹勇敢的將士組成敢死隊,從張古山背攀援而上,突破後從背後偷襲敵軍,配合主力實施兩面夾攻,一舉全殲敵軍。

王耀武很激賞此計,同意了張的提議。

張靈甫奉命帶領一支精悍的突擊隊乘夜黑出發了,他們披荊斬棘、攀藤附葛,從人跡罕至的山豁間奇襲日軍背後,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有力的配合了師主力發起的正面進攻。

這一招果然有效,51師很快就攻佔了張古山日軍陣地。

但是,日軍把張古山制高點看作他們的生命線,於是在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中發起了瘋狂反攻,陣地上被炸成一片焦土,很難守禦了。王耀武只好下令守軍退出陣地。

天一黑,51師又組織了一場夜襲戰,日軍再次被擊退,張古山陣地又重新回到了中國軍隊的手中。

就這樣,雙方你來我往,反覆爭奪、浴血拼殺了5晝夜,張靈甫在激烈的戰鬥中腿部負傷,仍裹傷指揮戰鬥。

51師奮勇殺敵,死戰不退,終於將張古山牢牢控制在手中。

史料記載,張古山之戰中國軍隊共擊斃日軍4000多,戰馬1000多匹。51師自身的傷亡也很慘重。張古山之戰是抗戰史上很重要的一環。可以這樣說:沒有張古山血戰,就沒有之後的萬家嶺大捷。

張靈甫一戰成名,聲譽鵲起,被攫升為旅長。

在此之前,74軍也曾多次參加對日作戰,但勝少負多。如今終於揚眉吐氣,名聲大振了。

1939年6月,王耀武取代俞濟時,正式被提升為74軍軍長。

國民黨內素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說 。三李指的是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三位虎將,一王指的是王耀武。四人都是山東籍,都以能征善戰著稱,其中以王耀武為最。

1938年底,張治中誤聽敵情,竟下令放一把的大火,將長沙燒作白地。不久,74軍奉命駐守長沙。

據說張靈甫帶領官兵幫助民眾在灰燼中重建家園,該部以軍紀嚴明而受到廣泛好評。

一支能被稱作王牌的部隊,除了無條件服從“王者”的指揮調遣外,死心塌地的效忠主子、替主子賣命外,恐怕勇敢善戰 、能打勝仗、軍紀好也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1941年春,74軍參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會戰, 在友軍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殲敵15000餘人的輝煌戰績,是役被譽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總指揮羅卓英將軍點贊74軍為“抗日鐵軍”。

上高會戰結束後,74軍被授予軍中最高榮譽——飛虎旗,王耀武也獲得了軍中最高勳章。張靈甫戰功赫赫,也受到了嘉獎,並榮升為第58師師長。

此後,74軍又先後參加過常德會戰、長沙保衛戰、衡陽會戰。

1945年初,王耀武已經被攫拔為第四方面軍司令長官,他指揮了著名的雪峰山戰役,74軍仍是當仁不讓的主力部隊,此役共殲滅日軍28000餘人,可謂戰果累累。

王耀武能征善戰,張靈甫也不是熊包。他畢業於黃埔4期,和林彪同期。

張靈甫曾經因吃醋而殺妻,被蔣關進了南京“模範監獄” 。蔣介石認為人才難得,不忍懲處他,被關押了1年多,他的案子一直沒有審理。

七七事變爆發後,王耀武向蔣求情,蔣順水推舟道;‘把他交給你,你要好好教育他,讓他重新做人’。

張靈甫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 也算洗心革面、戴罪立了功,以實際行動為蔣、王爭了氣。

1946年,王牌74軍被整編為74師,由張靈甫任師長 。該師兵員素質高、清一色美械裝備、訓練有素、能攻善守、紀律也不錯,被看作蔣氏‘御林軍’,堪稱嫡系中的嫡系。

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即將結束,74師已基本覆沒,師長張靈甫龜縮在一個山洞裡,決心自殺成仁。他用電臺將該師團以上的軍官姓名報給蔣介石,說準備集體自裁,以死報效校長的栽培之恩。還沒來得及動手,一隊解放軍戰士衝進山洞,一梭梭子彈射出去,替他們完成了“夙願”。

王耀武則比老部下張靈甫幸運些,他兵敗被俘,接受改造後成為第一批被釋放的國民黨高級戰犯。王和張都是在抵禦外辱中功成名就,又都在內戰中身敗名裂......74師全軍覆沒,使昔日寂寂無名的小小孟良崮成為一處著名的景點。

【寫作不易 請勿剽竊】【插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