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號稱有八大金剛,都是一些誰呢?誰最厲害?

孤劍遊俠208267179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是蔣介石從成為國民黨領導人後最為倚重的八位嫡系心腹,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陳繼承、劉峙、張治中,他們共同的標識是黃埔出身,此八人及他們的學生,構成了蔣介石的中央軍的基本骨架,下面一一介紹:

何應欽:

貴州興義人,當年與蔣同讀於日本振武學校,比蔣低一級,算是蔣的學弟,黃埔時期又是黃埔副總教官,初期二人關係很鐵,蔣也視何為絕對心腹,把他最寶貝的第一軍軍長這金寶座交給了何,官做大了,何應欽的野心也有了,後來李白馮聯合反蔣,何誤判蔣大勢已去,態度曖昧,導致了蔣的第一次下課,蔣再度上臺後撒了何的一切職務,後來雖再度複用,但關係已不如昔,西安事變,蔣被扣西安,何是最堅決的主戰派,一副巴不得蔣成仁的姿態,更是寒了老蔣的心,此後逐漸被蔣邊緣化,抗戰期間任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對抗戰的整體謀劃還是有較大功績,1944年被陳誠奪去軍政部長一職,僅任重慶行營主任一職,抗戰結束後被派去美國一年多,徹底邊緣化。

何是蔣早年最倚重的嫡系心腹,八大金剛之首,其軍事政治才能在八大金剛中也是翹楚。

顧祝同:

顧祝同與蔣同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小了蔣四屆,後來顧於1922年投奔孫中山後與蔣介石,開始追隨一生,黃埔期間顧為教授部中校戰術教官,從北伐到中原大戰,顧逐漸成為中央軍的核心骨幹,中原大戰後調任警衛軍長軍長,成為蔣的皇家禁衛軍總司令,西安事變中又是營救蔣的行動中向宋家兄妹大表中心,蔣對其更信任有加,抗戰中是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後來又奉蔣之命籌劃了皖南事變,國共內戰期間為國防部參謀總長,後來隨蔣去了臺灣。八大金剛中,可以說顧是蔣最忠誠的一位良臣忠犬。

錢大鈞:

錢大鈞也是保定系,黃埔時期為兵器教官,1925年便是少將參謀,後來又任一軍一師師長,又長期任蔣的侍衛室第一處主任,可謂嫡系中的嫡系,西安事變中錢大鈞為保護蔣介石脫險被東北軍槍擊胸部重傷,1939年,卻因為私分公款被政敵拿做,蔣不得已將其解職,49年才複用任川康滇黔四省聯合"剿匪"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後隨蔣去臺灣。

錢大鈞對蔣比較忠心,才能一般,沒什麼大的建樹。

蔣鼎文:

蔣鼎文是蔣的浙江系,當年黃埔建校時,他不惜連降四級,從一名上校參謀到黃埔當上尉軍事教官,黃埔系加浙江鄉黨的身份讓他成為了蔣的嫡系,中原大戰中蔣鼎文的表現比較出色,被稱飛將軍,也是蔣的五虎上將,西安事變中他隨蔣在西安,被放回南京後又多次奔波兩地,表現極為出色,可惜抗日期間可顧大發國難財,身為一戰區司令長官只知斂財,不知抗敵,造成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大潰敗,再是心腹蔣也無法保他,被免職後再無所作為。

八金剛中蔣鼎文的軍事政治才能屬中下,不過是跟對了人。


陳誠:

陳誠也是浙江系加保定系,後來又在黃埔任教育系副官和炮兵科副官,自是蔣的心腹嫡系,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他是蔣的第一紅人,人稱號小委員長,其培養的軍事將領人稱土木系,蔣家王朝在大陸不保,蔣又派陳誠任臺灣省主席,給自己鋪後路。可以說從能力到影響力以及地蔣的忠誠度,陳誠其實算八大金剛的第一人。

陳繼承:

陳繼承江蘇人,保定系,後在黃埔任教授部教官,前期較受蔣重用,1935年即授中將銜,西安事變也是蔣的追隨者,不過從抗戰開始,基本從事軍事教育工作,曾經短暫當過華北剿總副司令,後來和傅作義矛盾較大,被調離,八大金剛中他的名頭較小。

劉峙:

劉峙也是保定系,和陳繼承是同期,也是黃埔戰術教官,在東征北伐中原大戰中表現十分優異,是蔣介石何應欽後的第三任第一軍軍長,為當時蔣介石的五虎將之首,1935年就任河北省主席陸軍上將,成為封疆大吏,但抗戰中卻表現欠佳,人給了個長腿將軍的不雅號。但其實八大金剛中,劉峙的軍事能力最強。

張治中:

張治中也是保定系加黃埔教官出身,相比較其他七人,張治中算不上蔣介石的死忠,他有個外號叫和平將軍,特別在對共產黨人的態度上,他和蔣是有分歧的,他早期仕途較順,1928年便任國軍中央軍校教育總長,第五軍軍長,但到了抗戰時期,長沙一所莫名其妙的文夕大火燒掉了時任湖南省主席的烏紗帽,後來便與蔣漸行漸遠,他是八大金剛中唯一一位投向人民陣營的。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所謂八大金剛,是指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陳繼承、劉峙、張治中等八人。他們都是從廣州黃埔軍校教官出身而起家的。在蔣介石軍事集團中掌握兵權的,後來大都是八大金剛門下黃埔第一、二、三、四期的學生。

至於說誰最厲害,倒不如說誰最能幹吧。我認為陳誠最能幹。他從1918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起,開始了終其一生的戎馬生涯。由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師長、師長,而至軍長、集團軍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政治部長、軍政部長、參謀總長,國民黨政權撤退臺灣後,更位至“行政院長”、“副總統”、副總裁。

其他七人,除了張治中留在大陸,成為北京座上賓外,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劉峙等人悉數去了臺灣,無一不是英雄遲暮,僅擔任一些“戰略顧問”之類的虛職,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

陳誠性格和作風上比較踏實、清廉和雷厲風行,主要特點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即“反共、忠蔣、愛國”。比起另外七位金剛,陳誠無疑是追隨蔣介石最久,最為忠誠又最受信任的得力助手。坊間傳說蔣介石曾經說過“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雖然找不到原始出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確實如此。

1965年3月,陳誠因肝癌病逝於臺北,鮮為人知的是,他的臨終遺言已經隻字不談“反共”,只說“希望同志們一心一德,在總裁領導之下,完成國民革命大業。不要消極,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國軍民,共此患難。黨存俱樂存,務求內部團結,前途大有可為”。是年7月,周恩來到上海歡迎李宗仁歸來,在候機室談及臺灣問題時充分肯定“陳辭修是愛國的人”。


馮傑

蔣介石手下有無數徒子徒孫,最著名莫過“八大金剛”,8人都曾是黃埔軍校教官,與蔣校長淵源深厚,因此深受蔣介石信任,堪稱心腹中的心腹。這“八大金剛”分別是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張治中、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其中綜合能力最強的是陳誠。

1、何應欽(1890年-1987年)

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長期在軍中任職,歷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軍政部部長、中國遠征軍總司令、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等職務。抗戰勝利後,任國防部長、行政院長。

何應欽軍事經驗豐富,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是他一生的最大榮耀,但經濟、政治方面的能力不如陳誠,並且在敗退島內後,受到蔣介石冷落,從此退出官場。

2、陳誠(1898年-1965年)

字辭修,浙江省青田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早年在軍中任職,歷任軍政部政務次長、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總政治部部長等職,退居島內後兼任“副總統”、“副總裁”、“行政院長”三大要職。

陳誠軍事天賦和成就一般,卻富有政治和經濟才幹,且情商很高,站位很正,是蔣介石最器重的心腹,內部稱他是“蔣介石替身”、“第二號人物”、“小委員長”,特別是主政島內事務期間,在民生、軍事、經濟各方面皆有政績,島內民眾稱其為“陳誠伯”。

3、顧祝同(1893年-1987年)

字墨三,江蘇省漣水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職業生涯主要在軍中和任職,先後歷任國民警衛軍軍長、四大中央執委、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退居島內後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同時是“五虎上將”之一。

顧祝同對蔣介石忠貞不二,一生官運不衰,堪稱政壇常青樹,政治生涯和地位僅次於陳誠,還被蔣介石“臨終託孤”,輔佐蔣經國。


4、劉峙(1892年-1971年)

字經扶,江西省吉安縣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歷任黃埔軍校教官、抗戰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河南省主席等職。

劉峙有“四將”之“美稱”,即北伐戰爭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戰中的“長腿將軍”和內戰中的“豬將軍”,反映出他在不同戰爭時期的不同表現。

5、張治中(1890年--1969年)

字文白,安徽省巢縣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先後歷任第五軍軍長、湖南省主席、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建國後歷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張治中頗受蔣介石認可和重用,但他始終堅持兩黨和平共處,對中國和平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和平將軍”、“紅色將軍”、“一個愛國主義者。”

6、錢大鈞(1893年-1982年)

字慕尹,江蘇吳縣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早年參加反清倒袁,後來擔任軍事委員長侍從室主任、航空委員會主任、軍統局局長、上海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

錢大鈞常年追隨蔣介石,深受器重,他為人儒雅,胸無城府,頗有儒將氣質,退居島內後轉向體育事業,貢獻頗多。

7、蔣鼎文(1895年-1974年)

字銘三,浙江諸暨人,早年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先後擔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西安行營主任和第十、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退居島內後,曾任東南區點編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死後追晉陸軍一級上將。

蔣鼎文既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也是何應欽“四大金剛”之一,軍閥混戰中以“飛將軍”名震一時,但1944年在豫中會戰指揮失利,被迫引咎辭職,棄官經商。

8、陳繼承(1893年-1971年)

江蘇省靖江人,陸軍中將,早年就讀保定軍校,先後歷任洛陽衛戍司令、重慶衛戍副總司令、北平警備總司令、南京衛戍總司令、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等職。

陳繼承長於教育、為人寬厚,在軍中有“黃埔儒將”之稱,是當時著名的軍事教育家。

鐵一樣的事實雄辯地證明: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無論反動勢力多麼強大,無論擁有多少個金剛,只要是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誰也無法挽救他們最後失敗的命運!


狄飛驚

蔣介石手下有8號強人,人稱八大金剛,他們在蔣介石的手下身居高位,在國民黨中地位不凡,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國民黨的將領中有很多是黃埔軍校出身的,但是這八大金剛卻是黃埔軍校早期的幾個教官之一,當時蔣介石任黃埔軍校的校長,他們就和蔣介石一起管理著這個剛剛起步的黃埔軍校,培養出了後日不少傑出的將領。



後來蔣介石在孫中山死後,從國民黨中一個不是很起眼的小人物崛起一躍成為了國民黨實際上的掌控者,黃埔軍校的學生和教官就是他的黨羽,就是他手中的利刃,為他立下了諸多的功勞,在往後的數次北伐中黃埔軍校的學生也開始大放異彩,展現出了他們強大的軍事才華。

隨著他們立下戰功,或者他們的學生躋身高層,他們也隨之地位水漲船高,成為了國民黨內影響力極大的人物,最終從眾多教官中脫穎而出八個最終身居高層的人,被人們稱作了八大金剛。



這八大金剛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陳繼誠、劉峙、張治中。

其中地位最顯赫,最為厲害的是何應欽,他是國民黨中的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蔣介石,他也是國民黨的上將,抗戰期間被授予第四戰區司令職銜,後來又成為了中國遠征軍的總司令。


雖然有這麼多的軍官職銜,但是何應欽的領兵能力並不是最厲害,他主要負責文職方面,管理著國民黨內部的政務問題,在國民黨內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他有過兩次背叛蔣介石的舉動,但是因為顧及到他龐大的黨羽,所以最終只能化干戈為玉帛繼續重用著何應欽,一直到去了臺灣之後才免了他的職。

這就是蔣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剛,在民國時期威風凜凜的八號人物,雖不說能呼風喚雨,但卻能隨手掀波瀾,是那個年代非常厲害的人物。


孤客生

八大金剛指的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

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注意,這八個人是蔣介石最信任的軍屆干將,而非國民黨位置最高的八個人。同時也是蔣介石最早期重用的人。黃埔系崛起之後,八大金剛全部受冷落了。

何應欽



(蔣介石、何應欽)

八大金剛中,蔣介石最為包容的人。何應欽在軍屆,幾乎就是蔣介石的影子,蔣高升他就跟著高升,蔣對何應欽是有提拔之恩的。而何應欽一生中卻幾次倒蔣。讓蔣介石大為光火,同時也傷透了心。

蔣介石第一次下野時,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是外部壓力,而何應欽就是內部壓力。事後,何應欽承認他當時判斷失誤,以為蔣樹敵太多,已四面楚歌,必敗無疑。暗中支持桂系逼宮,蔣介石被逼無奈只好下野。

後來,蔣介石曾說:“當白崇禧在會上要自己離職時,他看了看何應欽,而何卻一聲不吭,自己心都寒了,當即拂袖而走”。又說:“當時只要他何應欽一句話,我是可以不走的”。

蔣介石的內心獨白是:我對你如此器重,而你卻背叛於我。至此之後,蔣介石與何應欽的關係只能用相互利用來形容,他倆已經不存在信任關係了。

蔣介石之所以不處理何應欽,是因為他在中原大戰和剿共方面非常賣力,而且戰績不錯。九一八事變後,何應欽與日本人的關係,也可以為蔣所用。蔣離不開何應欽。哪怕是西安事變中何應欽要炸死蔣介石,蔣也只能忍著。南京政府,離開了何應欽玩不轉。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時,何應欽終於幹對了一件事,就是以“避壽”為名去杭州,不替李宗仁效力,此舉動讓蔣深為感動。蔣介石親筆寫信給何,言辭懇切希望何出山,出任行政院長,以便牽掣桂系。此時的何應欽,對蔣來說還是有利用價值的。

國民政府遷臺後,何應欽備受冷落,被排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不再擔任任何重要職務。何本人也寓居臺北牯嶺街,自稱閉門思過,不聞政事。但由於何應欽的反共態度,蔣介石沒有追究他。因而可以活到1987年,以98歲高齡去世。

在八大金剛當中,何應欽是活的最久的。從這一點老來說,渾水摸魚方面,何應欽最厲害。

陳誠



(蔣介石、陳誠)

毫無疑問,八大金剛中最得寵的人,沒有之一。在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當中,他的重要程度也是排第一的,不然哪有“小委員長”的綽號。

戴笠曾經說過:“陳誠是少數不要錢肯苦幹將領,應多親近。”

周恩來總理也說過:“陳辭修是愛國的人”

我覺得對陳誠的評價,用戴笠和周總理的這兩句話就足夠了。

陳誠是一個肯幹事、能幹事、不貪財,而且極具愛國熱情的人。他的綜合能力,在八大金剛當中是最厲害的!

顧祝同

顧祝同的外號是“顧婆婆”,是八大金剛中最能揣摩蔣介石脾氣的人。從不觸怒蔣介石的忌諱,平生以蔣介石的意志為意志,以蔣介石的主張為主張。

濟南“五三慘案”時,顧祝同眼見日寇屠殺山東民眾,卻尊奉蔣介石命令繞道而走,事後也甘願替蔣背鍋。“皖南事變”前,明知道事後會被罵,也仍然堅持替蔣背黑鍋。在國民黨內,心甘情願他這是獨一份,沒第二個人了。顧祝同甘願為蔣介石背黑鍋。凡此種種,在蔣介石看來,顧祝同是一位可以託以大事的心腹將領。

另外,顧祝同應該是八大金剛當中最會走夫人路線的人!

西安事變之前,顧祝同對於蔣介石來說只能算一個干將,但並不突出。在事變中,顧祝同表現的極為睿智。何應欽要轟炸西安,宋美齡讓顧祝同不要遵照命令,拒絕轟炸。顧祝同向宋美齡立誓“祝同對委座絕無異心” 。征討大軍出發後,顧祝同找各種藉口不到職,始終穩坐南京,協助孔祥熙、宋子文策劃和平營救蔣介石的活動。不管何應欽怎麼施加壓力,就是不遵命,反正就是豁出去了。

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後,宋美齡向蔣介石大力推薦顧祝同,顧也從蔣介石心目中的干將直接提升為心腹大將的地位。

顧祝同對蔣介石的忠心沒得說,但要說蔣宋兩個人都絕對信任,他是獨一個,八大金剛都不如他。

劉峙

著名的“蠢豬將軍”,當然了,這不是他的唯一外號。除了豬將軍外,還有“福將”、“常勝將軍”、“長腿將軍”、“撈錢司令”。八大金剛中,綽號最多的人,沒有之一。

劉峙的早期還是很能打的,顧祝同當第三師師長的時候,他是第二師師長,北伐中深得蔣介石信任。但是在其後的歲月中,劉峙的腦子不知道是不是被雷給劈了,昏招迭出。

其中的典型就是西安事變,何應欽欲對西安用兵,劉峙跟著何應欽後面鞍前馬後。先是將駐洛的東北軍重炮旅繳械,後又派飛機飛臨西安上空,散發傳單、標語。劉峙在洛陽,指揮六路大軍進逼西安。這完全是緊跟何應欽,明顯地要置蔣介石於死地。結果,蔣介石回來了!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和宋美齡乘專機飛抵洛陽。劉峙忙帶高級軍官到機場迎接,並命人揮舞小旗:“歡迎校長勝利歸來!”、“蔣主席萬歲!”、“打倒張學良、楊虎城!”

蔣介石下機後,看到小旗和口號,當時沒氣昏過去。馬上把劉峙喊來,臉色陰沉的怒斥:

“漢卿在飛機上,馬上就到。你口號喊給誰?要打倒誰!”

從此之後,顧祝同也取代劉峙,成為蔣心目中的心腹大獎,而劉峙則江河日下。淮海戰役之後,蔣介石已經不再把劉峙列為自己的心腹干將。

劉峙在八大金剛當中,起點非常高,竄起的速度也非常快,但是跌落的也快。情商在八大金剛當中,應該是最差的。

張治中



(毛澤東、張治中)

著名的“和平將軍”,八大金剛中唯一沒有和共產黨打過仗的人。堪稱八大金剛中情商最高的將領。

張將軍就不多說了,畢竟是“我黨”的好朋友。

錢大鈞

八大金剛中起點非常高,僅次於何應欽,同時也是何應欽的好朋友,屬於幕僚型人才

後人在評價錢大鈞時,說他“胸無城府,不善交談,性情偏激,重視儀表,愛與文人雅士來往,為人彬彬儒雅,頗有古風,通曉英文”,我覺得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蔣介石會把錢大鈞留在自己身邊。擔任高級幕僚。

說起錢大鈞,還有件逸事。陳賡在黃埔軍校時救過蔣介石的命,錢大鈞是黃埔軍校的教育長,陳賡和蔣介石的關係,他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國共分裂後,有一次陳賡坐火車南下執行任務,被錢大鈞兩次叫去自己的車廂敘舊,但是沒抓他。

蔣鼎文



(蔣介石、蔣鼎文)

蔣鼎文對蔣介石的忠心沒得說,對蔣介石的瞭解也頗深。西安事變中被東北軍活捉,張學良放蔣鼎文回南京送話,事成之後蔣鼎文又飛回西安,信守承諾。從這一點來說,蔣鼎文屬於性格穩重的人。

但是蔣鼎文有兩個毛病,一個好賭,二是好嫖。

先說賭,蔣鼎文好賭是有家傳的,據說他們家就是因為賭博才沒落的。有個好賭博的爹,就自然有他這個好賭的兒子。據說有一次,蔣鼎文與顧祝同和上官雲相三人在鄭州豪賭。一夜之間輸光了全師官兵三個月的軍餉!

也是顧祝同和上官雲相心大,他們沒想到蔣鼎文輸錢,發不出餉了,居然硬著頭皮去見蔣介石。蔣介石大怒,連罵數聲“娘希匹”!把顧祝同和上官雲相一頓大罵,命他倆把錢還給蔣鼎文。

顧祝同也是豁出去了,錢是自己贏回來的,現在也捱了一頓罵,要是再把錢還回去,自己就是棒槌了。於是推說,錢已作為犒賞發給官兵了。要回來是不可能的,蔣鼎文自己看著辦吧。蔣介石無奈,又蔣鼎文一張五萬現大洋的支票,讓他先發軍餉。

再說嫖,八大金剛中顧祝同好“貪花”,看見美女就走不動腿。蔣鼎文比顧祝同還好色。不僅好色,還中意“嫖”。國民政府的上將感染性病,在當時被傳為一大笑話。

蔣鼎文之所以敢賭敢嫖,是因為他知道蔣介石對下屬有一個“只准腐化,不準惡化”

的政策。只要自己做的別過火,蔣介石不會拿他怎麼樣。後來他在西北貪汙受賄、投機倒把,數額巨大,比西北首富都要富有。也是八大金剛中,最有錢,而且還把錢帶去臺灣的人。

從一點來說,蔣鼎文不算一個厲害的人。他只是識時務而已。

陳繼承

八大金剛中軍銜最低,職務最低的人。蔣介石非常信任陳繼承,也經常重用他。民國的諸多事件,陳繼承都有參與,但是卻多不見他的名字,說明他在民國曆史上,不是什麼關鍵人物。一生無大功,也無大過,不出彩。

唯一著名的一次是還是鎮壓學生,這件事讓他是出了彩了,解放後給自己家族算是遭了八輩子的孽債。

所以,陳繼承並非一個“厲害”之人,他只是跟隨蔣介石,而且終於蔣介石的人。


Mer86

八大金剛指的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他們都是保定軍校畢業生,從黃埔教官開始起步的。

何應欽是總教官,成為黃埔系的領頭羊。被稱為何婆婆,在臺灣享年百歲。何是貴州人,剛畢業回到貴州,差點被軍閥殺掉。接替蔣任第一軍長,因默視蔣第一次下野,再無掌兵權。

劉,顧,錢出任第一軍三個師長,後擴編三個軍,任軍長。編遣後任師長。後任省主席。

蔣鼎文,陳繼承,陳誠都是教導團營連長,第一軍內任團長。屬於第二梯隊。在前三個軍長手下當師長。

陳誠因重用黃埔軍校生,把軍閥舊軍隊黃埔化,中央化而受蔣青睞。因中原大戰表現優異而擴編為十八軍。吞併雜牌軍也被蔣默許。致使十八軍竟有五個師。不過被紅軍消滅了兩個師。後陸續擴大,增編出54軍等幾個軍。

成為中央軍中一個主要派系。後期只有胡宗南系,湯恩伯系可以與之相當


天明遙遙山海關

八大金剛按順序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劉峙、陳繼承、蔣鼎文、錢大鈞、陳誠、張治中。

其中前七個人都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交手,由於不得人心,因此在紅軍時期就全都被人民軍隊打得滿地找牙。張治中未能與共產黨在戰場交手,但是在1945年重慶談判中作為國民黨首席代表在涉及到中共軍隊數量問題時則咄咄逼人,寸步不讓。

拋開與人民軍隊交戰不談,在歷次軍閥混戰中,個人認為最厲害的應該是何應欽,而且屬於力挽狂瀾式的人物。

何應欽在黃埔軍校創辦前期就追隨蔣介石,並在1925年東征討伐陳炯明式開始嶄露頭角。在棉湖之戰中何應欽指揮一個團頂住十倍於己的敵軍,死戰不退,一直等到兄弟部隊到來,合力打敗敵軍,打出了黃埔學生軍的軍威。

1927年8月,孫傳芳率部進攻南京,國民革命軍僅兩個師,形勢十分危急。一旦南京失守,東南5省很可能易手,北伐浴血奮戰的成果就化為泡影了。危急關頭,何應欽率不滿300人的特務營親臨前線督戰,激勵官兵死戰不退,一直等到白崇禧率部趕來救援,前後夾擊,大敗孫傳芳,殲敵5萬餘人。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率大軍北上,何應欽坐鎮武漢指揮一幫烏合之眾的雜牌部隊迎戰從後方開來的驍勇善戰的桂軍。通過採取機動靈活的戰術,居然把桂軍打的幾乎全軍覆沒,狼狽而逃。

何應欽以卓越的軍事才能成為蔣介石的幹才,當之無愧的坐上八大金剛的第一把交椅!


世紀戰爭大揭秘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是在黃埔軍校中密結的,全部是保定軍官學校出身的黃埔教官,是蔣介石在廣州期間從黃埔軍校校長問鼎國民黨最高權力的重要工具,按當年最初順序的正確排名為何應欽、錢大鈞、蔣鼎文、顧祝同、劉峙、陳繼承、張治中、陳誠(這事別抄度娘),其中資歷最深戰功最大的為何應欽。

1935年國民政府正式敘銜,一起獲得提升的五名陸軍上將劉峙、陳誠、錢大鈞、蔣鼎文和衛立煌被稱為“五虎上將”,其中蔣介石的八大金剛就佔了四位,在後來的多年政治和軍事歷程中,他們的職位和權力有所變化,按最終的職務排名分別為:



何應欽是黃埔軍校總教官,保定軍校武昌分校畢業,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陸軍一級上將,歷任第一軍軍長、抗日時軍委會參謀總長、中國陸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民國政府國防部長,黃埔系二號人物。



陳誠是黃埔軍校炮兵教官,保定軍校第八期畢業,陸軍一級上將,歷任11師師長、18軍軍長、19集團軍總司令,抗日時第六戰區司令官、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參謀總長,東北剿總司令,臺灣警備總司令,陳誠依靠蔣介石的絕對信任,從最後一名躍到第二,後來者居上。



顧祝同是黃埔軍校戰術教官,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陸軍一級上將,歷任第九軍軍長、四川行營主任、抗日時第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三戰區司令官,解放戰爭期間任徐州綏署主任、參謀總長。



劉峙是黃埔軍校軍事教官,保定軍校第二期畢業,陸軍一級上將,歷任第一師師長,第一軍軍長,第二軍團司令,抗日時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重慶衛戍司令,解放戰爭期間任徐州剿總司令官。



錢大鈞是黃埔軍校兵器教官,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陸軍二級上將,歷任教導師長,淞滬警備司令,委員長侍從室主任兼侍衛長,抗日時為航空委員會主任,專司對日空戰,解放戰爭期間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蔣鼎文是黃埔軍校軍事教官,保定軍校杭州分校畢業,陸軍二級上將,歷任第1師師長、第4集團軍總司令、抗日時第十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豫湘桂大敗後被免職,一蹶不振,後棄職從商。



張治中是是黃埔軍校入伍生總隊長,保定軍校三期畢業生,陸軍二級上將,歷任北伐軍總司令部副官長、武漢分校教育長,南京中央軍校教育長,抗日時第五軍軍長、第九集團軍司令,西北行營主任,解放戰爭後期任國共和談首席代表,談判破裂後留在北平。



陳繼承是黃埔軍校戰術教官,保定軍校第二期畢業生,八大金鋼唯一的陸軍中將。歷任第21師師長、南京中央軍校教育長、抗日時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解放戰爭期間任北平警備總司令,華北剿總第一副司令。


度度狼gg

蔣介石是依靠黃埔軍校起家,隨著他越來越風生水起,手下諸將也隨之水漲船高,一時間有八大金剛,還有五虎上將,但真正能打仗的有幾個?也就有一個半!


先看八大金剛: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錢大鈞、張治中和陳繼承。

其實這八大金剛,主要是蔣介石初期時的重要將領,因為到了後來,尤其是黃埔第四期的人馬飆升而上後,以上這八位所謂的金剛,基本上就圍著校長轉圈玩了。

雖是如此,但這八位絕大部分都不是能領兵打仗的人才。

先說何應欽,他能領銜八大金剛,就是全靠資歷。從日本陸軍講武堂畢業,然後就去貴州講武學校當校長,最後來到黃埔軍校當總教官,由此跟上了蔣介石。雖在黃埔生中口碑不錯,但軍事上實在提不起來。若貼標籤的話,他其實就是一個軟骨親日派,最輝煌的接受日寇投降的受降儀式,結果在他的領銜下卻是丟人現眼。所以這個金剛,不提也罷。

再看陳誠,八大金剛中,也就陳誠軍事上厲害。因為他培養起來的“土木系”,在國軍中戰鬥力非常彪悍,比如國民黨的第十八軍,五大王牌之一,黃維領銜,但真正揚名天下的則是胡璉。所以陳誠依靠土木系諸位小弟的出色發揮,可算得上是“半個會打仗的”。但公允來言,陳誠搞政治比軍事強!比如其到臺灣后土改搞的就非常不錯,對臺灣經濟騰飛有貢獻。

顧祝同:早期名聲比較大,但無拿出手的成績,雖被蔣介石視為股肱,可除了製造皖南事變外,還真想不起來這位金剛,還有什麼最出名。

錢大鈞:頂著金剛的名兒,卻很少領兵打仗,不是副職就是參謀長,且最要命的是,貪財好色,只因對蔣介石忠心,才得以保全。

蔣鼎文:依靠中原大戰時的表現,博了一個:飛將軍的名號,可惜卻從此止步,尤其是後期,就一門心思斂財,成為國民黨裡的鉅富。且豫湘桂大潰敗,蔣鼎文是要負重要責任的。

劉峙:被國民黨內部稱為:豬一樣的將領,只這一個綽號,就詮釋了所有。

陳繼承:八大金剛中混的最慘的一位,僅撈到一箇中將。

再順便說一下所謂的五虎上將: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衛立煌。

發現沒,五虎上將其實等於八大金剛的修正版,去除不合格的(未在抗戰時擔任過戰區司令長官職位)增加了衛立煌!

但也正是衛立煌,無論在八大金剛還是五虎上將中,是最會打仗,且打仗也非常厲害,素有“救火將軍”之稱。尤其是在抗日戰爭中,遠征軍緬甸遭受失敗時,衛立煌接替陳誠,任中國遠征軍司令後,便開始了滇西大反攻——搶渡怒江、收復松山、騰衝、芒市、畹町、著名的松山戰役中火燒日軍碉堡……使得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終於在南坎成功會師!就連中國戰區美軍司令魏德邁都稱衛立煌為:一百零一勝將軍。 意思是說,比百戰百勝還牛!

當然,在東北戰場上慘敗,衛立煌敗得無話可說。所以說,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五虎上將,也就只有衛立煌堪稱能打仗的虎將,再加上靠手下積攢戰功的陳誠——就這一個半。


靜者為王的江湖

蔣介石手下這八大金剛可非同小可,是他最信任的,其中有個大佬甚至都能將老蔣扒拉來扒拉去。

他們分別是(排名不分前後):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亮劍裡有個錢大釣,投日本了,不知道是不是這裡面的那位……哈哈)

這“八大金剛”從黃埔軍校開始,就追隨蔣介石南征北戰,最後全都握有重權。沒人敢惹,牛氣沖天的是排名第一的老何“同志”,第一次能讓老蔣下野,第二次差點要了他的命。

第一次聯桂系白崇禧逼老蔣第一次下野,第二次是在張、楊發動西安事變時力主武力討伐。當時沒人攔得住,各路大軍兵發西安,表面是救,其實是打著如意算盤,很多國民黨政界要員都知道他要幹什麼,各方力量開始緊盯事態發展而隨時“異動”。共產黨黨中央、周恩來更早看出了何應欽的本意,及時和平解決了事態,不然當時中國必將大亂。

按道理蔣在第一次被逼下野後早就該清除異,但蔣沒有,也有傳聞說不太敢,經西安事變後,就更搬不動他了。因為國民黨內大部分實力派都對何應欽唯命是從,蔣不敢發難也不得不借助,別人自然更加不敢談論。這也是老何一生居高臨下善始善終的原因,他一生沒怕過誰,把伴君如伴虎那句話當成笑話。別看他霸道,但待人寬和,從不大發雷霆。凡事都能提得起放得下,進退自如。總對身邊鐵桿講氣大傷身,萬事以和為貴,所以活了將近一百歲,好像也是八大金剛中壽命最長的一位。

排名第二的應該是陳誠,接下來是顧祝同,然後應該是張治中了。

我是給這麼排名次了,看近代戰爭史看的,也可能膽肥亂說,但就這幾個總在前面晃悠,就估且練回膽吧!見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