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日記里有許多罵人的話,他的失敗與他的這種性格是否有聯繫?

苑秀雲


蔣介石的失敗當然與他的性格有關係,但不僅僅指說髒話罵人,而是他生性多疑,見利忘義,缺乏民族大義之人。國人對蔣介石的印象普遍很差,正是因為他的不抵抗政策,讓大片國土淪陷,百姓流離失所,無數生命遭受生靈塗炭,他是歷史的罪人。

蔣介石從一個小流氓起家,獲得孫中山的信任後,便逐步開始壯大,如果說他是竊賊也不為過,因為他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而後又從軍閥混戰中突圍而出,他的殺閥權謀之術本身並不複雜,無非是挑撥離間和拉一派打一派,最後讓各路軍閥不得不屈居臣服。

蔣之失敗,是因為他代表了封建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帝國主義的利益,背叛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長期進行反共內戰與人民為敵。抗戰勝利後,國統區的經濟由於美國的經濟侵略、四大家族的殘酷掠奪和內戰的巨大消耗而陷入嚴重危機,幣制改革使經濟加速崩潰。財政經濟的總崩潰,既推動國統區民眾起而為生存鬥爭,也加劇了國民黨內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軍事與政治的危機,導致南京政權敗亡。

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既不能實現向現代法理型政黨的結構轉變,又喪失了革命黨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在意識形態內聚功能減弱、組織結構渙散和政治無內部制衡與外在監督的情形下,逐漸趨向腐敗。表現為貪汙腐敗、組織渙散、派系爭鬥的政治腐敗是國民黨統治垮臺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單看蔣介石日記中罵人的話,只能說暴露出他的流氓習氣,真正導致他失敗的是上述一系列的原因。


韓國成老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蔣介石從小就是火爆脾氣,性格強硬。

兒童時期,他在家鄉溪口鎮就經常惹是生非,被母親打罵。

人的性格很難改變,蔣介石當然也是如此。

成年以後,蔣介石仍然性格火爆。

有一次,已經是粵軍一個司令官的蔣介石(大概30多歲),去拜訪居正。

期間,拉黃包車的見他是外地人,竟然坐地起價,要價超過正常價格幾倍。

蔣介石不服,雙方當街爭吵。


居正家人發現有人吵架,出來查看。發現黃包車車伕敲詐勒索,居正家人也加入爭吵。

期間,車伕見不佔理,竟然撒潑,推搡居正家女眷。

蔣介石由此勃然大怒,雙方發生推搡,進而廝打。蔣介石身體好又當過兵,車伕不是對手,被打跑。

這本來是小事,但蔣介石如此身份卻當街和車伕打架,性格火爆可見一斑。

當天的日記中,蔣介石深感懊悔,自稱不應該和小人計較。


蔣介石性格的弱點除了暴躁以外,還有輕信。

暴躁有時候會讓他出現非理性的判斷,輕信也是一樣。

就比如蔣介石相信張學良,最終差點把命都送了。


薩沙


正經人誰寫日記?你寫嗎?



橫掃蔣匪餘孽美狗日雜


用人唯親,只信任同鄉,做事剛愎自用,志大才疏,軍事韜略,完敗於毛澤東,做人的格局境界也不高,個人生活混亂,蔣經國是不是他生的,都不確定,放任四大家族貪腐不管。人心向背,最終他失敗了。罵不罵人,不是決定性的問題,他動不動還打人呢。


happp小窩


蔣介石日記》不為人知的秘密,抗日是否"被逼"?"雪恥"究竟為何?

在整個抗日戰爭的時期,蔣介石作為中國的最高統帥,他的地位之特殊,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他寫的日記當中的絕大多數文字,裡面清楚的顯示了當時他是怎麼處理事情的,還有是怎麼看待一些國外消息的。所以他寫的日記《蔣介石日記》,在抗日戰爭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甚至成為了不可缺少的歷史資料,就讓我們通過他的日記來看一看他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為和態度。

1931年9月18日。面對關東軍發動的兵變,東北軍幾乎沒有抵抗,就匆匆撤離了。日軍輕輕鬆鬆就佔領了瀋陽,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在這個事變的當天夜晚,蔣介石給張學良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直接導致了瀋陽的淪陷。但是從他的日記上我們可以看出,當天早上他乘船往江西,對紅軍進行圍剿,下午在船上研究地圖和閱讀孫先生的書籍,事變發生的時候,他在船上毫無知情,所以根本不可能從南京發出"不抵抗"的電報。

從事變後,到七七盧溝橋事件,這六年當中,蔣介石推出了"要想平定外患,一定要先把裡面安頓好"的政策,一直到了西安事變後,才被迫抗日,這是長期以來的說法,但是如果我們再看看他的日記,你會發現在這期間,他在"攘外"和"安內"之間徘徊不定,側重的方針也不斷變化。

比如說1933年,日軍侵略的步伐已經邁向了山海關,戰爭的陰雲籠罩著華北。這一天,蔣介石就在日記裡表明了自己要"雪恥"的志氣,除此之外,從其他的日記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他不僅深刻意識到了日軍侵華的意圖,而且時常勉勵自己要不忘雪恥。

因此有人就在懷疑,他的日記是不是可能只是一種作秀?畢竟當時局勢十分複雜,真實情況我們也不得而知。

1934年到1935年,蔣介石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先後控制了貴州,滲透到四川,拉攏了雲南,抗戰全面爆發之後,西南能成為國民政府堅持長期抗戰的根據地,和蔣介石這幾年的部署有直接關係。所以我們不能單純的說,蔣介石是在西安事變之後才開始考慮的,至少從這些事情來看,他很早就開始做準備。

因此,有的時候從日記等一些材料當中,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去走近一段歷史,看到歷史不一樣的面貌。


醬油妹說歷史


老蔣是浙江人,說話一口浙江官話,罵人的時候愛喊“娘希匹”,當然他的失敗有多種原因,不能只依靠他日記中的記載來對其評價。

在上個世紀初中國由於大清王朝的閉關鎖國使得中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接著辛亥革命雖然建立了民主國家但權力依然落入了軍閥的手中,在這種局勢下,中國出現了很多風起雲湧的人物,而蔣介石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當然他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對於蔣介石來說,他比軍閥先進,但他遠比軍閥獨裁。從北京北洋政府到南京國民政府的過渡時期,蔣介石是一個革命者,他依靠黃埔系和共產黨的幫助擊敗了北洋舊軍閥,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他為了獨裁而進行的清黨。蔣介石是軍人出身,因而他常常提倡黃埔精神,便是所謂的“不成功便成仁”,而且要求手下對自己的絕對忠誠,所以國民黨中有嫡系和雜牌之分,在政治上他要求的是一個領袖,即他自己“蔣中正”, 他把領袖駕於民族之上,獨裁統治不言而喻。



但是蔣介石統治了大陸幾十年卻在解放戰爭中被共產黨打的一敗塗地,這和他的獨裁統治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源於中國自身的需要,也可以理解為歷史選擇了共產黨。蔣介石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他從來對於中國只是形式上的統一,他是一個深諳權謀的政客,但絕非一個運籌帷幄的軍事家。



而蔣家王朝依靠黃埔系來控制軍隊,以四大家族為支持形成了對中國的統治,這種統治缺少主義、缺少信仰,代表的更是少數人的利益。所以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中,擁有四百萬正規陸軍的國民黨一敗塗地,倉皇逃亡臺灣,而一向被老蔣稱為“赤匪”的共產黨卻依靠廣大勞動人民,最終取得了勝利。

所以我認為,老蔣的失敗是由於多種因素構成的,而他性格上的剛愎自用,獨裁專斷以及反覆無常,都為其失敗埋下了伏筆。


歷史之絕唱


歷史是勝者書寫的,成功者的優點會不斷被課本媒體放大,缺點往往一筆帶過,或者讓它湮沒在歷史中。失敗者作為反面教材,自然是口誅筆伐的對象,要從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深刻批判他的所作所為,最後得出不合民心,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盡信書不如無書,無搞盲目崇拜,不帶高帽子,也不把人一腳踩的稀爛,我覺得這是對人最大的尊重。當然你不認同我的話,當成空氣就好。


官方版明哥


其實他的大方針大戰略是正確的,為什麼最後失敗?國民黨腐敗這是關鍵的,其次是民族罪人張學良和楊虎城下的那個套,讓別人一步一步的做大了,打鬼子誰是主力軍?很多人都知道,這期間他的隊伍力量在消耗,但對手的力量在慢慢的變大了,所以導致最後失敗


指尖的溫柔007


蔣蛆蟲失敗,一本性奸詐,二心胸狹小格局小,私心重,三人心向背。一句話,德不配位,不堪大任,志大才疏,和慈禧太后有一拼!


手機用戶57642964578


性格是優柔寡斷!有時候太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另外決定國民黨勝敗的是三次戰役,戰爭的成敗決定一個政權的存亡,解放軍的軍事滲透,直插國軍內部核心,敵人什麼戰術,都瞭如指掌,國軍將領有時候優柔寡斷,例如廖耀湘,做過時機,有時候不團結,見死不救,解放軍的完善後勤,國軍不是輸在智商上,一部分原因是輸在不團結,這仗能不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