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东川区

创新驱动 走出困境

敲掉水泥砖,换上“海绵砖”,东川区不仅让25条城区道路展新颜,还把这一海绵建材产品送进了昆明主城区。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东川区



一块砖折射出新发展理念。利用河砂、矿渣生产“海绵砖”,把生态环境隐患变成新型环保建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作为全国最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东川区不断解放思想,破除“靠资源吃资源”等陈旧观念和利益固化的思维模式,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型之路,让“一铜定兴衰”成为历史。

破除制约 转型升级

2016年,东川最大的民营矿业企业昆明金水投资有限公司拿下红土地和轿子雪山旅游整体开发“大单”,计划投资50亿元,按照国家4A、5A级景区标准对红土地和轿子雪山进行旅游开发。如今,红土地景区已完成入口大门、停车场管理用房、旅游厕所、双层景观台、茶餐厅、村民特色商品售卖区等工程建设,轿子雪山东坡景区已完成停车场、旅游公厕、茶餐厅、休息走廊等游客聚散设施建设。

近年来,东川区紧紧抓住第二批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重大机遇,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积极谋划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扶持下,金水公司等一批“矿企大鳄”和许多矿山的中小企业主纷纷向第一、三产业转型。

为破解发展空间瓶颈制约,东川区着力推进园区实体化改革,形成“本土园区”和“异地园区”优势互补的局面。位于天生桥异地工业园的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5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生产线,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120万台,常用员工150人,为东川区部分下岗工人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位于碧谷园区的云南中洲海绵城市建材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河砂、冶炼渣、尾矿泥等废弃物,生产海绵城市所需的新型建材,今年已生产透水砖350万平方米、仿古建材150万立方米,预计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企业经济效益向好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东川区铜产业转型与铜文化发展实现有效结合,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附加值逐渐提高。传统产业

提质增效的同时,生物医药、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全区工业总产值中,铜的比重占已由原来的90%以上下降到75%至80%。”东川再就业特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自强说,东川“一铜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

重视民生 增强福祉

数千年伐薪炼铜的历史,导致东川区环境资源禀赋极差,很多地方出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状况。

为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东川区启动了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其中,对门山和起嘎两大城区安置点,主要安置汤丹、因民等涉矿乡镇的农户。对门山安置点建设21栋高层建筑,安置2041户8331人,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农贸市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起嘎安置点建设29栋高层,安置2737户10689人。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东川区



10月21日一大早,对门山集中安置点人头攒动,搬迁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序办理入住手续。此后的20多天,8000多农户将陆续搬到这里,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为了让他们进城后“稳得住、能致富”,东川区人社局等职能部门织密就业服务网络,多次到小区里开展“送岗上门”“技能陪训”“组织外出务工”等就业服务。

因民镇火麻箐村的张海福,曾经是井下工,早在搬家前一年,就在城里盘下一个小吃店,开始了从矿上工人到小业主的转型。

据东川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失业人员和搬迁群众在东川转型发展中“突围”,东川区超前谋划,于2016年在城边新建了美食街,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搭台、商家唱戏等手段,举办“东川美食节”“开花洋芋节”“孝亲敬老节”等各种节日,把美食街炒得红红火火。如今,美食街已有餐馆39家、商户80多家,创业就业总人数达360余人,销售总额累计7450万余元。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东川区


该区还主动对接周边城市,推动产业、道路交通等一体化进程。今年底,东川首条高速公路功东高速将建成通车,届时昆明到东川仅需80分钟。东川人相信,随着互联互通能力的增强,东川的开放发展将再提速,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将有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云南日报 通讯员 王永权 本报记者 茶志福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