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為彰顯身份,向來說一不二,因此還為自己取了一個美稱,叫君無戲言。至於皇帝們下的聖旨更是不能改動的,而今天要談的,就是歷史上最善良的一位太監,因為看不慣無辜的人被殺,自己做主,大膽偷偷改動聖旨的事。

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也許,太監這個詞,在大家心中有些偏激的看法,認為做太監的沒一個好人。在劇中也曾看到,凡是做太監的人,大多喜歡阿諛奉承,說話哼哼唧唧,給大家的印象首先就是一個字,娘!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並不是所有太監都是這樣的,歷史上就有這樣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太監,為了維護正義,不惜犯下殺頭的罪,挽救了千餘名無辜的人,他就是張居翰。

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張居翰和其他太監們一樣,也受過苦,也捱過罵,都是從一個小太監,慢慢做起來的。張居翰不等同於那些喪盡天良的太監們,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到處去揩油。而張居翰則不同,不管是沒地位的時候,還是到了有權力的時候,始終都是個充滿正義感的人。然而,張居翰此時,已經得到了皇帝深深地信任了,他偷改聖旨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當時,唐莊宗將蜀打敗之後,蜀的統治者王衍只好帶人來投降,並得到唐莊宗不殺的赦令。但唐莊宗怕王衍日後會造反,以及朝中大臣的諫阻,唐莊宗卻改變了主意,下聖旨將王衍一行人全部殺死。然而皇帝說出來的話,不可能輕易會改變的,此時去宣佈聖旨的人,正是張居翰。

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在張居翰的心裡,王衍既然投降,且皇帝已經將其赦免,卻又反悔,這是不對的,而王衍一行人當中,多多少少有上千人,在這些人當中,不代表每個人都有可能會造反,張居翰認為大多數人是無辜的。此時張居翰心中的這杆大秤,大概已經量出孰輕孰重了,張居翰能很清晰地感覺到,這些敗軍之將的處境,是多麼淒涼,就像自己當年剛入宮的時候一樣。

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張居翰拿到聖旨後,私自把聖旨當中的“誅衍一行人”圖改掉,換成“誅衍一家人”,把“行”字改成了“家”字,這樣一來,因1字之差,只殺了王衍一家人,卻救了大小千餘人。此後,張居翰已經知道自己犯下死罪,心裡遲遲不能平靜下來,後來明宗繼位時,張居翰請求告老還鄉,要求退休,也因此才躲過了厄運。

最善良太監,偷改聖旨,因1字之差,救了千餘人!

張居翰並沒有收過任何人錢財,也沒有人指使他這麼做,卻冒著生命危險偷改聖旨,只因不忍看到無辜的人被殺害。其實,做任何事,並不一定對自己有利的事才做的,反而更重要的卻是,內心裡的感覺,跟著感覺做事,不會錯的。而張居翰的此次壯舉,將永遠在歷史的軌道上,青史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