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哪些人真的是從小跟郭德綱長大的?

90斤剛剛好呢


嗯,這個問題提得不錯,具有歸納意義。郭德綱常說徒弟分三類,第一類就是兒徒,從小跟到大,跟親兒子一樣養著並傳授手藝和生存本領,情同父子。德雲社演員中,比較有名且從小(以10歲以內為界限吧)就到郭德綱身邊學藝的,大概有以下幾位,我們一一聊聊。有漏掉的敬請補充指正。


張雲雷,江湖稱號“二爺”、“小辮兒”,9歲就到北京跟郭德綱學藝,11歲正式拜師。早期上臺表演時留著小馬尾辮(故有小辮兒暱稱),又因在郭德綱徒弟中排行第二,故又稱二爺,風格走“騷浪”路線,擅長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戲、小曲小調,常被郭德綱調侃為“碩果僅存的年輕老藝術家”。

小辮兒在2016年發生了南京南站“十米無水跳臺”事故後,康復上臺表演風格基本全變了,顯得更加穩重成熟了,沒有了此前“騷”勁。誠如郭德綱所說:張雲雷大難不死,必會大火。果不其然,小辮兒憑藉一首《探清水河》紅遍了大江南北,圈粉無數,現在是德雲社當之無愧的“票房第三”。目前小辮兒是德雲八隊隊長,搭檔是楊九郎,他的粉絲官宣為“二奶奶”。


陶陽,相聲藝名陶雲聖,“京劇神童”,2007年年僅9歲的陶陽就在天津認識了郭德綱,並隨後認郭德綱為乾爹,2009年正式拜師郭德綱並開始學習、表演相聲。陶陽天資聰慧,京劇是其強項,小小年紀就斬獲了無數獎項。相聲說得一般,主要還是以唱為主,看他小時候在舞臺上唱《照花臺》時,一開唱臺下觀眾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很受喜歡。

當然喜歡他的不止觀眾,郭德綱更是將其視為“掌上明珠”,精心呵護、栽培。曾說:“13歲的陶陽是我唯一的朋友”,可見是真捧這位兒徒。郭德綱甚至還將陶陽送去系統性學習麒派京劇,還專門成立了“麒麟劇社”。有些可惜的是,長大“倒倉”後陶陽音色明顯比小時候弱了些,臨場反應好像也比小時候慢半拍了。

燒餅,原名朱建峰,藝人朱雲峰,不過觀眾更加熟悉他的小名。燒餅早期隨來寶剛學快板,2004年燒餅拜師郭德綱,這時已經十二歲,不太符合前面說的“10歲以內”的標準,姑且算是吧。

相比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燒餅雖然也是得到郭德綱的力捧,但一直不溫不火,這點估計和他的表演風格有關。有的觀眾覺得他太“虎”,吐字不清,段子也不搞笑。


岑詮


到底哪些人是跟著郭德綱從小長大的,給你以下數據,自己判斷吧。


張雲雷生於1992年,9歲(2001年)跟隨郭德綱學藝,2005年因倒倉回家,2011年迴歸德雲社至今。


燒餅生於1991年,13歲(2004年)進入德雲社,拜師郭德綱,一直待在德雲社至今。


岳雲鵬生於1985年,19歲(2004年)進入德雲社學藝。


孔雲龍生於1986年,18歲(2004年)進入德雲社學藝。


欒雲平生於1984年,21歲(2005年)進入德雲社學藝。


李雲傑生於1981年,23歲(2004年)進入德雲社學藝。


李雲天生於1986年,19歲(2005年)進入德雲社學藝。


陶雲聖生於1997年,10歲(2007年)進入德雲社學藝。


根據以上信息,我認為只有陶陽和燒餅算跟著郭德綱一起長大的,特別是燒餅,一個人吃住在郭德綱家,真的是和兒子一樣的。陶陽大部分時間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郭德綱把他父母都安排在德雲社工作。


其他人跟著郭德綱的時候大都已是成年了,所以算不上從小跟著長大吧。


當然了,最該跟著郭德綱一起長大的人是郭麒麟,可惜他大部分時間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退學以後才跟著郭德綱的!


相聲演義


喜歡聽郭德綱相聲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兒徒”這個詞,就是指那些自小就跟著師父學藝並長大的徒弟,用郭德綱的話說就是“雖然不是我生的,但是我養大的”。在郭德綱的眾多徒弟中,聽郭德綱說過的“兒徒”有五個。

一、張雲雷 1992年1月11日出生,7歲左右就跟隨在郭德綱身邊學習太平歌詞,10歲拜師,12歲登臺表演,後來因為變聲期壞了嗓子就離開了郭德綱,2011年又回到德雲社。他是郭德綱夫人王惠的表弟,也就是郭德綱的小舅子,從親戚關係來講他和郭德綱是平輩的,雖然後來拜了師,但以兒徒晚輩來論似乎不合適,只能說享受“兒徒”待遇吧!

二、何偉 1981年12月25日出生,1999年跟隨郭德綱學習相聲曲藝,年齡雖然偏大,但悟性高、肯學,深得師父、師孃的寵愛,傳統技藝最得師父真傳。因為何是北京人,一般不在郭家食宿,如果師孃知道何要在家吃飯,就一定會專為何做一道他最喜歡吃的魚,這種待遇其他徒弟都沒得到。

三、曹金 1986年1月26日出生,2002年拜師學藝,2006年就登臺說相聲,非常有天分,可以說是學郭德綱學的最像的徒弟,也是郭德綱最寄予厚望的徒弟,郭德綱到哪兒參加綜藝節目或演出都會帶著他,迅速把他捧紅,那時候真沒岳雲鵬什麼事,是最可能傳承郭德綱的藝術衣缽的徒弟。

四、朱雲峰(燒餅) 1991年生於哈爾濱,從小學習過雜技、快板,2004年輟學到北京拜師郭德綱學習相聲,食宿、學習都在師父家,按郭德綱的描述,他剛到德雲社的時候臉上好多雀斑,就像個芝麻燒餅,所以就叫他“燒餅”。2016年2月14日燒餅發與女友郭柯彤結婚證照片宣佈成家,師父深情寄語“我的餅兒長大了”。

五、陶陽(陶雲聖) 1997年9月生於南昌,2003年到大連某戲曲學校學習京劇,具有極高的戲曲天賦。學習不到半年即跟著師父開始參加各類戲曲比賽,獲得了各種獎項,被成為“京劇神童”。後來又發生了“改名風波”和“倒倉”事件,郭德綱惜才,將陶陽一家接到德雲社照顧,並收陶陽為義子和徒弟,學習和學藝並重。因為陶陽酷愛京劇,郭德綱專門成立“麒麟劇社”,經常邀請京城名家、票友聯袂演出。

其他也有學習期間食宿在德雲社的徒弟,比如早期的岳雲鵬、孔雲龍等人,但年齡也都比較大了,和上面這五人相比真不能稱之為“兒徒”,只能算是愛徒吧!


橙星娛論


老郭說的都是真的!現在最紅的兒徒就是張雲雷了!2001年,9歲的張雲雷住進郭德綱家,他是王慧的表弟。這種遵循舊式培養方法,從小與師父在一個屋簷下同吃同住的徒弟,叫兒徒,郭德綱家裡同時住著好幾個。接下來的4年,張雲雷的每天大致是這樣開始的:大清早起床跟著師父去河邊喊嗓子,回來之後,給他點上一根薰香沏好茶,然後他就沙發上一坐和幾個小夥伴侃大山。郭德綱喜歡在家裡焚香,點香的工作也交給小徒弟,以這種老派風格生存於現代社會,張雲雷一點不感到奇怪,他完全融入了,當年的經歷在他身上留下痕跡。人家90後出去都喝飲料,張雲雷永遠是拎一個茶杯。


當時郭德綱在北京尚未落穩腳跟,還要租房住,自己餬口艱難還要帶徒弟,為什麼要做這樣經濟上毫不划算的事情?就是因為太愛相聲了,想有一些傳承!

兒徒們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背誦報菜名、地理圖等基本功還要不斷的學習傳統段子。張雲雷專攻太平歌詞,那時沒有電腦網絡和相關書籍,郭德綱把每段唱詞錄在復讀機裡,供徒弟模仿。


孔雲龍曾經說過,張雲雷曾捱過郭德綱的揍,沒見師父生氣時打過其他徒弟,反而是開玩笑的時候會往腿上捶,特別用力還不能躲。但對於徒弟們來說,師父郭德綱最可怕的狀態不是動手而是不理人,沉默會讓他們有一種特別的壓力感,那是郭德綱的方法。打是親罵是愛,郭德綱對他們都非常嚴厲,才讓現在雲字輩的徒弟基本功都非常紮實!

許多早期入門的徒弟都在郭德綱家住宿,2006年,郭德綱在大興租下一個大院,孔雲龍、岳雲鵬、燒餅等人全部住進來管吃管住,李雲傑、欒雲平有時也經常住在這裡。郭德綱不會開車,但郭德綱專門買了輛金盃麵包車,演出、買米買面、買油買菜,都靠這車運輸。每天最少七八張嘴吃飯,徒弟經常幫忙打掃衛生,為滿足更多徒弟留宿,家裡始終保有放著上下鋪的客房。春節時候,一些外地的徒弟也不回家,跟師父一起過年。師孃王惠喜歡和徒弟打成一片,有時她會帶著大家出去唱歌,他們經常拿著攝像機拍小品玩,關係處的都非常好,郭德綱從不參與,沒事就是在家聽曲聽戲聽段子,有時寫寫畫畫創作一些段子。

郭德綱的徒弟們入門大多是白紙一張,這就是德雲社的故事最動人的地方,趙雲俠以前是個搓澡的、岳雲鵬孔雲龍以前是飯店打雜的,沒有人關心你是誰、從哪裡來、你的相貌、學歷和身材,德雲社有很多體重超標、外形平庸的學員大概就因為此,最重要的是你在臺上的活怎麼樣?你能變成什麼樣的人!對於任何一個存在競爭的地方來說,這已經足夠純粹了!


(早期作為背景的小角色,現在成為了大明星)

現在郭德綱提起兒徒都是一臉欣慰,個個都能獨當一面,張雲雷、岳雲鵬、燒餅等人越來越好,陶陽也是越來越穩,郭德綱對其寄以厚望,未來無限可期!兒徒們一個個長大,郭德綱容貌和氣質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


至尊相聲煲


明確的回答題主,德雲社真正意義上從小到大都在郭德綱身邊的只有燒餅同志。張雲雷9歲跟隨郭德綱學藝,但是中途因為嗓子倒倉離開過德雲社四五年。陶陽10歲跟隨郭德綱學藝,但是已經不是吃住全在郭德綱家了。至於其他人像岳雲鵬以及出走的那兩位跟郭德綱學藝的時候,都已經是十六七歲的大小夥子了。郭德綱真正的兒徒,其實只有燒餅一個!燒同志十一二歲跟隨郭德綱學藝,雖然期間因為淘氣,也有被遣送回家的經歷,但是時間都不長,回家被爸爸削一頓就又送回來了。


從上邊這幅圖片我們不難看出,燒餅當時就是小孩,而且一看就是那種讓大人不省心的淘氣孩子。郭德綱對燒餅如同親生的一樣。前些天燒餅大婚,郭德綱專程從北京趕到黑龍江,出現在燒餅婚禮的現場,當時郭德綱拉著燒餅的手說:“結了婚就是大人了,好好過日子。”說這些話的時候,郭德綱也是眼泛淚光。看來他真的是把燒餅當兒子看待呀。去年11月17日的時候。燒餅微博宣佈了領證的消息,那個時候郭德綱還轉發了這條微博。並在上面配文表示:“我的餅兒長大了。”言語間也是充滿了關愛。


其實咱們平心而論,郭德綱真的是燒餅的命中貴人。在老郭眾多弟子裡面,燒餅的相聲功底是比較差的。不用說和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比,就是德雲社剛剛冒尖的九子科藝人都比燒餅強。燒餅最大的毛病也是最要命的就是,口齒不太清楚,而且看他的表演,總是有東北二人轉的味道。


說到燒餅的走紅,軒主覺得,除了郭德綱的力捧之外,燒餅同志的賣力氣也是重要的原因,軒主個人認為,燒餅在相聲的“帥賣怪壞”裡應該是佔這個“賣”字,賣就是火爆潑辣,神完氣足,給人以飽滿、熱鬧之感。像相聲這樣喜劇風格濃郁的藝術,取得紅火的效果,體現“賣”的風格,並不困難,關鍵在於火候的掌握,但是現在的燒餅“賣”的勁兒太大了,明顯火候太旺了,也就是“過火”了,在尺寸把握上還沒有拿捏到位,這就需要郭德綱這位當師父,再多加指教了,誰叫他有這麼一個不省心的兒子呢!


靖逸軒主


何雲偉:深得郭德綱王慧夫妻兩喜愛,更是學了郭德綱一身的本領,柳活在德雲社說第二郭德綱都不敢說第一。

曹雲金:十來歲跟著郭德綱,學了郭德綱相聲的大致的表現。

張雲雷:七八歲跟著郭德綱,好像是王慧的表弟,在德雲社主攻太平歌詞,基本沒學相聲。現在看張雲雷的活就知道,不僅不瓷實,還老漏氣。但是嗓子甜,唱太平歌詞是一絕

朱雲峰:七八歲跟著郭德綱,活路比較寬,但是有點髒。

陶雲聖:京劇神童,八歲上了春晚,主攻麒派老生,十歲之前拜了郭德綱當乾爹。現在也過去十年了,一直跟著郭德綱


山人自有妙計v


德雲社跟郭德綱長大的,應該是陶陽、燒餅、張雲雷、曹雲金以及郭麒麟,這些人從小跟著郭德綱老師,練就了說學逗唱的基本功,都成為了德雲社的骨幹力量,也都是全國觀眾們喜愛的相聲演員。


這些人中,雖曹雲金以走出師門,可他的相聲水平,卻也可以在相聲界獨樹一幟,身上依然有郭德綱的影子。燒餅,以醜為特色,這個狗都不搭理的人,憑藉著詼諧、幽默,在舞臺上也是發揮得風聲水起,也不負師付從小的教導。張雲雷是相聲裡以唱為特色,如探清水河等也俘虜了觀眾的心。至於陶陽和郭麒麟更是從小就練下了基本功,也是德雲社的後起之秀,前途也是無可限量。


伊春美食美客


說實話,自04,05年開始,跟著老郭一起,摸爬滾打到現在的,那些“雲”字輩兒的,都是屬於題主說的“兒徒”範圍。

當然,“兒徒”,這是舊社會的叫法了,現在幾乎已經不會存在於任何一種曲藝傳承中。



可以非常肯定的說,老郭,或許就是最後一位,還守著傳統師徒情結的傳統藝人了。

原因很簡單,私塾,唱戲班子,曲藝社團,這一套,早就進了歷史博物館。

那位說了,現在,除了德雲社以外,不還有青曲社,嘻哈包袱,等等曲藝團隊嗎?

有倒是有,恕在下孤陋寡聞,這幾個社團,有兒徒嗎?



回到題目:張雲雷,燒餅(朱雲峰),欒雲平,李雲傑,孔雲龍,岳雲鵬,陶雲聖,趙雲俠,等等,

這些孩子,都是跟著德雲社一起走過來的,說實話,德雲社,能走到今天,老郭和謙大爺,的確功不可沒,但,這些孩子能夠頂住壓力與誘惑,一起挺到雲開見彩虹,也算是不容易了。

現在的信息社會,什麼最厲害,人的嘴巴,直白點,輿論,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說你是龜,你連鱉都不是。



當然,你我吃瓜群眾,看看樂子倒是輕鬆,不曉得青絲一點血,隔窗兩行淚。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記得郭德綱曾經說過,徒弟分三種。一種是兒徒,就是打小就來到身邊一起吃一起睡如同父子一般。一種是學徒,成年了之後來這兒學藝的。

這另外一種就是…………籲……

兒徒都有誰?

加上離社出走的那幾位,算上現在的也沒有幾位。咱們就一一的看一下。

曹雲金、何偉

他倆算是郭德綱最早的兒徒了。何偉81年生人,99年拜師學藝。曹雲金86年生人,2002年拜師郭德綱,他們那個時候都是吃住在德雲社。至於有沒有交學費,誰知道呢?人們也懶得去計較他們之間的爛事

所以,當他們離開德雲社時,郭德綱內心的難受勁是可以想象的。

除了他們倆之外,再接下來就是燒餅、陶陽了,當然,張雲雷也算,半途因為嗓子的原因離開了幾年,不過又回來了。

燒餅

看看這張臉熟不熟悉呢?

這張應該都有誰吧?岳雲鵬那時候還是顯得有點呆呆的。燒餅從小之大就沒有過很大的變化。而且,通過說相聲還結識了一個靚麗的女友。從郭德綱的微博中就可以看出對燒餅的喜愛。

陶陽

被郭德綱尊稱為京劇神童的陶陽,藝名陶雲聖。打小就生活在郭德綱的身邊。

陶陽的名頭可不是虛的,小小的年紀就能夠登臺演出,並且對於京劇有很高的悟性。正因為如此,郭德綱現如今專門成立了京劇劇團“麒麟社”來幫助陶陽發展,可謂是用心良苦。

現如今的陶陽也已經長大了,身上的範兒還是很足的。

還有張雲雷小時候也曾跟著郭德綱,後來因為身體的原因離開了一段時間,不過又回來了。也算是兒徒一個。

其次之外,還有欒雲平、孔雲龍等人。


蜜桔娛樂


德雲社能夠迅速發展,除了郭德綱獨具特色的演出能力外,其他助演特別是年青一代演員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其中最早出名的當然就是郭德綱那幾個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

何雲偉、曹雲金、張雲雷、燒餅、陶陽等都是郭德綱早期收的徒弟,最早成名的何雲偉、曹雲金、張雲雷三人更是郭德綱一點一點捧起來的高徒,當年郭德綱兩口子在何雲偉和曹雲金兩人身上可沒少下工夫,論本事,以郭德綱的說法那叫一個猴一個拴法,都是手把手單獨教學,就為了讓他們走向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師孃王慧雖然教不了太多本事,但是對這兩個徒弟的疼愛可不比郭德綱少,何雲偉愛吃魚、曹雲金愛吃餃子,只要這倆人來郭德綱家,餐桌上準有魚和餃子。只是後來郭德綱兩口子把何雲偉當兒子看因此參與了過多他私生活上的事兒,從而產生了矛盾,再加上其他一些問題才導致這個大弟子狠心出走,而曹雲金也很快步其後塵離去,不禁令人唏噓。

張雲雷、燒餅、陶陽都是現在仍留在德雲社的兒徒,雖然張雲雷因為倒倉離去過一段時間,不過迴歸後的他還是闖出了名堂;前一段結婚的燒餅則是跟隨郭德綱時間較長的兒徒,當年一臉芝麻、被調侃連狗都不願意搭理的他現在也已經為廣大觀眾所熟知;陶陽那就更甭說了,當年的京劇神童直接認了老郭當乾爹,老郭不僅沒有強行讓其說相聲,反而為他成立了麒麟劇社助其發揚國粹,圓他的京劇夢。

(L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