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张景淼/文

委粟里,现名北沙窝庙村,属大名县金滩镇镇,位于邯郸市大名县城东北,距镇区4公里。东临起伏的古老沙麓山,依山而建,两头翘中间鼓,素有“元宝村”的美誉,民谚谓“沙窝庙两头翘,村中有个奶奶庙”,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因穷山僻壤而淳朴诙谐被外界调侃闻名遐迩,是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 “河北省历史文化街区”的金滩镇镇所辖23个行政村之一。

委粟里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玄妙,是一个曾出过一帝两后的风水宝地。

据《大名县志》载“阳平(金滩镇曾为阳平郡),介齐鲁晋赵之间,控扼中原,襟喉南北。”委粟里先周属阳狐城,春秋时期先属卫后属晋,晋公子重耳曾在沙麓山“乞食于野人”,秦为东郡,汉为魏郡元城县,成帝时,以孝元皇后世居于此,家凡九侯五大司马,故曾以贵乡名之。正在调查资料申请历史文化名村,遗存的“沙麓山公园”正在经过整治准备申请文物保护单位。

这就是被认为穿越的汉朝大改革家、一代新朝皇帝王莽的故里。

探访“琉璃井”

“三天两头黄沙起,锅里碗里都是泥”是乡亲们对以前村子的描述。2018年10月24日下午,我第二次来到这个村子,第一次因拍摄《大美金滩镇》取景需要,直接开车到了“沙麓山公园”门口,没有深刻体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进村就下了车,走在村里正在刚修的水泥路上,依然是红沙遍布。看来,过去土路时“沙埋脚脖”还真不是夸张。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古村的街道两旁,已看不到了那斑驳的蓝砖土墙,但是其村貌的“两头翘中间鼓”格局依然未有改变,迈步向前逐步登高之感是逐步越来显现。行走间村支书赵广敏一个个优美的的民间传说和典故给我们激情的讲演……无不渗透着古村丰富的文化内涵。

暇想间,邀请我们“金滩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山西古建规划专家前来调研的在石家庄做生意的乡贤王路安,打电话叫来了我弟弟的同学赵明祥,握手间兴奋地告诉我:“大哥,我们村的琉璃井已经挖出来好几米了,走快看看去!”

心想古人云:“琉璃井者,谓井筒呈琉璃状,井水为琼浆甘冽,饮之升仙得道,平原罕有,多位于仙山云海之中,凡人不可得也。”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提起这眼琉璃井,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被刘邦斩杀的大蟒经几世几劫的修炼终成正果,投胎元城县委粟里,长大后的王莽经过自己的努力做了皇帝,因为王莽不是真龙天子,所以天上的龙王爷不侍奉他,不管怎么祈求,天下大旱无雨,可是王莽是个得道的大蟒精,也有不少的神通。

天不侍候,地侍候。于是,王莽传旨:“丼湮五里,河湮十里,井水、河水湮不到的,露水一夜溻四指”,可是家乡贵乡离河远、丼少,他就施展本事夜间在村边刮起大风平地起沟,通了黄河水,村内兴起旋风,旋出了一口大井。这口井水清甘冽,泉眼茂盛,清水四溢。

可是,委粟里位居沙麓山地,土质酥软,受水没几天就开始塌泄,老百姓又向王莽求告,王莽就派金蟾前去固沙保井,因为金蟾是三腿走路,腾云来到贵乡时,已经天将亮,正在吐火烧沙成琉时,被一早起砍柴的老人看见了,大喊惊走了金蟾,因火候未到,所以这口井只烧到了中间成了琉璃。并且金蟾是招财的宝物,惊走了金蟾,此地从此就越来越贫穷了,还闹出了很多诙谐的笑话被编成歇后语。而井壁烧的轻的地方成砖,重的地方成琉璃,沙土再也不塌泄,这口井留了下来,水清甘洌,百年大旱也不干涸,遇到连阴天,清水四溢,涓泽四周,井壁中部琉璃光滑无砖缝,岁月更替,使井壁上的琉璃愈积愈厚,奇形怪状,气象万千 ;夏天临井而饮,清凉透彻,沁人心脾,井底映天,井壁灿烂;冬日俯视,水气弥漫,宛如进入水晶宫殿,成了当地的一大景观。

改名沙窝庙

边说边走,不觉走到了被当地村民称之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琉璃井边,井口的石头被井绳磨的一道道沟,可见其年代久远。村民们正在淘井,魏副会长上前走到井边,探头向井里的人叮嘱说:“要注意安全,防止毒气害人”村民回答:“掀开井盖后,先放了一只公鸡呆了一天,又用电扇吹了半天,人才下去!现在还没有淘到琉璃的位置,大家先去东边歇息吧!”

跟着赵支书及村两委人员,我们来到了被老百姓称谓的“奶奶庙”旧址,现在是王跃起老人家里,还有王跃林、王跃光等老人都早早的等在了这里,好客淳朴的老人已经砌好了茶水,并将自己写好的一些关于“委粟里”的文字资料给我们看,戴副秘书长来时拿着笔、纸认真地记着老人的每一句话。

自小就听老人说,我们这过去叫委粟里,是王莽的老家,因其家凡九侯五司马而被称为贵乡。这在《河北历史名集》、《大名县志》、《大名县地名资料汇编》等史书籍里都有记载;我还听小孩儿说在网上搜北沙窝庙就会出现委粟里,搜委粟里就会出现北沙窝庙,这代表着网络认同;我们村就建在古老的沙麓山上,而且还保留着沙麓山遗址公园,这又是有力的客观证据。

我们沙窝庙不在牌,就是源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村名——委粟里。因为古代“委”是抛弃的意思,粟是小米,古代称粟,是粮食的统称。“委粟”意思是此地不用交税粮!

历史上一般都说王莽纂汉,事实上,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说,“篡汉”一说站不住脚。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朝代的更迭,正如李逵所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如果王莽建立新朝、做皇帝是“篡汉”,那么刘邦是不是“篡秦”?李世民父子是不是“篡隋”?更主要的是,无论是王莽本人,还是“王莽新政”,都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虽说当时王氏外戚已是权倾朝野,一日被封五侯,但王莽比较不幸,由于他爹死的早,所以王莽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如果想把一个人培养成作家,只要给他一个不幸的童年就足够了。”王莽没有成为一名作家,但从小就对权势非常感兴趣,并且知道如何自己经营。就这样,崛起于微末的王莽,一步步的爬到了权力的金字塔,尤其是以不流血的方式,登临帝位,有人称其为第一位民选的皇帝。

《汉书·王莽传》中是这样评价的:“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由此可见,单就个人道德而言,王莽的品行完全符合儒家的观念要求。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当属“王莽新政”。尽管王莽是托古改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意图实现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但其中表现出来的跨时代性,亦是显而易见。

在改革之初,王莽实质上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贵族、豪强、官僚,还是百姓、贫民以及奴隶,都期盼改变当前政治、经济、文中的各种沉珂积弊。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触动的各阶级的利益越来越多,加上一些不当乃至错误的政策,比如不合理的少数民族政策、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抵触。

而持续发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黄河决口改道,直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造成政权动荡、民变四起。

历史上之所以没有给王莽一个应有的评价,可能与王莽新朝灭得太快,而后建立的又是东汉,汉朝的国祚没有就此断绝有关。毕竟,东汉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肯定要承认自己延续的是西汉的统治,那么王莽和“王莽新政”,自然是不合理不合法,需要一概否认。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王莽死得很惨,据说被人们分而食之,头颅还被当成国宝,和高祖的斩蛇剑、孔子传过的鞋,一起存放在东汉的国库之中。

在都城的王氏死的死逃的逃,他的家乡也无例外,有的外迁他地,有的改性留了下来,曾经规模宏大的祠堂也被拆毁,但是作为太皇太后王政君、皇后王嬿还是被尊重的,王氏后人为纪念祖先就在原址建起了祭祀王政君、王嬿的庙宇,后来王嬿的庙宇迁至到了下码头村,改名娘娘庙。

而我们这座奉祀王政君的奶奶庙,随着年代的久远被老百姓误解改祭拜泰山奶奶庙了。由于香火非常旺盛,加因沙麓山逐年坍塌,流沙很重,能没行人的脚脖,被老百姓叫成了沙窝庙。

建国后因南边20里地也有一个重名的村,就称为了“北沙窝庙村”了。但是至今我们村的老人一代代还在告诉后人们,我们的古村名是委粟里,是新朝皇帝王莽的老家,是出过“一帝两后”的风水宝地。

我们村出了一些诙谐的笑话,是因为人们调侃我们这里穷,没有见过世面,但是在我们村里也留着很多让我们不能忘记古村名的歇后语,我今天解释给大家听:沙窝庙里——不在牌(不列入、不用交的意思);

沙窝庙里交粮——尾数(既是委粟的谐音,又有“零”的含义,就是不用交的意思,因为古代“委”是抛弃的意思,粟是小米,古代称粟,粮食的统称。“委粟”意思是此地不用交税粮!)

沙窝庙里打官司——输理(粟里的谐音,是在引深这个村的古名,告诫人们不要忘记。)

沙窝庙哩卖豆腐——成龙啦(指的做豆成龙的故事,是说王莽在委粟里做豆腐,每天在被老百姓称为浴龙池的做豆腐放水的坑里洗澡,最后蟒变龙登基做皇帝的故事。)

沙窝庙哩嫁闺女——能成喽(实际上是”能成后“,后是指皇后的意思,因为委粟里嫁了俩闺女进皇宫,都成了皇后!)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研讨委粟里

正说得起劲,支书接了一个电话后说:“各位领导,咱去大队部研讨吧,村两委的其他成员及我村的上岁数的老人,都已经到齐了!咱开一个‘委粟里汉文化研究会’希望各位领导能给俺村未来发展出出主意,我代表俺村感谢给领导了!”

来到大队部的院子里,看到了原支书立得碑和布局合理的院落,不仅对广龙书记肃然起敬,会议室里各项设备俱全,落座后由赵广敏支书主持,他讲到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继承了周秦文明。

委粟里是咱村的古名,这里曾出生一帝两后,还有冀东南唯一的一座山,当时,此土山像五只形态各异的梅花鹿,又像一条长龙,因此取名沙麓山,是东西枢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可谓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

随后,金滩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魏俊元发表主旨讲话:汉文化一般指汉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就是华夏文化,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我们沙窝庙村作为王莽的故里,历史文化深厚有大文章可做,现在咱县里领导提出了一城带一镇的文旅发展思维,咱要规划一镇带一村旅游片区,逐步将汉文化馆建起来,里面可以将新朝皇帝王莽及汉孝元皇后、孝平皇后的一生经历用绘图、文字表现出来,供游人观瞻,配套绿色生态园建设,富民富村。

金滩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景淼、山西古建规划专家吴雪峰先生以及与会人员都就北沙窝庙村开发“王莽故里——委粟里汉文化园”建言建策并对赵广敏支书一心为村里发展着想的爱村之心大加赞赏!

最后赵广敏支书总结发言并邀请与会人员参观“沙麓山遗址”及“沙麓山公园”、太后岭遗址、浴龙池遗址。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荣登太后岭

我们跟随着村两委成员走出村委会大门,向东而去,大家边走边七嘴八舌的讲着王莽及王政君留下的传说。广敏支书甚是健谈,给我们讲了太后岭的来历:

沙麓山又名“菹台”、“五鹿山”,南北绵延近百里,沙麓山的得名,传说周天子狩猎,遇到一只非常美丽的梅花鹿,特别喜欢,纵马追寻到这里,鹿进入山林消失不见了,因此山为土山非石山,而得名“沙麓山”。

“麓”是会意字,从鹿,鹿亦声,所以当与鹿有关。本意为指鹿生活在有树林的山脚下。山脚有水有草,适合生存,遇敌害则上山躲进树林,是鹿群最理想的栖息之地。关于“五鹿山”的得名,在《穆天子传》讲到其在菹台捕兽打猎,有一只白鹿撞到了车驾上,吓得大跑而去,穆天子乘坐渠黄骏马所拉的车向前追逐,穆天子重新为这座沙丘命名为五鹿。是为纪念白鹿撞穆天子的渠黄车驾。

彼时沙麓山建有两座著名的城,一座是“阳狐”城就在咱这附近,一座是“五鹿”城,在现城附近。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但是,大家不禁要问那么高大的山,现在为啥看不到了,是因为后来沙麓山崩塌了,据史书记载是公元前646年农历八月。沙麓山的崩塌,在春秋列国引起很大震动。

《春秋公羊传》称其为“天下异事”。(《春秋公羊传》僖公十四年)晋国甚至有人占卜说:“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预言沙麓山的崩塌要影响很长时间,645年之后这里要有圣女出现。元城建公建议被免官职的王贺迁徙委粟里,说后八十年当有贵女兴天下。

迁居到委粟里后王贺生子王禁,王禁生了四女八男,王政君是王禁的次女,为夫人李氏所生,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月光照射到自己胸前。

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到十四、十五岁时貌美聪慧,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村里传说她克夫。王政君因此而非常郁闷,常常到村东的沙麓山上一棵老槐树下哭泣,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派人为女儿占卜,占卜者说:“因她是梦月入怀的,所以此女贵不可言。于是王禁让这个女儿学习各种才艺,在她十八岁时将她献入宫中,嫁与汉元帝刘奭,就是后来的汉孝元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王政君,新朝皇帝王莽的姑姑。

村里边将王政君进宫前经常哭泣的地方称为“太后岭”,一代代传到至今。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广敏支书告诉我们那棵老槐树在他小时候还有。说着我们就来到了一座写着“沙麓山”的门前。王路安告诉我们大家,这就是老支书赵广龙领导大家为保住沙麓山遗址而建的“沙麓山遗址公园”,一会咱大家在此合张影留个纪念。观公园大门两边曾有:“千年黄河道仅存沙麓山,百年苍桑变数今最壮观”的巨幅对联,举目遥望估计占地约十多亩,高约十几米余。

在广敏支书及村民的指引下,我们迈上了已经破旧不堪的层层台阶,但昔日台阶侧面上刻有的《赞沙麓公园》还留有些痕迹。

广敏支书告诉我们:“下一步他计划扩大公园面积,加高沙麓山遗址的高度,修建“太后岭”碑亭,复种那棵老槐树,撰述“周穆王游历沙麓山”碑记、将沙麓山的名字来历及历史渊源刻碑展示世人。再种些松柏、枣树、亭子、喷泉供人休闲游玩。相信届时站在沙麓山上,近可以俯瞰委粟里汉文化园的北沙窝庙村,远可以俯瞰千年漕运古镇金滩镇,心情一定很舒爽,必将诗性大发。”

在大家赞赏广敏支书一心为民着想、为民谋福,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文旅事业强村富民的声音中我们登上了山顶,站在“太后岭”上,大家向不同的方向举目遥望,体会着两千年前少女王政君怀有一个什么得心情,在次哭泣着,她是否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居国六十载的太后……

品味浴龙池

看着天色将晚,广敏支书不顾大家意犹未尽的心情,催促大家下山前往“浴龙池”。路间吴总告诉广敏支书:“真没有想到在金滩镇还藏着这么一个拥有深厚历史积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古村落,张大夫都不告诉我,来金滩镇这么多次没来看看,太遗憾了!这个公园重修前,一定要好好的规划,这个村也一定要好好的规划,不但要深入挖掘历史,还要将咱村里具有特色的传统饮食开发出来,要将历史、景观特色、休闲美食等融合在一起,配合金滩镇古镇打造精美旅游线路,吸引人们来这里吃美食、赏美景、品历史。”

听后广敏支书急忙握住吴总的手说:“太好了,路安真是给我们村请来了一个绝好的规划师,您的话都说到点子上了,我就是这么想的,这样既可以改善村民的精神生活,还可以给村民带来经济收入!”

说着就来到了村东口的一座大影壁前,广敏支书告诉大家,这是他上任以来刚盖起来的,还没有想好影壁上绘画啥、书写啥,大家回去也给想想,这里将来刨了这些树,将依靠建“浴龙池”建一个文化广场,接着他有兴致勃勃的给大家讲起了“浴龙池”的来历:大蟒在芒砀山被汉高祖斩杀后,经过几世几劫的修炼恢复元气,投胎到委粟里王家,受到上仙指点,告诉他土克水,黄色可以克黑,豆补肾脱鳞,吃黄豆可以退去他身上的黑蟒鳞化为龙后,才能报刘邦斩杀之仇。可是王莽小的的时候,父亲王曼死得早,家里很穷,根本无法供他每天吃黄豆,稍微长大,他就开始在家里以卖豆腐为生,做豆腐的水流进一个大坑里,他到晚上会在浮着白沫的类似豆浆水坑里洗澡,没想到真的渐渐洗去了蟒鳞“化蟒为龙”,后来受汉帝禅让,民选为皇帝,建国号为“新”,就是历史上西汉、东汉之间存在了十八年的“新”王朝。这也就是我们村老百姓常说的“卖豆成龙”的典故来历,那个王莽经常洗澡的豆腐坑,被老百姓称作“浴龙池”或“化龙池”,据说南边的“龙化村”村名来历也和这个有关。

「钩沉」探访王莽故里

未来在此建起的文化广场,我计划先将“浴龙池”里面的杂物挖出来,清理干净,铺上卵石放水,池内养上鱼,放两只小船,池边立石碑介绍“浴龙池”的传说,周圈栽上垂柳,广场上盖上古香古色的通道、八角亭和一些健身器材,附近盖一座汉朝古建筑院落,复古王莽的家院。村内墙体刷蓝砖白缝,墙上通过绘图写字介绍汉文化、孝善文化,我们村诙谐的歇后语文化。到时人们再进入我们村,就像穿越到汉朝一般,令人如痴如醉。

届时,村民闲下来,可以去公园爬爬山,来广场哼哼小曲、唱段戏、打打拳、钓钓鱼、锻炼锻炼身体,村民就多了几分享受生活的心境。

说话间,一位村民看到这么多人来他们村调研汉文化,他兴奋的从家里拿出好几块大蓝砖,告诉我这就是在他们村发现的汉朝遗物“王莽砖”,讲给我们说鉴定它的特点不单是比现在的砖大,而且底部还有箅帘纹,说那是王莽当政时期因“龙不伺蟒”王莽传旨“丼湮五里,河湮十里,井水、河水湮不到的,露水一夜溻四指”地面潮湿,晾晒砖胚必须下面垫上竹帘所致。

一下午的愉悦时光显得那么短暂,转眼间将要离开昔日的委粟里,这趟旅程虽短,却让我深入了解了北沙窝庙村深厚的历史文化精髓,看到了村民的朴实,看到了一名六十多岁年龄的支书,给我们激情的讲解,看到接待我们的热情,这种一心为强村,一心为民谋福的作风,真的卓实令人感动!这才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优良作风,这才是一名新时期村领导的表率。来这里不但可以享受乡村的乐趣,还可以接触到城市繁华下人性本应该有的本真,并学到了历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真实故事,我相信同行的人也一定深有感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