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被賜死的時候已經是七十多歲了,秦昭襄王為什麼就容不下他?

小伍講歷史


韓非子有曰:大臣太重,必易主位。對於功高震主者,必須誅殺。

秦國的耕戰之策是,立有戰功。就封賞。戰功越高。爵位越高。


白起被封為武安君,爵位之高,已無可封。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對秦國來說,可謂功德蓋世。其威望和光芒已經超越了秦昭王。

長平之戰後,六國青壯年男性大多戰死,秦統一天下已經水到渠成。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白起怎麼才能活下來?

長平之戰前,就告老還鄉。坐看王屹的60萬

秦軍被趙軍全殲。躺在床上裝病(白起擔任主將前,秦軍連戰連敗,已經陣亡30萬)。

若如此,統一天下的很可能是趙國。那白起就無法成為秦國第一名將。

最終白起選擇了全殲45萬趙國主力,立下不世之功。死於君主的屠刀之下。可悲可嘆!


楊朱學派


不是容不下白起,也不是不信任白起,而是時局需要白起死。

在長平之戰前,白起就已經是武安君,這已經是武將的最高爵位了,封無可封,長平之戰白起又立下不世之功,這時候他的光芒已經掩蓋了秦昭王的存在,他在秦國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完全碾壓了秦昭王,如果再由白起滅掉趙國,那秦昭王到底要拿什麼來封賞白起,白起當然不會在乎封賞,秦王也知道白起不在乎,但在軍民心中呢?所以滅趙的任務絕不能由白起來完成。可以說白起的存在已經阻擋了秦王霸業。

邯鄲之戰秦軍敗北,秦昭王問計於白起,白起斷定戰機已失,再戰無益。作為當世戰神、曾經秦昭王最賴的將領,他的論斷自然沒有什麼好懷疑的。可為何秦昭王仍不願退兵?

因為他找到了一個殺白起的理由,他信任白起不可能造反,也知道白起說的並沒有錯,但他需要這個機會,除掉白起。白起顯然懂了秦王的心思,畢竟君臣數十年,什麼髒活累活都幹了,又怎麼可能真的違抗秦昭王的命令呢。白起的蓋世功勳,秦昭王自然不可能讓他突然暴斃,惹人詬病,於是君臣二人一起上演了一齣戲,君臣反目,白起抗命不尊,秦昭王忍痛殺之。

白起:為了你的王朝霸業,我殺光了所有阻擋在你面前的人,到最後,我卻成了你霸業之路最大的絆腳石,我願引頸就戮。


千歌


杜私門、強公室、逐華陽、廢穰侯,是昭襄王採納范雎的施政策略,強化秦國中央集權主要措施,穰後魏冉對白起有提攜之恩,屬於魏冉集團的人,秦王疑心重,長平之戰時,秦王對白起頗有微詞,阻止了白起乘長平之戰餘威,一鼓作氣,攻擊邯鄲的建議(鄒陽:“衛先生為秦謀長平之事,昭王疑之”),加上范雎的從中作梗和白起的抗命,功高蓋主,秦王容不下白起!


手機用戶23255590438


對於前秦時代的歷史不太熟悉,所以不敢從太過細節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這個問題。但是這個並不妨礙我從一個比較宏觀和歷史進程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因為歷史就是過去所有時間節點上所發生的所有事件的總和,既然發生了那麼多事件,某一類事件必然是有規律可言。所謂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而且特別是中國的歷史,尤其是朝堂上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看著繁複龐雜,但是核心的東西總是不變。

題中提到,秦王殺白起事件,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矛盾就是功高蓋主的工程和一個需要在朝堂上立下威嚴的雄主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我國每個朝代都會出現,大部分的結局都是功臣被誅殺。但是這個被誅殺的表面原因確實各有不同。順便糾正一下題主所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白起已經70歲了,其實在這種局面下不管你白起是70歲還是17歲,只有被誅殺一條路。因為你的被殺,和年齡無關,和你處的位置有關係。

我們現在再來說白起的問題?

他在長平之戰以後可以說是已經有了功高蓋主的實力。其中有人會說長平之戰是慘勝,但是這也是勝利呀,而且是如此大規模的戰役,幾乎對趙國進行了毀滅性打擊,可以說一場滅國級別的戰役。之所以說白起有了功高鎮主的實力,只是當時的形勢把他推到哪個位置,但是他有沒有飛揚跋扈我們還要看後面的事情。當時這裡我需要提醒一下:在古代社會,擁有造反的實力就是等同於造反,沒有造反的實力但是有造反的心,只會被防範。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功高震主的行為。

後來白起和秦王之間在針對邯鄲的作戰中發生了分歧。這個如果我從個人角度看,白起的提議只是單純的從軍事角度考慮,但是秦王的考慮角度更多是政治考量。本來只是一場單純意見分歧,要是放在普通家庭,大家一起開一個家庭會議解決一下就可以。但是這是帝王家呀,帝王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他的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保持警惕,他總是覺得有人要圖謀不軌,他對任何風吹草動都十分警覺。

而白起這個時候的身份又是特別尷尬,在軍隊中一呼百應,威望很高,又與秦王的意見相左。難免在下面會產生站隊行為,有人支持秦王,有人支持白起。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他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必須是被誅殺。這個時候還不算狡兔死走狗烹,而是他無意間冒犯了王的尊嚴。

古代帝王統治的基礎是軍事,更多層面還是用威權來駕馭部下。當白起有意無意的和秦王發生爭端的時候,秦王認為威嚴遭到了挑戰。其實挑戰秦王威嚴背後的潛臺詞就是:你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

帝王都是心思縝密的,也許事情就是一個簡單的爭論,但是帝王就會把他演繹成一場宮鬥。當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有德不配位的可能的時候,他就要扼殺這種行為與萌芽中。

於是,白起卒。


嘉佳小博士


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數,而最後竟然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闢榆中幾千裡的地域,最終竟然斬於陽周。為什麼呢?功勞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羅織罪名,用國法殺死他們。


蜀山逍遙劍


為正名好伏眾


用戶9450977780495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秦王讓他攻擊邯鄲的時候他不去。讓他撤退他不撤。抗命不尊之罪。足夠殺白起了。講道理還真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原因。說白了要殺白起完全是因為白起抗命不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