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為什麼是民國時的硬通貨?紅軍時期還曾經仿造過

我們在看關於民國時期的影視劇時,經常會看到當時的人在交易時,總是說要現大洋,也是就袁大頭,尤其是勒索別人錢財時,壞人都是要現大洋,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要搞清這件事,還得從晚清說起。

大家都知道,晚清政府當時已經非常腐敗和落後,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幣制。滿清大體是小額花費用銅錢,大額花費用銀兩。銅錢好說,關鍵在於銀兩使用很不方便。重量和成色都不統一,換算起來非常麻煩,據統計,滿清末年,各地包括省和縣使用的銀兩共有高達103種之多,含銀量各不相同,異地很難通用,需要複雜的換算。

袁大頭,為什麼是民國時的硬通貨?紅軍時期還曾經仿造過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被迫與歐美各國通商,西洋的銀元就這樣大量進入中國,最有名的可謂是鷹洋(墨西哥銀圓)、西班牙本洋、英國站洋。這些銀元的優勢是,含銀量是統一的,重量統一。使得交易非常容易。老百姓再也不需要反覆稱重甚至切割銀兩,更不需要換算銀兩的成色了。當時,黃河以南各省基本都用外國銀圓作為商業貨幣,北方沿海省份也大多如此。

這樣一來,滿清政府終於坐不住了,於是在1889年,清政府鑄造了所謂光緒元寶,龍洋。龍洋大體是按照洋人銀元標準鑄造的,堪稱山寨版。遺憾的是,滿清又沒有相關經驗,竟然隨意允許各地鑄造龍洋。於是,各省官吏為了撈錢,肆意更改鑄造標準,造出了各式各樣的龍洋,也撈了鉅額的好處。於是,龍洋造出來以後,幣值還是混亂,各省紛紛拒絕別省的龍洋流入,防止本省貨幣市場混亂。直到滿清滅亡,這種貨幣混亂的情況並沒有改善。

袁大頭,為什麼是民國時的硬通貨?紅軍時期還曾經仿造過

袁世凱上臺以後,在貨幣方面倒是確確實實做了件好事,估計他都沒想到,他主導發行袁大頭在今後的40年裡,竟成為流通中的硬通貨。袁世凱1916年就死了,而袁大頭卻一直鑄造到1953年,一共造了高達7.5億枚。其實他鑄造的袁大頭和清政府發行的龍洋也沒什麼不同, 但是袁世凱強行要求必須統一袁大頭的重量、成色。就是因為袁大頭的標準統一,很快取代亂七八糟的龍洋和外國銀元,成為了中國的主要貨幣。

民國北洋軍閥時期,民間只信任袁大頭,因為它最可靠。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雖然進行幣制改革,使用法幣淘汰了袁大頭,但隨著連年戰爭,法幣迅速貶值,袁大頭又私下成為民間的主要貨幣,畢竟它很可靠,不會隨便貶值。到了1949年,國民政府在大陸垮臺之前,又幾乎只用黃金和銀元了,因為紙幣已經被老百姓拒收了。

袁大頭,為什麼是民國時的硬通貨?紅軍時期還曾經仿造過

有意思的是,紅軍和解放軍都曾經鑄造過自己的袁大頭。30年代,中央蘇區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即然都建國了,自然要有自己的貨幣。當時中央造幣廠,山寨了袁大頭的樣式,鑄造了紅軍袁大頭,也叫作紅洋。紅洋的樣式和袁大頭完全一樣,只是製造粗糙一些。還有就是部分紅洋打上了“蘇維埃”的字樣,這主要是防止蘇區有人走私銀元出境。搞笑的是,國民政府非常討厭這種紅洋,一旦繳獲立即回爐重新鑄造,所以流傳到今天的紅洋很少。

袁大頭,為什麼是民國時的硬通貨?紅軍時期還曾經仿造過

30年代如此,20年後還是這樣。1951年,那會剛解放,人民幣正在改革,雲南、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居住區,當地老百姓根本不相信紙幣,認為這都是廢紙。出於無奈,當時新中國政府只得又鑄造了大批袁大頭。這批袁大頭鑄造時間從51年到53年,而西藏地區直到60年代初,部分邊緣荒涼地區竟然還在使用這種袁大頭。

現在想想,歷史就是這樣有趣,袁世凱也確實挺牛的,清政府上百年沒有搞定的事,他卻能輕而易舉搞定,而且在改朝換代後,人們依然離不開他發行的袁大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