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書能使人開悟?

韓濤149497563


佛家雲: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

這楞嚴,便指的《楞嚴經》。

《楞嚴經》是佛家一本重要的經典,“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的經典跟著就滅了。如楞嚴經不滅,正法時代就現前。”這句話,便顯示了楞嚴經的地位。

那麼《楞嚴經》到底講了什麼,奠定它如此重要之地位?

《楞嚴經》三大主旨:

1.悟真如本性

2.持清淨戒律

3.修禪定

憨山大師曾經說: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楞嚴經》詳備地講述了心外無法,同時又邏輯清晰緊密的分析了世間整個思路,既闡述了修心的大道理,又講明瞭世間的活定律,教你如何自在於世間,如何將修心融入世間。

但是,要開悟,光看書是不行的,你看到的還是別人的悟,自己不實際修心去悟,那麼也只是知道個道理罷了。


欽同古史


我想開悟就是自己開始了思考。

一旦自己開始思考那你的理解回是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世界。

想通過什麼書來開悟呢?這本書一定要有獨特的思維,這個也得看緣分,畢竟每個人思想都不一樣。我給你推薦幾本書。

一:《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的故事寫的非常的好,表達的思想非常的明確。其中佛家的理論很多,並且貼近你所讀的故事情節。所以你能明白一些佛家的話語含義。對很多讀書的人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愛的藝術》這本書的作者是弗洛姆,美國人,著名的心裡學家。他寫的東西很獨特,思想角度不一樣。給你一種全新的認識。我推薦你去讀一下,是能讓你開悟的不二之書。

三:《1984》這本書的作者是喬治奧威爾,這本書之前是一本禁書,我是擔心前倆本書打動不了你得思想,所以把這本尺度大一點的書推薦給你,讓你能有一些不一樣的認識和思想。

這是我給你推薦的三本書,希望能夠幫助你。不過自己的思考是最重要的,這些書籍都是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小朋有話


小道推薦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樸,“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主題思想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一、“道”與“德”之內涵界定
1、“道”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於“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並不遠人,這裡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並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後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並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於“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道體似虛而實,所以體內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出。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部單純,外部樸素無華,且清澈透明,長存於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該效法道而運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裡的“自然”字面解為自己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時西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於聖人、禮儀、法令、慾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資源有限性的佔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迴歸自然,順應無為而治、清淨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德”
“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範。德與法都是規範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裡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範。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慾,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歸於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範。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以及公之於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範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並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範圍之內,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於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別,同時也不同於“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範疇,是屬於人為規範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王弼注:“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並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干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於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後人在加註的時候,囿於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雲“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後之字者謬妄相傳,皆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於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這裡“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結構、整體的系統,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後到道、自然,葉海煙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於“依循”、“效仿” 。 [11]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意義

1、“道”與“法”的關係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範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三是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於“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範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則為自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律或習俗習慣,受到倫常關係的制約。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道之規則與常理是法形成的環境與基礎,法不過是以正式的形式規範化了的自然規律與常理,因此法與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法來源於道,且反過來要順應道的運動。
2、“道法自然”思想異於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準,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循環。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聖人之治,而聖人之治的手段並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制,聖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統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了統治者雄心、私慾、智慧等產生爭戰、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論,法需要順應“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治理作用。

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聞道國學


各位道友,老師好!

開悟主要看個人的緣份,這事是強求不來的。

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如果有意修道的朋友,建議先看看

佛教經典:(六祖壇經)這是一部能看懂,義理很深的經典。

(心經):最好背誦下來,時間長了自然就有所領悟。

(金剛經):這是一部禪宗修學的主要經典,義理很深看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了。

(維摩詰所說經)這是一部在家居士所修學的經典。

道家經典(清靜經)最好能背誦下來,時間長了會有不同的領悟。

(經法)離不開(世法),如果想深入的瞭解,建議要不停的學習,廣學多聞,最後達到經經相通,道道相容就好了。


自求多


什麼書能使人開悟?

百家全書。歷史可以讓你知道我們的脈絡,我們的輝煌與苦難;地理能夠讓你瞭解異域風情,山河秀美;數學能夠讓你丈量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物理和化學能夠讓你感覺到這個世界變幻莫測;生物科學可以讓你看到微觀世界的變化;語言文字讓世界交流無暢。

那麼總有一本書是你的最愛,你在裡面暢遊,吸取它的營養,這將是你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那麼各人有各人的愛好,各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所接觸的書籍,所喜歡的種類都不盡相同,那麼各人開悟的基礎也不盡相同。所以就有了正邪之分,忠奸之明,開悟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觀的走向,是安貧樂道,還是見利忘義,是藐看風雲,還是逐鹿中原。這都是有可能是一本書所決定。

那麼,我們將回到正題,什麼書能使你開悟?就我吧!從小看楊家將,岳飛傳,三國演義,確立了英雄主義色彩,這應該算開悟吧!從小就喜歡看書,沒事就喜歡鑽到小人書攤上看書,然後看小說,自己買的,到了青春期感到迷茫,就找心理學的書看,新華書店《好老的名詞》,地攤文學,到處翻書,解疑答惑,這算不算開悟!再就是經過閱歷的增加,看書就有些偏重於修身養性,儒釋道三界輪迴,慢慢的一切豁然開朗。這算開悟嗎?其實有些時候就是頓悟。

看書不得不看《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它能讓你知道自己的脈絡,不能忘本,再就是東周列國志,人文,治國方略,殺伐決斷,再就是孫子兵法,讓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先秦這一時期的書必須要知道一二,再往後憑自己的愛好吧,不管是史記,還是資治通鑑,還是世界人文知識,隨你,開悟憑悟性,我這人悟性不高,一切隨緣。


醉臥紅塵已是癲


想開悟,就讀《成雲心學》。

“悟”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發自“吾(自己)”忄(內心)的真知。



其他朋友推薦的書都是別人內心的真知,可以借鑑,但很難使人自己開悟。

就像大師做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你吃了以後身心舒暢,但你很難因為吃了別人的好菜而做屬於自己的“好菜”。

悟,必須是自己做。

在《成雲心學》裡有一些基礎概念,就像做菜的油鹽醬醋一樣,掌握了這些基礎屬性,加上自己的靈性,就可以比較順利地開悟了。



比如:“悟”是由自己內心發出的真知。

那麼“自己的內心”又是個什麼東西?如何能與她溝通?

如果不清楚這個,開悟就是誤打誤撞。

再比如:如果人很忙,就不可能開悟。

“忙”就是“忄亡”,心若亡了,如何能悟?

回看那些開悟的思想家,無論樹下的釋迦摩尼,壇上的孔子,還是被貶到偏遠山區的王陽明,哪個是終日忙碌的?

還有一個說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人遭了大難一般都會停下手裡的一切,苦苦調整自己。

這個停下來也是逃出“忙”。

如果一個人非常忙,讀什麼書都只能增加技能,不會開悟。

技能用的是腦,而開悟用的是心。


〔成雲心學〕創始人~初心√


成雲社初心


開悟,可以修習佛道兩家,一是要看書,二是要做事,如果單純的只去看書,那就只能停留在思想層面。第二就是去實踐,去做事,去印證。佛家的書籍可以先看看南懷謹先師的,講的通俗易懂。道家的書籍可以看看道德經,看有解釋的,王蒙寫過一本書,就做道,也可以看看,非常不錯。


大易命理風水


我覺得使我記憶深刻的《平凡的世界》,做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自己又通過了上學這條路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雖然不能夠做到鶴立雞群!但是在《平凡的世界》裡我看到了孫少平在面對礦工那樣艱苦的生活依然能夠做到與眾不同!深感敬佩!


豫東小農


首先要定義什麼是開悟。在筆者看來,開悟指一個人“覺”的能力被開啟了,開悟也叫覺悟,開悟的人被稱為覺者,比如說佛陀就是覺者的意思。

覺悟和知道不一樣,知道通常用來表達由不知到知的過程,而覺悟則指從迷到悟的過程。也就是說,開悟不在知而在覺,不在腦而在心。

人擁有“感、知、覺”三套接受和處理信息的系統。開悟指的就是人開啟了“覺”的系統。

動物只有兩套信息處理系統:感和覺的系統,叫做“有感、無知、無覺”。雖然感覺的背後就是覺的能力在發揮作用,但是動物是無意識的,無法開啟“覺”的系統。

人不但開啟了“感覺”的系統,還開啟了“知覺”的系統,但尚未開啟“覺知”的系統,所以人處於有感、有知,但是無覺的狀態。

開悟要靠“知”的能力來啟動,但是最後進入“覺”的狀態卻不能靠知道來完成,只能靠“悟”的方式完成,所以叫做“覺悟”。

開悟就是將“感、知、覺”三個系統統統打開。

用什麼方法開悟是因人而異的,香嚴禪師因擊打竹子開悟,虛雲老和尚是因為開水燙手時開悟,六祖慧能是讀《金剛經》有感而開悟。

開悟離不開“知書達理”的過程,書能夠幫助我們接近開悟,但是最後“開悟”的時候卻必須放下書和理,因為書和理都只在“知”的系統裡,不跳出“知”,一輩子也無法開悟,只會“開誤”。


h凡夫俗子


‘’開悟‘’二字看似簡單,實為艱難。對一位有悟性的人來說,只要是對思維有啟迪的書都可能有所醒悟。或者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可能打開悟門。而對於一個沒有悟性的人來說,別說是一本書,就是天天唸佛經也無濟於是。因為他是一個睡不醒的人。開悟只對清醒的覺悟者而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