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康熙和乾隆兩爺孫是最被高估的皇帝了。
康熙和乾隆時期,往往被歷史上稱為康雍盛世,被冠以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也是最長的一個盛世。因此,康熙和乾隆都被冠以了明君的稱號。尤其是康熙更是幾乎被吹捧為千古一帝的地步了。《康熙王朝》和那曲《向天再借五百年》,讓許多小夥伴們都對康熙大帝的文治武功深表敬佩。但事實上,康熙的功績是可圈可點的。
康熙的文治武功,主要是剪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擊敗葛爾丹和擊退沙俄。
但這裡頭,有三個其實並不算得上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比如平定三藩,其實三藩本來就是被康熙自己逼反的,就是他過急的削藩,而對吳三桂的不瞭解,才導致了吳三桂起兵造反,讓清朝幾乎瀕臨崩潰的地步。
收復臺灣,其實這個真的不算什麼。因為那時候的臺灣遠不像現在這麼富裕和發達。那時候的臺灣人力物力匱乏,鄭經都是靠通過劫掠東南沿海才能維持。然而,就是這樣,康熙收復臺灣還是要靠鄭軍叛將施琅才能成功。
再說與俄羅斯的雅克薩之戰,那就更尷尬了。幾百人的沙俄遠東開拓隊,還算不上什麼正規軍,而且也沒什麼像樣的武器,結果還是打了兩次,而且還是隻能靠長期圍困,才最終逼降俄軍。關鍵是,事後居然是打贏了仗,卻丟了國土。
前期武功被過度誇大,後期的昏庸卻被淡化。康熙末年為政過寬,加上在接班人的問題上處理不當,引發了九子奪嫡,導致吏治鬆弛,國庫空虛。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康熙是一個有作為的明君。他對清王朝政權的穩定,對滿漢關係的緩和,對帝國疆域的開拓和鞏固等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乾隆就真的說不過去。
乾隆時代過去被不少史書粉飾為盛世,事實上卻並非如此。乾隆即位時,繼承的是其父皇雍正苦心經營十幾年的豐厚國力。當時的清朝國庫充盈,百姓殷富。然而,乾隆卻將之帶向了衰落的大路上。
他即位之初尚能勤於政事,後期就好大喜功,大興土木,耗費國力物力。乾隆所謂的十全武功,其實多半是諱敗為勝的戰爭。比如清緬戰爭,前前後後打了七年,損失數萬將士,耗費巨大,卻並沒有戰勝緬甸,最後清朝只能與緬甸籤合約停戰,緬甸給清朝一個下臺階,然後草草了事。這一戰,連一向自大的乾隆自己都承認打得不如意。
但是,乾隆的昏庸就在於,他們對戰爭技術和世界發展的無視。當年,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然而,乾隆皇帝受“騎射為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這就為半個世紀後鴉片戰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這些歷史要讀
基本,有清一代所有皇帝都被高估了。最被高估的應該是康熙了。
康熙被稱道的幾件事基本上都經不起揣摩。
禽鰲拜,鰲拜其實是個忠臣(康熙晚年也承認並給恢復了名譽),又沒有足夠的實力和高貴的血統,對康熙根本夠不成奪位的危險,無非是因為康熙年輕,所以鰲拜比較跋扈專權一點而已,但是也沒有達到哪怕張居正的專權程度。而且鰲拜有一點康熙一輩子比不上,就是反腐敗方面做得很成功(當然也大量得罪人),康熙晚年朝政腐敗局面已近失控,完全一副末世景象。
平三藩,三藩之亂完全是康熙政策失誤逼反的,吳三桂所求就是類似明朝的沐家那種“世襲永鎮雲南”,都60多歲了,歷史上哪有這麼大歲數造反的,何況實力上相差懸殊,三個漢奸也知道自己不得民心,這樣造反毫無勝算。康熙就算非要撤藩,再熬幾年等吳死了也來得及,小青年還怕耗不過老頭子?說三藩花費大麼,也沒有平叛戰爭花費和損失大啊!所以所謂“撤也反,不撤也反”是不存在的,康熙就給直接撤了藩,還不給三藩的部下安置好,等於無補償拆遷,這麼折騰就算三個老漢奸不反,他們下面十幾萬部下也要反啊!從三藩之亂開始後吳三桂各種混亂的思路,遲緩的動作,焦頭爛額的表現看,吳確實沒有準備反叛,否則各方面不至於如此倉促。
平葛爾丹
葛爾丹實力非常非常有限,本部兵力從來沒有超過3萬(準格爾部全體人口也就30萬)大概是幾千年裡最屌絲的草原汗王了,兩次東進,康熙前後打了他兩次,每次都有3倍以上的兵力優勢,但是兩次都打成擊潰戰,疾病造成的準部兵馬損失都大於清軍,到康熙死都沒搞定準格爾部,康熙這個武功是非常沒有含金量的。
收臺灣
乘臺灣明鄭集團內亂的機會,以壓倒性優勢獲勝,沒啥太大難度。
和俄國的衝突
更不好多說了,上萬清軍沒打過幾百俄國流氓冒險家,最後還簽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尼布楚條約》,割讓了蒙古高原草原民族自古的領地貝加爾湖周邊和南岸領土,當時的俄國還沒變法改革,就是一個白皮膚蒙古獨裁國家,無論裝備和文化都很落後,又是遠離本土的無後勤作戰,條約搞成這樣比較無語。
最後說下康熙自己的施政,從廣開文字獄到強化鎮壓,其實都乏善可陳,最後放任腐敗,全面魚爛,如果康熙多活十幾年,後果真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