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你是如何決定要考研還是找工作的?現在後悔嗎?

陸興畢


準確的來說,沒有選擇考研,我不後悔

當年我也很想考研,因為我覺得機械專業考研後,一方面可以進入大型國家企業,或者進入大型私企做個設計。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學歷,增長自己的見識。所以我大學四年過得很苦,從大一開始加入 學校實驗室,拿過國家級的機械設計創新創意獎,參加過導師的項目,每一年寒暑假我都在實驗室陪著研究生學姐學長度過!


可是最終我沒有選擇考研,是因為家庭的原因!家裡出了一些事故,導致我不得不提前步入社會,不過因為我在學校的表現,所以畢業後也順利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中!

因為身邊大多數都是研究生,只有幾個本科生,所以跟他們一起工作,確實讓我成長了太多太多!我們同事間的相處也非常融洽,所以沒有選擇考研,我不後悔!


最後八戒想告訴每一個人,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深思熟慮過得,在做任何決定前,都要告訴自己,既然決定了,以後就不能後悔!


八戒教育衛視


當初我是打算先找個工作吧,可以不再向家裡要錢,可以自己管住自己的生活費。等工作幾年了賺了一些錢再去考研,先把考研的學費給賺夠了,可是這只是理想,真的是我當初的想法而已。

工作了才知道,沒有邊工作邊考研的說法,著的是我想的太少了,出來一年了,賺的錢都不夠花,吃完飯,交完房租所剩無幾,兩買衣服的錢都沒有,還拿什麼來攢研究生的學費。

雖然說工作是朝九晚五,也不是苦力活,不是太了累,但是一天上完班,是真的不想動,飯都不想吃,只想躺在床上休息,邊工作邊考研真的行不通。

建議各位要是想過幾年在考研吧,還想邊工作邊考研,這真的是行不通的,有這種想法的人建議趁早打消這個念頭,還是早早的準備,認真的複習吧。

考研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有的同學考研天天泡在圖書館,還不一定能考上呢,想要天上掉餡餅是不可能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愛喝可樂的察木多


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是今年剛考上研究生的,本科是青島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跨考到中科院心理所應用心理學專業。

當初其實是想畢業了就工作,因為家庭條件並不好,也欠了債,想先工作闖一闖。但是我的內心是希望考研的,一個是因為學歷問題,另一個是我發現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心理學。比較可喜的是我媽媽態度很強硬,非說必須考研,不考研找不到工作。老一輩嘛,總覺得學歷高就是好的,但也誤打誤撞地激發了我的鬥志,我想考研。

確定考研是參加了一個心理諮詢師的培訓班,聽老師講了一些案例,眼界打開的同時,發現自己很喜歡幫助別人,心理學的知識學起來也是動力十足。所謂發現了人生目標大概就是這樣,於是我把這個定為我的夢想,成為一流的心理諮詢師。

業餘也看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書,小說,歷史,人物,思維,科學等等,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興趣把,後來就確定下了心理學,然後就是找院校,其實也沒怎麼挑,基本上來先看看心理學排名前幾的大學,再看看網上的一些信息,最後敲定了中科院。五個月的複習時間,首戰告捷,後悔?怎麼可能?!!!心儀的學校,心儀的專業,一切都在我的計劃中,並不是逃避工作,我複試結束就立刻出來找實習了。如今在北京自己租著房子,工作之餘學習生存技能。除了畢業論文比較心煩,其他的還是一切順利。

考研之前,家裡親戚建議我去考公務員,女孩子嘛,抱個鐵飯碗到老就不錯了。我說不,這是我的夢想,他們不屑:夢想?夢想值幾個錢?

並沒有想灌雞湯的意思,夢想這個詞是被玩壞了,但是它依然存在,每個來北京的人起初都是有夢想的,考研只是夢想的第一步而已,以後的路還很遠很遠。其實如何做選擇,看的還是你到底想要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你想走什麼樣的路。


無恙志


哈哈!我當年是先工作後來又考的研究生。因為涉及到換一個城市,這也是比較穩妥的一個選項。

關於究竟是工作還是考研,這兩個選項會讓很多小夥伴困惑。那我們談談為什麼要考研?

有些小夥伴受所在城市的影響,例如山東、河南、四川等高考大省,TA的本科畢業院校不太理想,因此通過考研可以刷一個更好的學歷背景,也能認識一群更優秀的老師和的同學們,或者換一個更有活力的城市。比如說一位在山東大學讀本科的男生,碩士考到了北航,他說明顯感覺到不同城市、不同學校的資源差異,在北京他擁有更多實習機會,也能接觸到本專業領域很多前沿性的技術實踐活動。還有一個女生學新聞專業的,她說本科在西北地區一所還不錯的大學,後來考研去了復旦大學,視野開闊了很多,也能接觸到更多國外的資源,在讀碩士期間和導師一起去美國做項目,這些都是她在原本科學校保研小夥伴們接觸不到的資源。

但是我也見過另外一個學生物工程的男生,他本科畢業放棄了保研的機會直接工作了!他說他們所學的專業如果不是做科研就沒必要讀研,如果做科研就要一直讀完博士,他覺得自己也不是搞科研的料,還不如早工作積累實踐經驗,而且最近幾年生物工程專業也有一些創業公司的機會,可以先佔坑,以後工作需要可以再去讀MBA,顯然他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所以,是讀研還是直接選擇去工作,一定是要了解你擁有哪些優勢?你適合做什麼?而不是人云亦云……不過,現在有一些大公司,如果你不是985或211學校的碩士,基本就沒有面試機會,這也是很多小夥伴選擇讀研的原因。

讀研也是有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一般我會建議大家,如果讀研就儘量選擇好學校,選擇大城市,這樣機會會多很多。


毅然職場說


菲凡說:當初我決定考研,不後悔。

考研之後刷個學歷,加上不斷提高綜合技能,一樣可以扭轉局面。如果本科學校已經很垃圾了,專業也非常不喜歡了,我認為考研是普通人轉換賽道的最佳方式。


我的大學就是個二流本科。我驕傲了嗎?我自滿了嗎?我沒有啊。我的專業是製藥工程,怎麼樣,聽上去是不是很理性、很酷炫的感覺。

這個決定其實並不理性。當初報考是我爸考慮東北就兩個行業比較有名氣,製藥和葡萄酒。省內的名企就是修正藥業,東寶藥業,還有通化葡萄酒。

考慮到我未來的就業,給我報的第一志願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葡萄專業,第二志願是鄭州大學,啥專業我已經不記得了,第三志願是給我兜底的省內某學制藥工程專業。

當年我高考475分,距離一本線還差15分,我理科綜合分數太低,就死在化學和物理。

結果是第一志願葡萄酒專業沒錄上,收到了兜底學校製藥工程專業的錄取通知書。報道的時候,看到學校破敗的樣子,生無可戀啊。可笑的就是直到大一開學,我才知道,製藥工程的主要學習科目是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

全!部!都!是!化!學!再次受到重創,生無可戀。可以想象當年無知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後來用腳指頭想想,即便被第一志願葡萄酒專業錄取,專業課也是生物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葡萄酒化學,生物化學。

天空飄來五個字:這就是命啊。

但咱不能認命,二流大學,也可以揮灑青春!哦耶!

從大一到大二,我參加了學校所有活動,所有演講比賽、唱歌比賽,還當了組織部長,獲得各種英語、演講比賽二等獎,但凡我參加的比賽都是二等獎(千年老二)。積極如我,參加比賽後整個人都非常自信,面對再多的人發言,我也從不怯場。

我利用所有專業課時間,學英語,看雜書,總之看我覺得有用的書。專業課基本都是60分萬歲。大二暑假,計算機還過了個國家計算機三級。

在那個證書橫行的年代,我可以當證書冠軍。轉眼大三,學校安排專業實習,地點是市區的一家藥廠,這是我人身第一次預見未來苦逼的人生。我被安排在水楊酸車間實習,只要走進實習車間立馬淚目,水楊酸的刺激那叫一個酸爽啊。廠裡還有各種反應罐,糖衣罐......我心想都是神馬玩意。

當所有同學都好好學專業課,準備以後報考其他院校研究生的時候(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我已經開始研究跨專業考研了。

總之,過程是苦逼的,結果是美好的。工科轉文科跨專業考研,當時在我們學校只有我一個人考上了,還是公費的。

我研究生讀的是旅遊管理。依然因為不瞭解職業規劃,字面上看,旅遊+管理,看著就有一種自由,心馳神往,我心飛翔的感覺。其實,我再次選擇了不適合自己,沒有就業市場的專業。

不過,我也沒閒著。研究生一年級考出來國際導遊證,之後找機會帶了一天旅行團,記得當天賺了150,就是這次導遊經歷,讓我決定放棄旅遊管理這個專業。

原因也就是遊客讓我唱歌和講笑話,而我不會,還有我要一直提醒他們上車,下車,吃飯,各種集合,各種喊和上火,這活真不是人乾的。反正我不適合。

雖然我發了兩篇CSSCI,還有一篇CSCD,在所有同學裡發表的級別和水平都是最高的,但是我覺得搞學術實在太無聊,在學校太安逸,學旅遊管理太苦逼,沒錢賺,天天調研紅色旅遊啊,搞搞導遊證培訓,寫很無聊的文章。

畢業後我旅遊管理研究生同學們分別去了景區管理,考慮國家旅遊局下屬單位,找關係留校當老師,還有選擇繼續讀博的,最後就我一個人又換了專業。

研二,我就跑到上海工作啦。我找工作的過程(傳送門)初入職場,我是如何找到職業方向的 ,我正式畢業後就順利加入了世界500強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目前是第十年,同事都是名校畢業的。我級別可能比他們還高呢。回顧我的經歷,還真是二流學校和垃圾專業刺激了我,所以說,二流學校又怎樣呢?

考研之後刷個學歷,加上不斷提高綜合技能,一樣可以扭轉局面。如果本科學校已經很垃圾了,專業也非常不喜歡了,我認為考研是普通人轉換賽道的最佳方式。

當然,垃圾專業的定義並不是這個專業好與壞,主要是這個專業你是否喜歡,就業方向你是否有意向,我們班很多同學很喜歡搞科研,製藥專業一做就是十幾年。

不過呢,最後還是要說,人嘛,本來就是幹一行,狠一行。世界變化太快,還是要不斷拓展視野,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希望對你有幫助。

就醬。


菲凡說


既然是官方小秘書邀請我回答了,我還是說說吧。

我沒考過研,大學都沒考,就算是高中畢業吧。高二就不念了,那個時候選擇上大學還是找工作和你們決定是否考研也算是類似的吧。

那個時候的我就是坐不住板凳,心太野了,現在也是如此,那時候就想掙錢,然後覺得大學生太多了,工作也不知道怎麼樣,家裡沒錢沒人,然後畢業一兩年就要考慮結婚生子的問題,所以我就想還不如學點什麼,然後多出去走走。也是用這個理由說服家裡人的。

現在已經步入社會6年了,從事IT行業,也算是很穩定了,但是有時候還是會感覺很遺憾,後悔到不至於。只是缺少了大學的那個經歷而已,或許以後還有機會重新念一下,哈哈,就說到這吧。

其實我看上去,還挺像學生的,過年回家的時候,一個司機問我,上高几了,哈哈~~~


秦獸獸


畢業那年打算考研,也準備了,沒考上,就找了工作,工作第三年非全日制改革,就參加了非全日制MBA統考,考上211。

想說的是,我本身不是太喜歡搞研究,所以讀研於我沒有多重要,尤其如果考上非重點大學,對我意義不大,而工作後,曾多次進行面試,有很多研究生,尤其女研究生,拿著專業性的簡歷投業務崗,不是說不可以,只是覺得浪費。

當然,如果你喜歡搞研究,或者對一項學術喜歡深入研究,讀研是不錯的選擇,儘可能去考到好的學校。

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也佔大多數,我對自己的選擇不後悔,同時身邊很多人都很羨慕。


丹亞在線


考研和找工作貌似兩條線,矛盾體。細細看來其實最主要還是就業。明白了這個問題,那麼決定考研還是找工作就很一目瞭然了。

當前找工作,大多數企業對碩士生的工資明顯超過本科生,這點很關鍵,很致命的。當初本科畢業覺得從事崗位沒有前途,而且工資也就這麼點。所以決定考研,決定改變自己命運。以後的路子真的完全改變我的命運,路是自己選的沒有後悔只說。努力了就沒有後悔了。

我身邊當然也有找工作而不是考研的,現在在企業了一路從技術人員升到部門經理,十多年了,企業的老員工,企業老總要他去考研,我也時常建議他去唸,哪怕在職也好,他都是無所謂態度,我想他在企業裡混的很舒服,學歷對他沒有影響,老總也不看重這個,所以我想他肯定不後悔。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研和找工作,二選一,沒有絕對,只看適不適合你哦。

歡迎交流,關注我。


黃石公園2017


任何關於人生選擇的問題,都沒有固定答案,都要靠你自己選擇。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思路和夢想,這就是為什麼,人和人之間,有著這麼多不同和迥異。我無法告訴你正確的答案,那樣未免太不負責。我只能給你提供一個思路,決定還是在你自己。

首先,考研的話,你有沒有想好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有以下3點,建議你不妨試一下:

1.本科學歷不好?

2.想要做學術型人才,不停的去深造。

3.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或專業就業率低。

通過考研,你可以去見一見不一樣的城市,跨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重頭再來。但這仍需不斷的努力。研究生終究不是你躲避找工作和步入社會的“避難所”。如果不是以上三個原因,建議你還是先工作吧。

社會和職場教你的東西,往往更加殘忍、直接卻又用,更能成就打磨出更好的你。

大學面對未來都回有迷茫的一段時間,都要為自己的將才考慮出路,你要真的感覺自己還想還喜歡學習就選擇考研,為將來工作提供更高的文憑。直接畢業工作同樣需要紮實的在一個比較不錯的能學到東西的單位幹幾年,時間總要流逝,猶豫也沒有用,考慮清楚了想要什麼就堅定目標,

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好,把腳底下踩的贏了,墊的高了,自然看到和觸摸的東西也就多了。學歷肯定重要,有名氣的大學一般的專業也會好使,只要保證你能進去你想進的單位,什麼學歷也都可以,像分數線一樣,進了大學又是同一條起跑線。

艾默生曾經說過:二十多歲最重要的事情是堅持,三十歲最重要的是智慧,四十歲最重要的是選擇所以現在迷茫是正常的,你需要做的是堅持,決定後再堅持一下的勇氣。

所以,一旦決定好,就義無反顧的去拼吧,畢竟青春只有一次,不試試怎麼知道哪種結果更好呢?


如果您有其他問題和獨到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們將有專業的老師對您的提問進行解答!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可以,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我平時成績還行 但是高考考砸了 只能去雙非學校。我之所以沒有選擇復讀,是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那就是在大學我要扳回一局!大學四年也是這樣做的-每天早出晚歸,努力的提升自己。因為心裡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於是就有了前進的動力。……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吧,我大三那年有幸成為一名推免生。

前幾天本科一個同學找我玩,問了下他目前的情況。畢業後的2年時間裡, 他換了好多工作,最近穩定下來了,也找了女朋友也買了房,在一家車企項目部,工作也比較安逸。看到自己的同學能這樣,真心替他高興,挺羨慕他的。他說我碩士畢業可以去他們的研發部門,這個部門他是進不去的,不要本科畢業的。

怎麼說呢,人各有志。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的這個學校是個211,當初我來只給我二等獎學金,一等獎都是本校的。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一等獎學金前幾名變成了我們幾個外校保研生了。這說明我們還是保持了在大學時的學習勁頭,整體上看我們並不比人家本校的差。至於社會上流傳的雙非學校怎麼怎麼的問題,我只能一笑了之。我現在只有也只能做好我自己,大路有千條萬條,需要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對於自己的未來,可以這樣說,是掌握的知識,讓我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