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超市:連接貸款用戶與現金貸平臺的產品

贷款超市:连接贷款用户与现金贷平台的产品

“貸款超市”一詞是對行業內的人說的,簡單的理解類似於手機上的應用商店,是一個通過“應用商店”下載註冊貸款軟件,給其他現金貸平臺導量的平臺。換句話說,貸款超市是連接貸款用戶與現金貸平臺的產品,所有業務都是基於這個關係。

贷款超市:连接贷款用户与现金贷平台的产品

一、貸款超市為什麼這麼火?

1. 用戶側:借款是一個剛性需求

對用戶來說,借到錢是他的目的,單一的貸款軟件不一定能滿足自己的貸款需求。藉助貸款超市這個超級貸款信息入口,借款用戶可以在一個平臺上發現更多的貸款軟件,從而提高自己貸款成功的概率。

2. 現金貸側:降低成本,快速獲客

從現金貸的角度來看,貸款超市聚集了大量的借款用戶,與自己的目標用戶相似度較高。對比於高額營銷費用的dsp,社交聯盟廣告,貸款超市的ROI還算不錯。

另外,貸超也是一些資質不全的現金貸公司獲取用戶的重要渠道。

3. 產品側:產品簡單易複製

貸款超市產品結構簡單,筆者分析過數十家貸款超市的首頁和借款詳情頁面,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要麼按照貸款金額分小額、大額;要麼按照貸款條件分身份證貸、芝麻分貸;要麼按照貸款人群分工薪貸、白領貸,還有些是按照“新口子”,“閃電放款”分類。

貸款詳情頁面不外乎貸款金額、利率介紹,還款額估算,介紹申請條件和申請流程。即使有幾個特別的也只是在詳情介紹頁面增加用戶評價、用戶評分,即使各家UI不同,但很容易給用戶造成一種審美疲勞。

所以,從產品層面上講,各家貸款超市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二、貸款超市具體分析?

接下來,我們從貸款超市的目標用戶特質,現金貸產品選擇,盈利模式等方面具體討論。

1.用戶屬性

由於貸款超市的用戶屬性和現金貸的用戶幾乎是完全一類人,所以我們從現金貸的用戶開始講起。現金貸大致可分為大額現金貸和小額現金貸。

大額現金貸

從事大額現金貸的公司多有銀行背景,辦理流程多為線上獲取用戶,門店辦理合同,審批放款。這類貸款額度較高,對申請人有嚴格的信用、資產要求,費率處於國家規定水平。申請這類貸款的人基本為有一定資產,收入穩定的上班族或企業主,個體戶,由於事業擴張等種種原因,需要貸款。

小額現金貸

小額現金貸龍魚混雜,整體風向教去年整頓之後,已經改善了很多。小額現金貸的特點是額度小,多為1000~5000之間,還款週期靈活,7天,14天,1個月都有。放款快,最快1小時放款,純線上作業,審批通過後直接把錢打到你綁定的銀行卡上。缺點是利率較高,放款率低。

我們分析下這類貸款的目標人群。

先從金額上分析:1000~5000之間,如果你有信用卡、花唄,基本是不用借的。如果你花唄信用卡不夠,可以選擇是正常的消費者,看見高昂的還款費用,心裡也會打退堂鼓,大不了忍忍牙,下個月再說,或者向親戚朋友藉藉。那麼,到底是誰非要不顧利息借這幾千塊錢呢?

我們看看騰訊給出的用戶畫像,

贷款超市:连接贷款用户与现金贷平台的产品

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人群“三和大神”:

三和,是深圳的一個地名,也代表這一種生活態度。在三和,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文化水平不高,他們的信條只有一個:只打零工,不打長工。因為不打長工,平日裡以天為蓋,以地為床。吃喝全不管,吃飽喝足之後,就去網吧打遊戲,不存什麼積蓄,實在沒錢了再去打工。理論上講,每個對生活放棄掙扎、奮鬥的都是大神。

按道理說,他們過日子的生活成本極低,不需要多少錢,那是怎麼和現金貸扯上關係的?

其實,每個大神都是曾經墮落的天使,他們有的是生意失敗,還不起款,有的是擼過無數網貸,壞了名聲不想回家,有的是享受來錢快,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不願意上班。也有的是從窮鄉僻壤出來打工,遭遇工廠倒閉,身份證被偷等不幸的事,在這裡找工作,結果發現越呆越舒服就留下來了。

在實在沒錢的時候,接觸到了網貸和信用卡,憑藉著一張身份證、手機號就能借到錢,借到的錢或賭或嫖或毒揮霍一空之後,面臨無法償還的高額利息,朋友皆知的信用破產,自己索性破罐子破摔,當起了大神。

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

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小額貸款利率高,催收狠,不狠要不來錢啊,用高息和催收來覆蓋壞賬率的問題。

2. 產品類型

大部分貸款超市是以小額貸款為主,兼顧大額貸款。主要推新口子、下款快,通過率高這三類產品。

3. 盈利模式

貸款超市這個商業模式中,存在三方角色:貸款用戶、貸款超市、現金貸公司。貸款超市(乙方)和現金貸公司(甲方)按常規的廣告形式就行合作。

主流的有:

  • CPA:按註冊付費。
  • CPS:按成交額進行付費。

還有些是CPA+CPS聯合計費。

貸款超市負責尋找合適的現金貸產品上架,跟現金貸公司商務談判。一旦甲乙雙方簽訂契約開始跑量,也就開始了另一場扣量和反扣量的鬥爭。實力雄厚的貸款超市一般會搞API或者聯合註冊實時監控甲方數據,實力一般的只能看現金貸的良心。

現金貸公司考核的是真正放款用戶的成本,如果一個s的成本是150元,總共放款了10個,跟貸款超市合作價格是10快一個註冊,那麼給他的註冊量只要低於150個就是控住成本了。

貸款超市看得是UV的轉化率,也就是一個UV能賺多少錢,你扣量了,UV轉化肯定低了,但只要你扣的量不過分,在他接受的範圍之內,就沒事,畢竟乙方的流量也是花錢買的。

API和聯合註冊的量怎麼辦?

這種稍微複雜些,主要是告訴乙方這批量裡面有重複的,得去掉重複的才能結算。當然,都是要有度。

貸款超市賺取的是購買流量與賣出流量的差價。一方面在各大信息流,垂直app等地方投放廣告,考核各個現金貸的roi,把效益好的放在靠前的位置,下掉賠本的產品,有些貸超在把握度的前提下,根據合作模式,組織虛假的量獲取更多利益。

三、貸款超市的問題

1. 用戶側

(1)能否借到錢是成敗的關鍵

用戶其實很單純,就想快速借到錢,在他們看來,貸款超市,現金貸都是一個借錢工具。如果能借到錢,這個工具就是好的,就會繼續使用。如果不能一定會被用戶拋棄,會被用戶罵騙子,騙資料的。

(2)貸款產品資質

由於國家的管控,去年大部分無資質的小額貸款公司已經被市場淘汰,但近期來看,仍有部分新的資質不全的貸款產品上線。這些貸款產品由於資質不全,不能上線正規的應用市場,不能投放社交廣告,他們獲取用戶的主要方式只能靠貸超引流。而貸超方面,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只要在政策的範圍之下,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這也間接會觸碰到法律規定。高額的費率會讓貸款用戶苦不堪言。

(3)申請流程長

很多用戶來到貸款超市註冊完成之後,其實是希望能夠直接進行借款。但是用戶進行借款的動作,一般就會提示認證身份證,填寫通訊類好友等等,如果不進行這些填寫則無法進行下一步的動作。但是用戶填寫之後,點擊申請借款還需要再一次的填寫手機號信息。

因為第一次填寫的那些信息是貸款超市要獲取的,第二次填寫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貸款時候需要的。特別是很多在填寫這麼多信息還借不到款的情況下,就會罵貸款超市是垃圾中介,就是一個騙資料的。

如果貸超的定義是幫助用戶借到錢,那麼在用戶提交資料前,貸超能否給出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而不是光附帶上文案,標明需要的資料。

如果貸超的定義是導量平臺,那麼就不需要太過重視用戶體驗,而是在於如何從用戶身上獲取更多的價值。產品經理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提高轉化率。包括下載、註冊、留資、申請等環節的轉化。

2. 產品側

(1)用戶活躍度普遍不高,流失率高

貸款不像社交和新聞產品一樣,用戶會時不時打開看一下,今天借個款,明天借個款。不太現實。往往是一次申請完之後,要麼卸載,要麼一兩週之後再次借款,時間週期比較長,用戶很容易流失。

為了經常喚起用戶,各個平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融360增加了資訊,論壇模塊,分享貸款信息,供用戶交流貸款心得。近期還上線了養鵝送錢活動。用戶每天登陸可以獲得金幣,金幣購買飼料換錢。雖說是拿金錢留住用戶,但目前看也算一個好的方案。

(2)業務模式單一

單純的導流平臺,不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近期,像融360,借點錢等都加上一條業務線,辦理信用卡。借點錢還增加了黑鑽vip的服務。一方面是保證產品多樣化,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儘可能的挖掘用戶潛在的商業價值。

四、貸款超市的未來

1.現金貸如何評估貸超質量,新入局的貸超還有沒有機會?

現金貸公司在選擇貸超時,不是盲目相信大,相信品牌,而是一切選擇都要以進件申請率,下款率為核心指標。誠然大的貸超能有更多的資源,擁有更多的用戶。其中的貓膩大家也能想到,市場上有很多專門幫人刷量的服務商,流量真假摻半,刷1個uv,刷1個註冊,就是實打實的錢。所以,新入局的貸超不要灰心,還是很有機會的。

2. 主動出擊,尋找優質產品

貸超和現金貸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當現金貸的生意好時,貸超生意也好,當現金貸發展受挫時,貸超也舉步維艱。

經歷過今年年初的落寞,總結出來:無論自己現在發展如何,貸超都要主動出擊,尋找生意;去年等著送肉上門的日子一區不復返了。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