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辨證論治的“證”有哪些說法?又有哪些新的說法?

太素老道


他這個是以現代醫學的角度解釋中醫的辨證。不能說他不對,又不能說他對。不過有點像象棋盤裡擺圍棋,不對路數。根據他所說的【證】的表述,其實是果,而不是因。他說的是對的,只不過是他搞反了邏輯推理的因果關係,將果當成因了而已。說明他根本就不懂中醫,空掛了一個虛名。

歷來中醫與西醫看待疾病的角度與思維方式,推理邏輯都是不一樣的。現代醫學還是以現代科學為主導的醫學,他們注重的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證實與證偽】,他們所針對的就是疾病本身以及疾病所引起的症狀進行治療,西醫針對的是疾病本身,根本就不會去探討引起疾病的背後的原因,像中醫這樣的玩法,現代醫學無法理解。

而中醫卻是從中國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出發,認為人體是一種陰陽五行處於相對平衡相生相剋狀態就是健康的,打破了這種陰陽五行平衡相生相剋狀態,就是病態。而中醫認為,引起人體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八綱與五行平衡被打破。當人體平衡被打破了的時候,就有六淫七情對人體進行侵害,中醫稱六淫這種侵害為【外邪】,而七情導致的損害為【內傷】。那究竟一個人的疾病是由八綱【陰陽虛實表裡寒熱】五行相生相剋失衡【肝心脾肺腎】,是由六淫七情中的哪一個因素引起,中醫就需要通過望聞問切,六經論治等等中醫的方式方法去探究出來,也就是中醫的辨證。事實上中醫所說的這個【證】,指的是疾病產生背後的真正的引起疾病的原因。

前述已經說過,人體之所以會得病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體的八綱五行失衡。人體的八綱五行保持平衡,那麼,六淫七情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六淫就不過是六種怡人的自然現象【風寒暑溼燥熱火】,七情也就是正常的人類情緒怒喜思悲恐驚憂而已。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的申維璽通過22年的研究發現,中醫所說的【證】,是細胞因子在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下,細胞因子表達錯誤,細胞因子網絡功能失衡與失調。【明顯的因果關係倒置】

請注意他的表述。這個就是八綱五行失衡。也就是疾病狀態。八綱五行失衡之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致病因素侵害人體,也就是他說的機體。那好,他說的細胞因子,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知道,細胞,是組成人體的最基本單位。人體的新陳代謝基本上都是以細胞的新陳代謝方式完成的。也就是說,致病因素,導致細胞因子病變。也就是說,中醫所說的【證】,是這些導致細胞因子病變失衡的致病因素,而細胞因子病變,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更不是中醫所說的【證】。

中醫所謂的辨證,就是要找到導致細胞因子病變的致病因素。這個致病因素才是中醫的【證】。




太素老道


症,即症狀,頭痛,怕冷,怕風,手熱,手冷,腳冷,拉稀,便秘,腹脹,腹硬,打呃,燒心,心絞痛,吐血,吐膿,乾咳,咳黃痰,咳血,咳水狀泡沫痰,腿腫,腹腫,四肢腫,頭腫,全身腫,類似這些都是症狀。

症狀不是證。

證是產生症狀的原因。

學過中醫理論才會知道,手腳冰冷,夜尿頻多,舌苔白,這是“少陰傷寒證"

手腳冰冷,夜尿頻多,舌苔白,臉紅,但是不敢用冷水洗臉,必用熱水。西醫診為"紅斑狼瘡"。這還是"少陰傷寒證“,臉紅是“虛陽外越“,屬"戴陽證"。那麼"紅斑狼瘡“,用四逆湯就可以治癒。附子要用生的。

手腳冰冷,夜尿頻多,舌苔白,發燒,溫度計測的很高,39一40度,發燒總也治不好,但是,患者本人怕冷,蓋三個被子還發抖。不敢喝冷水。西醫診為"白血病",我們不管西醫的病名,依然診為"少陰傷寒證",依然用四逆湯即可治癒。

上述這些不是瞎說,我都治癒過。詳見《急淋》貼吧。

如果這個小夥子大便乾燥五天一次,臉紅舌紅怕熱,吃冰不拉肚,穿衣很少不冷,吹空調冷風不感冒,喝水多,這是"陽明實熱證",用白虎湯+承氣湯治療。

這只是舉例。所謂"證"是中醫對疾病病因的分類。具體怎麼分類,你去看《傷寒論》,《金匱要略》。

西醫病名總共有一萬一千種。在中醫這裡,歸納為八種,即陰陽寒熱表裡虛實。再辨證,從中選出四種,就好對付了。就可以開藥了。

上述怕冷那種人,如何辨為"少陰傷寒證"呢

陰陽,辨為陰。

寒熱,辨為寒。

表裡,辨為裡。

虛實,辨為虛。

歸納為"陰寒裡虛"證,少陰傷寒證是具體的證名,陰寒裡虛證是個統稱。

中醫就是這樣辨證的,才能抓住病因的實質,才不會被表象所迷感。比如說,我治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癥”,這病名我都沒聽說過,西醫治了七年,化療共計16個療程,越治越壞,病人想要自殺,不再連累家人。病人找我治,症狀有特別怕冷,耳鳴,眼花視物模糊,嚴重失眠,頭疼,血常規數據異常。我辨為少陰傷寒證,用四逆湯治癒,所有的症狀全好了。全過程幾十副截圖,在"急淋"貼吧。四逆湯,關鍵要用漢代原方,原方用有毒的生附子,所以我們必須用生附子,否則無效。現代三甲大醫院中醫療效不好,主要原因是不遵守漢代原方。不敢用毒藥。


疑難不再難


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說中醫是錯誤的!科學辯識是有準確的條件限制的。其特徵是:一是一。二是二。中醫思維不是這樣的。它的思維過程是以模塊方式進行思維的。如五運六氣。這是一種模塊式的思維。這種思維有更大的效率。例如一個病有很多治療方法達到治癒的目標。方法選擇依實際情況而定。這是對付複雜的大系統對象的最佳思維方式!而不是一是一。二是二的問題。中醫的症僅是症狀。症狀也是一個複雜系統!由方方面面所構成。所關連的。西醫則認為一定有其準確的特異性因素。我認為二者都有正確性。中醫承認疾病某方面的特異性。但還要參考其它關連因素再行決策。這才是辯症施治。


用戶63859711


沒聽你說的電臺,不清楚裡面所言是什麼。

不過,中醫一直有“急則先治標,緩則治本”之言。

中醫的證不同於症。症為疾病的表現症狀,證為疾病的真實原因。

不同的症狀後面,可能有共同的證,相同的症狀後面,可能有不同的證。即中醫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急則先治標,是為快速緩解讓人不適的症狀。

緩則治本,是為消除疾病產生的病因。

緩則治本,一定程度,也與中醫“治未病”有關聯。治未病,必然是和緩期,沒有發病的時候。高明的中醫甚至可以在沒有疾病表現時,或者疾病還沒有到來時,根據氣運判斷出疾病走勢。這顯然與“症”無關,而是“證”在起作用。


踏雪無痕5141815


你這個問題比較專業,很值得探討。

這裡我給你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拋磚引玉,班門弄斧不要見笑啊。

證也寫作症,也個通假為正。什麼意思呢?證明,真正的證明,否則就是誤診。正誤是一對的嘛,一對陰陽。

再說中醫A為什麼要辨證,B證又是個什麼東西?

A、辨證是調查是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不對。但凡做什麼事都要先做前期的工作。比如打仗不都是先派出偵察兵去摸清敵情,採集到情報方才便於決策計劃對不對。

中醫更甚,因為醫藥事關人的健康乃至生死,不明察怎麼行。當然現今一些中醫大夫裝模作樣就另當別論。

B、證是什麼東西?這問題很關鍵。

證在西醫裡指各種量化指標,比如血壓高多少低多少,白細胞每毫升含量多少等等。其多基於現代解剖學。看得見摸很著,簡單直觀,普通人也都能理解和接受。

而中醫則不同。

緣於上古,理論深奧,且又不能更改或演譯。因為中醫的症也是一種指標。非專業人士不明其理不懂其要可能誤判。專業人士則需經過N多次的反覆臨床實踐與參悟方才能明其理得其要入化境。且中醫還有個弊端——留一手。許多東西不說全,保密,一鱗半爪雲裡霧裡。

比如脾胃溼熱指標:痞悶噁心,口甜便粘,肢體困重,小便短赤不利,或肌膚髮黃髮癢或出汗。苔黃膩。

你必須一個一個弄清楚明白,牢記於心,且區分明白。但這只是明面上的東西,還有實踐總結就全靠自己,或刪減或添加,其靠各人融會貫通了。

那麼這些個東西有何理論依據呢?

發乎內必現諸外。

人類繁演千萬年,機體各種功能完備,各系統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且相互關聯互相制約。保持動態平衡。

人體很奧妙也很先進,它有監控系統,也有自我平衡(醫療)能力。

若一髒出問題出現不足或過亢,首先機體就會自動修復,如若超出極限則呈病態。其它臟器亦有反應企圖抵消補救相關臟器的不足。牽一髮動全身。

那麼這一系列的變化反應,其外在特徵就是證。一箇中醫從業者就是要去找出來並總結融會貫通以待後用。

現今社會不是有天網系統嗎?現代汽車不是有雷達嗎?對於人體一樣不少。人體潛能遠超想象。所以這個症就顯得那麼難抓那麼重要。讓一般人望而確步。

簡而言之,證就是徵兆。某種病所具有的唯一徵兆被你抓住了,你就抓住牛尾巴了,牛身牛頭就不遠了。


原上3草


這個沒有看過,不能否定和肯定。中醫諸證源候都是中國陰陽五行和六淫及正邪的綜合考量,畢竟是中國古文化,應該有所創新。這個也許就是一個創新之舉。但是,不能將中醫藥用西醫藥來解釋,因為西醫藥功能比較單一,以局部為主,中醫藥都是綜合的以整體為主。可以將西醫的病症按主要表現來細分一下,歸入到中醫的症候群中,發揮中醫藥的整體綜合診治療效。找到中西醫的更理想的結合診療方法。發揮中醫的“治未病”的優勢。但是,由於中醫的傳承已經西醫化了,造成中醫的大衰退,加上藥材的非天然療效不佳,使中醫藥處於被質疑的“二難境地”。真希望中醫藥理論的繼承和創新能夠得到國家實實在在的重視!


bdwn東風吹過來


當代中醫辯證施治的新學說。

社會在進步,醫學在發展。自從西方醫學引進中國,特別是當代檢驗學,影像學等設備的進步,對診斷疾病有了更細緻的認識。從而對治療後的效果能給出準確的判斷。那麼中醫藥的辯證施治學說需不需要重新寫說呢?

中醫學診病斷症靠望、聞、問、切。每一個方面都非常重要。但為啥把切這一項放在最後呢?大家對切脈的認識如何呢?脈診靠的是身體脈搏強弱來診斷,其只能大概地預測出人們身體整體或局部器官的盛與虛的問題,但是精準細緻就很難確定。為啥把望放在最前面,因為中醫理論對望有更祥細的解說,在診斷病症以及判斷愈後的體徵上,更有直觀性,準確性。再結合現代檢驗,影像的準確判斷,就更精準的得到確定效果。

對中藥方劑的選擇

人的身體器官組織其實是非常之少的,發生的器官病症也是非常少的,但是它們所產生的併發綜合徵是多樣性的。幾十年的研究發現,對慢性疾病的治療,單靠一種多功能的中藥是完全不能夠達到治癒目的的。現代中醫學,出現很多奇怪的現象,一個病症有千種方劑,許多急症,比如發燒,頭疼,肚子漲痛,便秘,閉尿,內出血,痰堵,中風,腦梗,心梗等等,在三甲醫院的急救中得不到善用,只侷限於社區醫院的普通治療,埋汰了中藥的真實作用。現在的社區中醫基本和西醫一樣,只給患者治療表面的病症。中醫的標本兼治是有所講究方式方法的,不是單一藥物就能達到標本兼治的。任何疾病,特別是慢性疾病,都有個先來後到的順序。比如先有寒熱溼毒的傷害,引起炎症,再傷及血氣。所以治療時也應該循序漸進地給予治療調理,這才是中醫真正所謂的“標本兼治”。


老仙翁急救幫


〈辨證論治〉是中醫在〈整體觀念〉思想的支配下,通過(四診)來診查疾病的本質,給治療提供可靠準確無誤的依據!

很多從中醫者,書讀五車,經文滿腹,最後走入臨床實戰,敗就敗在這實戰的,經典思想支配下的運用上,也就是〈整體觀念〉〈辯證論治〉。

中醫理論實戰的最高經典概括!竟有從醫藥幾十年的大師級人士,誹之無用!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辨證論治的,證,不可能有什麼更完美的新說法。證代表著什麼?

證一一就是證侯,它是一個或多個症狀的病源,它反映了疾病的病因和病性,病位等,它更深刻,更正確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質。證一一是疾病的本源,辨證是論治的依據。


天下可攬


綜上各論,各有其理,但是中醫,祖國醫學的綱領和宗旨是永遠不變的,不能把中西醫混而偏執,哪怕我身為中醫一生,中西醫各有所長。你們就一個“證”爭論不休,症與證當然有先後之分,比如風寒或風熱感冒,頭痛,鼻塞,咳嗽,是症,辨別風寒風熱的結果是證,根據證而採用辛溫或辛涼解表,這就叫立法,處方用藥。方可得其效而治其病。這就叫辨證施治。如我的論述有錯,請高師同行指正。


出手成方77426605


我覺得這樣的研究都沒有意義,中醫的辯證論治並不是辯症論治,如果是辯症論治那與西醫又有什麼區別,症是症狀,比如:頭痛,這是症,但不是證,證是利用中醫理論抽象出來的,比如:頭痛,可以是肝陽上亢,可以是陽明胃熱,可以是氣血虛痛,可以是瘀血阻絡等等,只有辯出來證才能找出對應的治法,比如:平肝潛陽,清熱止痛,活血化瘀;這些東西中醫用了幾千年臨床總結出來,再用幾十年去研究他,那豈不是畫蛇添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