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儿子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两人有何矛盾?

L雪媛


诸葛瞻说的原话是

『外不能制姜维』,所谓『制』按照字义,无非是限定、约束、管束,顶了天稍带强力,但和『除去』尚有很大的距离。

诸葛瞻对姜维有过的一次实质性的攻击是在景耀五年(262)姜维北伐败回(“为邓艾所破,还住杳中”)之时,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蜀汉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夺去他的兵权。还是这句话,这和『除去』尚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对姜维来说,削去兵权而任行政官吏,仿佛苍龙拶角,猛虎拔牙,既不能实现平生抱负,后续的人身安全可能也没有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诸葛瞻的所谓『制』真的实现,对姜维杀伤力是很大的。

从247年到262年,姜维在15年中共有9次伐魏,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九伐中原”,具体的得失与否固然可以商榷,但景耀五年(262)的时候,奸宦黄皓与右大将军阎宇合谋,“阴欲废(姜)维树(阎)宇”,诸葛瞻和董厥等人实际上是和黄皓配合,理由虽然冠冕,实际也有些不怎么光彩。

诸葛瞻最后以身殉国,不愧乃父,但是可能因为从小生活在诸葛亮的光环里,『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水平有欠缺的地方。以他和姜维的关系论,也许他在政见上更加认同蒋琬、费祎而不认同姜维,可是在两人去世之后在客观上和黄皓联手对付姜维,如果不是有私心,至少也是昧于大局的不智,不免让人惋惜。


谈古论金


诸葛瞻和姜维,一个是诸葛武侯的儿子,一个是其传人,都是忠君爱国之士,都有相同的志向,然却是天意弄人,殊途同归!

诸葛瞻与姜维有矛盾吗?确实是有的,但要说到除掉姜维,也没那么严重,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当年诸葛瞻战死绵竹前那句悲愤之言是这样说的:

“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对奸宦黄皓,诸葛瞻是咬牙切齿,希望能“除”之,而对姜维只是用“制”,即“制约“,“束缚”之意,那么本该亲如兄弟的两人为何到最后会闹到如此地步呢?诸葛瞻与姜维的矛盾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我总结了主,次两个原因。

主因,政见不同

对于蜀国的未来发展,姜维一直是秉承了当年诸葛亮的做法,不坐以待毙,主动出师北伐,试图拿下陇西之地,为蜀汉以后的长远发展做打算。不过诸葛亮死后姜维并未掌权,直到数十年后,姜维掌权了,北伐战略才开始实施。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到姜维北伐这中间数十年蜀汉秉承的是什么政策呢?四个字来说便是“休养生息”,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相继接替了诸葛亮的职务,这三人都恪守了保境安民,屏息烽烟的自守之策,有没有好处呢?确实还是有显著成效的,在这些人执政期间,蜀国内部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外敌来犯也都是无功而返,所以这一政策深深的影响了诸葛瞻。当然,诸葛亮当年死时,诸葛瞻年不过八岁,后来仕途顺畅,也与蒋琬、费祎、董允这些老臣的提携有关,所以诸葛瞻的政见是与费祎、董允他们一脉相承的。

而后来到诸葛瞻主内政,姜维掌兵权时,政见相左的两个人势必要展开一场较量,不能和平相处了。很显然,从后来姜维“九伐中原”的事迹来看,诸葛瞻还是没能斗过姜维的,而姜维的屡次北伐也是一次次激化了他与恩师之子诸葛瞻的矛盾,所以后来诸葛瞻不惜与奸臣黄皓合作,也想要拿掉姜维的兵权。

公元262年,姜维北伐失败,诸葛瞻与董厥等人上表给刘禅,希望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削夺他的兵权,而姜维也因朝中无人支持,加之有黄皓为患,于是便不敢回成都,跑到沓中种麦去了。

次因,活在了姜维的阴影之下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亲子,却没得到父亲的真传,反倒姜维却成为了诸葛亮的传人,试问这让诸葛瞻作何感想。

陈寿曾评价诸葛瞻:“言过其实”,可见当时诸葛瞻仕途顺畅还是遭受了一定非议的,这自然让人很不痛快,想到诸葛亮的兵法、治国之术本该属于自己,却被父亲传给了一个外人,加之后来和姜维共同执政期间,又处处逊色于姜维,姜维数次北伐,诸葛瞻对此却是无能为力,又怎能不让诸葛瞻对姜维产生敌意呢?

其实反观姜维对诸葛瞻,也许到没什么敌意,史料上没有姜维攻击诸葛瞻的记载,而诸葛瞻与姜维之间的矛盾,其实主要还是在诸葛瞻,一来是政见不同,二来诸葛瞻也确实对姜维有所嫉妒,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从有关蜀汉政权不多的史料上来看,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姜维的矛盾是明显的,但又没有具体说明。故而后世诸君也只能妄自揣度,我个人以为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见不同,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蒋琬、费祎、还是董允,都恪守了保境安民、屏息烽烟的自守之策,通过收缩防线、增强自身的办法,在给了国内百姓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同时,也大力改善了诸葛亮时期穷兵黩武给蜀中经济民生造成的损害。且正是在他们执政期间,蜀汉国内政治清明、和谐,没有给外敌以可乘之机,因此也顺利挫败了曹魏发动的几次征讨战争。

诸葛瞻在诸葛亮去世时年纪尚幼,他的仕途顺利,除了皇帝刘禅的器重外,也是上述几位权臣提携的结果,这说明,诸葛瞻的政见与蒋琬、费祎、董允一脉相承,而与其父不同。相反,姜维则一直以诸葛亮的政策继承者自居,与几位执政者的方针格格不入,以至于蒋琬、费祎主政时期,刻意削减姜维的统军人数,屡屡不令其掌军过万,以免在边境惹是生非。

等到董允去世后,蜀汉政权进入诸葛瞻主内政,姜维掌兵权,黄皓祸宫帷的局面。此时尽管诸葛瞻、董厥等依然反对北伐作战,但朝廷与军内已无遏制姜维之人,故而蜀汉重又进入连年战争的岁月,这对于一个版图、资源有限的政权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此期间,诸葛瞻等也应该采取过各种手段来制衡姜维军事集团,但显然是无效的。而姜维为了免受掣肘或威胁,干脆长期屯军于外,成了事实上的军事强人,几乎不受朝臣们的约束,这对于主政的诸葛瞻来说,无异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耻辱。

二,在蜀汉灭亡前夕,当邓艾军队突然出现于江油、威胁成都门户绵竹时,诸葛瞻被迫率禁军出战,由于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最终的兵败身亡,也是自属份内的臣节。但这前后,姜维集大军于剑阁,且已经成功击退了钟会大军,而在邓艾夺江油,与诸葛瞻会战于绵竹期间,竟不闻其派出一军以援助,可见两人生前已矛盾尖锐、势同水火。。。。

由此,我们或可以理解诸葛瞻殉国前那句: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感叹背后所隐含的内情了。


史海悠游闾春晖


政见不同,诸葛瞻主张休兵养民,连年征战国力空虚,民不安生。姜维主战北伐。诸葛瞻后悔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兵法真传,姜维得到诸葛亮的真传,遵守遗愿继续北伐,再几次征战中惨败,诸葛瞻当时朝中执政,这几次惨败他也脸上无光,造成一些老臣不满,他觉的给父亲脸上抹黑了,心中愿恨,再加上和老臣们上表,罢免姜维军事上的重职一事,和姜维算是结上仇了。诸葛瞻自恼自己无能,朝政上不能掌控,有奸宦黄皓当道,军事上有姜维掌管,虽说姜维是父亲的爱徒,但是还和我意志不同针锋相对不听我的,他沒有诸葛亮的本领掌控不了大局。再绵竹保卫战中,姜维不派兵增援,可见二人积怨不是一年半年了,才临死前说:“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含恨而殉国。


七星印月


诸葛亮死后,诸葛瞻秉承了父亲的爵位。由于他醒目书法绘画,又才情急迅,以是人们都将他看作第二个诸葛亮。每当朝廷颁发少许好的政令,庶民就会说是诸葛武侯所首倡的。连带着对诸葛瞻也钦佩万分,觉得是他发起的。实在,诸葛瞻只是顶了诸葛亮个名头罢了,对此诸葛瞻心中也有牢骚。由于父亲死后是姜维接了他的班,而不是本人。景耀五年,姜维北伐大北而归。诸葛瞻乘隙劝刘禅回笼兵权,省得劳民伤财,拖垮蜀国。刘禅服从了他们的发起,回笼了姜维的兵权,和议了姜维回沓中种麦的要求。景耀六年,魏国上将邓艾奇袭蜀地阴平,诸葛瞻领兵反抗。在抵达涪县时,尚书黄崇屡次劝他占有险峻局面,不行让敌军进来平原。但诸葛瞻因再三夷由,错过了最好机遇。后来邓艾雄师当者披靡,击败了蜀军先锋,诸葛瞻率人退守绵竹。那时邓艾写信劝降诸葛瞻,诸葛瞻盛怒,斩了来使。又有人劝他先撤回蜀国再做希望,他哭着说:“我对内不可撤除黄皓,对外不可管束姜维,进军却不可守御河山。犯下这三宗罪,我另有什么脸面且归呢?”因而他带人在绵竹决战到底。可见诸葛瞻在死前都对黄皓和姜维定见颇深,对黄皓是由于他太监擅政,对姜维则是怅恨他北伐拖垮国度。


脑冻历史观


据《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景耀六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讨伐蜀国,从阴平景谷道侧面进入蜀国。诸葛瞻统帅军队到涪县停留下來,前锋被打败,蜀军退却回师,驻扎在绵竹。邓艾派使者送信引诱诸葛瞻说,假如你投降,我一定上表让你做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杀了邓艾的信史。于是两军交战,蜀军大败,诸葛瞻战死,时年三十七岁。由于有关他的记述不多,从“姜维传”中也看不到他们有矛盾或者冲突的记述,我不知道所谓“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从何而來。

另外,《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中,也未提及姜维,只说诸葛瞻阵前中箭落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当一死以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


老熊173806239


知子莫若父啊!

诸葛亮为何要带姜维而不带儿子?

岂料这个熊孩子居然还能登上朝堂,对着受老子期待的亲传弟子指手画脚,多加干涉。

矛盾应该就是这么来的,姜维不爽诸葛家的熊孩子,但也只能忍耐,诸葛家的熊孩子只是被朝堂那些不希望继续北伐的群臣供上神位,借此和诸葛亮亲传弟子对干,互相牵制罢了。

呵呵,熊孩子挂掉还念念不忘没除掉父亲的亲传弟子,万万没想到,他一死,后边就十万大军齐卸甲,投降了。


鸿哥iouyh福小铺


两个人生活在后汉三国时代,成名于先祖赵云仙去后,如果生于(凡江河所至,日月可照都是华夏)那他们就是去英灭美的民族英雄


无风飞扬三赵青华


生活中有他作伴,他想他走了,还是希望她做伴。


花姐讲中医


后愧是后愧。他没有这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