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傳位給扶蘇的話,秦朝會延續多久呢?你怎麼看?

談文論史


秦朝滅亡的原因其實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種下了,至於扶蘇即位後,未必能比胡亥延長秦朝的國運。



潛夫的個人看法有以下幾點,僅供大家交流一下,不足之處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①秦朝在統一六國後,在消化六國遺產上雖然不留餘力,但是一時難以消化,造成六國遺留勢力趁機揭竿而起。


②秦朝統一六國後,原有的制度開始出現僵化,而秦朝卻因循守舊,不思變通。如陳勝、吳廣起義就是因大雨自然因素延誤了戍期,卻因秦法僵化,最終迫使陳勝、吳廣等人揭竿而起。‍

③秦朝在統一後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長城、秦皇陵等耗費巨大的工程,過度消耗國家資源,致使國庫日趨掏空。

④秦朝統一後,官吏隊伍急劇擴大,隊伍良莠不齊,部分官吏殘暴不仁,因此秦朝的普通民眾負擔過大,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朝的暴政。

⑤秦朝統一後,軍事重心由內轉外,軍隊不是在邊疆抵禦匈奴的入侵,就是在嶺南一帶,內部的兵力極其空虛。


安定郡潛夫


有一個詞叫“子不類父”。歷史上兒子與老子性格迥異者或相反者比比皆是。以致於兒子一上臺執政就“推翻”或改變前任父親的既定國策。扶蘇與贏政就屬於這一類別。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分歧?即扶蘇因何被秦始皇發配到北方九原呢?

第一,扶蘇信奉的是儒家思想,“仁愛”是其核心,上臺後多少會施以仁政。

這一點毫無疑問。這也是扶蘇與與秦始皇之間的根本分歧:扶蘇對儒家思想情有獨鍾,多次勸諫秦始皇改變秦國幾百年奉行的法家思想(是戰時法家思想),戰時法家思想能幫助秦國統一六國,但不見得能治理得了六國。所以扶蘇建議與民休養生息,廢除那些法家的嚴刑峻法。秦始皇大怒,認為兒子這是忤逆。其實這是二人在意識形態上的嚴重分岐,具有不可調和性,扶蘇被趕出了咸陽遠離政治中心是必然的。

假如扶蘇能承繼大統,必將奉行儒家仁愛與民本思想(即使試驗),會調整一些國策,與民休養生息,這樣勢必會使一直處於高壓狀態的秦國慢慢放低管控節奏,可在短時間內緩和國內緊張的社氣氛與各種糾結的矛盾。

第二,抉蘇在“六國”威望高名聲好。有助凝聚人心。

陳勝吳廣起義時為何要打出扶蘇的旗號?六國皆曰仁。這說明在當時通訊與傳播技術非常原始的情況下,連陳勝吳廣這樣的戍卒階層都聽聞了扶蘇的“事蹟”,說明扶蘇的好名聲已遠播六國,深得上層社會的認知。其實這六個國,雖被秦國統一了,但只是軍事上的強力征服,可百廢待興,人心並未真正歸順。秦始皇本應在一統天下後象漢高祖一樣與民休養生息。可是秦始皇仍然貫性地將秦國施行了近200年的戰時法家思想推廣到了其它六國。帝國機器上的螺絲一直在緊碼,擰得太緊能不瞬間斷裂嗎?事實上這六個國自戰國時期以來並未實行戰時法家思想,各有側重不同,這樣,六國表面上雖然統一了,可在思想認知上卻始終處於分化裂變狀態——新與舊無法有機融合,甚至相互排斥。所以,秦統一六國後,本應首先在國家意識形態(統治思想)上做出調整,可秦始皇沒這樣做,扶蘇想到並提出了,可被秦始皇貶黜。

如果扶夫上臺,會實現他的理想嗎?會。因為扶蘇有理想有能力實現,其碼會部分調整。這樣會贏得那六國貴族階層的認可,甚至能凝聚起天下之人心。如斯,疾風暴雨式的革命,或會延遲或會熄滅,凡事盡在人為,未嘗不可!

第三,扶蘇上臺秦國政局會較穩定清明。

其碼,扶蘇上臺後,太監趙高專權禍亂是不會發生的,其碼李斯這“斯”再不可能用他的法家教義蠱惑皇上了,其碼秦始皇家族的的子女不會被象胡亥一樣地斬盡殺絕,其碼那些形象工程比如阿房宮會被叫停。如果重用蒙毅蒙恬兄弟倆內治外修,秦國的政局會相對穩定且出現清明,會是另一番情景。朝局內部穩如磐石,外部力量能鑽空子嗎?事實上,歷史上許多朝代興亡,都是外因通過內因起的作用。秦國的短亡在很大程度上是皇權朝局自亂且自相殘殺造成的——趙高專權禍國,胡亥嗜殺成性,胡亥又被殺,子嬰又殺趙高等等亂七八糟,互相殘殺,朝局混亂血腥,外部能安寧嗎?能不趁虛而入推翻它嗎?



我本狂草人


如果秦始皇傳位給扶蘇,秦國會延續多久?

一、我的看法秦帝國的大勢是具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把秦帝國推向了高潮,贏政的威嚴帶來了秦國的威勢;贏政的勤政帶來了秦國上下的雷厲風行;贏政的雄才偉略帶來了秦帝國的國威,天下一統、莫不威服,泱泱大朝、莫不驚歎。可以說在此時只有贏政能夠駕馭秦帝國這樣的威勢。

二、有這樣的說法:扶蘇不死,秦國不亡,對這樣的說法表示懷疑,扶蘇這個人孱弱愚忠而不知變通,從扶蘇接到趙高篡改的詔書所表現出來的形態: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扶蘇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在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此詔書讓蒙恬一齊賜死。就這樣的問題一個握有兵權的將軍,一個做皇家監軍的皇兒,詔書一齊賜死,不變真偽,接詔書哭泣即死,從這樣的事略上可以斷定扶蘇沒有治國的能力,即使傳位給他他與武將蒙恬搭班理國秦帝國也不會久遠。

三、時勢的問題,當此時天下苦秦久矣,草莽英雄遍於鄉野,秦國這頭麋鹿在贏政歸天以後都想逐鹿中原,逐而遣之,首先有想法者陳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接著楚人項梁抱著血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撲者青年英俊項羽見了贏政的車駕其表現為:披可取而代之;而以亭長出芽的劉季見了贏政的車駕都色迷著:唉,大丈夫當如此也!可以想象以扶蘇的那般能力怎能鎮得住這般英雄豪傑?所以說秦國的灰飛煙滅是歷史的必然,從鼎盛到坍塌也是事物的輪迴。



楊柳青青春之聲


秦朝的頹勢從秦始皇晚年的時候已經顯現出來了,若扶蘇有大才,能力挽狂瀾,可能性是有的,畢竟秦朝末年的情況比崇禎帝那個爛攤子好多了,但是有時候這種朝代更迭與領導人關係不大,否則按照這種說法,每個朝代末期換個有能力的人掌權就不會走向毀滅,這樣說來豈不是會千秋萬代,比如把秦二世換成扶蘇,別的末代皇帝也換掉,豈不是會千秋萬代,而且當時是封建社會,總有一天時機成熟要發展到下一個階段的,千秋萬代延續也不符合客觀規律,矛盾,所以換成扶蘇可能性也不大。




虔城沙鷗


別說扶蘇,就是秦始皇不死也延續不了多久!

大凡統一天下皆應休生養息,為何秦要繼續興兵?內憂外患而已!

外患,北有匈奴,南有楚之遺患。

內憂,這個是致命的!天下一統,勝利果實如何分?秦始皇要走徹底的中央集權,郡縣制!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秦國的老貴族,新興的軍功貴族他們會只要錢,不要土地不要權?除了光武帝,杯酒釋兵權有幾個和平解決開國功臣的?打匈奴,平嶺南有幾個老秦人?劉邦,項羽打咸陽時老秦人的名將哪裡去了?趙佗若是老秦人會按兵不動?統一後秦始皇就不再把重兵交給老秦人了!

很明顯,秦的內部發生了非常激烈的內訌,不僅是王室死人,更多的文臣武將都死在內部鬥爭中!章邯的囚徒民工都能打勝仗!不是義軍太強,是秦人內耗太重!

正是秦始皇強推郡縣制使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這樣激烈的鬥爭是任何人都壓制不了的。大漢之初戰國七雄的老貴族基本殺絕了,劉邦面對的主要是軍功貴族,結果一樣不能實行徹底的郡縣制!必須要分封,要封王,還要斬白馬為誓,非劉不封王,皇帝被逼到這份上可見功臣們對權力的慾望有多強!實行郡縣制必須有個過渡期,而秦始皇靠自己的威信強推,結果自然是悲劇!秦始皇幾次巡視天下本身就說明天下極端不穩!


步驚雷37


這個還真的不好說,這要看扶蘇的下一代什麼樣子。

如果和楊廣一樣,就算有再好的家底,那也會亡國

如果跟漢文帝樣,休養生息,那肯定是還能夠延續下去的

如果扶蘇繼位,肯定會休養生息,再加上他兒子兩代,那麼國家的元氣恢復的也差不多了。參照漢朝的漢文帝和漢景帝,就算後面的繼位者,別太能作的話,肯定秦幾世,我想問題應該不大吧。


不懂歷史的塵埃


應該會延續一段時間。個人分析,一開始秦始皇用武力征服六國,恩威並施。他原本就想皇位傳給扶蘇, 用扶蘇的仁慈治理這個國家,扶蘇公子名聲也是很好, 加上他有蒙氏家族的支持,也有兵馬,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仁義之君,肯定會延續很久。


二月花開花謝


秦統一過程中積累的來自六國論的仇恨非君子扶蘇可以消彌。荊軻,項羽代表了被趕出歷史舞臺的貴族不甘心失敗。而底層得群氓在重壓下看不到未來。


文物陳列策劃設計樑子


如果扶蘇當上秦二世,也許會實行與民休息制度,國家也會蒸蒸日上。但是這些舊貴族不會安分守己,時刻準備復活自己的國家,扶蘇柔弱,沒有秦始皇那樣殺伐果斷,缺少一種霸王之氣。在扶蘇時期,估計都是以安穩為主,不會動這些貴族,就看扶蘇的孩子有沒有像那種霸王之氣了,如果扶蘇孩子有則秦朝不止15年,如果沒有也許也就等扶蘇死後就叛亂了


維美相約


如果扶蘇是明君,秦國持續30年很容易。如果扶蘇是昏君,秦國持續20年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