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名後,他一次娶了兩位郡主,是史上唯一的雙郡馬

南宋半壁江山,宗室郡主下嫁,多在南方找意中人。南宋時期,廣東地區得到了充分發展,人傑地靈,有幸娶宗室郡主為妻的廣東籍男子有二十多人,吳少顏就是一個。讓人稱奇的是,吳少顏一次娶了兩位郡主。

吳少顏,南宋臚溪(今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臚崗鎮)人,生於淳熙十三年(1186年),八世祖吳駒曾任唐代潮陽縣令,父吳珩。吳珩中過舉人,做過小吏,後致仕歸鄉。後來,吳珩中年得子,眉飛色舞,故為兒子取名吳少顏。

吳少顏自幼讀書,加之記性好,肯吃苦,十二歲時就已成為一個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氣質少年了,後一直致力於科考。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甲戌科,吳少顏金榜題名,考中進士,授官迪功郎。迪功郎,又稱宣教郎,《宋史·職官》記載,“迪功郎……為從九品”,相當於時下分管宣教的副處長。

此時,吳少顏已經二十九歲,雖然風度翩翩,堪稱美男,但尚未婚配。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二者通常有些關聯。南宋崇尚文化,宗室之女婚配普遍選擇有功名的進士,如宋太祖七世孫安定郡王趙伯澤七個女兒,就有五個嫁給新科進士;四個孫女中的兩個也嫁給進士;其他女子也有幾個嫁給迪功郎的。

幸福往往來得太突然。據《潮陽縣誌》《潮汕吳氏駒公史錄》等記載,吳少顏因才貌出眾,很快就一位皇叔看上了,後被宋寧宗賜婚,讓吳少顏與皇叔的三女兒成婚。皇叔的七女兒羨慕吳少顏的才貌,奏請皇帝也要嫁給吳少顏,宋寧宗同意,擇吉日讓兩位郡主出嫁,同配吳少顏,於是有了親王雙郡馬之稱。

關於雙郡馬一事,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說皇叔有意把三郡主嫁給吳少顏,並得到宋寧宗准許,但三女郡主比較任性,因為沒有親眼見過吳少顏,怕嫁給一個有才無貌的醜八怪,故遲遲不點頭。等婚期到了,皇命不可違,皇叔沒辦法,只好讓七郡主代替姐姐出嫁。婚禮當天,精心打扮過的吳少顏一露面,其風姿讓人傾倒。三郡主看到後,芳心大悅,立馬錶示要嫁給吳少顏,但七郡主堅持不讓,兩姐妹鬧得不愉快。宋寧宗聞訊後,金口玉言,讓兩位郡主一起嫁給吳少顏。

不管是哪種說法,吳少顏一次娶了兩位郡主是千真萬確的,為此,宋寧宗好下聖旨“皇封親王雙郡駙迪功郎吳少顏”,並賜予牌匾為證。就這樣,吳少顏在高中進士後,傳奇般地一次娶了兩位郡主,真是人生得意,豔福不淺。

南宋時期,通常只有親王的女兒才能封郡主,郡王之女通常為縣主。關於這位皇叔是誰,史料中沒有記載。從牌匾中的“親王”二字看,這位皇叔是一字王,且跟宋寧宗關係很近,很可能是當時的秀王趙師禹。趙師禹於嘉定八年(1215年)正月嗣位秀王,是宋太祖八世孫,比宋寧宗高一輩,正是皇叔。

吳少顏在朝任職期間,作風正派,為官清廉,多次受到賞賜。晚年,吳少顏帶著兩位夫人回鄉。淳祐十年(1250年),吳少顏病逝,享年六十五歲,與兩位郡主夫人葬在一起,墓碑完整,上刻“宋進士迪功郎少顏吳公”“妣太宜人郡主三趙氏”“妣太宜人郡主七趙氏”。從汕頭雙郡馬祠堂中的畫像看,兩位郡主在上了年紀後模樣一般,身著官府的吳少顏則非常精神,非常帥氣。(劉秉光)

金榜題名後,他一次娶了兩位郡主,是史上唯一的雙郡馬

金榜題名後,他一次娶了兩位郡主,是史上唯一的雙郡馬

金榜題名後,他一次娶了兩位郡主,是史上唯一的雙郡馬

金榜題名後,他一次娶了兩位郡主,是史上唯一的雙郡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