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麵條的人多還是吃米飯的人多?

讓愛永恆186390619


肯定吃米飯的人多

首先說明下,中國人有食米和食麵的區分,但麵條僅僅是麵食的一種,不能單獨拿來作比較。

在很多國人心中南人食米,北人食麵。但實際上北方人也有很多是吃米的,南方人也吃麵。

現在網上有很多Loser連吃米吃麵都要噴,互相攻擊,真是想不懂這有啥好噴的?你想吃啥吃啥,這個又沒有干涉你。歐洲人還整天吃麵包呢,難道吃麵包就比你吃大米,吃饅頭的高貴嗎!

主食的不同完全是由於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造成。多水的地方適合種植稻米,而水資源不是那麼豐富的地區則是以種植小麥為主,自然也就是吃麵了。

要知道跟中國南方同緯度的亞歐大陸其他地區,除了印度以外大部分國家都不怎麼吃大米,原因是這些地方根本沒有水,拿什麼種大米。而在中國,高緯度的黑龍江都能種大米,這完全就是環境造成的。

漢人的祖先在中原時吃的都是麥飯(當時還沒有研磨技術,沒有面粉這個東西),而來到南方後則順應環境開吃吃米,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有啥好噴的。

稻米是一種高產作物,特別是南方地區的稻米可以做到三年兩熟或一年兩熟,畝產產量很高,能養活很多人,是秦嶺淮河以南所有南方省份人民的日常主食。

但是這也並不代表南方人不吃麵,像是廣東地區就非常擅長做麵食,吃過廣州傳統早茶的朋友都可以感受到廣式早點對於麵食的青睞。

(廣東傳統的早茶中就有許多面食)

而相對而言大部分北方地區則是吃麵食的,但日常也吃米。

現在主要以麵食為主的地區有山東、河南、陝西、陝西、河北、甘肅、寧夏、青海、內蒙、新疆。這些省份大都是以麵食為主,輔以吃米。

但是北方地區的北京、天津和東三省卻是以米飯為主食的地區,只不過吃麵食的頻率比南方要高很多,尤其是吃餃子。現在生活好了,餃子這種以前只有過年才吃的美食如今三天兩頭的吃。

東北的水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土質更是肥沃無比,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這裡種植的大米是一年一季,特別好吃,比較著名的有五常大米。天津和北京吃的就是東北地區的大米,甚至整個北方吃的大米也基本都是東北的。

在此不得不說,北方的大米的確要好吃一點。不過泰國的香米也挺好吃。

(五常大米產自黑龍江五常市,真的非常好吃)


千佛山車神


這樣說吧,中國十四億人口,五億人吃麵食,剩下的九億吃米飯。

很多人印象裡都是北方人吃麵,南方人吃米,但是過於北的話也是吃米飯,比如東邊,主食也是米飯,西北地區是吃麵的多一些。


到了河南山東這些地方,基本上頓頓都是麵食,但是麵條一天最多吃一頓,而且基本上是中午,不像南方喜歡早上起來吃碗麵。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數據足夠證明吃米的比吃麵的人多,那就是大米小麥的消耗量,我們國家每年消耗大米在1.5億噸以上,而小麥的消耗量只有1.1億噸。

其實我感覺主要是北方人南下工作的原因,北方人粗獷豪放,能吃飽就行,不矯情。

南方人讓他們吃兩頓饅頭肯定要叫了,哈哈。


一枚黃色的果子


這個題因該沒有精準的統計數據,只能通過飲食習慣丶地域人口等大概判斷。

一般來說,南方人吃米食多,北方人吃麵食比較多。

先看看南北方地域:

南方包括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慶,海南,香港,澳門,臺灣等。北方省數量少,只有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

北方人口總體上大約6.2億人,佔了全國人口約48%。從這點講,吃米食的要多些。

米丶面的年消耗量:大米年消耗1.2億噸,麵食製品年約8000萬噸(含麵粉)。(2012年數據)。從消耗數量上看,也是吃米食的人多。


讓颶風吹


中國吃苗條的人多還是吃米飯的人多?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全國各地也去了個七七八八,各地的生活習慣也有了大體上的瞭解,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東三省,東三省雖然是典型的北方,但是跟大家印象中不同的是東三省是吃米飯的地區,當地對面食的喜愛程度明顯低於米飯的喜愛程度。而且東北大米是真的好吃。

華北、西北區域,華北區域應該是麵食為主,但是麵食不一定全部是麵條,還有可能是饅頭啊、包子啊、餅啊等。

華東區域,華東還是以米飯為主,比如江蘇、浙江種植水稻的面積明顯高於小麥的面積。

華中、西南、華南、東南區域,這幾個地方就是典型的以米飯為主的區域。曾經在武漢讀書,現在還記得,在當地人看了,中晚飯吃個包子、吃碗麵條是不能算是“吃飯”的,只有吃米飯才能吃飯。



最後說下山東哈,山東其實可以分成兩部分,山東整體是以麵食為主,但是膠東半島比較特殊,我們是“雜食”的,米飯、麵條、饅頭、水餃、包子輪換著吃,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食,但是總體也是面比米吃的多。

那這樣算下來,全國吃米飯的人遠高於吃麵條的人,這一點也可以從水稻和小麥的種植面積體現出來。讀者朋友,你們那習慣吃啥,你喜歡吃饅頭還是喜歡吃米飯呢?



果然悠


1999年24歲我從南方來到了我現在生活的城市跑業務,一個典型的中原小城,地理意義上屬於北方,剛來的時候沒有租房沒有自己做飯,天天下班都會去一個固定的飯店吃飯,每天都是固定的一個葷菜一個素材一碗米飯一個湯,如此半個月我發現服務員看我的眼神不對,我一直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我才知道了原來他們就沒有見過天天吃米飯的人尤其是晚飯吃米飯。

後來租了房子第一件事買米,沒啥經驗,在南方地區買米一般一次買100斤,我找了整個農貿市場沒有找到賣100斤的包裝的米,找來找去找到一家賣50斤米的扛著往自行車上一放,不對了我怎麼覺得整個市場看我的眼神不對了呢?20年了我還記得當時是週六上午菜市場人不多,後來我知道了人家買米一次買5斤最多10斤,我發現這邊大米一過夏天常溫保存就會壞,而我記得在老家小麥稍微不注意常溫保存夏天就容易壞。

那個時候米飯在這裡有點象奢侈品,大家偶爾吃一次,但是二十年過去了,北方地區吃大米飯的比例越來越多,兒子高中的食堂還有當地大學的食堂米飯也佔到了50%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說南方人基本吃大米,北方人50%以大米為主,東北人也以大米為主,所以吃米飯的人遠遠超過了吃饅頭面條的人。看來袁隆平發明的超級水稻有了大的用途了,希望我們北方地區的農業專家也能發明出適合旱地種的水稻,這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生產水稻了。


創業特種兵傳遞快遞物流信息分享創業心得!


創業特種兵


俗話說“南米北面”,很精簡地說明了中國人的主食走向,大眾來說,南方人更愛吃米飯,而北方人更喜歡吃麵或麵食。均衡來說的話,吃米麵的人都差不了多少,男方也有愛吃麵的,北方也一樣有更愛米飯的。無論是米飯或者麵食,都可以作為我們的主食食用。

這裡可能有朋友覺得,南方人吃米飯秀氣,米飯不宜發胖,人也秀氣苗條,北方人吃麵食,都長得很壯實,麵食容易讓人發胖。其實並非如此,一般來說,我們吃米飯都必須得搭配著肉菜一同食用,白米飯誰能盯著就吃一碗,所以,肉菜、主食都搭配比較均勻,但北方人吃的麵食,比如麵疙瘩、花捲饅頭、麵條,這些食物要麼就是純麵粉吃下去,要麼就是幾片菜幾片肉,麵食佔的比例更大,碳水化合物攝入更多,而肉菜攝入的比例更少一些,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轉化為的葡萄糖也較多,葡萄糖過量可能最終會轉化為脂肪的哦。吃麵,吃麵食都是一樣,適當吃,注意肉菜搭配結合。

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天攝入主食450~600g,這其中包含粗糧雜糧,一頓算下來,可吃150~200g,大概是一碗米飯,一個饅頭、二兩面條的量,所以,不要大口大口吃,一下就悶下肚兩個饅頭。另外,我們現在的主食加工得十分精細,米飯是精白大米,麵食是用精緻小麥粉做的麵食,其中損失的膳食纖維可高達80%,這讓我們吃的主食更容易被消化吸收,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會更快。推薦在米飯中加入一些粗糧雜豆混合食用,這些食物中富含膳食纖維,能夠減緩食物的消化速度,減緩糖分、膽固醇、脂肪的吸收速度,從而平穩餐後血糖。


只有營養師知道


其實今天的交通如此發達,我國南北方都是米麵結合了,,以人口來講,吃麵的都是人口大省,吃麵的人數多,吃米飯的地區多。還有很多地方是米麵結合,像我國的江淮地區很多的都是米麵都吃,而我國的南方地區好吃的麵條也是有很多,到了北方的大城市米飯同樣受歡迎。


主食的話應該是東北的米飯,山東的饅頭,山西的麵條,天津的麻花,上海的生煎,雲南的米線,杭州的小籠包,暫時想這麼多,其實到了雲南和四川,你會發現他們的米線,麻辣燙不是北方買的那種。會吃不習慣的。其他的主食我都喜歡。

米天天吃,吃的是米粥。一兩個月吃一次蒸米飯。不過還是喜歡北方,吃的花樣太多了。比如疙瘩湯,缸爐燒餅,麻樘,涼皮,油炸糕,餡餅,餃子,混沌,面片,烙餅,煎餃,煎包,肉包子,素包子,豆腐腦,豆漿等,有的人理解錯誤並非麵食區天天麵條,饅頭。


商丘身邊事兒


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當然是吃麵的人多。具體分析原因如下。雖然北方人偏愛吃麵,南方人偏愛吃米。但是麵條在南方的歡迎程度也不能忽視。很多南方地區早上愛吃麵。

在南方種類的麵食“上海陽春麵、浙江溫州的手工面、杭州片兒川、武漢熱乾麵、重慶小面……,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看蘭州拉麵在南方的佈局就是很好的說明,反而在北方個別地方一年吃不了幾頓米飯。



阿維哥


中國吃麵條的人多還是吃米飯的人多?

鍾情三農直接回答你吧!在我國,目前是吃米飯的人還是要稍多一些!

下面,筆者就從地域人口分佈、飲食結構以及我國每年的糧食產量和消費量等方面來為大家詳細的解答一番!

整體來看,不管是從我國主要以大米為食的南方人口總數與主要以面為食北方人口總量對比來看,還是從我國每年的小麥制粉消費量和稻穀的食用量總數的比較來看,在我國,吃米的人數和每年的大米消費量還是明顯分別高於吃麵的人數和麵粉的消費量。

我國以米為主食省份多於以面為食的省份!

眾所周知,那條神奇的“秦嶺淮河”地裡分界線,把我國的地域、氣候、降水、積溫等地理特性一分為二,其中就包括糧食種植和飲食消費結構!除東北地區的粳稻種植和消費以外,我國絕大多數的稻穀產量和消費量都在南方。

所以,我國的南稻北麥的種植和飲食結構呈現的還是比較明顯的。

而且,從最新的全國人口統計數據來看,目前我國北方地區的常住人口總數是低於南方地區的。以國家統計局2018年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我國大陸地區共有人口13.9億,其中,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位於南方地區以大米為食的省份有

7個!其中,典型的完全以大米為食的廣東省、四川省、江蘇省分別位列第一,第四和第五。

我國每年的稻穀食用消費量遠大於小麥!

一直以來,我國的稻穀產量和消費量都是高於小麥和麵粉的消費量,這一點從官方給出的權威數據中可以意見端倪!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18年度國內稻穀總消費為18560萬噸,其中食用消費為15680萬噸,佔據我國每年稻穀消費總量的85%左右。

而反觀今年我國的小麥制粉消費量,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佈的預測數據,本年度我國小麥總消費量為10771萬噸,其中,制粉消費8850萬噸,所佔比例也超過了85%。

所以說,但從到底全國範圍內,以麵食為主的人口多還是以大米為主食的人口多這個話題,毫無疑問,答案是以大米為食的人口更多一些!


鍾情三農


不過,作為一個三農自媒體,還是希望給大家更多一些普及知識。

我們知道,大米和麵粉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食用,但在食用形態上差異比較大,大米最主要的消費形式就是做成米飯,而麵粉製作多樣,我們常見的有面條、面頭、餃子、包子等。

因此,單論題主所謂的“中國吃麵條的人多還是吃米飯的人多?”,答案應該是吃米飯的人多。

但從專業角度來看,其實在我國麵粉的消費量要大於大米的消費量。

來自專業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麵粉產量大約在1.49億噸,而大米產量約為1.46億噸,兩者相差300萬噸。更需要注意的是,相對於小麥庫存數量(約8000萬噸),稻穀目前是僅次於玉米的高庫存品種,庫存數量應該超過1億噸。

在現實生活中給人造成吃米飯飯的多於吃麵食的印象,除了上面說的消費方式不同外,還有一樣,麵粉的工業需求要比大米高出不少。比如我們熟知的餅乾、方便麵及一系列一面粉為主的快消零食。

而且,從全球範圍來看,也是吃麵食的多於吃米飯的。從這張稻穀種植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稻穀的種植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消費群體也以這一區域為主。但小麥的種植範圍極廣,除東南亞地區外,是大部分國家的主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