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阅读理解课与作文课?

启点王老师


小学阅读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但体现在课外阅读内容篇幅的长短,也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问题的解析难易程度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可揠苗助长,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引导小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再逐步深入的认识和解析语文阅读理解较专业问题的思路和技巧。下面我就各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考点和解析作一

一个例题解析和教学方法分析,希望能给我的家长和学生朋友们一些直观的参考。

一、一二年级阅读理解

考点:

  1. 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如选词填空、给多音字选出正确读音、写出(找出)反义词,认识并找出表颜色的词、表心情的词等。
  2. 数段数句

  3. 对照原文找出问题答案

  4. 准确认知文章所描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体及结果。

  5. 联系生活实际的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

教法点拔:

考点一、涉及语文基础字词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务必要多讲一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同时加强对错题的整理和复习。

考点二、让孩子把握段落标志和句子标志,告诉学生一句话的标志不仅有句号,还有问号、感叹句、省略句等。引导学生逐段逐句标数字法,且标注完后要检查,看有没有落标的段与句。

考点三、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文本意识,凡是题目中字和原文中的字有重复的内容,那么找到这个字在原文中的位置,再看上句和下句,就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如下图所示一年级阅读理解题型:

第1题数句子标志并标数字法。

第2题找到题目占与原文中重合的词语,看相邻词句找出确切答案。

第3题熟悉表颜色的词。

考点四、弄清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主体或者起因、起过、结果是学习记叙文最重要的能力,也是最常设题的地方,涉及概括段落和全文内容以及初步感知文章类题的考查。对于一二年级来说就是要反复训练按顺序说出事件的时、地、人、事各要素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二年级课外阅读理解题型中第1题就考查了这点,这题的答案也在文中找。

考点五、联系生活实际的开放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不跑题,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给分,如上图一年级阅读题中的第4题和二年级的第三题,教这种阅读题时,一要要求学生务必读完整个题,再思考答案,防止答题时因没有理解清清楚题意而脱离题目本身。

三年级阅读理解

三年级阅读理解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难掌握的一个阶段,一方面阅读理解文章篇幅明显加大,另一方面其阅读理解题的难度大大增加,和高年级段所考查内容基本除了难易程度不同外,考点范围接近相同,但总体侧重考对文章的总体感知和对字词句较表层意思的理解。

考点主要拓展为:

  1. 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或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考查对常见修辞的认知和表达效果的解析。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是考查重点。

  3. 重点句段,特别是中心句的准确把握。

  4. 把握文章的主旨。

  5. 给文章加标题。

教学点拨:

考点一:故事情节可以不交待时间、地点,仅高度概括文中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如下图三年级阅读理解第2题。如果是概括段意或全文内容,一般要把记叙文的时、地、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语言要简洁,概括力强。

考点二:三年级学生修辞学习是一个重点,要求孩子们既要会运用修辞写表现力强的句子,还要会分析不同修辞的表达效果。重点分辨并理解比喻句的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之间的关系,明确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有相似点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具体如下图所示:

考点三、四、五的具体教学方法和解题思路见下图三年级课外阅读理解期末训练题的题例中的第3、4、5题的详细解析。可以引导孩子根据文章实例,端正解题思路。

四年级阅读理解

四年级的阅读理解题型更加细化,不仅仅满足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表层意思的把握,对文章中人、事、景物的理解和考查更加的细化、突出理性分析。选文内容也更加有深意。

考点较之三年级拓展为:

  1.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跨度,不仅限于一段。如下图四年级题例中的第1题,答案分别在第一段和第三段。
  2. 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如下图中的第2题和第4题。
  3. 特殊标点符号和用法,重点是破折号。
  4. 更加突出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

教学点拨和思路解析如下图所示:

五六年级阅读理解

五六年级的阅读理解无论从选文的长段和深度上还是出题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另外对文章重点运用的表现手法也有考查。

考点如下:

  1. 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的分析考查更加突出。

  2. 分析重点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3. 分析较复杂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分析其性格和精神面貌。

  4. 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好处

  5.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6. 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7. 记叙文的顺序,倒顺的好处,插顺的作用等。

教学点拨及部分题型的解题思路如下图五六年级课外阅读题实例解析:

希望有了例题的依托,同学们对小学生阅读理解题有一个更具体深刻的认识,至关作文的教学及写作方法的解析,大家可以参考小徐老师之前的头条号文章和悟空问答,那里有更详细的解答。

本文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创,禁止抄袭,小徐老师期待你的关注。


指尖教育帝国


作文是学生对生活中人与事的认知和想法,想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除了让孩子读大量的课外书,尤其是有故事性,哲理性的书外,还要丰富他的人生阅历,让他多与人沟通,多动手做些事。让孩子从人与事中得出感悟和想法,再把感悟和想法写出来,那就是一篇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了。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多读些课外书,如成语故事,人物励志类的书,山水风景与春夏秋冬描写的书。建立他的语言描述能力。

2.多让孩子身体力行,去感知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日出日落,春去秋来,高山流水,海纳百川等众多自然现象,并引导他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联系在一起。

3.多与人沟通,多做些事,如帮父母做家务等,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的心灵达到触动,这样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总之,好的文章,是表达生活的千姿百态,是人生的缩影,借助与自然山水,花草,鸟兽,四季来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不需要太多炫美的文字,只要把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完美的作文。

写作文是用自然景色来描述生活,用有形的东西去展现无形的东西。


千教万学


关于写作文,你可以关注‘’沐清风明月‘’,我写了很多指导孩子写作文的文章,就不在这里啰嗦了!谢谢!


沐清风明月


从基础知识历练,从浅入深。一个人如何不历练,不可能生下来就什么都知;天才出于勤奋。现在的小学生,辅助条件占绝大优势,常见一些学生放学就进辅导班,还专有老师在接管,究竟怎么样未去了解,总有明白的一天,暂不敢妄评论,各地习俗或愿意。本来小学生是刚刚接受教育,对很多事情问题感到新鲜、新奇,处于似懂非懂状态,这个时候,在学校老师是最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没有去作调查,常从校园囗过和辅导班门前过,见一些学生聚精会神,离得两米左右未听说什么,但我反问一下自己,如果老师讲课像讲故事一样,那些阅读课不功自破。语文知识,很多人在讲如何难,先得从基础学起,步步爬上。阅读对小学生怎样去理解,老师指引,学生多读、熟读、复读,这样就可以熟能生百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学会在阅读时,便于理解,多对字典里的字、义、意、引申义等多看,必要时抄写下来,使之永远记住。

读读写写,读书,就是为了更发挥自己,写些该写该记的,时间长了,转化为自己使用。阅读能力强了,对一些好的语言好的细节,平时积累起来,总结一些经验,也可反写一些语言句子,有利于维持思路平铺。读书多,写也容易,站得高,看得远。横看成岭倒成峰,说明作者在读书时边:学、看、写、听,很多事例,现在的老师还有内参及课本书,稍有用心,处处春风。小学生的作文课,分教学经验,没规定格式,可以室内也可野外,看老师如何去抓住这个问题,引导教育。一般都是命题式,老师在课堂上讲后,例如《那一次,我很激动》为是突破主题,可以多选或单选角度,以自己喜欢的或者在学校参加集体活动有意义写出来了,可正可侧,这就要自己经历写得很自然。写这东西小学老师引导学生,方法太多,不一一举例,生动形象的还可以带学生出教室门,实地考察一路所见所闻,写些事情,口角小,有影响时代口头禅,加以叙述。小学生文章不是一天两天写好,来日方长,只要有心,没有办不好事。

千百次试飞,总会飞上蓝天。任何事情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在逆境中迎接挑战,胜利属于那些不怕死的强鹰。当她翔翔旋转在空中时,她的光彩夺目,但付出的代价同样重大。


欧绍永


1.这是一篇记叙文,看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

2.先确定文章中心,围绕中心选材

3.确定写作方法:总分,总分总,分总,倒叙还是插叙?

4.列一个题刚:计划写几段?

5.动笔写文章

要写一篇好文章,就在于平时的积累,多看,多记,多写(写日记),为作文积累素材。


龙德




我们知道,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语言的初步学习应该是以听、说为主的。但是由于考试试卷中没有听说方面的试题,老师们为了应试,就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直接讲起了阅读和写作。有的老师还让家长给学生买了大量试题,美其名曰:强化训练。孰不知,这样做违背了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状况:感性的、形象的。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使学生产生应付厌学的情绪,事倍功半,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基于普遍存在的上述情况,愚以为上好小学阅读理解课和作文课可以如下去做:

先说阅读理解课。作为老师,要把那些冰冷的语言阅读材料或教材课文变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讲前可以先提出问题诸如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为什么做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结果等。讲完故事后,既可以让学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布置学生复讲故事,让学生听听复讲和老师讲的相比漏掉什么内容。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強化了细心品质,避免了做阅读理解题的枯燥无味,当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说作文课。无论写人记事描景,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有人、事、景,只不过各有侧重罢了。在上作文课前几天就布置学生细心观察要写的人、景、事,上作文课还从听、说入手。先让学生构思几分钟,把自己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讲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讲的好,谁听的好,然后再比谁写的好。老师要及时夸赞奖励。这样一来,既起到了观察共享、丰富写作材料的效果,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了积极性,他们就会去认真观察、认真讲述、认真写作文。同时克服了作文难、没啥写的问题。效果也比只让学生写好许多!

我们都是教语文的,我相信上述虽文不达意,只要坚持去做,假以时日,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你说呢?


高考语文斋


读写本来就是一体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所以,阅读正好是写作的支架,帮助学生写作。老师就需要利用这个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语言。在阅读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反思作者的意图。


启航020


阅读理解要教会孩子怎么分析一篇文章,首先是写景写物写人,主要叙述对象是什么,每一段分别描写了什么,注意运用的写作手法,(在提到写作手法的同时可以加强告诉孩子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手法。)特别是在作者描述的时候能不能找出某些规律或者描述围绕的中心,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最后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概述一下。(提高叙述和表达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