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钱学森回国,当初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搞搞啥玩什么


1949年冬的一天,正在院子里看着报纸的钱学森突然跳将起来,因为他发现报纸头条上赫然登着一个大标题“

东方巨人崛起,新中国成立!

此时,在美国留学多年且在空气动力学与火箭动力方面卓有成就的钱学森丝毫没有忘记远度重洋前其父亲、岳父对其“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谆谆教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钱学森转身喜悦地对其夫人蔣英说“是时候该回去报效祖国了!”

此时,因为新中国的成立与抗美援朝战争大大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彼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掀起了一场清洗共产党人与驱使在美华人雇员效忠美国的热潮。其中作为华人留学生中且掌握了大量美国军方军事研究机密与技术的佼佼者钱学森首当其冲,其在加州理工学院一应研究许可证书均被吊销。于是,钱学森顺势以此为由提出返回中国。


(在加州理工学院意气风发的钱学森)

1950年8月29日,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登上游轮返回祖国的时候却被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拦住了。这个狂热的美国军方分子认为钱掌握了大量美国军事技术与机密,认为他抵得上5个陆军师,此时任由其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丝毫不顾及往日的朋友情面,无情地将钱学森关押了将近14天,并且将钱学森一生学术笔记与藏书以调查其与共产党人勾结为由洗劫一空。在这十四天里,钱学森饱受了美军惨无人道的审讯与折磨,不让他睡觉,不让他吃东西,企图迫使其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屈打成招,伪造其与我党勾结的假象然后再将其永远留在美国。


(影视被美军关押的钱学森)

在这短短14天,钱整整瘦了30斤,最终被加州理工学院以1.5万美金保释出来。蔣英见到他的那一刻,其嘴里依然念念有词其父亲言传身教的人生箴言“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去,灿烂然而返!

同年9月14日,出了拘留所后钱学森对美当局不再抱任何友好幻想,铁定心志回国报效祖国。然而,另一面美当局仍然对钱学森一家不依不饶,对其囚禁、跟踪调查长达整整5年之久,而钱学森虽无法在航空领域继续研究与工作,但其另辟蹊径在“工程控制学”方面同样成绩卓绝。

一直到了1954年的一天,蔣英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便欢呼着雀跃起来。原来报纸上一位十分熟悉的身影站在天安门楼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没错,陈叔通正是钱学森小时候经常来家里串门且教他和蔣英写字的太师傅,更是双方父亲的好朋友。


(中白须老者:陈叔通)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们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人给国家领导人递信请求帮助而回国的时候,陈叔通出现了。

于是在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与夫人演了一出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好戏,成功让蔣英避开了美国特务的眼线进入一家咖啡厅,请一名学生用香烟纸替其代笔写了一封求助中国政府助其返回祖国的信,再由蔣英以儿时陈叔通亲自手把手教的小孩子字迹亲写了信封然后请人寄到了自己比利时妹妹那里,最终由妹妹辗转到了陈叔通手里。陈叔通接到信大喜过望,马上将此信交给了周恩来总理,总理十分重视,因为此前一直在与美谈判中找不到他们扣押我留美学生的证据。


于是,1955年8月1日在美,俄,英,法在日内瓦关于解决朝鲜战争与印度后续问题后,我方就钱学森等被美扣押问题提出交涉,美方也顺势提出以抗美援朝时我方扣押与俘虏的一批美军人员作为条件交换。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是轮到钱学森问题时,美方却矢口否认存在扣押问题,于是我方亮出此信,铁证之下,众目睽睽,美方只能答应以释放我方俘虏的美空军飞行员为条件放钱学森回国。

但是,美国显然不愿意轻易放钱学森回国,或者说不见兔子不撒鹰。于是我率先抛出诚意,请其他三国公证并且在国际舆论宣传下先释放了美四名空军飞行员作为诚意。此时,在世界舆论之下,美国只得做出了让步,答应释放钱学森等回国,并且我国必须无条件释放所有在中扣押美军飞行员共11名。

在我国领导人前后持续不懈的努力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四口终于登上了开往祖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投向祖国怀抱。


并于1955年10月8日抵达深圳由我陈毅元帅亲自接见。


游子漂泊二十多年总算返回祖国母亲怀抱,种出了两弹一星巍巍然屹立于东方为世人瞩目的苹果树。


不书公子


为了让钱学森回国,并不只是付出了十几个美国飞行员的代价。很多人没有看到背后的代价,钱学森是中国总理周恩来请回来的,从1949年到1955年,中间一共花了六年的时间,

这才是最大的代价。为什么诸葛亮愿意跟着实力弱小的刘备打天下,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呀!

钱学森可是国家总理周恩来出面亲自请回来的人,归国以后是可以直接和中国最高领导人进行对话的。这个分量才是最重的,才是最大的代价。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总理周恩来就非常期盼他的归来,不停的通过各种方式向钱学森表达这种意向。

后来的日内瓦会议,以及中美大使级对话,中国大使靠着钱学森寄出的信件证明其希望归国,加上释放了11名美国飞行员。美国政府无奈,加上周恩来调动国内外各种力量做美国的工作,使得与美国人达成了协议,钱学森能够顺利回国。

现在很多公司都说缺少人才,但是试问有多少公司的老总愿意花六年的时间去请一个技术大牛过来?很多地方都希望留下人才,几时看到地方官员愿意花六年心思去请一个专家过来?所以,周总理愿意花六年时间,通过种种努力,请回钱学森,这才是最大的代价。


历史是什么




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我们先来看他的老婆是谁?蒋英,中国高级军官的摇篮保定军校的校长,中国抗战的战略规划大师级人物蒋百里先生的女儿。

钱学森在美国学习毕业之后,先后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44年,钱学森到

华盛顿参加国防部科学顾问组,第二年在导师冯·卡门的领导下曾和德国科学家长期交流火箭导弹技术和应用的问题,迅速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

应该说,钱学森对他生活工作多年的美国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1949年10月,他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

但在二战结束后,伴随冷战的开始,尤其是1950年后,麦卡锡主义盛行,反共思想高涨,而FBI又从美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发现钱学森曾接触到过周恩来特使。于是驳回其入籍申请,并禁止其参加机密工作。

这时的钱学森产生了回国的打算,于是向学校申请回国探亲。



美国海军部次长丹·金保知道后,以钱学森涉及美军机密工作之深,禁止他离开美国。甚至还传出他这样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1950年8月29本来钱学森想买船票回国,最终被海关拒绝,认定不适合离境,然后进入司法调查程序。


半个月后,钱学森回到家中,但要随时接受相关调查,暂时不能离开美国。于是他在导师的帮助下,又回到了大学教书。

中美双方围绕钱学森的问题展开了多轮谈判,钱学森也深感自己在美国很难有大的发展,却对目前的扣押无能为力。


美国官方经过相关评估,认为基于目前的形势,不放钱学森会引起不必要的国际麻烦。钱学森的知识在五年内可以算得上是先进技术,五年以后就基本属于公开的科学知识了。



一直到1955年,钱学森经由香烟盒上的一封信,辗转到了当时的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手上。

周恩来总理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指示当时在日内瓦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王炳南,要求美国马上放钱学森回国,关于回国的条件可以谈。


1955年8月1 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五次中美大使级会 谈上,王炳南大使将钱学森的这封写在香烟盒上的信以及翻译译件摆到了谈判桌上,作为交换条件,中国释放了12名 美国飞行员。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在洛杉矶港口坐上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轮船,终于走上了回国之路。


新知传习阁


“这个三姓家奴肯定是走资派,走!我们去把他揪出来,免得他破坏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动荡初期,所有人都还没有适应这种混乱生活的时候,就有人发现了从美国回来的钱学森,并表示一定要把他斗翻在地。


危机时刻,周总理下了一个命令,要搞一个科学家的名单。名单送上去后,总理说:“名单中的每个人,你们要保证,出了问题我找你们!”很显然,钱学森也在这个名单上。

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周总理的密令,钱学森会怎样!可能真的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周总理的保护,我这个人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为什么那帮人会说钱学森是三姓家奴呢?周总理为何又如此不遗余力的保护他呢?对于新生的共和国而言,钱学森意味着什么呢?

三姓家奴的表述虽然很难听,可钱学森的确与之有那么一丝瓜葛。1911年末,大厦将倾的大清帝国终于倒下,钱学森也在这一年出生,算是民国国籍。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的钱学森,远赴美国深造。在美国这么一待,就是整整20年的时间。钱学森也由一名青涩的小伙,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能够独自撑起一片天。

1949年,共和国新生之初,急需各种高端人才时,钱学森却申请了美国国籍。他的这种做法简直让各路神仙大跌眼镜。

然而,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此时半岛发生了内战,中美之间有了剧烈的碰撞。钱学森被当做红色中国的内鬼,因而拒绝了钱学森的申请,并将他扣押起来。

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才使得动荡初期,被那些人抓到了把柄。虽然钱学森属于国家机密,难保有不透风的墙。可是对于这样一个人,新生的共和国为何还要坚持让他回国呢?


事实上,在钱学森回国之前,各行各界的大佬都处于观望状态。他们拿捏不准共和国会怎样对他们,更不清楚国内是个怎样的状态,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探路者。

国家争取钱学森,一是因为他是高尖端人才,二是国家要千金买马骨

钱学森滞留美国期间,正是半岛战争的关键时刻,就算美国移民局已经多次下达递解出境的命令,五角大楼也死死的将人扣住。军队高层直到钱学森意味着什么,更知道他对红色中国意味着什么。

1955年,半岛战争已经结束两年,中美在日内瓦召开秘密会议。双方提到了人质交换,借此机会,周总理用十几个朝鲜战争的美军俘虏交换,钱学森也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发光发热。

不管怎么说,历史已经翻过这一页,事情的真相也随着钱老的去世,永沉水下。

可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我们所真切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科学家,在美国受到不公待遇后回到祖国,从此一心投身于国防建设,领导中国的导弹和火箭研究,从此不再受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威胁罢了。

“我们要消灭众生的困苦和匮乏,带给他们愉悦和美丽。”


祗树


很多人对于钱学森存在质疑,我来一一解答。

第一:据传钱49年申请入籍美国被拒,但其夫人蒋英认为不可能有的事。要我说即使有也不用大惊小怪。钱当时在美国科学界地位很高,麻省理工正教授的名头就不说了,“钱学森弹道”,也足够说明钱的成就。而钱的学识是在美国获得,美国对于科研人员的待遇很高,钱在这里找到了的事业,加上国内之前一直在打仗,钱想入籍环境很好的美国无可厚非,和现在很多留学生一样,想要一种好的生活环境。况且钱在之前已经联系上国内,被拒后立即准备归国,这也说明钱老早就有回国效力的打算,只是一时也舍不得美国的优厚待遇,人之常情,入籍失败,被拒绝继续研究后钱也没贪图以外国人之名在美国继续工作的优厚待遇,而是立即动身准备回国事宜。

第二:移民被拒和移民局打官司并不是因为移民问题。钱移民失败是联邦调查局发现了钱和周恩来的往来记录。50年冷战开始,麦卡锡主义开始对准所有嫌疑人员,钱自然逃不了,移民也就不可能了,这对钱固然是个挫败,但是移民失败后因为麦卡锡主义被关押、停止学术研究、甚至驱逐出境,这就相当有问题的了,我估摸着钱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对美国政府失望。试想,移民失败就算了,还把你工作断了,还说要驱逐出境,给你扣间谍的帽子,这事给谁都会受不了,何况钱是著名科学家,在“自由、民主”的美国,为了人身自由和尊严,官司肯定要打。

第三:交换问题,美国当时肯定是不承认用飞行员交换钱回国的事了,自由民主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释放钱当然是美利坚在发现钱并不是间谍将他释放,表明自己的人权嘛。至于迎接飞行员回国完全是巧合,顺应国内民众呼声罢了。美利坚这么多飞行员,几个飞行员对我们来讲不算什么(55年培养一个飞行员要不了等体重的黄金,但也不是什么飞行员都可以去开军用飞机),我们完全是从人权角度才放了钱的(事实上钱通过打官司,联系国内人求助已经把事情闹得很大,美国再不放人舆论上就要吃大亏,释放飞行员只是给美国一个台阶下)

第四:关于亩产万斤,当时钱是在一次座谈会和一份杂志的文章上提出这个构想,在58年被《中国青年报》整理成《粮食亩产会有多少》,后来钱老也解释到:一切条件要建立在完美的光照,完美的种子,完美的地方才有可能达到,况且最多远不止万斤。虽然至今看起来仍然是夸张的,但钱的初衷是鼓励科学界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力量。

最后是人体科学:钱在80年代对气功很感兴趣,提出人体科学研究的话题,这个在现在看来虽然很糊涂,但是80年代正式气功盛行的时候,钱老那时候也老了,对于新鲜事物难免会有好奇,人为气功能提高健康,发挥潜力,因为钱一直没有生物学研究的经历,对于这些也完全可以和亩产万斤一样理解是钱老作为农业和生物学门外汉的一个笑谈,和他在应用学领域的成就相比,就不要那么在乎了。


同学229814858


能把钱学森接回来,花费的钱再多,都是小钱。而钱学森的回归,带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腾飞,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网上有个图片,是晒的钱学森在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某大学的聘书,其年薪合7公斤黄金,没错,您没看错,7kg黄金。更不用说工作上、生活上的优厚条件了。即使这样,钱学森依然回到祖国,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只为使中华民族能够挺直腰杆,找回尊严。

钱学森有一句名言“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多么朴实、真实的一句话。有一期访谈节目,嘉宾是钱老的儿子,钱先生回忆,导弹上天,国家奖励钱老1万元,这在当时可是巨款。钱老用这笔钱为手下众多的科研人员添置了计算尺。以后,海外爱国华侨、香港实业家多次奖励钱老巨款,淡泊名利的钱老把这些钱都用于添置急需的设备。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新找回自信,并坚定不移的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就是因为咱们有钱学森这样的民族脊梁。

钱老走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


山南东道107326231


有人说:“换回钱学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与美国最划算的一笔交易,没有之一。”我举双手赞成这个说法。

钱学森归国前,美国当时的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为让美国政府留住钱学森而威胁当局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而在今天看来,钱学森的价值又何止区区五个师的兵力?金布尔真是太小瞧钱学森了。

我们可以看看五个师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20000人编制来说,5个师就是10万人兵力,那么,钱学森抵得上10万兵力吗?就今天来说,钱学森已经成为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了,他是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王”,因为钱学森当机立断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和原子弹的成功发射,直接提早了至少20年。区区五个师与钱学森这些作用比较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所以,毛主席曾嘲笑金布尔之言说:“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五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钱学森归国的过程,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钱学森出身最著名的浙江钱氏家族,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的第三十三世孙。中国的豪门望族很多,但往往只有短暂兴盛,而浙江钱氏却代代人才旺盛,至今不衰,成就了一个十足的奇迹:从钱镠到钱俶、从钱易到钱大昕、从钱玄同到钱钟书,个个名声显赫,而中国科学上的“三钱”,即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都是出自同一个家族,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还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学深厚的家族,自然有着良好的教育。钱学森1935年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先后获航空工程学硕士、航空博士、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至1955年归国前,他长时间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和火箭、导弹领域的研究,未满30岁就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便想携妻归国,为新中国服务。当时,美国的反华势力很大,而对于钱学森这样可以给军事带来极大影响的科学家,自然成了严密监控的对象,美国人怀疑他是共产党,美国军事部门甚至突然吊销了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而这,反而激起了钱学森回国的迫切。但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美国移民局的却将他抓捕了,并拘留了一段时间,从此,归国无望。

1954年,钱学森写了一封信,托人辗转交到了他父亲的好朋友、当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手里,希望中国政府能出面帮助他回国。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和努力下,经过多个来回的反复谈判,最后以释放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11名美军飞行员为条件,达成了美国同意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蒋英,还有两个宝贝女儿,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从此,钱学森成为了中国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新中国的火箭导弹、航空航天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换回钱学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与美国最划算的一笔交易,没有之一!


帝国的脸谱


“两弹一星”元勋不是“三钱”而是“四钱”。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中国卫星之父——钱骥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乃“四钱之首”。钱伟长因划成右派,没参与“两弹一星”的科研,但“两弹一星”的提案有他的功劳。他们都是吴越王钱缪(liu)的后裔,都是海龟牛人,功勋卓著。然而在归国的路上,四钱之首的钱学森,最为曲折,最为坎坷,最为传奇!

那么为让钱学森回国,我们付出了什么样代价呢?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为吴越王33世孙,钱父钱均夫与鲁迅、蒋百里等一同赴日求学。钱蒋还结为亲(qing)家,说起来钱学森的夫人蒋英也姓钱,这是为何?钱母喜欢女孩,请钱均夫的国内同学蒋百里三女儿过继到钱家,取名钱学英。感觉赵雅芝像蒋英,但她比赵雅芝美多了。蒋英为什么这么美?因为是中日混血!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兄妹情升华成了爱情。



钱均夫是学霸,钱学森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神!1935年刚24岁就赴美读博士了,因为学习太好了,毕业即就职于加州理工学院。那时,火箭🚀未受重视,他就把理论变成了现实了。于是,成功地引起了美国军方的注意——授予保密许可证,可以随意翻阅五角大楼及相关单位的保密合同。



35岁在《航空科学杂志》发表了《超空气动力学及稀薄气体力学》。这篇文章比七品芝麻官的文章牛多了,直接被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终生教授。他们新婚夫妇在美国🇺🇸过非常幸福。就说那工资一月就能顶福垊一辈子的工资。知识就是财富,赶紧的悬梁椎骨!人活着是为了钱吗?至少钱先生不是!



1947年美国闹麦卡锡主义,首当其冲的,就是在美国的外国人受到冲击,还有一些观点比较左的人(美)国内人士。麦卡锡这个参议员越来越离谱,上纲上线,除了他自己,看谁都是坏人。到了1949年后,他裹挟民意逼迫总统表态,越玩越大。而这时,大陆刚刚解放。钱学森也被麦卡锡主义搞得没主意,于是决定放弃一切待遇,回国。他这是准备要拿一月跟福垊一样多工资的节奏。为什么美国总盯住他不放?

因为他太牛了。

因为他是中国人。

因为他掌握着秘密。

因为他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几乎全是机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美国海军次长金梅尔惊恐地说:钱学森一个人顶五个师(的战斗力)!


美国联邦调查局加大了对钱先生的责难,百般问询、调查、监视。钱学森也就越来越想回国。



多亏他的老师冯卡门先生从中帮忙,得以保释,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钱学森听说后先是一笑说:郭永怀能顶十个师。然后带着书籍、资料、光盘💿等回国。被海关扣押,移民局逮捕,监控居住,基本处于被软禁状态。这一软禁就是五年!



这期间大陆,钱先生都在努力,虽然差强人意。只到1954年,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求救信,是钱先生发的。当时,中美英法苏正在日内瓦开会,周总理指示趁美国人请英国人疏通关系之际,力争将科学家、留学生能尽快安全回来。



1954年6月,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侨民问题进行磋谈。我方为表诚意,先释放4名飞行员。约翰逊拿不出理由却又不愿意放回钱学森。总不能一直说五个师,五个师吧,但的确在想五个师。我方不惜以释放11名朝战飞行员为代价而争取钱学森。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5年8月4日,美国移民允许他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先生一家四口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1955年10月1日清晨,在国庆节这天,回到了他的国家他的国,他的国家他的家!然后就是他众所周知的成就了!


福垊


当时付出的代价就是十几名抗美援朝中俘虏的美国飞行员和我国领导人的辛苦周旋,但是,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钱学森)

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的得意弟子。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不到30岁,钱学森就成了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蒋英)

193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顺利毕业,取得航空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7年,钱学森又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其实,钱学森对于生活工作过多年的美国还是比较有感情的,1949年他曾向美国提交加入国骨骼清奇籍申请,然而不久后,麦卡锡主义盛行,美国上下反共思想高涨,加上美国FBI发现钱学森接触过周恩来特使,于是怀疑钱学森通共,果断驳回其申请,并停止了他的一切正常工作,吊销了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

于是,钱学森萌生了回国的坚定想法。1950年,当他登上港口准备回国时,却被美国官员拦住,并被关进监狱,美国的海军将领丹尼·金布尔在听到钱学森想偷偷返回中国的消息后,曾经愤怒地说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蒋英剧照)

虽然后来,加州理工学院替他交了保释金,他得以安全回家,但一直被监视,彻底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195年的一天,钱学森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父亲的朋友陈叔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身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图片,他想到了通过陈叔通寻求国内领导人帮助的办法。于是,他让太太蒋英用左手在一个烟盒上歪歪扭扭地写下“求救信”。为避免被发现,这封信先是寄给了远在比利时的蒋英的妹妹,之后才辗转寄回国内。当陈叔通将这封信交给周总理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营救计划。

(蒋英剧照)

当时正值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趁此机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协商,经过多轮回合,美国终于同意准许钱学森回国,代价就是中国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终于,在国庆节这天,钱学森踏入了令他魂牵梦绕的祖国的怀抱,开始了他光辉灿烂又可歌可泣的科研事业。

团队特邀嘉宾:飓风娱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


一枚明粉


中国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迎接回了这位著名的爱国科学家。

当然你要是看所谓“钱学森回国秘闻”,会煞有介事的说释放了美军几名或十几名飞行员,以此为筹码或代价交换钱学森回国,这种说法是对钱老的侮辱,也是对两个国家的误读,不管是美军飞行员,还是钱学森,都不是什么绝对的交换条件,或者说是代价。

难道没有钱学森回国,我们就应该把已经关押了三年的美军飞行员无限期的继续关押下去吗?咱们国家对战俘问题不应也不会是这样处理的,这不符合咱们“优待俘虏”的优良传统惯例。

反过来,有人说美军飞行员的培养如何如何不易,每个飞行员的体重相当于等重量的黄金,所以美国人务必把他们交换回来,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属于基本常识错误。首先,在中国可能会是这样,但是在美国,民用飞行执照很容易考,飞行学校众多,至少飞行员并不属于是稀缺物种;其次,即使不是飞行员,美国仍然会致力于往回捞,家庭和社会舆论方面,军方是承担不起的,捞你,并不是因为你是飞行员。

我们再来说说钱学森的价值,不要再强调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的那句“钱学森等于三个到五个师”这种说辞,至少美国人是主动要把钱学森往外推的。在麦克锡主义盛行的当时美国,出于对钱学森对美忠诚度的怀疑,不仅驳回了钱学森的入籍申请,进而禁止钱学森继续参加机密工作,雪藏了钱学森五年之久,期间还屡次关押审查。这五年同时也是钱学森为了移民进行上诉的时间段,钱学森只能自行著书立说和从事简单的基础理论研究、教学工作。美国之所以迟迟未将他驱逐出境,当然也有不想让钱学森回国的动机,虽然

自己肯定不用,但也不想白白推给潜在的对手使用。

无需怀疑钱学森先生的忠诚,这五年间,这种忠诚度越来越深,最后他也决定无论情况发生什么变化,都要回归祖国,并及时把回国的想法和美国人的阻挠写成信件辗转传送给了国内的陈叔通,这才使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谈判桌上,我方占据了先机。为了表达诚意,中方先行释放了美军11名飞行员战俘,之后

,美国才投桃报李,心照不宣的将钱学森“递解出境”,钱学森这才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事实就是事实,我们无需讳言,钱学森先生当然是一位可敬的爱国者,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但英雄人物也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并非从出生就带着圣洁的光环,不需要过度包装成完人。

钱学森先生对国防的贡献度和重要性,谁也不能抹杀,他对祖国的忠诚,也是经过一步又一步的时间逐渐培养生成的,可能并不像报告文学中那样高大上,但朴实之间,点滴之处,方见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