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朋友,數學基礎不紮實,該怎麼辦?

靜寶63131921


數學基礎不紮實,往往是數學概念和算理沒有熟練掌握,最近

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服務群裡家長討論最多的數學基礎概念問題,比如數的組成。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二年級小朋友學兩位數加法筆算豎式,我導入到一年級趣味數學。其實兩個年級都有在學,學習豎式,首先數位對齊,那麼數位的概念理解,位值這塊內容始終得不到重視。為此王老師專門設計了數位訓練表格。以及加減法豎式標準練習表。粉絲反饋還是很好的。

基礎概念和算理

① 加法豎式筆算

豎式熟練運用是真正意義的計算開端!理解轉化過程很重要,不理解就談不上靈活運用。王老師數學教育觀點向來重視夯實基礎概念。

② 乘法的含義

二年級還會接觸到表內乘法,理解乘法的含義比記乘法口訣重要!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王老師一年級趣味數學專欄,11活動截至17號,18號調升至99元,告別劣質教學內容,以精美素材,助力興趣培養,思維訓練。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解題策略


一學堂王老師


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上面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每一門課程時,都是由前面學過的知識作為基礎點的,如果前面的知識點學得好,那後面的學習就在沒什麼問題,這一點,相信家長和來世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學生平時的學習中,家長和老師應注重孩子的課本基礎知識點。

家長平時偶爾給孩子練一些困難點的題目,旨在訓練孩子的思維,理解能力,而這些題也是在學生基礎紮實的情況下。那怎麼紮實小朋友的基礎知識那,下面我們以二年級小學生為例來看一下:

二年級小學生基礎不紮實,其本身的原因在於,一年級的計算以及思維訓練沒做好。

①學生應該“溫故知新”,“穩故”主要是在課本基礎知識上下功夫。比如再回頭複習一下一年級計算、看圖列式、鐘錶等的內容。



②家長應該給學生多做一些練習題,這個練習題,不宜太困難,基礎的最好。

③家長然後孩子最好準備一個錯題本,在錯題本上把做錯部分改正過來,並且把那道題的知識點寫在哪裡,知識最重要的一點。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意見,希望能幫助到學生。


譚老師數學課堂


我女兒今年也是二年級,我對二年級教材還算了解。二年級數學內容不算很多,重點就是表內乘法,佔了兩個章節,另一重點就是100以內加減法計算,要求會列豎式計算。測量、角、認識時間及物體觀察,這些都是生活常識,相對來說還算簡單。


我覺得題主說的基礎不紮實,應該是計算不紮實。很多孩子失分都是在計算上。昨天我女兒那班數學考試,很多孩子考的成績非常不理想,重要原因就是計算不好。一方面是計算速度太慢,到點完不成試卷,另一方面就是正確率不高,不是忘進位就是忘借位。

想讓孩子的基礎紮實,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練習。每天回來做一些連加連減的試題,不但能提高他的計算速度,也能提高正確率。乘法口訣一定要背熟練,家長沒事就可以提問一下,或者和孩子比賽一起背。至於應用題,一般也都是列算數計算,不過有些題比較拐彎,這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想提高孩子理解能力,那就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低段數學的重點就是計算,想紮實只能多練習,沒有捷徑。在運算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牢記計算法則,先乘除,後加減,有括號計算在前面,列豎式要對齊,計算先從個位起,超過十要進一,不夠減要借一。記住法則,多練習應用就好了。


靜等花開1206


三年級之前的所謂“數學”,只是算術!

說句不太合適的話:這個時期所謂的“數學”,就算不學,長大了也自然會。

這個時期,寓玩於學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做做遊戲、做做手工、散散步、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在玩的過程中,給小朋友一些引導,理解一些簡單的“數”的概念,前後左右位置的概念,速度快慢的概念,物體形狀、大小、多少、輕重的概。

一切都不必刻意為之,順其自然就好。

這個時期沒有必要太在意小孩的成績,也沒有必要給小孩子過多的壓力。

這個時期去追求滿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因為這個階段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

在三年級以後,就要開始關注他的學習態度了。

態度一定要端正,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五六年級的時候,就要開始關注他的成績。

因為這個時候,開始用到邏輯思維能力,開始注重學習的方法,知識架構開始向初中過渡。

小學和初中的知識架構和思維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初中的數學開始要求建立數學思想!

到了那個時候,可以報個小升初輔導班,銜接一下小學與初中的知識。

總之一句話,小學二年級沒有必要過份擔心,只要每天輔導小孩完成家庭作業就差不多了!



糖醋數學


這種情況在低年齡段孩子裡非常常見,不用緊張!因為孩子年齡越小,所用的感性思維越多,而邏輯思維越少。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隨著她自身的生長髮育,這一問題全越來越少。首先要做的是瞭解自己孩子是用什麼方法學習語文的,(語文學習中的感性思維多於數學)然後從中發現其學習的特點,並幫她把這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轉到數學的學習上來。同時要保護她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學習自信心,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她就會在數學方面找回自信。萬不可進行不同科目之間的比較,也不可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也不要打擊孩子這方面的自信,否則會適得其反。

另外,父母親自己的知識結構也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善於運用數理邏輯知識的人,而且與孩子的交往中也長長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那孩子也就會從中不斷地接受教育,而父母本身就不願意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那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對這方面的知識有感覺。

孩子學不好數學怎麼辦呢?

1.上課認真聽講2.抓緊重點,難點,要點3.多練習就能夠熟能生巧4.作業按時,認真完成5.考試時放鬆心態,細緻地考,試卷發下來後錯題要弄懂6.遇到不懂及時虛心求教


52math


小學生學數學最主要解決閱讀、計算、邏輯等三個方面的問題,我建議做出了以下的“計劃”,和廣大家長交流與分享:

  一、抓速度最重要:

  和不少孩子一樣,大部分孩子動作慢。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容易忽視了這一點,總認為孩子長大就會好了。但現實告訴我們,等不及啊!三年級一到,功課量明顯提高,如果能1.5個小時做完的作業,她做2.5小時,就是活生生少了1個小時,要知道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1個小時的自由是多麼寶貴啊!

  因此我強烈建議不論何種情況,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正確率都可以不管,必須把速度抓上去。而且,速度並不和“自由”相違背,速度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事都要匆匆忙忙。速度是自由下的規則,有了速度就有了時間,有了時間,才有一切的可能。

   再以初中生舉例,等讀到初三的時候,全班絕大多數同學都要做到晚上10:00以後,但做得快的同學一般在8:00左右就迅速做完,然後晚上還有足夠的時間看課外書或運動、娛樂。

  二、智慧態度看刷題:

  應該說,雖然很多題目(答案)一如既往的僵化,但是我們家長要一不抱怨制度,二不抱怨老師,而是通過仔細地梳理和理解,指引孩子更全面及觸類旁通地理解“正確答案”,決不輕視孩子的任何“幼稚”的疑問。

  如此一來,一道題目就不僅是為了求一個正確答案,而是通過一道題,事半功倍地儘可能地學出知識面,學出興趣,學出探索精神。例如我們做到數學的“簡便計算”時,指引孩子把各種簡便計算的方法歸類,把自己容易出錯的原因歸類,這不僅讓孩子能更快地完成作業,最要緊的是同時也真正地在做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的意義。

  回首自己的學習經歷,我覺得“知其所以然”是最能激發學習興趣的,不僅如此,日積月累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自由是自己給的:

  通過對孩子學習的思考,我也反思了自己思想中對於“自由”一詞的偏狹認知。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不自由”的一面。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大環境,那麼如何在小環境中真正幫助孩子去認識“自由”,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課。

  我現在認為的“自由”是,首先是“理解”,這理解,既是對歷史現在的理解,也是對自身及外界的理解;其次是“勤勞”,再自由的國度,也不可能躺著吃脖子裡的餡餅;最後是“接納”,所謂接納就是,我從我的智力、能力、心力方面都思考過了,盡力了,並真心地相信,那麼不論現在怎樣,未來怎樣,都保持“接納”的心態。


數理小號


噹噹給你一個終極必殺技,想辦法休學一年,如果學校允許的話轉入下一級,如果學校不允許的話,那就不能休學,就需要家長自己進行輔導了。

我們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有著絕對的關係,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吃力的話,僅僅依靠家長來補充的話有可能能補上,但是最大的難點在於這種補充是否具有持續性,如果沒有持續性的話,那麼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有限的,孩子在不遠的將來人人會成績下降了。

你所說的這個問題,我有一個這個建議上面已經說的很明白,就是想辦法休學。

各個學校的修學條件可能有所不一樣,但是您可以瞭解一下班主任,詢問一下學校的學籍管理方面的規定,如果有必要的話,確實要動用自己的一些關係,休學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的適應能力會得到加強。

如果您對修學這種方案有著不同的意見,你可以瞭解一下各個學校休學的學生的成績有什麼影響。

除非是特別笨重的孩子,可能會即使休學成績也提高得不明顯,或者說沒有任何變化,出現這種情況,我想肯定不是你家的孩子,因為能提出這個問題,表明你對孩子的關心是有足夠的。

您可能感覺到九年義務教育無所謂,讓孩子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直接跑到頂,算是就像人生的一場拔河,你跑不到最後,我找一個車把你一塊拉到終點,就算畢業了,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如果您的孩子在第一次起跑的過程中發現了困難,那麼我們可以讓他稍微休息休息,等一等,等到下一批的時候我們再一起跑,隨著年齡和身體的增長,我想下一批你還是有優點的,這個優點,有可能會保證您的孩子一直在下一批次的優秀行列裡面。

就是這個建議,其實我覺得這個建議是非常好的,不知道您認為應當如何?


談笑有白丁往來無鴻儒



數學思維不紮實,關鍵是數理思維啟蒙沒做好


附你拍一數學思維創始人唐振華先生部分講話,我想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數學啟蒙這件事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全世界的家長都會給孩子做數學的啟蒙,但真正把孩子教明白的可能不多。

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6歲,一個3歲,作為一名老父親,我是這樣教他們數學的:

“寶寶,跟爸爸學數學哦,這個數字叫1,這個數字叫2, 所以1+1=2,你記住了嗎?記不住打屁股”。用這種方法,迫使孩子記住了1+1=2,2+2=4,2+3=5, 等等等等。

這難嗎?一點都不難。但有用嗎?一點用都沒有,因為我發現,孩子知道2+3=5,但當我問他3+2等於幾的時候,他懵了。

這種教法叫做“背誦法”,1+1=2作為一句話被孩子記住了,這和背一句唐詩沒有任何區別,但讓孩子真正理解為什麼2比1大,1+1為什麼等於2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這背後涉及思維方法的形成,邏輯的形成。

不少課外培訓,幼小銜接、學前教育,他們的數學培訓本質上是“記憶”,比如讓小孩子做20以內的加減法,就讓他們強化記憶,3+3等於幾,3+4等於幾,這種方法其實不太涉及到思維的訓練,主要是記憶力的訓練,熟練度的訓練。

這樣的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做題,考試也沒問題。但遠遠進入不了我剛剛所說的,思維有速度、思維有精度、思維有角度、思維有深度的程度。

這些孩子學習數學,也建立了一個底層系統——“記憶系統”,而不是“思考系統”,他們屬於硬盤很大,內存很大的電腦,但是CPU不快。

如今,發現這一點的家長越來越多了,所以傳統的以“記憶”作為核心訓練手段的的數學思維訓練開始變得過時,家長們開始尋求消費的升級。

能夠真正讓孩子懂數學,並提高頭腦的自主思考能力的思維啟蒙開始得到重視,並且從最初的第一批線下機構逐步向線上擴展。同業者們共同創造了一種基於數學、又高於數學的思維訓練體系,從計算能力入手,拓展到空間想象能力,圖形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開始嘗試給孩子們建構“思維的操作系統”。為了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簡單的數學啟蒙和同步輔導,我們更形象的把我們做的事稱之為“數理思維”。


你拍一數學思維


家有二年級小朋友一枚,數學一直在班裡學的不錯。主要是家裡教,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我娃現在三四年級數學平時也在灌輸。我們是在陪她玩遊戲的時候,順便就把題灌輸進去了。再就是做題。每天和她溝通好除了作業,額外做五道題,最後就習慣了。她每次家庭作業寫完,主動就會做額外的作業。


清水楓竹


趕快補吧,2年級還來得及,過了三年級你孩子基本沒機會了。最好是家長自己教,2年級東西不難。小學畢業文化都可以教,如果自己沒時間就請1對1。別補1對多的。你孩子二年級都跟不上說明底子太差,1對多的教學是浪費錢,浪費時間。孩子學習時間真浪費不起,每天都有新東西學,前面不會後面就聽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