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是如何避免重蹈第6集团军的覆辙?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1944年的春季苏军南方的乌克兰发起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总计投入了3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决定性的进攻放在了北翼,中路和南翼的负责牵制当前德军并尽可能的突破其防线。与之相对应的德军防线则呈现出‘’南重北轻‘’的态势,希特勒不愿放弃南翼的矿区,导致其南翼的突出部耗费了大量的兵力,很显然苏军企图从北翼发起决定性打击,来包围歼灭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摧毁德军的南翼防线。



苏军分别从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的防线上达成了突破并向纵深发展,把夹在中间的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合围,只剩下南面还没有封闭。包围圈里有22个师的兵力,这几乎是另一个斯大林格勒,该集团军目前只能由空运提供补给,更为要命的是希特勒再次下达了坚守现有阵地的错误命令,禁止任何的撤退!形势的严峻性,关乎整个南翼甚至东线的命运。


最终第1装甲集团军及时的实施了突围行动,成功的跳出苏军的包围圈,这一成功的突围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该集团军司令胡贝,另一个就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

在苏军切断了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补给线并深入其后方时,胡贝将军便立刻开始做突围的准备工作,他命令抛弃所有不必要的东西,燃料优先供给坦克、自行火炮,严格的控制弹药的消耗,时刻保持着部队的机动性,等待突围命令的到来。这位即将到来的突围行动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更为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曼施坦因的正确指挥,首先他一开始便坚决要求第1装甲集团军突围,不做任何的犹豫,为了让希特勒同意突围,不惜以辞职相威胁。其次就是在突围方向上,他否决了胡贝提出的向南突围的建议,坚决要求其从西部突围,正是这一改变挽救了第1装甲集团军,挽救了德军整个南翼。


当时第1装甲集团军的南面尚未被苏军封闭,而西面有苏军两个集团军和6条河流,显然从南面突围更容易成功。但是曼施坦因看的是局势的整体发展,如果胡贝向南突围,则其与左翼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缺口便变的更加巨大,苏军主力则会利用这一巨大缺口向西做更深入的挺进,一直到达喀尔巴陌山,介时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不仅第1装甲集团军再次陷入包围,A集团军群也同样难逃覆灭,所以他坚决要求向西突围,恢复同第4装甲集团军的联系。

事实证明曼施坦因的决定是正确的,当时苏军指挥员朱可夫也是判断德军会从南面突围,所以将其西部的主力都转移到了南面,如果第1装甲集团军真的从南面突围,无疑会撞向苏军主力,等待他们的是苏军强大的坦克第1集团军。


小小狼王


1944年2月17日,徳第一装甲集团军在胡贝上将率领下,与徳第8集团军共同参于解救在科尔孙被围的徳第11军、42军,其中3万多人回到德军防线。2月22日,德第一装申集团军被迫放弃铁矿场。3月4日,朱可夫对舍佩托夫卡地域的徳第一、四装甲集团军发起攻击,并突破防线。

4月8曰,在卡缅涅茨被合围十天的胡贝上将,率军冲出合围圈。

1944年7月18日,德笫一装甲集团军在布罗迪地域,被苏第一乌克兰方面军合围。当时胡贝上将辖德第三、二十四、三十六装甲军,第五十九军,共六个装甲师、一个装甲护卫师、一个炮兵师和十个步兵师,总兵力近三十万人。元首担心又出现一个斯大林格勒,严令徳国空救援。至至7日22日,约2.5万人被俘。冲出包围圈的德军几乎失去了所有重武器和重装备。

4月9日,这支残军终于与徳第四装甲集团军会合。因为未能全歼,朱可夫一直受到指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