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有多重视孩子的教育?

在花丛中打野


我是苏北人,在苏南做了一年多的老师(挺厉害的一个课外辅导班),所以对于江苏的教育可能了解比较多。在做老师期间发现我们江苏的学生真的很厉害,家长也是很厉害。最简单的例子是,只要有学生是外省的,肯定是跟不上的,而且基础都是很差的(这或许也有点片面,毕竟来辅导班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本来就不好的)。虽然苏南的经济很发达,很多有钱人,但是每个家长都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很高,除了周中的学习,基本上从周五晚上就开始在辅导班上课了,而且很多家长我都会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大部分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教育理念。

而苏北,或许经济上不如苏南,但是在孩子的学习投入上绝不会比苏南少。绝对是将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贯彻到底。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如果单凭学校的周一至周五我们根本无法与苏南比较,因为苏南可利用的优势太多了,所以我们都是学校组织的补课,周末,寒暑假,晚自习等等,学校只收去很低的补课费,可能划下来一节也就1块钱,老师牺牲了大量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学生,所以苏北的老师真的很累,付出很多。家长也都会积极的配合老师,所以哪怕我们就是一个县,一年清华北大都至少有10个人,都离不开老师,家长对教育这件事的重视。


可爱多159


有机会再江苏呆过一段时间,讲一个小故事吧,有一次去朋友的培训机构接她,在大厅等她的时候,碰到一位妈妈带着自己读3年纪的女儿过来咨询报班的问题,她说她是从上海那么转过来的,看了江苏这边的课本和上海课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怕女儿转过来,学习会一时难以适宜,和女儿商量了一下,所以决心要报班。那老师问她女儿成绩如何?小女孩很自信的说在上海那边能排前5,数学经常全班第一。这位家长对比了1v1和1v5的精英班之后,然后问女儿想要上哪个?她女儿在一旁看着上面的课程介绍,时不时的向课程顾问询问授课方面的信息,小姑娘和妈妈商量着最后选择了精英班。在两母女的交流十分的有经验,对于补习真的是寻常,走的时候小姑娘还和她妈妈商量说:那我在线和英语外教学习时间要挪到其他的时间了......这个印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光是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以及孩子对自己教育的把控,我一直都认为江浙沪一带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而且十分讲究方法。


童画印象


正好我们孩子去年高考,现在大一,我来回顾一下。

大多数江苏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教育是头等大事,甚至家长的工作,住房的选择都会为这个让路。

首先是幼儿园,我们巧了,我一个同学的老公是省级机关的,我们孩子有机会进入省级机关的幼儿园,省级示范园,就是最好的。当然要交赞助费,6000。2002年大概相当于我半年工资。现在回顾觉得不是必须上这么好的幼儿园。

现在的家长好像重中之重就是小学选择。买学区房,上名校。我们当年没有能力。当时有一个关系好的家长帮我们牵线,4万可以上琅琊路小学,所有人都知道拉萨路、力学、琅琊路是最好的小学。当时家里没有这么多钱,就放弃了,就近入学的。现在回顾,小学名校能上当然好,也不是必须的,必须的是陪读,每天都是。这期间,老婆在开店没时间,我就同意了单位买断工龄,失业了,全程陪读。

小升初,我就直接说了,名校不是必须的,进入实验班是必须的。我早就看清了这点。中考只有一半的孩子能进入普通高中。名校的普通班也有很多孩子不能考上普高。而所有实验班的学生都是经过选择的,是学校的脸面和重中之重。我们动用了所有的家庭资源,给了中间人2万和报销了他的活动费,进入了三流学校的实验班。这期间,我的公司上了正轨,老婆就关了店,一心照顾孩子生活。

中考,孩子考上了四星高中,进入了最好的班。这三年高度紧张,甚至每一次考试的排名都牵动着神经。除了管好吃喝,其他也插不上手。我们买了大房子,但仍然挤在离学校近的小房子里。很多家长都是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慢慢地,孩子成绩进入了学校第一集团,为了补齐短板英语,我们上了一对一,一次课五百多,上了一年四十多次课。一模之后,物理总是上不去,又补了12次一对一,七千多。学校自己也在补习,这期间钱就是纸。

孩子还算顺利考上北京的211。如果不能保研清北这样的,肯定就是出国读研了。我一个朋友,双胞胎孩子,一个在北大,一个在南方科技大,真的在准备卖房给孩子出国。


王晓njgl


毫无疑问,不管是从近几十年的历史来看,还是从更长的时段来看,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江苏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其他省份的家长或许也是十分重视教育的,但是从程度或者力度上来看,都不如江苏,中西部许多省份在家里有几个孩子后,只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不是对所有孩子都进行一样的教育投入。

江苏从地理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苏南和苏北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不过教育的重点不太一样,苏北比较重视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苏南更重视素质教育。小编自己是苏北人,现在居住在苏南,所以对苏南和苏北的教育都是有所了解的。今天,小编就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亲眼所见来讲述一下江苏人对于教育到底有多重视。

苏北的义务教育,学校、家庭、家长的投入都是极其大的,而这种投入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苏北现在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在读书期间受到良好的照顾,因而两个家长一般会有一个在家中进行陪读,有些从初中就开始陪读,实际上这对于经济实力本来就不雄厚的苏北家庭来说无疑是会背上沉重负担的。许多家庭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连家中的田也不种了。学校层面来讲,苏北的学校为了争取高的升学率,通常会非常注重师资和授课能力。以小编曾经所就读的苏北某中学来看,学校里面单单晚自习就有五节,这是许多外省人很难想象的。

而在苏南,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因而在大学阶段就会让孩子出国留学,有的家庭甚至愿意卖掉自己的房产,或者换一个小一点的房子,以换取孩子出国的机会。苏南的家庭还普遍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孩子文化课学习之余,还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业余爱好补习班。

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江苏人重视教育,所以江苏才是一个教育大省,一个人才大省,一个经济大省。


青年史学家


我身边的家长有多重视孩子的教育呢,就我女儿这个年龄段来说,基本就是一周至少三到四节课外课(外来务工的孩子培训会很少),身边上小学的孩子基本就是奥数、新概念、体育外加一个才艺,初中的孩子基本就是提优、体育和才艺。家长再也不是以前只要孩子读书好的观念了,要的是你全面发展。大概是我身边大多数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吧,都特厉害,初中考私立的、初中英语达到高考水平的,开画展的,保送高中的,考上985/211的,还有大三就被保研的,这些孩子的家长,就是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曾经有个同事跟我说,她说为了让她女儿能坚持每天背单词,她下载了百词斩每天坚持背四十个单词,用来激励孩子。


菜鸟进论坛


还有一个多月孩子就要高考了,我们全家的苦日子也算熬到头了,但愿孩子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也不枉十多年寒窗苦读。

我家住在苏北小城,孩子小的时侯,我和孩子他妈都没有正式工作·,我下岗在家靠蹬三轮度日,孩子他妈在缝纫厂上班,每天六点上班晚上九点回来,只有过年有几天休息,其他风雨无阻,基本全年无休,尽管日子过得很苦,但我们丝毫不敢放松对下一代的培养,我们深知只有让孩子念好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为此孩子念小学时不惜花费8000块钱送孩子到双语班,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好孩子也争气,一直都是三好生,考高中时以全县第七名上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孩子他妈本打算就近读县城的高中,这样离家近也好有个照应,而到了市里他也只能住校了,而几乎所有的考上市里学校的孩子们的家长都选择了陪读,就是放弃工作,在市里靠学校附近租房子(房租大约二三万每年)照应孩子生活起居,这样的条件我们家显然不能具备,但我们能做到的是最后几个月租了个小房子,让外婆去照应,因为江苏的考生,竞争实在太激烈,孩子高一暑假,自己在网上做了北京的高考数学卷,最后做完了对了一下答案,惊奇地告诉我他居然考了个满分,而在江苏盐中他的成绩在班里却是35名左右,也就是倒数,但我知道孩子已经尽力了,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半睡觉,辛苦程度远远超过孩子他妈,而他还未满十六周岁,最后祝愿所有今年高考的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a2880803912ef71e3b78e955d9ec065\

炊饼呼叫脆梨


我家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在南京江宁区。哦,刚上小学。现在几乎每周都有模拟测试。每家都要准备一台打印机。除了随课练习题之外,还有老师额外下发的模拟试卷。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都会被老师喊去聊天。开家长会。孩子每天回来,语文,数学作业正常到九十点钟。才一年级呀!


艸屮芔


85后,南通人,高中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12点睡觉。走读,妈妈在学校旁边租房子负责后勤。自己有孩子了,四周岁开始学钢琴,二年级,语数外辅导班以外,钢琴,舞蹈,美术,书法。晚上做作业全程陪同。


善水哓哓


多重视教育,这么跟你说吧,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小朋友就要熟练掌握分成,拼音的拼读和区分单、声韵母,家长们是呕心沥血啊,一年级基本就要补文化课了,还有各种兴趣辅导班,我们这还是农村,总之家长和孩子都紧张兮兮的,没办法竞争太大了。


越努力越幸福29


即使苏南地区也只有50%的人能考上高中,其余的全部被分流到中专和技校。虽然网上很多人都喊着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但如果让他们的孩子进去学很多人就顾左右而言他了。用一朋友的话讲,在苏南地区,如果考不上高中就会被三抛弃:家人抛弃,学校抛弃,社会抛弃,并且这个群体有50%左右,有多重视,不用说太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