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中,漯河扮演怎樣的角色?

沙加覺醒


淮河生態經濟帶前不久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批覆,原則上支持江蘇、河南、安徽、山東、湖北共建以淮河為主軸的生態經濟帶帶。其主要目的是治理淮河、保護淮河生態建設;推動淮河流域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建設,在目前經濟發展欠佳的淮河流域實現全面崛起,打造中國又一經濟發展帶;



淮河生態經濟帶原本一開始是以江蘇、河南、安徽三省為主規劃的,主要地區包括蘇北、皖北、豫東、豫東南地區。而這次批覆後,我們看到了魯南多個城市,以及鄂東南少部分地區也加入了進來。如今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總共包括蘇魯皖豫鄂五省的25個地級市與4個縣(市)其規模可與長三角並肩。淮河生態經濟帶具體範圍如下:

江蘇:淮安、鹽城、宿遷、徐州、連雲港、揚州、泰州。

山東:棗莊、濟寧、臨沂、菏澤。

安徽:蚌埠、淮南、阜陽、六安、亳州、宿州、淮北、滁州。

河南:信陽、駐馬店、周口、漯河、商丘、平頂山、南陽桐柏。

湖北:隨州隨縣、隨州廣水、孝感大悟。


淮海生態經濟帶在空間上以“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為格局。

一帶:淮河生態經濟發展帶,以淮河干流附近的淮安、鹽城、蚌埠、信陽四城為核心。

三區:東部江河湖海聯動區,以淮安、鹽城為中心。北部淮海經濟區,以徐州、連雲港為中心。中西部內陸崛起區,以蚌埠、阜陽、信陽為中心。

四軸:依託魯南蘇北交通網,依託京九、京廣、京滬三條線路淮河流域段建設四條城市經濟發展軸。

多點:淮河生態經濟的25個地級市、4個縣(市)綜合聯動發展。
淮河生態經濟帶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上,橫跨中東部地區,起著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紐帶作用。同時,淮河經濟帶也處於新亞歐大陸橋之上,也是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紐帶。淮河經濟帶的建設,將會促進中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中國南北方的經濟合作交流,產業轉移,協調發展。最終渴望打造成“淮三角”經濟區,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



漯河位於河南中南部,在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上屬於中部內陸崛起區、依託京廣線建設漯河——駐馬店——信陽發展軸的北方起點。


那詩那遠方


剛寫完這篇報道的稿子,看到這個問題我再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

2018年11月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的下發了關於《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其中河南有7市入選經濟帶發展規劃,7市分別是信陽、南陽、駐馬店、平頂山、漯河、商丘、周口。此次《規劃》能給河南帶來什麼?更準確說能給漯河帶來什麼哪?

第一,支持漯河對外開放,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大家都知道漯河現在已經是豫中南的物流轉運中心,三通一達在漯河都建有物流轉運中心,其他還包括百世和一些其他的快遞公司,都在漯河建有物流園,並且豫中南的所有快遞基本進河南的第一站已經不是鄭州,而是漯河,此次除了陸路快遞轉運中心之外,《規劃》還提到了水運,支持漯河港內河通航,加大內河優勢,連通周口港,與信陽淮濱港固始港一起打造內河運輸。

第二,在規劃中提到了“三帶一區”的戰略定位和“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空間佈局,漯河正好落在了中西部內陸崛起區內。也就是說在未來的發展上,漯河並不是作為邊緣區域對待,而是作為區域重點來對待,這將對漯河今後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第三,在四軸建設中,河南佔據了一軸。在這僅有的一軸之中,漯河再次入選。根據研究依託京廣鐵路,建設漯河-駐馬店-信陽發展軸。也就是說將來會根據發展需要,酌情對漯河、駐馬店、信陽三市進行區域協調發展,這對漯河來說還是很有刺激性的,畢竟在內陸特區失敗之後,漯河一直缺乏政策上的刺激,此次《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或將改變豫中南各市發展緩慢的窘境,並且對漯河今後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第四,支持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建設。根據《規劃》,在淮河經濟帶建設上有兩項重要條目,其一是支持徐州建立國際郵件交換局,第二便是大力支持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的建設發展,這將有力的推動漯河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豫州記,河南社會資訊達人,在美麗的小城漯河,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