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教師的退休金和職稱掛鉤合理嗎?

手機用戶63895001342


樓主你好,我們國家從2014年開始,才實行這個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這樣一個政策。

所以在2014年以前,實際上還是沿用以前老的這種退休金的政策,因為這個事業單位人員包括公務員單位退休的人,他都是根據自己的職務工資,包括年限工資等綜合起來來計算這個退休工資。

所以樓主作為一箇中人的話,是不會影響你在2014年之前的一些工齡,也就說2014年之前的工齡,完全會考慮你這個職稱工資的,但是2014年繳納養老保險開始,養老保險本身他不是不體現這個職稱工資在裡面的,所以說2014年以後就沒有這個職稱工資了。

實際上這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本身他事業單位人員就沿用這樣一個政策,所以這也就是很多人願意考這個公務員單位,和事業編制單位的一個原因吧。


社保小達人


很多教師對職稱制度有一些意見,認為教師職稱制度不合理,限制了很多優秀教師的發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根據我國現行的教師工資制度,可能把教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是較為合理的一種方案了。

在我們國家的機關事業單位中,我們只有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崗位三類區分。

教師不是體力勞動者,肯定不能按照工人來進行管理。也不是管理人員,所以只能走專業技術人員路線。從80年代開始,教師的工資走的就是職稱路線了。不過當時的工資還是非常低的,只有五六十元,80年代中期,在火車站當搬運工甚至能掙到三四十元每天,可以想象當時教師的工資水平之低。

現在的搬運工可能加班加點一個月也就能跟教師的工資持平了吧,絕對不可能掙到教師的十多倍工資了。

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提升職務,是人生職業規劃的一種發展方式。有初級職稱到高級職稱,可能需要努力二三十年,有的人甚至直到退休也評不到高級職稱。

我們國家一直在宣揚素質教育,杜絕培養只會考試的學生。因此,在職稱評審中也貫徹了這一點。我們的職稱數量有比例關係,高級教師數量就那麼些,可是主要還是死板僵化,無法動態管理。也就導致了大家的意見。

國家在很多文件中,也提出要增加教師中高級職稱的數量。不再實行一個學校職稱總額控制,而是實施一個縣域甚至一個地區總額控制,1到4級的職稱直接由國家總量控制。

2018年1月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要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的崗位比例。

這樣我們很多人退休後的工資就會高一些。

關於我們的退休工資跟退休時的職稱關係合不合理?

這個問題當然是比較合理的,畢竟人努力一輩子,是為了什麼?如果不考慮人的專業素養、能力貢獻,退休之後所有人的退休待遇都一樣,那是以前的大鍋飯思維了。我們的職稱相當於管理上的級別。從建國之初,一直到現在,從來就沒有過不分級別高低,退休工資都一樣的道理。

2014年10月,我們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機關事業單位、教師都開始交納保險。養老保險的制度貫徹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思想。


而只要我們的職稱越高,繳費工資越高,相對退休待遇就越高。

不過相對而言,我們新的退休制度,兼具了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未來中低的教師退休待遇雖然趕不上高職稱的退休教師,但是差距會越來越小的。


暖心人社


這句話就像,判斷學生優秀不優秀就看他獎狀多少了。存在就是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也有它的不合理的地方。

教師的退休金除了工齡方面的影響,就是職稱了。退休教師如果在已有崗位職稱滿3年,那麼退休時的待遇也會自然晉升一檔次,這樣就理解了為什麼老師們會很在意這個職稱,除了面上有光,這個也是個實實在在的好東西呀!

高職稱和低職稱自然也是天差地別的。近期教師評職稱也在改革,之前教師們評職稱都是靠很多比較死板的東西,現在有望不再以計算機、外語和論文來作為考核重心了,而是實在地以實際教學工作來評判,更接地氣了。這對於教師和教育事業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承德中公教育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為什麼退休了有退休金,因為你是教師,如果你是農民就沒有退休這一說,教師的退休金的計算是依據退休之前的薪酬待遇計算的,退休之前的待遇高,退休後也高,這沒有什麼不對,這樣的制度才能激勵在職人員不斷的進步,如果退休了,把一輩子的個人“業績”都歸零了,這才是本末倒置,從某種意義上說,退休金是對你“工作了一輩子”的一種“獎勵”工作期間越優秀,退休待遇越高,這合情合理,如果退休金人人一樣多,那就是鼓勵在職人員混日子等死,完全不符合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題主提這樣的問題,可能本身的職稱不高吧😄請以平常心看待退休金,只要身體好,活到120歲,你拿的退休金保證比任何人多。祝題主心想事成,全家幸福。


風輕雲淡102


絕對不合理,離開了崗位,哪來的職位,職稱?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崗位上有區別,可以理解,離開了崗位,只能說與工齡掛鉤還算合理,也公平!


雪域一雄鷹


合理不合理暫不說,只是這是一種慣例,無法改變。就像大學教授退休金與講師退休金不同、公務員部級官員與處級不同、將軍與校官不同一個道理。再說,社會要發展,就必須要有競爭,地位,待遇必須要有差別,否則,人們就不會有上進的動力!


倚欄憑風1


當然是合理的。國家鼓勵提倡人們通過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服務能力,為國家為社會多作貢獻,退休金和職稱掛鉤也是起現了國家對某一個人在職時工作成績和為社會做出貢獻大小的一個肯定,這也是促進和鼓勵在職人員不斷學習的方法之一,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鼓勵人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強國富民基礎性戰略性的一個舉措,如不如此,誰還願上大學,誰還願搞科研,工作單位成了混日子的場所,國家也不可能養一群混日子的賴漢。換一個角度來看,你讓科學家和一個普通人退休後拿一樣的錢你覺得合理嗎?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對社會的貢獻大小是不同的,幾億中國人為什麼沒有搞成原子彈,在以錢學森為首的數名科學家的努力下,僅數年時間我國的核技術事業就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儘管我們絕大多數人不是科學家,但道理是相通的。國家除了對在職人員工資和退休人員退休金與職稱掛鉤起現一個人對社會貢獻大小以外,還對對國家對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專家學者終生髮放國務院特殊津貼,對獲得不同級別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的按基本工資的1O%到15%終生獎勵發放退休金。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你還認為也不合理嗎?如果取消職稱搞平均分配,那麼,賴漢就成了老師的代名詞,科學家專家教授就成了不齒於人類的傻瓜蛋,極力主張取消職稱的人都是職稱較低的,一部分是對現行職稱評定不滿意又無耐者,另一部分正是那種不求上進,不學習不努力混日子的人。


用戶4420290384842


世界上許多事情都不是一句簡單的合不合理就說得清楚的。有些事情既然存在就必定有他的合理之處。

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就教師職稱而言,從員級、初級、中級到高級,那可是每一個教師靠自己的學識、能力一步一個腳印打拼出來的。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教師職稱是按比例配置的,特別是要被評聘上中、高級職稱更是難上加難。一個教師為之打拼了一輩子而得來的職稱,不但是其本人能力的體現,也是一種榮耀。當你評聘上了某個職稱,你就可以享受與之相匹配的崗位和薪級工資。

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後,每個人的繳費工資就是你本人的綜合工資,也就是說,你評聘了什麼級別的職稱,就會享受什麼樣的工資待遇,也就會繳納什麼金額的社保費用。

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可以瞭解到,你退休時養老金的多少與你本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繳費基數等因素密切相關。養老保險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鼓勵多繳費、繳長費,多繳多得,長繳多領。

由此可見,教師雖然退休了,其退休後所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仍然與他在職時的職稱密不可分。換句話說,一旦擁有,將受用終身。教師退休後還與職稱掛鉤合理嗎?我想此刻題主心裡應該巳經有答案了吧!


葉公來幫忙


退休?在職?有區別嗎?死人?活人?有區別嗎《在職掙多少。職稱錢是本事!叫高水平工資!勞動所得!》《退休!以不勞動了!還掙勞動所得!就職稱工資而言?還叫什麼退休?》《死人!以死還給他飯吃!能吃掉嗎?》《活人!人活著。不給他飯吃。能活嗎?》《要死人。還吃飯。那叫什麼。死人?》《退休!掙退休工資!應所有的工作過的工作人員退休後!平等對待》《都是退休工資!》


杜江潤


說白了,退休金是否應拉開檔次是問題的核心。目前執行的分配原則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或者是“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其意義在於分配要提現對勞動者的水平、貢獻、表現等的鼓勵,所以就有了差別。除非廢除此原則,否則必須參照某些指標把檔次拉開。試想,工齡能拉開檔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