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的地盘很小,为何兵多将广?

来不及说再见


在三国时期,袁术直到覆灭前,所占据的地盘都是很不小的。

说袁术占据的地盘小,大约是看那副著名的三国军阀割据图,觉得袁术的淮南一代地盘比曹操袁绍等都小,对吧。


但实际上,袁术的地盘并不弱小,而是很强大。

简单而言,判断历史上一个割据势力或国家的强弱,不能光看地盘大小。从现在来看,俄罗斯的面积是美国的2倍,哈萨克斯坦的面积是英国的八倍,然而谁强谁弱呢?

衡量东汉、三国时期地盘的强弱,简单点,可以看在籍人口。在籍人口多,说明田地多,税收多,兵员多,说明这块地方的资源丰富,战争潜力大。

袁术在东汉末年军阀中,起步条件算是屈指可数。他不但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而且是袁家嫡传。名声而言,虽然比哥哥袁绍稍微差点,但也有任侠好士的风评。许多人都愿意为他卖命,包括威猛的孙坚。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占领的根据地是南阳。南阳本是荆州的地盘,但袁术派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夺取了这块肥沃的领土。

南阳有多肥沃呢?《后汉书》记载南阳的情况是:

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也就是说,一个南阳的人口,就比三国末年的东吴全国还要多。即使从巅峰时期的汉朝五千万人口计算,南阳也占了全国人口的差不多百分之五,相当于半个州。

《三国志》记载:

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南阳户口数百万。

可见那时候南阳虽然经过张曼成黄巾之战,依然是数百万人口。而且,袁术的地盘不光是南阳。他委派孙坚为豫州刺史,陈瑀为扬州刺史,再加上孙坚本身是长沙太守,这么算还占了不少豫州、扬州的地盘。

所以在鼎盛时期,袁术及其部署占据了天下差不多两个州,实力最强大。那时候,曹操还只是一个东郡太守,袁绍也刚刚从韩馥手中夺取了冀州。刘表只算勉强领了半个荆州,刘备更是公孙瓒手下区区的平原相。说袁术势力天下第一也是没问题的。

只是袁术基础虽好,但大局观太差。“而术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弄得老百姓民怨沸腾。然后袁术进兵中原,被曹操、袁绍联合打败,之后逃亡寿春,占领扬州。当然,只是扬州的一部分。

这时候由于中原战乱频繁,扬州相对战乱较少,又很富庶,所以袁术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还是很强悍的一镇诸侯。然而其继续乱造,只顾自己称帝和享乐,“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最后终于众叛亲离,被曹操彻底打败,饿死在半路上。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话题共赏)


巴山夜雨涮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三点:

第一,太子党是浪得虚名的吗?

袁术和袁绍所在的袁家,是当时全国最强大的权贵家族,四世三公什么概念?就是差不多100年袁家都是全国最强大的官僚家庭。

由此,袁家的政治力量极为强大,光是多年积累的部下、门生、好友甚至亲戚就占据当时汉朝党政军高层的至少三分之一。

其中,袁绍虽然是哥哥,但是妾生的。袁术是弟弟,但是正妻所生。根据汉代理发,袁术才是正统的袁家传人。

所以,袁术等于继承了袁家强大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很轻松就网络了众多部下。

这些部下都是实力派,都是带着军队的武将,袁术自然实力强大了。

袁术当时真的很牛,鼎盛时期袁术嫡系兵力有接近20万,归属他的孙策等军阀部队也有接近10万,总兵力高达30万。袁术兵力雄厚,连打只有1万多人的徐州刘备就派兵5万。

要知道,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孙权应战兵力只有5万人。

分崩离析后的袁术地盘,之前曾包括吕布、孙策、袁术、刘繇的地盘。


第二,袁术地盘一点不小

其实,袁术一度是全国地盘最大的军阀,不然他也不敢称帝。

袁术鼎盛时期,地盘包括扬州6郡,豫州的沛国、陈国、汝南3郡,徐州的广陵、下邳2郡。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省大部或者全部,河南省和湖北省一部。

大家看看,这个地盘大不大?

比曹操和袁绍的地盘还大。


第三,袁术的地盘均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繁荣的地方。

袁术鼎盛时期,地盘人口高达600万,堪比后来魏国的总人口,是吴国人口的一倍,蜀国人口6倍!

同时,这里不是中原大地,就是江东鱼米之乡,也是粮食产量最多的地方。

袁术的物资充裕,尤其粮食极多。

财大气粗,自然不同。袁术要求归属他的军阀吕布收拾掉刘备,开口就许诺给二十万斛大米。

二十万斛大米什么概念?

也就是1200万公斤大米!

按照1个士兵一天吃1斤大米计算,吕布的2万人可以吃600天,也就是2年时间。

要知道,曹操搞屯田、最终是军粮囤积,打官渡之战的时候军粮只能坚持几个月而已,尤其前线只能坚持二三周。

袁术随手能够许诺给吕布这么多米,说明他粮食真是多的吃不完。


就是因为袁术自认为是全国最强的军阀,自己特别牛逼,这才将一手好牌打坏了。

这家伙空有名气,能力不足,野心太大,大草包一个。不可饶恕的是,自认为天下第一额袁术,竟然称帝。

称帝是什么概念?谁都知道汉朝已经几百年,之前王莽篡汉下场这么快就忘了?

袁术是疯到极点!

于是,首先归属袁术的军阀孙策吓跑了,导致扬州6郡丢失,随后徐州的刘备、吕布之流也翻脸甚至反咬一口,其他一些小军阀和跑了,最终导致袁术地盘锐减一半。

更雪上加霜的是,袁术剩下的几个产粮区,又遭遇特大旱灾,颗粒无数。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绝境,只要袁术愿意开仓放粮,将囤积的军粮抚恤百姓,支撑过一二年就好了。

谁知道,这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太子党袁术,根本不关心底层人民死活。不但不放粮,还继续搜刮,维持锦衣玉食的生活。

于是,袁术地盘的老百姓只能饿死甚至吃人肉,大量死亡,人口锐减一半以上。部下见主子昏庸,加上跟随袁术称帝属于诛九族的罪,也开始动摇。

那么,曹操乘机打过来,袁术瞬间众叛亲离,兵败身亡。

这距离他称帝不过2年时间!

袁术的绝大部分地盘和部下,都被曹操和孙权瓜分。

怎么评价袁术,两个字即可:傻diao


萨沙


袁术在三国内之所以能够立足,本人认为有三个原因很是关键,一是位置,二是钱财,三是家世!


袁术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很大的军阀,他虽只有区区淮南等地,但却兵多将广,兵力比当时地盘多自己数倍的曹操还要多。

袁术虽然占的地少,但他占的位置很好。他占的是当时最繁荣的中原地区,人口密度很大,人口并不少。袁术的地盘以南阳、汝南和江淮三郡为主,而南阳和汝南恰恰是当时人口最多的两个郡,他这两个郡的实力不差于两个州啊!兵力是很充足的。


《后汉书》中也有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人口有二百四十万,汝南有人口二百一十万,是当时的第一和第二。

二、袁术基本是不差钱的,人家有钱财。因为位置好,淮南地区经济发达,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很好,他的粮食储备是相当充足的。当时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就是总督十八路诸侯的所有粮草的,所以说袁术粮多呢!

在乱世人们为了存活,都是跟着有饭吃的主走,更何况袁术不仅有粮还有钱呢!自然能得到众多他地名士来投奔,所以他的部队不单单是只有本地人马,还有各地来投奔他的人,所以袁术能够兵多将广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家世好,名气大、影响力大。袁术家四世三公,他是大司空袁逢之子,起点是很高的,他在当在讨伐董卓时就已经是后将军了,在诸侯里官职是最高的,当时的曹操还是杂牌将军,刘备还是平民,孙坚在层面上更是他的直系下属,算是袁术的打手了,当时孙坚进攻刘表也是有袁术的授意的。若当时不是下属孙策开始搞独立,我想袁术还是有机会占领江东的!



袁术有名气,袁绍在袁家毕竟不如他的地位高,所以袁术基本继承了袁家的大部分势力和影响力,名气大、地位高、起点高,势力还会不大么?

正是因为袁术位置好,加上钱多、影响力大 ,袁术才能如此嚣张,他敢称帝,当然不是只靠个玉玺了!不过一手好牌被袁术打的稀烂,确实让人唏嘘不已!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评论补充。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讨论!


夏目历史君


袁术的地盘并不小。

首先,我们熟知的孙坚,屌吧?

很厉害的一个人,其实就是袁术的小弟。袁术让他打谁,他就打谁。只不过孙坚有点子家底,所以在袁术手底下算半个诸侯。所以孙坚的长沙太守地盘都是袁术的。

第二,刘表虽然号称荆州八骏,皇亲之后,一州之牧。实际上。刘表的地盘很小,只有真正的荆州一半左右,荆州六郡,刘表能直接管的只有南阳郡,其他的都是表面上承认你是老大,实际上你真要我给你下跪,老子才不会叼你。

第三,袁术的盘位置优越,很少经历中原战火。所以一直以来民富兵强。不过后来袁术称帝,袁术曹操打了两年多,把家底全败光了。血水蜜水是不是真的,我们不知道,不过应该也差不多。


情僧苏曼殊


袁术因为冒然称帝并迅速失败,所以在后世留下了恶名,但他在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和左将军的头衔,更因为他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袁术尤其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壮大自己,

袁术一度“兵多将广”,但有一多半人马是从别人手里“黑”来的。

一、借助孙坚迅速崛起

董卓之乱后,袁术从洛阳逃出来,来到南阳郡,原计划依靠南阳郡太守张咨起事,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张咨来到南阳郡的时间也不长,没有很强的实力;二是张咨未必买袁术的帐,情况跟袁绍在冀州面对的韩馥差不多。

袁术又不是曹操的那样的人,肯吃苦,能白手起家,他是个世家公子,享受型人物,所以在南阳一筹莫展。

正在这时,长沙郡太守孙坚一路杀到,先杀了荆州刺史王叡,又杀了南阳郡太守张咨,按照趋势,估计下一个杀的人就是袁术,想必袁术紧张坏了。

但孙坚突然表示愿事奉袁术,这让袁术喜出望外。接下来,孙坚在外面打仗,袁术坐享其成,这让袁术声名大显,成为关东联军中的重要一员。

二、鲸吞孙坚的队伍迅速壮大

孙坚虽然名义上服从袁术,但有很大独立性,二人相当于联盟关系,所以袁术既利用孙坚,又处处防范他。

孙坚当然也不傻,他借用袁术这杆大旗为的是方便行事,并化解与关东联军间的矛盾,待羽翼丰满之时,估计孙坚会把袁术一脚路踢开。

就在这时,也是袁术命太好了,孙坚竟然意外身亡于岘山。袁术抓住机会,将孙坚的队伍全数吞并。

孙坚讨董以来连打胜仗,一路高歌猛进,手下有不少人马,具体数目应该在数万之间,少于这个数,董卓也不会主动退出洛阳。

三、连吕布的子弟兵都敢“黑”

吕布从长安逃出后,首先来南阳投袁术,吕布认为他杀了袁家的仇人董卓,袁术理应回报他。

袁术表面上接纳了吕布,但私底下对吕布很有戒心,吕布能骗过刘备那样的老实人,但绝骗不了袁术这样的“老江湖”,袁术对吕布暗里里处处排斥,希望吕布识趣走人。

但吕布不识趣,反而鼓动部下在袁术的地盘上四处抢劫,以此向袁术施压。

不过,玩阴谋诡计吕布还不是袁术的对手,袁术也有招,他暗中拉拢吕布的属下,要给吕布来个“政变”,吕布一看慌了,赶紧乖乖走人。

四、吞并公孙瓒和刘虞的人马

在当时逐鹿的群雄中,公孙瓒和刘虞都是重量级人物,一般人都不敢招惹,但袁术连他们的人马也敢私吞。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朝廷任职,汉献帝被董卓裏挟到长安,刘和也来到长安。汉献帝一心想重返旧都洛阳,对刘和很倚重,经常跟他谈一些心事,后来汉献帝派刘和潜出长安,从武关道出了关中,想回幽州刺史部找刘虞带兵来救驾。

但刘和到了南阳郡就被割据在那里的袁术扣住了,袁术想通过刘和把刘虞引为自己的外援,他让刘和给刘虞写信,让刘虞派兵来,由袁术自己自指挥去长安讨伐董卓。袁术其实没有打算真向长安用兵,只是想利用这个骗刘虞的人马。

刘虞接到儿子的信,没有判断出袁术的真实意图,决定派一支人马南下与袁术会合,公孙瓒知道后表示反对,认为袁术有异志,跟他合作没有好下场。

但刘虞不接受,仍决定派兵,如此以来公孙瓒反而担心起来,他害怕反对派兵的事被袁术知道,袁术将来恨他。

为了弥补,公孙瓒也派从弟公孙越率1000骑兵前往南阳郡。公孙瓒的人马提前到达,袁术接受了公孙瓒的建议,吞并了后来到达的刘虞的人马,继续扣留刘和。

可是刘和却伺机逃出了袁术的控制,在回到幽州的路上又被袁绍扣留,袁绍希望公孙瓒和刘虞之间闹矛盾,他好从中渔利,于是派人把刘和送回幽州,真相大白之后,刘虞深恨公孙瓒。

袁术这一手干得确实漂亮,不仅把公孙瓒和刘虞的人马收入囊中,反而将矛盾引往公孙瓒、刘虞和袁绍那里,自己得了便宜还卖乖。

五、靠孙策给自己打天下

孙坚生前一直给袁术“打工”,他死后,儿子孙策继续当袁术的“打工仔”。

袁术后来离开了南阳郡,来到扬州刺史部发展,扬州当时是权力真空地带,各地的郡守多是朝廷任命的文官,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人,袁术钻了空子。

孙策慢慢长大,想要回父亲留下来的旧部,但袁术压根不愿意归还孙坚的旧部,因为军队是袁术的命根子。

袁术不答应,就找些理由拖着,孙策不停地找他,找得多了,袁术就出了个主意,说丹阳郡是个出精兵的地方,你的舅舅在那里当郡太守,你不如到丹阳郡去募兵吧。

孙策无奈,渡江去了丹阳郡。孙策在舅舅的帮助下很快募得几百人,但是他带着这支队伍到泾县一带时遭到当地土匪祖郎的袭击,队伍被打散,孙策险些丧命。

孙策只得再回到寿春,他还是隔三岔五去找袁术要父亲留下的队伍,袁术弄烦了,就把孙坚当年队伍里的1000多人还给了孙策,同时还开出了条件,让孙策带着这些人去平定九江郡,答应事成之后任命他为九江郡太守。

孙策给袁术出了力,拿下了九江郡,但到头来袁术却任命陈纪为九江郡太守。同时又让孙策帮他平定庐江郡,并且特别说明,上次食言是自己的不对,这回一定任命孙策为庐江郡太守。

孙策又帮助袁术平定了庐江郡,但袁术像是得了失忆症,再也不记得当初说过的话,任命刘勋为庐江郡太守。就是靠着这样流氓加无赖的手法,袁术把孙策压榨到了极限。

综上所述,袁术是一个有手腕、善于侵夺他人队伍的人,他的队伍里有孙坚、吕布、公孙瓒、刘虞和孙策的人马,有这样本事的人,何愁不“兵多将广”?


南门太守


兵多看的是什么?人口。将广看的是什么?人脉。有了这两点,我们就很好理解袁术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大的家底了。


富庶的淮南

袁术起家的地方是哪啊?淮南,淮南这地方属于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交界处,可以说是土地肥沃、雨水充沛、耕地广阔,有这么几个条件支持,淮南的人口就很多。当年讨伐董卓失败之后,袁术引兵南下,在寿春赶走了刘繇,随后吞并了扬州的江西部分(半个扬州),也就是淮南领土,占据了这么个富饶的地盘,袁术的兵源自然也就多了。此后袁术北伐徐州,借着吕布偷袭徐州的机会击败了刘备,拿下了徐州广陵郡,同样也是富庶之地,虽然地盘比不过益州荆州,但是人口和富裕程度是胜过那两个大州的。


富贵的身世

良将多就需要人脉,你人缘广了,名声大了,来投奔你的人就多。袁术的家庭是汉朝大士族,祖上四世三公,位列上等。当初董卓进京,自知实力不济,一开始便是拉拢袁术,只不过袁术拒绝合作,逃到了南阳。凭着显赫的家世,初到南阳,便有孙坚带兵来投奔认大哥。后来孙坚死了,儿子孙策也是接着给袁术打工。孙家英雄如此,那其他天下良将自然也就会前往投奔。


超级有钱

兵多将广你也得能养得起,养得起就需要钱,袁家是很有钱,但大部分都被董卓抄了。所以袁术的钱还真的是靠自己本事弄来的,当然,说起来也很不光彩,袁术这个人比较贪婪,所以对百姓是横征暴敛,敛集了大量的财富,自然也就能给士卒发的起军饷。再加上淮南之地是真的富,也就经得起袁术这么折腾了。


火器工坊


看一个势力的综合实力,不只要看地盘,还得看号召力、人口等。袁术的实力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弱。

官职

袁术早年担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何进被宦官杀害后,袁术带领部队直接攻打宫门,大杀四方。董卓入京后,表奏他为后将军。相比渤海太守袁绍,袁术的官职更大。袁术不喜欢董卓,就跑到了南阳。而讨伐董卓的孙坚先后杀了荆州刺史、南阳太守,活生生一个造反分子。这时,是袁术给了他名分,所以孙坚就相当于是袁术的小弟了。此时的袁术官职更高,自然吸引力更大。

家世

袁术虽然不是家中长子,却是嫡子。所以袁术继承了汝南的家业,在汝南有很深的影响力。而袁绍就只能靠自己的魅力在河北打开局面,袁术就是个含着金钥匙诞生的人。再加上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术先天优势巨大。只是他能力平庸,却野心不小,所以得到的都是被袁绍挑完的人才。没办法,拿个人能力比,袁术差袁绍一个台阶。


地盘

南阳本来就是天下富庶之地,治所宛城是曹魏的五都之一。而且南阳四通八达,辐射广。孙坚就是向西入武关进抵洛阳的,只是那时洛阳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袁术还委任孙坚做豫州刺史,袁绍也派手下去,结果被孙坚暴揍了一顿。至于后来的淮南,本来就是繁华之地。而且袁术巅峰时期,统治的地盘几乎囊括了整个扬州,大部分豫州和少部分徐州。地盘是很大的。

人才

早期的袁术帐下有孙坚,后来有孙策。而且周瑜、鲁肃等都在他手下待过,只是都流失了。袁术帐下的人才,如桥蕤、张勋、纪灵等,并非碌碌无能之辈,只能怪袁术不会用人吧。再加上他的性格,使得大部分人才都不愿侍奉他。

总之,袁术继承了祖上的荣光,影响力还是有的,而且前期实力碾压袁绍,但是自己能力不足,白白浪费了那些资本。


岁月石痕


这位兄弟,请把这句话原封不动地咽回去,叫袁术三声“大哥”以取得他的原谅,然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袁术当时有多强大,以至于胆敢在群雄中率先称帝——别把袁术当傻子!当时袁术称帝真不是痴人说梦,是因为他完全有这个实力;在袁术称帝之后,除了曹操敢于旗帜鲜明的反对,袁绍的态度就非常暧昧,吕布甚至还想攀高枝,最后兵败身死,那也只是之后的路没走好而已。

袁术最初盘踞于南阳,夹在曹操和刘表两大势力之间,这时的势力的确不强。孙坚死后,袁术伤折一臂,更无法与诸侯相抗。但就在此时,袁术居然辗转于江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扬州的大部分土地。你不要说孙策,孙策在最初与其父一样,是袁术的属将,直到袁术称帝之后才与其决裂,所以在袁术称帝之前,孙策的地盘就是袁术的地盘。以辖地来论,袁术不仅不亚于袁绍,甚至可能更为广袤。

有了这些底子,袁术才敢自称徐州伯,更进一步称帝。可以说,在称帝前夕,袁术的实力为诸侯之最,占据了大汉天下的江南半壁,而当时的曹操、袁绍等人又处于混战之中。怎么能说袁术地盘小呢?反而是相对于庞大的势力,袁术手下始终缺乏一流的文臣武将,最终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袁术败亡后,欲让帝号于袁绍,袁绍私下也是愿意的。只是这一切光芒,被曹操的伟业掩盖住了而已。


亚欧研究寮


袁术的地盘很小,只是一个错觉,其实汉末到三国这期间,在袁术称帝之前,曹操只是袁绍的附属,整个天下的形式,都是以『二袁争天下』这盘棋来理解的。

先说袁绍和袁术的关系。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就是袁家的嗣子袁逢。 其中袁术是袁逢正妻的儿子,是嫡子,而袁绍是庶子,也就是侍妾的儿子。在嫡庶之分非常严重的古代,袁绍本来是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的。但是袁逢的二哥袁成早夭没有后代,所以袁逢就把袁绍过继给了袁成做嫡子。于是袁绍一跃成为了宗法上袁术的兄长。

在关东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又是首先从京师逃离的一批人,故而袁绍被尊为盟主,袁术就算不服也没有办法。后来联盟解散,袁术和袁绍单飞了。双方就开始各自搞小动作了,袁绍是鸠占鹊巢,当了冀州牧,就开始把自己的亲信,比如曹操表为东郡太守,作为自己的羽翼。而袁术支持孙坚,夺了长沙,封孙坚做长沙太守。

所以看后来的三国三巨头,曹操是袁绍的手下,孙坚是袁术的手下,而刘备漂泊不定。当时的天下,和这三巨头都没什么关系,是袁绍和袁术逐鹿的战场。

袁绍的手下有曹操,同盟有刘表,而袁术的手下有孙坚,后来还有孙策,同盟有公孙瓒和吕布,双方以中原大地为棋盘,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缠斗。

- 襄阳之战

孙坚大战刘表,孙坚中了埋伏身亡,孙策返归袁术。

- 界桥之战

公孙瓒进攻袁绍,袁绍利用大戟士和弓箭手,大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从此公孙瓒进入战略守势。

- 徐州之战

曹操借报父仇之名讨伐陶谦,屠徐州数城。

- 兖州之战

吕布趁曹操讨伐徐州的时候偷袭曹操的老巢兖州,曹操无奈只能返回和吕布争夺兖州,结果赶上大饥荒。这是曹操最黑暗的时刻,曹操几乎要放弃自己所有的独立性,去投奔袁绍彻底成为其属下。

而袁术的衰落,恰恰就在自己占了最大优势的时候。自以为众望所归,在淮南称帝。这个时候孙策在江南本来就是半独立、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反戈一击,宣布像朝廷效忠,吕布也同样和袁术断绝了关系。袁术随后讨伐吕布不胜。后来曹操率军讨伐袁术,一连斩杀了袁术数员大将。袁术的地盘只剩下扬州一小块。

又过了一年,这次轮到江淮一代饥荒,没有任何大战,袁术自己的势力就崩溃了。这个时候曹操讨伐吕布,吕布求救袁术甚至都没有实力帮助。后来袁术兵马溃散,他自己想投奔当年争霸天下的对手袁绍,把玉玺献给袁绍来换取容身之地,被刘备堵住了退路,无奈退回寿春,愤懑而死。

所以不要看袁术后来的地盘小,那只是称帝众叛亲离的结果,其实他当年还是有逐鹿天下的实力的。


看靠谱的历史,学有趣的经济。

关注经史通义,做有深度的你。


经史通义


袁术是东汉末年的割据军阀之一,而且在初期的割据势力中,可以称得上“第一军阀”。这里可能会有人不解,袁术当时所占的地盘不大,而且,手下能征善战的武


将、计谋百出的谋士并不多,为何称得上是最强军阀,而且敢擅自称帝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袁术当年的势力到底有多强。


出身:

从出身上来看的话,袁术是汝南袁氏一族的嫡子,身份高贵,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当时社会的政治资源、人脉资源都异常丰富。就连刘表、刘焉其余


的皇族都不一定能与之比肩。他的兄长袁绍不过是一个庶子,却能依靠袁家的地位以及名望成为关东联军的盟主,而后更是掌控了冀、并、青、幽四州,虎踞北方。而袁术身


为嫡子,更是继承了袁家的势力,从大乱开始,就受命被封为后将军,要知道,这可是地道的正牌将军,可不比那些杂号将军。那位皇叔刘备拼搏了前半生,也就混了个左将


军而已,可想而知,袁家的影响力有多强。


地盘:

袁术当时占据了南阳、江淮一带,地盘虽然不大,但却都是富庶之地,人口众多,钱粮充足。因为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郡,所以南阳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大郡,再加上汝


南,此两郡当时的人口以及钱粮不亚于两个州。而且袁术还有一员虎将孙坚在江东开疆拓土,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仍未袁术效力。在袁术鼎盛时期,除了本人占据的地盘再加


上当时的附属地盘。包括了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南方的第一大军阀了。


兵力:

在袁术占据江淮之后,兵力应该有十数万之众。他的兄长袁绍占据了北方之后,也不过七八万人马。曹操控制了中原的部分地区,更是弱小。其余弱小的诸侯更是不足


一提。就算是后来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加一起也不过四五万。可以想见当时袁术的实力之强,兵力之盛。


势力:

当时的天下分为两个联盟,北方是以袁绍为主,更有曹操刘备为辅,而南方则以袁术为尊,盟友兼有陶谦,孙策。孙家正是因为袁术的帮忙,才可以平定江东。可以说,


袁家的人就占据了天下的大半,若是两兄弟和睦的话,天下,可能早就大定了。但可惜,袁术终究被称帝的野心冲昏了头脑,惹得诸侯纷纷脱离,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


下场,令人叹息。在袁术死后,他的地盘被曹、孙、刘三家所争抢、瓜分。


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关注。你们的鼓励就是我前行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