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海:嵩縣故城探略


周明海:嵩縣故城探略


嵩縣歷史悠久,夏代以前是伊國、伊侯國、有崇國、有莘國所在地,夏時為豫州伊闕地,商代為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時期為陸渾戎地,戰國為韓國之高都,秦置新城縣,漢增置陸渾縣,北魏置東亭縣,後周置和州,北朝置伊陽郡,隋置伊州、伏流縣,唐置陸渾、伊陽縣,宋為順州,金皇統元年(1141)置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為縣,始名嵩縣至今。數千年來,在嵩縣這塊熱土上,或國、或郡、或州、或縣,這些國、郡、州、縣的城址有的被歷史淹沒,有的留存至今,根據史料記載,參考有關文獻,現整理嵩縣故城如下:


崇國故城

崇國故城位於嵩縣庫區鄉政府所在地橋北村附近、伊河與龍駒河交匯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北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內。“崇:古國名。(1)又稱有崇氏,相傳為鯀之封國。在今河南嵩縣北。(2)商的與國,在今河南嵩縣北,到崇侯虎時,為周文王所滅”(《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卷》第240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1月版)。“崇國(夏~春秋),在河南嵩縣北”(《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154頁,張傳璽、楊濟安主編,1984年第3版)。有崇國為崇伯鯀所建,到商朝末年被周文王所滅。崇國故城遺址地處陸渾水庫西岸、龍駒河兩岸,與長葉嶺和鳳凰嶺相連,總面積32.5萬平方米。城址初步勘查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50米,面積8.75萬平方米,遺址處於北荊州故城址西南隅,今尚有城牆遺址,城址東北部被陸渾水庫淹沒,西北隅有夯土建築基址,出土有戰國以前大板瓦、銅鏃、銅帶鉤等物。在遺址的地表上發現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火膛紅燒土塊,在遺址東南部有墓葬區一處。出土陶器以細泥紅陶、粗紅陶和白衣彩陶為主,還有少量夾砂粗陶盆、罐、碗、杯、缽、小口尖底瓶、鏤空器和澄濾器等。在製法上,有手製和慢輪修整,石器有鑽孔石刀、石鐮、石鑿、石輪、石斧等,長短、厚薄、寬窄各不相等,多為灰色板岩,在製作上,有打製、磨製、琢制、打磨合制等。

北荊州故城

《魏書》載:“北荊州,武定二年置,領郡三、縣八,戶九百三十三,口四千五十六。伊陽郡,武定二年置,治伏流城。後陷寄治州城。領縣一,戶四十八,口二百八十三。南陸渾”。東魏武定二年(544),在崇國故城設北荊州,治所在今嵩縣庫區鄉政府所在地橋北村,因地處荊州之北,故址又被稱為北荊州故城。

荊州,古稱“江陵”,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兩岸,江漢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國務院公佈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郢(現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歷20個楚王,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佈。

陸渾故城

陸渾故城位於伊河與鳳陽河交匯處的田湖鎮古城村,前臨伊河水,背靠馬虎山,乾隆嵩縣誌有“陸渾故城今古城村,縣東北四十里”的記載。北魏酈道元編寫的《水經注伊水》記載更為清晰:“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都也……涓水又東徑陸渾縣故城北”。涓水即今天流經古城村的鳳陽河,發源於露寶寨山,古稱封堯水。

秦朝時期,陸渾設邑,西漢惠帝四年(前191)設置陸渾縣,隸屬河南郡,西漢元鼎四年(前113)改屬弘農郡,東漢、魏、到西晉一直為陸渾縣縣城,當時古城店鋪林立,商賈雲集,人口眾多,西晉泰始七年(271)一場特大暴雨,伊河洪水氾濫成災,將城池淹掉一半,縣城遷往陸渾村,改名為伏流縣。東魏年間(535~556)又在古城改置北陸渾縣縣城,直到隋開皇初(581),古城作為縣城長達600餘年。

汝濱城

汝濱城位於今飯坡鎮汪城村,是古代楚國通向陸渾地區一條較為平坦的重要通道。周敬王七年(晉傾公十三年,前513)冬天,晉國趙鞅、荀寅率領軍隊在今嵩縣飯坡鎮汪城村附近築城防工事,並修築汝濱城,同時,向民眾徵收“一鼓鐵”(古時四石為一鼓,每石120斤,即480斤鐵),鑄造一鐵鼎,在鼎上鑄範宣子所制定的“刑書”,史稱“刑鼎”。“冬,晉趙鞅、荀寅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著範宣子所為刑書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第644頁,嶽麓出版社2001年出版)。鑄鼎的陸渾汝濱地區是被荀寅的父親荀吳在前513年攻佔的,西晉時期杜預在《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汝濱”條目下注曰:“晉所取陸渾地”。清乾隆嵩縣誌曰“汪城,縣東汝水之北,即汝濱城”。

高都故城

高都故城即今嵩縣老城,是城關鎮政府所在地,位於伊河與高都河交匯處。高都河發源於天池山,流經城關鎮王莊、陶村、韓村、青山屯、孟村、北園等八個行政村入伊河,沿河兩岸,被稱為高都川,高都川盛產黃金,黃金呈赤紅色、以成色足聞名海內外,被稱為“高都赤金”。據傳西漢名相張良因暗殺秦始皇失敗,為躲避追查曾隱姓埋名到韓國故地今嵩縣高都川的祁雨溝,暗中招兵買馬,準備滅秦復韓。為不加重人民負擔,張良一面招兵買馬,一面挖山淘金。鼎盛時期採金人員達10萬之眾,民間有“張良淘金十八年,日進斗金不賺錢”之說,中國黃金河南金源黃金有限公司建在高都川的祁雨溝地區。

高都故城城址呈長方形,四垣長約2500米,城內散存有戰國繩紋板瓦殘片,發掘有戰國墓葬。戰國時期,韓國由山西平陽南下中原,遷都宜陽韓城,同時在嵩縣建高都城。《尚書大傳》雲:“古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裡,五里而為邑,十邑而為都”,當時高都地區人口按每戶5人計算,應在1.08萬戶、5.5萬人左右。

明周南太史王守誠編撰的今存最早《嵩縣誌》“城池考”曰:(嵩縣城)“前襟伊水,後擁高都,左控陸渾之險,右據三塗之固,誠三河奧區也。考之城池故址,廣袤二十里,舊志以為嬴秦所建,新城之治即此,李泰《括地誌》以為高都城是也”。清乾隆年間,時任嵩縣知縣康基淵編《嵩縣誌沿革》卷中載:“秦分郡縣,置新城於高都,屬三川郡”。《卷十城垣》中有“縣城、即韓高都城,秦置新城,舊志雲:故址廣袤二十里,兩漢晉魏因秦之舊,並置陸渾。”公元前221年,高都城改作新城縣城,隋時為伊州治所,金時期作為嵩州州治,明降嵩州為嵩縣至1967年,治所一直在高都故城。

南陸渾故城

南陸渾故城位於嵩縣田湖鎮陸渾村伊河與焦澗河交匯處,地處洛陽通往南部山區的咽喉要衝,東臨伊河,北接焦澗川,西、南兩方為連綿不絕的陸渾嶺,著名的陸渾水庫大壩就是依託故城南的陸渾關而建,北距洛陽市區60餘公里,南距嵩縣縣城15公里,故城因陸渾戎得名,是伏流縣、陸渾縣城故址。陸渾戎自公元前638年遷入伊河中、上游後,便在今田湖鎮陸渾村建立陸渾戎子國。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領大軍伐陸渾戎,問鼎中原;公元前525年,晉國以祭祀三塗山為名,派大軍一舉剿滅陸渾戎。陸渾戎亡國後,其國君流亡至楚國,被安置在鄖國故地,即今湖北安陸(安置陸渾人之地)市,餘眾逃奔到周邑甘鹿,被早有防備的周王朝軍隊俘獲殆盡。西晉泰始七年(271),陸渾縣城從古城村遷此,改陸渾縣為伏流縣,因焦澗水伏流地下及村西有伏流坂而得名。到五代時,陸渾縣併入伊陽縣,伊陽縣治所沿伊河向下遷到陸渾縣城陸渾村,管轄範圍含今汝陽縣地域西部的柏樹鄉、上店鎮等地區。故城址因位於原陸渾縣城今古城村南,又稱南陸渾故城。城址東南城牆被伊水沖毀,西、北兩面夯土城牆殘長150米,高1.5米,夯層20釐米。城址西南角,散存大量繩紋陶片和瓦片。陸渾村另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發現陶器有泥質紅陶片、彩陶片、灰陶片和夾砂粗紅陶片、黑陶片,紋飾有劃紋、附加堆紋,器形有罐、缽、盆、甕等,石器有斧、球等。

太和城

太和城故址位於太和山下、汝河南岸,車村鎮政府所在地車村西側,遺址面積約23萬平方米,東西長800米,南北寬300米,今遺址東南西三面尚有北魏時期夯土城牆,高約1~5米,自下往上呈原土層、夯土層和堆積層堆積。太和城選址於車村盆地,南依太和山,北傍汝水,周圍有太和山、太和谷等系列地名。《水經注汝水》有“汝水經太和城西,復經城北是也”記載。太和城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前後,早於唐南詔太和城建城約230年。遺址處覆蓋於新石器仰韶文化中期車村三城遺址之上,今時有新石器時期的石斧和陶罐殘片文物以及漢晉南北朝時期的銅劍、銅簇、磚瓦等出土。

太和城周邊地區為南蠻部落世居。“南蠻,其在唐虞,與之要質,故曰要服。夏商之時,漸為邊患。暨於周代,黨眾彌盛,故詩曰:‘蠢爾蠻荊,大邦為讎’。東晉時沔中蠻因劉石亂後,漸徙於陸渾以南,遍滿山谷”(宋馬端臨著《文獻通考》)。南北朝時北魏南齊對峙,孝文帝元宏兩度率軍徵齊,採取了軍事與懷柔相結合策略,利用南蠻部落與南齊政權的矛盾,策動蠻部附魏。太和十七年(493),南齊“襄陽首雷婆思等十一人率戶千餘內自徙,求居太和川,詔給廩食”(唐李延壽著《北史》)。北徙到南北朝中間地帶北魏一側的太和川后,始修築和擴建太和城。北魏魯陽郡守酈道元為修撰《水經注》,於景明中(508~512)率眾考證汝水發源時,太和城即已建成。北魏分裂後,太和城為東魏所屬,東魏武定五年(547),東魏大將侯景將魯陽郡在內的河南十三州之地降於西魏。太和城因此轄治於魯陽郡梁縣,“西魏得其地,置兵為防禦之所”(明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東西兩魏更迭為北齊北周後,太和城又為北齊文宣帝高洋奪得,“置兵以防周寇。及陳師侵軼,數歲齊亡”(宋馬端臨著《文獻通考》)。太和城在經歷南北朝、東西魏、北周、北齊和南陳期間,多次易幟,於北齊後主高緯隆化二年(577)前後毀於南陳兵燹,前後歷時84年。

太和城據南北方要衝,地理位置重要。明代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雲:太和城“南出三鴉,則拊宛、鄧之背;北首伊闕,則當鞏、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陝、虢之勢動;東顧汾、陘所謂汾陘之塞也。嵩、洛、宛、潁間,為棋劫之勢,自昔用兵者所必爭也”。

伊陽城

伊陽故城位於嵩縣舊縣鎮政府所在地舊縣村西部,南有伊河貫穿,三面群山環繞,是嵩縣西南唯一的一個面積較大盆地,古代是嵩縣西南水旱碼頭。北魏年間在舊縣置東亭縣,唐先天元年(712)將陸渾西南部劃歸新建的伊陽縣,因在伊河之陽而得名,直到五代時期,建城時間在500年左右。伊陽故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500米。城址內外出土有青釉、白釉黑化瓷片,附近多有宋墓。據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馬世之先生研究,舊縣盆地為伊國故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