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钱,被工作人员诱骗买保险,钱取不出来了怎么办?

飘在空中的落叶


银行的销售渠道有多种,包括:保险代理人销售,保险经纪人销售,网上销售,电话销售,银行保险等。所以,银保是保险销售的一种方式。有些人为什么取存款,怎么变成保单了呢?主要是银行工作人员为了提成,误导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上当。



如果存款被误买成了保险,在犹豫期内可以反悔的,可以选择退保,并且这时可以全款退保;就怕什么事情发生呢?就是误买了保单后,多年后才发现,这时真的很无奈,只有做冤大头了。犹豫期后退保,只能退保单的现金价值,会有损失的。


如果确认是银行工作人员诱导消费者购买了保险,而自己的本意只是去办理存款,如果又能拿出证据,可以选择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未果,可以取银保监会投诉,再不行只能诉讼了,可是对于我们小老百姓真折腾不起。最好的避免方法就是在办理业务时看清楚是存单还是保单。


保险理财生活


“明明去邮政储蓄存款,打出来的却是张保单。”中国邮政,作为老牌国企。咱能要点脸吗?

去年的一天我去邮政存款,刚进门就被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待”。手底下有两万闲钱暂时用不着,我便打算先存起来。她们积极给我推荐一种理财产品,说存一年不但利息高,而且年底有分红,关键还给个20万左右的意外保险。一时架不住她们连珠炮般的攻击,我稀里糊涂的按她们说的办理,结果打出来的凭据竟然是一张保单。我当时就蒙了,“这能行吗?”我问。她们极力地说:“没事!这和存单一样。”于是,我就拿着那张4A纸回家了。过了半年多生意上需要用钱,我便打算把两万块钱取出来。当我来到邮政储蓄说明来意,工作人员告诉我这种保险存单不到一年无法取出。 无奈,只有等到期再说。我心想:“也罢,反正利息高那就存着吧!”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挨到了一年期限。我兴高采烈的来到邮政储蓄取钱窗口,把保单给工作人员取钱。钱顺利的取出来了,可我总觉得哪儿不对?我一数钱20264元,再数一遍还是这个数。我赶紧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搞错了,利息咋这么少?她说没错,就这么多。她告诉我理财产品的利率是会上下浮动的,现在的利息就只有这么多!

顿时,一种被骗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 邮政储蓄,你个不要脸的!


欧阳大拙


存款变保险的事情我是亲身经历过的,很多年前陪着弟弟在老家小县城里面农业银行存钱,出来的时候拿了两个保险的本子,这个事情我之前说过,不再赘述。

首先说怎么办?

发现以后第一时间找到银行要求退保,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会直接跟你说不能退,那么你这个时候就需要向他们的上级领导反映这个问题,态度强硬一点,这个时候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的话很多银行一线的小员工,他就吃定你了。不要小看小人的力量,小鬼难缠,大家应该都懂的。

另外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存款一定要在柜台办理,是那种有玻璃隔着的柜台,只要大家记清楚这一点就可以了,如果说给你办理存款业务的柜台,没有玻璃隔断,那一定要小心啦,因为银行的规定是受理现金业务,必须是在柜台里面受理。

只要记住这一点,绝对不会遇到存款变保险。


王龙说财


大约三年后,我妈妈有急事去取钱,才发现买的是5年期保险理财,一直劝说我妈妈不要取出来。

可是,急用钱没办法。如是,我妈妈就去闹,他们邮局一看本地人,而且也怕影响邮局的声誉,就给我妈妈按活期利息退保了。

所以,只要你不打算要利息,在他们上班时间去闹,肯定是能够要回本金的。毕竟,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自己理亏。


真的汉子2018


银保乱像是最多做。

所谓银保就是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代理协议由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

银保产品一般以分红险为主,因性质与存款拿利息差不多,而保险代理人为业绩又分成让银行工作人员促成,最终客户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保险。


我记得以往保险前台争议最多的就是这种,

几乎隔天就有人在争吵,大骂保险公司骗子,存个钱变保险了,也有知道这是保险,但分红与承诺不符的。

由于乱像较多,这几年规定银行不能代理保险产品,行业也规范很多,国家在治理这种乱像,让保险行业真正起到社会保障作用。

保单签定后10日内可到保险公司办理退保,如己承保多年也能退保但要收取一定费用。


还没成熟的小葡萄


这种情况很好办,我有客户按照我的指点成功的把钱追了回来。

1:向中国保监会,当地省保监局以及保险行业协会投诉。具体方式包括电话、邮寄、传真、电子邮件、面谈等。

2:投诉时必须坚持的重点是:我是来办理存款的,不是来买保险的。办理保险手续时,保险人员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如果他们说履行了如实告知义务,就让他们提供录音或者录像证据。

3:每天去他们办公场所宣讲他们欺诈办理保险的事情,让去办理业务的人都知道,给他们造成社会舆论压力。直到办理退款手续,才停止。

事实上,银保渠道的保险业务,相当部分都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这是他们的软肋。抓住这点,办理退保手续,是可以实现的。



从上面截图最后部分可以看出来,银邮兼业代理的违规现象多么严重。


用户69612468254


题主的主观意识还是很强的,按现在的监管形势,明着骗几乎不可行,一般都是“专业话术”+礼品诱惑后得逞的。

销售话术是很具说服力的。

举例,上海

银保产品的销售重灾区! 邮政储蓄银行,满满一白板的万能险和分红险! 其中一款 中邮财富嘉 被赋予邮储客户专享(当然在合同里是没有注明的,所有客户能购买)。这个产品分1号和2号,区别仅是生存金比例不同(1号3.65%,2号3.6%)。 目前热销的是2号

这是官网的保险条款 每年返还保费的3.6% 到期返还保额 (!注意!是保额!不是保费!!!) 一下是一份保单

趸缴2万,5年, 每年返还保费的3.6%=720元,共5年,3600元。到期返还保额 17840元! 2万元放5年,共得21440元, 年化收益是1.44% 当然这是保单载明的保证收益所得,每年有不确定的分红,但注意是不确定的。保障方面,5年内身故,无息返还保费。如果要做到收益最大化,就是5年内要身故! 这就是邮储卖得最好的银保产品! 最好忽悠的就是,到期返还的是本金、保费,3.6%每年的返还还有点吸引力,另加不确定的分红! 条款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阅读障碍了,失去了耐心,再听着模棱两可的解说,不吃亏是不可能的!

再接着说,一旦明白过来发现中招被骗,而且过了十天的犹豫期想退怎么办?

1,投被保人是否亲笔签名(未成年的由其监护人签名),是否亲笔抄写投保告知书,收到保单后是否投保人亲自接到险企的回访电话明确告知(很多工作人员把联系电话写成自己的,冒名接听回访电话,完成后再改回客户电话)。

2,每个银行营业网点都有销售银保产品资格,但当时解说产品的人不一定有销售资格,尤其是保单上载明的保险代理人是不是当时的销售工作人员是非常关键的,可能牵涉到“飞单”,也是违规,导致无效合同,必须全款退费。

3,例如图1上显示的,购买保险送食用油,也是销售违规,违反保险法116条第4款。但这不一定能确定全款退保费,需要和网点交涉并投诉保监会。网点会衡量是被罚款或是息事宁人的全款退费给你,这个需要你的谈判能力了。

不建议在银行买保险,首先银保产品性价比超低,再次销售专业度不够无法确保售后服务。


DrLee65457443


大家好!我是“借借技巧”,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擅长银行问题的解答。 关于“存单”变“保单”的事,我有如下三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去银行调取“双录(录音录像)”资料,弄清事实真像。现在,监管部门要求银行销售保险产品要“双录”,这个材料清楚地记录了整个销售过程,能清楚地辨别是否存在诱导(即分清是银行的错还是客户的错)。


其次,根据事实真像来处理保单。如果是银行诱导,则可退保,退保损失由银行承担。如果银行没有诱导,你又急用钱,那么就要考虑是否退保。退保存在损失,不退保是否有其他解决办法。


第三,寻求解决办法。如果是客户的责任,又要急用钱,退保损失大,可以考虑保单抵押贷款。现在,保险公司提供保单质押贷款,可按保单现金价值的90%贷款,利率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办理手续十分简便,几个小时即可办理完毕。

最后,祝您顺利解决保单问题!也请关注“借借技巧”,了解更多的银行贷款知识和信用卡使用技巧。谢谢!


借借技巧


客户去银行存钱,被银行里面驻点的保险公司业务人员,诱惑或误导,最后导致存单稀里糊涂的变成保单,这类事件屡屡被媒体曝光。

我们通过被曝光过的这类事件,不难发现,上当受骗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当老年朋友走进银行存款在大堂排队等候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人对老年朋友热情过度,端茶倒水,服务周到。

一旦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老人是办理存款业务的,就会给你退出理财功能的产品,随后你的存款就会变成保单了,有时候是银行里年的驻点保险业务人员,出面介绍,分红理财等功能的产品。

当老人觉得存钱还有分红,最后还有本金,还有大病保障,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可是当老年人急需用钱时才会发现自己的钱并不能随时取出了,因为已经变成保险单了。

因为有自己的亲爱签名,很多时候老人自认倒霉,其实这和银行有者直接关系,因为在银行也参与了业务成交后的利润分配。所以银行难逃干系。

遇到这类情况,一定要和银行据理力争,必要的时候寻求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当然也有不好说话的老人,经过哥银行的几番交涉后,银行一旦觉得这次碰到了难缠的住,自知理亏的银行会退回老人的钱。之前就报道过老人成功拿回自己的存款的例子。



最后奉劝老人去银行存款一定不要随意买理财的产品。一旦购买就不能随时支配自己的账户了。本来想着一本万利,结果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舞栋人生


又是存款变保单,又是邮储银行!

这些年存款变保单的事情屡屡发生,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或追求更高的奖金,将客户利益视如儿戏,不惜通过诱骗把客户的存款变保单。每当看见这样的新闻,我们除了愤怒之外,大多时候都束手无策,毕竟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屡屡发生,用户防不胜防,最核心的原因是银行监督不到位,甚至有的银行对于这种违规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如果被银行工作人员诱骗买保险,我们该怎么办呢?

1、存款之前注意看好相关书面协议

存款变保险一巴掌拍不响,不管用户是有意还是无意,从存款变保单都必须签订保单合同,这一环节肯定少不了。

但是在签订保单合同的时候,有些银行工作人员会偷换概念,比如我认识一个老大妈,她去银行存款5万元,银行工作人员跟她说存款赠送保险,这个大妈还以为自己捡到便宜了,结果想都没想,直接大笔一挥签了大名 按了手印,殊不知,她的存款已经变成了保单。

结果过了10个多月,这个大妈家里有急事要用钱,准备把存款提前支取出来,结果被银行告知,取钱可以,但是连本带息只有47000元。

但这个所谓的47000根本不是存款,而是分红险,因为老大妈保单未满一年,现金价值只有94%,也就是47000元。就这样老大妈存款不但没有利息,反而倒贴了3000元,你说冤不冤?

所以大家在存款是一定要留意所签订的合同是否是保单协议。

2、15天之内可以申请退保

保险一般都会有一个犹豫期,比如银行卖的分红险犹豫期一般是15天左右。如果犹豫期没过,一般从买的那天起有15天时间,可以果断做退保处理。

而且这个退保保险公司必须无条件给退,因为这是政策规定的。

3、犹豫期过后如果发现存款变保单,可以跟银行协商退款,银行不给处理的可以向银保监会投诉。

如果你存款变保单不是你个人的意愿,而是被银行通过各种明示或暗示诱骗,第一步你可以通过跟银行协商让银行把钱退还给你。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成功,之前我就看到过一个老太太去银行闹,结果银行给他做退保处理,她把存款拿回来了。

如果银行不同意给你退款,保险公司也不同意给你退保,你可以搜集相关的证据,然后投诉给保监会。

你可以搜集的资料和证据如下:

1、存款协议。

2、投保单(代理机构专用)》;

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收费凭证》;

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行、邮政代理专用保险单》。

5、《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这个材料是最关键的,因为根据保监会规定,投保人购买新型寿险产品,都必须要亲手抄录风险提示而后再签名。而所有的寿险公司也都必须启用,对投保的注意事项和风险进行明确提示。

但是目前有很多银行为了诱骗客户购买保险,很多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让客户签订这个条提示书。所以如果银行不能提供这个提示书,那就存在诱骗客户购买保险的嫌疑。

所以在跟银行协商解决不成的前提下,可以打保监会投诉电话12378。

如果通过以上手段都解决不了,存款没法拿回,或者收益达不到银行所说的预期收益,那你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去买一个横幅,然后找几个人到银行门前去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