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乡村一线教师“越教越穷”?

豁达26268307


一直以来我国对从城市到农村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分配其实是呈一个倒金字塔模型的,越是经济发展高速的地区所管辖的学校待遇也越好,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所管辖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其他方面要更差一些。所以在农村基础学校的基础教育暴露的问题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

近几年国家也是在努力提高农村一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比如说将教师列入公务员体系的政策),但是尽管在过去的2017年整个教师行业的收入增幅高达74%,农村一线教师的年收入平均值还是达不到全国教师年收入平均值8.2万,而且这距离这个平均值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反倒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一线教师在抱怨“越教越穷”?


那么为什么在国家这样大力扶持基层教育的背景下,还是会出现这样的尴尬的结果?,我以为可能是存在下面几点因素.

NO.1 由于地方财政拮据,没有更多的资金补贴当地的公办中小学

大家知道自从我国在2006年全面对于公办小学和初中实行义务教育以来,学生自身需要负担的学费是很小一部分的,主要就是缴纳校服和作业本等一些基础费用,一般是不会超过500元的。所以对于学校的运行费用更多是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县级教育局下拨的教育经费但是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没有形成完善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就连旅游业也只是少部分乡村做的比较好所以大部分农村还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但是这两个产业对于当地政府的税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以地区经济发展是比较差的,自然地方财政也就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补贴学校

大部分农村学校基本上也是依靠县级教育局下拨的经费苦苦支撑着但是这下拨的经费是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不会很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能够发给老师的工资自然也是不多的,一般农村教师都是在3000元左右,扣完五险一金,基本上就是在2500元左右。

NO.2 课外兼职收入渠道几乎是没有的(与教学相关的)

相对于城市学校的教师,在课外兼职收入这点上,农村教师真的可以说是没法比较的。因为城市经济发展高速,汇集大量的外来人口,其中就有很多重视教育的家长,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所以能够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教育产业链,会有很多的课外辅导机构产生所以很多城市学校的教师可以选择在假期或者是下班时间兼职这些辅导机构,也是能够赚取一份可观的收入的。

但是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基本上这条路是被塞死的。首先是在农村的那种“读书无用论”还是比较盛行的,特别是在那些落后的山区。再者很多的学生家长也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最后就是农村经济发展较差,生源数量又少,更加不会有专门的课外辅导机构产生这三种原因其实都反映了“没需求”这样个状态,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专门的市场服务了。所以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也就失去一条收入渠道了,很多的农村教师只能依靠学校发放的工资生活。

NO.3 职称晋升道路也更加的坎坷

稍微对教师工资有所了解的同学都知道,关系到教师薪资水平的因素,除了国家政策和各项补助外,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就是 -- “职称”。剧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平均工资分别是:高级教师4783.24元,一级教师4055.30元,二级教师3382.56元,三级教师3164.66元。从上面的数据就可以看出,职称对于农村教师涨工资的重要性。但是从职称分配名额来看,以一级职称为例,城市占36%,县镇占34%,农村占30%。可以看出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名额差距是很大的虽然只有6%,但是放大到总量就不一样了)。而且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确实比较一般,要想达到一级和高级职称是有难度的再者由于前面也积累很多达标但是未给职称的中年教师,所以按照优先原则,农村的青年教师的职称上升会更难,自然工资水平也就难以有提高了。

NO.4 农村生源数量稀缺,学校能够申请的经费也会更少

我国早在2007年就已经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定农村基层小学公共服务经费的标准不低于500元/生,中学不得低于700元/生,这笔费用全额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承担,而且要100%覆盖。主要用于学校办公、教职工薪资和仪器购置等。具体数额因地区而异,而学校收到的实际经费都是在1500元/生以上的

这笔补贴对于基层学校还是很可观的但是由于这十年来,大部分农村中青年流向县城或大城市发展,带走大量的适龄学生,所以目前很多的农村中小学生源惨淡,很多的小学都不得不进行合并所以现实就是:即便这笔补贴费用很高,但是由于生源数量少,所以农村学校所能够申请的这方面经费也是很少。自然能够发放给农村老师的工资也会减少。


目前农村一线教师工资待遇低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根本的原因我想还是因为地方经济总量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进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农村基层学校生源匮乏,经费紧张,教师福利待遇下降,然后优秀教师也出走城市,进一步恶化农村教育资源,最终形成现在一种恶性循环。

但是现在国家也在积极改善这样一种现象,积极推行“城镇化”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刃借此发展农村经济,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进而达到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等一系列问题。相信以后会变好的,我们拭目以待吧!


感谢你在无数篇回答中阅读到这篇回答,可能是处于一种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祝你每天拥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骨子里的谦卑


你问的应该是为什么一线教师越来越穷。教师穷,这跟我们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和教师自身有关:



一、政府不许教师高工资。

你想,一所乡镇学校有多少老师,全国有多少教师,如果教师全高工资的话,那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一笔不少的开资。

二、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只能"穷"。


现在的人对教育都很重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教师只能一天到晚在学校兢兢业业的工作,努力的工作。加之国家又不允许教师有兼职和做生意,搞有偿家教就更不允许了,工资又不高,又没有外水,所以教师只能越来越穷了。

三、社会不允许教师"富"。


教师只能清贫,这是全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如果教师都富了,那对社会是一种不公平,因为很多双眼睛盯着老师,教师不穷谁穷。

四、教师自身因素,决定了教师只能穷。


能当老师的,都是以前家境不好的,他们好不容易得了一口饭吃,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的工作,不会也不敢向政府提什么要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不哭谁理你,所以教师自身的因素决定了他只能穷!



综上所述,一线教师穷是必然的。


黔东风情


前几天,碰到一名县城的中学女教师,年级大约五十多岁,谈论职称问题,说:我是中学高级,在农村这种高级职称少,小学基本没有,小学高级和我也要差一千多块钱。说起话来满满的优越感。现在的农村年轻教师出门好多问,你在哪里上班啊?我在某某村当老师,人家就会说,咋不去县城啊?找找关系调到县城去,那里多好啊。问得多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农村教师了,感觉和县城老师比,低人一等。不说收入,只说地位就差好多。如果说收入,差的也就是灰色收入了。我有几个在县城当老师的同学,饭局排的满满的,而在村里的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那些去家里送礼的人家不说咱也不知道啊!城乡还是有差距的,一比较就感觉乡村老师很寒酸了!


可雕朽木


乡村教师工资上升空间小,并且慢。



本人中级职称,40岁,参加工作20年,打卡工资3069元,本校一个快退休的男教师,高级职称,打卡工资5500元,是最高的,退休后讲减少到3000多点。

这样的工资和当地的农民比,当然属于比较低的,本地的物价:普通剪发15元,猪肉13元,县城房子5000左右/平。

很多人不知道教师的工资实际上是两个标准,工资花名册上有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之分,比如我的应发工资是将近5000,但是实际给的就不是这个数,而是3069元,咱们普通老师也不知道是咋回事。

大部分说老师工资高的,可能都是看的这个应发工资。

我国经济发展得比较快,有些乡村农民收入相当高,老师和这一部分农民比,工资真的比较低。

比如我们这,河南长垣小镇,很多人做起重、卫材、防腐,发展比较好,举一个例子: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老人到银行取了10万元钱,放在自行车前筐里,有人提醒他,注意被人给顺走了,他笑笑:这点钱,还不值得小偷偷。再比如,我侄子今年24岁,初中毕业,没什么出息,在外边打工,干的是防腐,一天300元,不加班。

和这些农民相比,教师的工资确实比较低。

当然,这个工资和贫困山村比,还是不错的了。

慢慢熬吧,希望有生之年,教师工资有让人羡慕的一天,教育环境有变好的一天。


终将长大


乡村一线教师“越教越穷"从字面上来看,一线乡村老师越教越穷,那就是说原来还不觉得穷,现在感觉越来越穷了。

一、一线乡村老师从来就没富过。做为乡村老师,过去每月拿的那点工资就是按国家规定的较低标准发放,没有其他什么收入来源。有些地方由于财政比较紧张,还经常不能及时发工资,偶尔还要扶贫和捐款,你说他们富过吗?虽然当时他们相较于普通的村民,还有一份工资,看上去确实比一般普通村民过得还算宽裕,但还仅仅是维持一个普通生活,根本谈不上小康。现在的乡村老师,工资确实比过去涨了很多,有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外加一个乡村老师补贴。但现在物价这么高,每月二三千元的工资又能做什么呢?也还是只能维持一个普通的生活,如果孩子上学或老人生病,还真对付不过来。



二、比较来说乡村老师确实越来越穷了。以前大家都没钱,乡村老师有一份工资,显得比村民要有钱。但现在大家都有了各种出路,打工、经商等,收入都不比老师收入低,村民很多都在城里买房、买车了,反衬出乡村老师的穷。再加上各种物价的上涨,特别是住房、教育和医疗的价格让一般人都受不了。而做为乡村老师,也希望能到城市买房,也希望让小孩到城里上学,而他们的那份工资是不足以支撑这些开支的。因此乡村老师感觉到自己越来越穷了。





、乡村教师的穷要引起重视。现在经常看到,乡村老师越来越难招了,男老师基本不愿去当乡村老师了。因为当乡村老师可能不好找对象,当了乡村老师可能不能支撑一个家,只有另谋出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是每况愈下,考试成绩是个位数的都很普遍,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如何激励优秀的年轻人去从事乡村老师工作是需要教育决策者去研究的,给乡村老师一个美好的未来,就是还农村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个人的看法,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我1991年毕业,在革命老区的偏远山区小学教书,工资非常低,每月62.5元的工资,加上其它津贴补贴,每月总共也不到100元。

头一年非常努力,想教出成绩。第二年看着一起分配来的开始跑关系调进城里了,就有些灰心了。最让人忍受不了的,还是拖欠工资。放寒假了还有几个月工资没有发,没钱过年。还大雪封山,沒有公交车,只有翻过一座雪山回家。

当时我们学校有句顺口溜:前世做了恶,今世来教学,饿又饿不死,走又走不脱。

第三年暑假,我也跑关系调回了县城边上的乡小学。学校又把我分到该乡最偏的一个村小学。村小主任教师分给我学前班和四年级的复式教学。

干了一年就勤工俭学外出打工了。

现在,我的大部分同学任教的,都调到了条件较好的市小学、县小学,有的还升任了校长。个别的留在村小任教,复式教学的。

总的来讲,大家经济条件也不错,工作稳定,可期待的退休工资也不错。

虽然也有牢骚,也有抱怨。但是谁没有呢?

有句话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教育瞎想


中小学职称制度,是教育界官僚弄权和集体腐败的最好工具。官僚治学是中国教育的最大败笔,中小学职称制度的不合理性是万恶之源,是弄虚作假褒奴奖媚嫉贤妒能的集大成者。事实证明,职称不适合中小学教师,它的弊病远强于它的正能量,它原本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属,现在竞然把它推广到幼儿园,据说还是副教授级的阿姨,这无疑是对职称的嘲讽,严肃性含金量何在?奇葩教育部缔造了超奇葩的中国教育,当政客官僚们占据了教育家的位置,教育即被阉割。学校和教室己不是安静的求知研究场所,己经异化成官僚政客们粉墨唱戏的热闹舞台!别再骂那些真演员们赚大钱了,教育领域己经成了大舞台,伪艺术家们正在唱戏!祈盼反腐的利剑,能把锋芒切入这个腐疮,新旧账一块清算,正本清源,还教育朗朗晴空!


用户4734488555


有一句话很流行是这样说的,重视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不等于给老师们涨工资。这句话虽然不知道谁说的,也不知道怎么流行起来,但无论你承认不承认,近些年,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确实没有投资在给老师涨工资上,特别是乡村教育。

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可谓有目共睹,乡村学校从之前的小平房都换成了三层楼房,学校硬件设施,比如微机室、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器材室、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器材室、美术室,音乐室等的建设,更有门类齐全的教学器材上的投入,仅拿2018年来说,我校为了应付上级普九验收,就净投入资金上百万购办种类繁多的教学硬件用具。

然而这些教学用具真正发挥作用了吗?没有,就拿美术室来说,各种绘画工具材料一应俱全,然而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的老师,大家只能看,不会用,白白扔在那里放到不能用为止。音乐室也是,各种音乐器材没有一个老师会用的,连会唱歌的都没有,别说会弹琴的了,都是浪费,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从来没有老师带学生去做过实验,一来功课紧,没有闲工夫磨这洋功,另一方面做实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准备,而乡村教师课时多,实在无法余出做实验的时间来。

我所在的学校从我入职开始二十年了,没有再入职过新的年轻老师,小学教师尤其大量缺编,很多学校在编教师和代课教师呈一半一半的现象,原因在于地区财政吃紧,如果全部招入在编教师,那么地方财政就要多发放很大一部分老师工资数额,而这部分数额没有国家补贴,只能靠地方财政自己出,因此,教师工资,特别经济落后的乡村教师,无论是从增加在编老师的数量,还是给老师们涨工资都是极其困难的事,在物价飞涨的现实情况下,老师们的工资只能相对越来越低,乡村老师也就越来越穷。

如果哪一天,乡村教师的工资改为国家财政,估计会有所改观,大家以为呢?


指尖教育帝国


古有穷酸秀才,今有穷酸教师。古有“尊师重道”,今有”尊师重教”,重教是重道迁移过来的,可见“道”和“教”有很深的渊源。

由“清贫乐道”一词,可以想见,教书的自古都是穷困的。所以乡村教师越来越穷并不奇怪,自古都如此。



乡村一线教师为什么越教越穷?我想有以下原因。

1、乡村教师待遇没有落实到位。教师按政策开口的待遇并不低,但是就是难于落实到位。主要原因是很多待遇是有钱才能发,无钱就不能发,乡村教师人数太多,又不象有些单位可以收钱或罚款,公用经费又禁止用于发放人头费。所以,尽管开了口,对于乡村教师而言就是“空调”。而城里老师则相对而言落实的要好一些。大城市老师待遇令人羡慕。

2、乡村教师很少第二收入。城里老师因为有得天独厚的生源和地利优势,很多人参与补课,很多人做起了生意。而农村学校就很少有这种情况,老师们除了工资再无其他。

3、物价房价上涨厉害。笔者所在县城,一年前,教师一个月工资能买一平米商品房,现在只能买三分之二平了,以前一支牙膏几块钱,现在大多二十多了,以前白菜一块多,现在至少两块了。。。物价上长,但工资不长,85年教龄工资到现在还在实行,工作哪怕四十年,也就10块钱,33年不变,相当稳定。因而老师的钱越来越不经花了。



教师穷也就罢了,但教师似乎不只是穷的问题,更不受尊重。穷酸秀才在古代还颇受尊重,而今大学生满街都是,教师因为穷很不受待见。这是教师除了穷之外最受不了的。

那么乡村教师什么时候能摆脱贫穷呢?尽管有《意见》,也有表态,看起来鼓舞人心,但要落实远不是一朝一夕。上面锣鼓喧天,底下风平浪静。等着吧,估计到2035年可能会摆脱贫困。

我是头条【文轩阁】,专注教育,为教育为教师,敢于直言,欢迎关注,你我一起同行!


文轩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300万乡村教师,他们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脊梁。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支撑着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现状,不是“越教越穷”,而是苦不堪然,原本就“穷”。


现今,乡村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工资收入绝大多数地区还处于“贫困线”。三、四十年辛勤耕耘乡村教育,到退休也没有晋升高级职称比比皆是。地方财政状况不佳,不用想绩效工资,不用盼13个月工资,各种补贴也是时有时无。我们地区偏远乡村教师,教龄30年,每个月工资3750元。

时下,偏远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进城务工,空巢老人带着留守儿童,乡村教育举步维艰。许多学校10几名孩子,几位老师“留守”,地位和待遇可想而知。年轻教师远走他乡,老教师坚持奉献,究其原因,那是“越教越穷”,就是待遇太低了。乡村教育教师欠缺,特别是结构性缺编更为严重,体音美,信息技术,英语学科没有专业老师。如果长期以往,再不提升教师待遇,尤其是一线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恐怕很难留住人,吸引人。


近日,网络媒体披露,北京地区工资待遇向乡村教师倾斜,偏远山区增加了津补贴,最偏远乡村,教师最高工资达13000元/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让我说,非要给教师一个合理的工资待遇值,乡村教师能向北京看齐,足矣!陆续各地纷纷出台“教育新政”,着力提升教师地位和待遇,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这无疑是广大一线教师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