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守陵的宮女是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的?

gdhycgs


古代皇帝駕崩後,龐大的後宮妃嬪、宮女是如何處置的呢?其實有一小部分被貪婪的繼任者留下享用,還有一部分被送到尼姑庵削髮為尼,剩下的就是去侍候她們死去的主子,為這些駕崩的皇帝守陵。


一般為帝王守陵的女人稱為“宮女”,而這些所謂的“宮女”就是皇帝后宮的女性,不僅僅是地位低下的婢女,也有後宮妃子,甚至有些倒黴的皇后娘娘也逃脫不了這種命運。

這些被派去守陵的宮女、有的是在後宮失寵的,被排擠、打壓、陷害的,生了皇子後夭折的,孃家沒有背景、地位的等等;無論是婢女還是妃子,她們都不一定是自願去的,因為從踏進陵園開始,她們就永無出頭之日,一輩子將在這高高的院子裡陪著先帝的亡靈終老,這種度日如年的狀況比那些以身殉葬的宮女還要慘。


守陵這項制度最早始於西漢,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就下令所有的沒有子嗣的妃嬪全部去為劉邦守陵。

漢成帝劉驁的妃子班婕妤為了免遭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先是去伺奉太后,漢成帝死後又主動去陵園為劉驁守陵,直至老死,她也被葬在陵園。皇后趙飛燕過了幾年後失寵,也被送到陵園守陵,但她自認為是皇后,這麼高貴的身份也來守陵,她不堪受辱,就自殺身亡了。


去守陵也不是悠閒的在那待著、閒著,她們也像上班一樣,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著。

首先每天要把自己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去前殿裡跪著為先皇祈福,雖說先皇已是一個死人,但宮女們每天還是要像侍候活人一樣伺奉他。

其次宮女們還要有一些基本功,就是哭靈,要哭得像模像樣,她們必須每天唱歌給死去的先皇聽,稍有懈怠,便會被認為是對先皇的不敬而遭責罰,甚至被處死。


曹操在死前就突發奇想,他立下遺囑,在他死後,他的那些妃子和宮中的歌姬要定期對著他的墳墓唱歌跳舞,使他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享受人間的快樂。


守陵本是對先人的一種哀思、寄託,可古代當權者卻草菅人命,讓這許許多多無辜的女性陪著自己的亡靈,實在是泯滅人性,可這些宮女沒有哀思、也沒有緬懷,她們有的只是無盡的憤怒、無果的命運。


遺產君


總體而言,古代為帝王守陵的宮女們,過的都是淒涼孤獨的生活,而且還要做很多服務工作。

我們可以用漢代為例,一窺當時的守陵生活。

大體而言,這些宮人需要完成兩項任務:

  • 1、每天伺候死去的皇帝皇后的靈魂起居飲食;
  • 2、定期協助祭祀活動。

1.日常起居

《後漢書·祭祀》記載:

廟日上飯,太官送用物,園令、食監典省,其親陵所宮人隨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陳嚴具

這裡的廟,不是後來燒香拜佛的廟宇,而是陵廟。陵廟設置在帝陵旁邊,裡面供奉皇帝的神主排位,每個帝陵都有自己獨自的陵廟,比如漢武帝的是龍淵廟,漢昭帝的是徘徊廟。

(漢武帝茂陵)

漢代人認為,人死後是有靈魂的,而靈魂也需要吃喝,所以就在陵廟裡來為皇帝皇后提供這些服務。負責皇家飲食的太官,要送來各種食物,由陵園裡的專門人員安排上供。

此外,那些宮女們還要每天早晚定時整理被褥、準備各種各樣的洗漱用品。雖然沒人真的會用,但是所謂祭神如神在,她們心裡要覺得先皇會來用,就是要用這份敬畏來完成工作。

(漢陽陵出土侍女俑)

2.祭祀活動

根據文獻記載,在陵園當中還有很多的祭祀活動,《漢書》說:

日祭於寢,月祭於,時祭於便殿。寢,日四上食;廟,歲二十五祠;便殿,歲四祠。又月一遊衣冠

這裡的廟,就是前面說的陵廟,而寢、便殿,都是陵園裡的殿宇。

每天要在寢殿祭祀,每月在陵廟祭祀,每個季度,在便殿祭祀。具體來說,寢殿裡每天提供四次飲食,陵廟中每年祭祀二十五次,便殿則一年祭祀四回。

此外,每月還要遊衣冠

啥意思呢,就是先帝生前用過的衣冠不能扔,也不能埋,平時要放在陵園的寢殿裡頭供著,每月還要把這衣冠從寢殿裡頭請出來,拿到都城的宗廟裡去祭祀一番。這就是遊衣冠。

看到這兒,您肯定感覺到了,這祭祀也太麻煩了吧!

沒錯,這些活動非常繁瑣,需要很多人力物力,那麼這些守陵的宮女們,自然也逃不掉勞動了。

3.悽苦生活

史書記載,為漢代皇帝守陵的宮女人數也是不少的,而這些宮女們除了勞累,內心世界也非常悽苦。畢竟是女子,身心相對柔弱一些,在守陵時又不可能讓她們另許人家,也難以和孃家人溝通交流。

所以呢,這些女子大多數只能在陵園中孤獨終老,成為真正的白頭宮女。

而且有時候,被貶到陵園,其實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比如著名的西漢美女趙飛燕,在漢哀帝死後,被廢為庶人,並被安排到漢成帝的陵園去,當天她就在那裡自殺。

從這些守陵宮女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古代皇權政治下女子的悲慘命運。


考古軍中馬前卒


古代守陵的宮女並不是簡單的在死去的皇帝陵墓地居住生活為其守陵,而是要伺候死後皇帝的日常起居,把死人當作活人伺候,還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向死者表演歌舞。古代帝王何其驕橫腐朽,不僅活著威風凜凜,死後也變態享受,看看這些帝王,飛揚跋扈到什麼程度!真是變態得令人作嘔!真是可憐了那些妃嬪宮女,她們幹嘛那麼飛蛾撲火般的湧向皇宮呢?

把守陵作為制度始於西漢。西漢初年,呂后妒恨劉邦的寵妃,在高祖駕崩之後便把那些沒有生育子嗣的嬪妃打發到陵園去居住,美其名曰為先皇守陵。到了成帝時期,甚至出現妃嬪自願守陵的稀奇事。原來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為了避免遭受趙飛燕姐妹的加害,主動到長信宮侍奉太后以求避禍。在成帝死後班婕妤就到陵園守陵至死,死後葬入陵園。

到了東漢,守陵的隊伍繼續擴大。據《漢書·安帝紀》記載:“謂宮人無子,守陵園者也”就是說,沒有被皇帝臨幸過,可能臨幸過但是沒有懷孕,也可能曾經生育但孩子不幸夭折的妃嬪,在皇帝死後賜予守陵。後來一些女子在後宮爭寵鬥爭中失敗,得罪於人,也被派去守陵。

到了三國,曹操將守陵制度發揮到了極致,不僅讓守陵妃嬪居住生活,還要為其載歌載舞。陸機的《吊魏武帝文》引《魏武遺令》記載:“妾與伎人,皆著銅雀臺,於臺堂上施八尺床繐帳,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汝等時登臺,望吾西陵墓田。”曹操曾立下遺囑,命令在他死後他的小老婆和宮中的歌舞伎定期要對著他的墳墓歌舞。

唐朝對守陵制度繼續發揚光大,唐制要求“凡諸帝升遐,宮人無子者悉遣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櫛,治寢枕,事死如事生。”也就是說,嬪妃宮女要把死人當作活人伺候,對死去的皇帝日常起居要和活著的時候一樣,必須面面俱到。據韓愈《豐陵行》記載:“設官置衛鎖嬪妓,供養朝夕象平居。”就是說,守陵的宮人要在山陵伺候死後皇帝的日常起居,把死人當作活人伺候。還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向死者表演歌舞。


希榮文創


就像皇帝生前服侍皇帝那樣,只是當初伺候的是皇帝本人,現在伺候的是皇帝的靈魂。此外,打掃陵園的衛生,定期祭祀、哭一下,有時還要唱歌跳舞,據說曹操就曾立下遺囑,要求他死後,他的妾和歌舞伎要定期對著他的陵墓唱歌跳舞。

這些守陵的宮女過得很悽慘,甚至比殉葬還要慘,唐代詩人羅隱的《銅雀臺》就表達了殉葬比守陵好:“只合當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

”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和傅皇后被命其守陵,當天二人就自殺了,可想當時守陵的慘狀。

守陵制度最早始於西漢,皇帝死後要派宮女去守陵,有些皇后、太后死後也會安排守陵宮女。這些守陵的宮女不是指宮中地位最低婢女,而是泛指後宮中的女人,甚至連皇后都包括其中,這些守陵宮女大多是在宮廷爭鬥中失敗的女人,也有的是因為後任皇帝討厭她,乾脆就命她去守先皇的陵墓,還有的就是因為沒有子嗣,於是便被安排去守陵。這些守陵的宮女被稱為“諸園貴人”。

這些守陵宮女過得非常寂寞、乏味的生活,幾乎很少有人到陵園來,她們只有兩眼對望,默默哭泣。傷心但不能表現,她們每天都有打扮得乾乾淨淨的,伺候皇帝的靈魂,把生前皇帝需要的東西準備好,把靈帳、靈幔立好,向其表演歌舞,表演完以後又要放聲大哭,有時這些宮女唱的比哭的還難聽。

這些年輕美貌的宮女最後在皇帝的陵園度過她們的後半生,而且是在非常寂寞、乏味的情況下度過自己的後半生,當時沒有互聯網,沒有電話,沒有電,而且在陵園也不能做什麼娛樂活動,皇帝的陵園一般都修得非常大,四周都會圍起,再種上松柏這些樹木,給人的感覺就是陰森恐怖。而且皇帝的陵園附近都是其他皇帝或者皇后這些人的墓地,這些守陵宮女就是生活在墓地,最後在這種生活下任憑自己的容顏老去,至死也無人關注。

唐代有很多詩人作詩描繪守陵宮女的生活,比如白居易的《陵園妾》、韓愈的《豐陵行》、杜牧的《奉陵宮人》等等,在全唐詩中以《銅雀臺》、《雀臺怨》、《銅雀妓》為題的詩有四十多首,這還只是描繪曹操墓的守陵宮女的詩,其他與守陵的宮女相關的詩也有上百首。這些詩無一例外的都表達了對守陵宮女的同情,說明了當時守陵宮女的生活是多麼的慘啊,難怪有些妃嬪聽說自己要求當守陵宮女後便自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