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書如何在領導“夾縫”中求生存

從體制上、職務上說,兩者的關係只有一種:工作關係。這種工作關係,在職能上,秘書要為領導人服務,即做領導人工作上的助手和參謀,具體任務就是辦文、辦會和辦其他的事;在組織上,秘書與領導人是上下級關係,領導人領導秘書,秘書執行領導人的指令。秘書如何處理好與領導之間的關係呢?

秘書如何在領導“夾縫”中求生存

1)迴避法

  顧全大局而不介入矛盾。即迴避法。當幾位領導人有了意見分歧、有了個人矛盾時,秘書怎麼辦?一種意見是寧可當"和事佬",另一種意見不同意當"和事佬",在領導人之間,特別是在中下級領導人之間,有時是會有分歧、有矛盾的。而在中、下級機關,常常是一個秘書同時為幾位領導人服務。所謂"神仙打仗,凡人發慌",秘書夾在當中是會很為難的。但是,這裡有一條原則:秘書不能也不允許介入領導人私人間或工作中的分歧和矛盾。秘書介入這種糾紛,支持一方、反對一方,不但於事無益,而且會把事情搞得更復雜。秘書人員不能在領導之間說不利於團結的話。如迴避不了,最多隻能表示:領導之間的事,秘書人員不便說什麼,希望以黨的利益為重,相互諒解、搞好團結。這算不算“和事佬”倒不要緊,重要的是,對於領導層內部形成的矛盾,作為下級一般不要介入,議論是非曲直,而應“迴避”,讓領導者自己逐步消化。因為領導之間的意見分歧往往涉及到決策過程、決策方向,作為下級一般是沒有權力參與這一過程的;秘書就是秘書,秘書的原則是不能介入領導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同時,作為下級和秘書,

指手劃腳,無論說得正確與否,都會使領導感到不受尊重。甚至還會引起更大的誤解,無助於事情解決。迴避的辦法就具體情況而定。第一種情況:在矛盾形成時,作為下級和秘書正好在場,這時,應採用沉默或脫身的處理辦法,避開這一場合。我以前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差不多是這樣子的,有一個領導秘密會議,只有三個人出席,那就是市長A、副市長B,小張。小張是負責這次秘密會議的記錄,剛開始,領導兩個人在討論關於“如何搞好市文化建設”,沒過多久,兩個人因為意見不和,開始吵了起來,吵著吵著那些髒話就說了出來,這時小張為難了,根據對秘書會議記錄的要求,小張要把領導說的話一字不漏的記下來,可是這兩位領導當時都在氣頭上,這些話是不能記錄的,小張為難了,這時市長A對小張說:“你把他說的話全給我記下來,不許漏記一句”,而市長B說:“你不要記”。小張更加為難不知道怎麼辦,他突然拿起筆,對市長說:“市長,筆沒水了,我去換一支。”小張走出會議室後,就坐在會議室門外,等裡面不吵了,才進去。所以,秘書要學會去顧全大局。第二種情況:秘書或下級並不在場,但領導者雙方都向你談起事情原委,希望得到支持或感情上的宣洩,這時應當採取不涉及事情本身,而圍繞冷靜、穩妥地處理問題這一思路進行適當分寸的開導和疏通,切忌自作聰明,大發議論。

2)溝通法

對於當事人雙方由於不太瞭解事情真相,導致衝突發生,而矛盾並不涉及實質問題這一類型的“夾縫”,作為下級或秘書可以客觀公正的說明發生過程。使雙方全面,真實的掌握情況,達到消除誤會,團結工作的目的。比如:某單位兩個領導研究物色一個人選,其中領導甲推薦A,A也確實能夠勝任此項工作,表現較為優秀,領導乙對A也比較滿意,但由於領導甲在徵求乙的意見時,沒有找到乙便事先定下人選,事後才給乙通報情況,使領導乙感到程序不對,受到冷遇,因而造成不合;這種情況下,作為下級或秘書就應及時給領導乙講清楚:甲找乙徵求意見未能見面的細節,說明甲是尊重乙的,盡力消除雙方的隔閡。

3)協調法

對於兩個下級或同級單位同志之間的隔膜,可以採取協調的方法幫助解決問題。協調的具體辦法無外乎三種:一種是將雙方當事人召集起來,從工作角度、團結角度講明消除矛盾的重要性和互諒互助的必要性,講明今後應注意的事項。第二種是分別做工作,搞疏導,分清責任,區別對待,使雙方多做自我批評,達到團結共事目的。第三種是配合上級機關或上一個層次領導進行疏導協調工作。

4)冷處理法

當作為秘書人員或一定級別的領導自己和不同層次的同志發生誤會或矛盾,應採取冷處理法。具體辦法:對上級領導的誤解甚至不恰當的批評採取沉默,不解釋的態度,用行動來驗證;對同級或下級的誤會甚至排擠、反對等,採取不吵鬧,不影響工作,不破裂關係的態度淡然處之,用時間來澄清是非;待工作持續發展到新的階段時,誰是誰非自然就會明瞭,作為對方也就會不點自明,團結和諧的關係將會更加穩固。冷處理可以保證工作和同志關係不受大的影響,但作為自身要受一定時間和一定程度的委屈,必須要有一定的肚量,才能做到這一點。

5)間接傳遞法

有時甲對你有意見,但不明說,而是通過乙來傳遞給你,並且在工作中表示出明顯的不合作態度,這是一種隱形的“夾縫”。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採取相應的辦法,把自己的想法、困難,對事情的認識以至對甲的意見,通過乙傳遞給對方,讓對方冷靜反省,研究你的意見,當你和對方都達到思想一致時,矛盾自然消除,“夾縫”也無形消失,而雙方因為沒有直接爭執,不會因“情面”上的問題影響工作與團結,這樣由“面和”達到“心合”,更有利於工作開展。處於“夾縫”之中,的確是每個人都經常遇到的一個敏感問題,正確處理好這個課題的確是一項頗有深度的工作。願我們用更好的方法,更好地處理這一問題,為創造更好的工作和人事環境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