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很多人都看過關於三國的電視劇,關二爺的忠義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曹操在徐州打敗了劉備然後劉關張兄弟三人失散之後,曹操派張遼勸說關羽投降。雖然關羽去了曹魏麾下,但是還是時時刻刻的想念自己的大哥。

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關羽整個形象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他的忠義,但是很多比較瞭解歷史的朋友還知道關二爺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驕傲。最後關羽的結局就是太大意,沒有管東吳派來的軍隊,而是專注面向曹操,直接導致了自己的失敗,以及丟失了蜀漢的優勢。

我們瞭解到的結局一般只是一部分,那麼關羽失敗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關羽心心念唸的大哥——劉備。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在關羽失敗的前夕,也就是劉備稱漢中王的那一年。關羽攻打曹操的襄陽和樊城,在這場戰役當中,關羽圍了曹仁,打敗了于禁,斬殺龐德,後人們稱作“威震華夏”。而曹操當時處於很困難的情況當中,也是不得不把所有的精銳部隊派出來解救曹仁。

其實在這個時候假如沒有外人插手的話,可能整個歷史都會改變了。但是孫吳突然反悔,從背後捅了關羽一刀,之後敗走麥城,丟了性命。

在這一系列事情之間是有足夠的時間的,但是在這期間劉備明明可以與關羽配合,但是關羽卻沒有等來大哥的軍隊。

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所以人們就有了各種猜測,比如說:諸葛亮和劉備早就想殺關羽,只不過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在史書上的記載也是短短几句概括了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那麼就像是我們看參考答案的時候,只有短短一個“略”字,作者想讓我們自己體會呢?

關於蜀漢的史料記載是非常少的,在幾百的歷史傳承當中也是丟失了很多。不管在人們口中流傳的是什麼樣子,歷史的客觀事實已經擺在過去。我們還是可以從一部分書籍當中找到一些聯繫的。

劉備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打敗曹操,之後稱漢中王。關羽也是在這一年被劉備賦予了假節鉞的權力,接著就出徵進攻曹魏。在這場戰役之中關羽拿到了足夠的主動權,先是圍困曹仁,之後又水淹七軍,出盡了風頭,就連在曹魏的軍隊當中也是傳出了很大的名聲。

這個時候如果劉備出兵的話,根據隆中對的計劃,豈不是就可以實現宏圖霸業了?但是大家仔細想一下,劉備當時不宜出征,當然也不是曹魏的原因,而是出在蜀漢本身。

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從四年前的戰爭開始,巴蜀已經在四年的戰火當中千瘡百孔,實在是不適合繼續征戰。在可靠史料當中的記載說,男人全部上戰場,而家裡的女人們也是全部參與物資的運輸。像這樣動員全民都參與的戰爭長達四年,要是還不休養生息,可能就要出大事了。

那麼關羽失敗了劉備為什麼還是沒有出兵救他呢?關羽在十一月失敗,十二月就被殺了。從兵敗到死亡中間僅僅只有一個月,要是當時的科技和現在一樣發達我們就不說什麼了,帶上軍隊和導彈開著飛機就去了,也就是短短的幾個小時。但是在一千多年前,別說是指派軍隊去救援了,劉備得到關羽被殺的消息可能都得一個月。

關羽被徐晃擊敗也不是最致命的原因,給關羽致命一擊的還是東吳,江陵的守軍投降,關羽退無可退。

從劉備和關羽兩方面處境解釋還是差一些的。就算四年的征戰讓蜀漢勞民傷財,肯定還是有一部分的精銳部隊可用的,當時曹魏的情況可比蜀漢要更加危急。曹魏面對著內憂外患,剛剛在漢中敗給了劉備,關羽的軍隊勢如破竹,還有東邊的孫權,漢室的大臣也在鬧革命。倘若要是劉備這個時候帶著精銳部隊出使的話,可真的就是隆中對當時設想的局面了。

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不過這些構想都是因為我們站在上帝角度來看,身在局中的他們都是無法看透所有事情的,而劉備確確實實就沒有出兵。劉備從稱漢中王開始,到兩年後的夷陵之戰,這期間都沒有軍事活動,如果說是因為巴蜀國力衰弱的話,夷陵怎麼又能派出那麼多人了?

還是有人清楚原因的,有一個人名字叫做廖立,他說劉備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才導致了關羽的失敗。雖然說這可能有詆譭的成分,但是是什麼原因讓劉備的動作這麼慢呢?

大家瞭解到的劉備一直是一個忠心耿耿的漢室後裔,但是這並不能劉備本身不想當皇帝。他兩個兒子的名字組起來就是“封禪”,相信也不是什麼巧合。劉備在漢中戰役當中勝利,稱漢中王,也就和曹操的等級是一樣的了。

不過他這個王並不是合法的,因為天子還是在曹操的手裡。劉備要是想讓自己的這個稱號變得合法,就只能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就是把天子搶回來,第二個呢,就是自立皇帝了。前者還是需要打敗曹操,所以後者可能就更大一些了。

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僅僅是因為東吳突然反悔?

在劉備沒有響應關羽出兵關中的那段時間裡,劉備就是在準備著一件事:積極稱帝。劉備並沒有傻乎乎的公開反駁自己的政治旗號,他在等曹操廢漢獻帝。在各種史料記載當中也是說劉備著急稱帝,但是手下的謀士勸他不要著急。

不管劉備是出於什麼想法, 但是那段時間確實實在做準備,導致他丟失了戰爭的最好時機,也導致了自己的好兄弟的死亡。

從這個故事來看,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還是應該一心一意,不專心的話不但不會成功還會丟失更多東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