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納,從傲嬌到道歉——輿論的“抵達”|國內傳媒動態

杜嘉班納涼涼,成為本週最大的傳媒焦點和輿情中心。23日上午7時,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在環球網掛出了快速調查,至下午16時,不足十個小時共回收有效問卷9052份。其中,94.9%的受訪者表示關注此事件,非常關注佔48.1%。

杜嘉班納,從傲嬌到道歉——輿論的“抵達”|國內傳媒動態

為了給時裝秀預熱,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幾條宣傳片。在“起筷吃飯”中,旁白的“中式發音”、語氣以及“中國模特”用生疏姿勢使用筷子吃披薩、意大利式甜卷等片段,均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嫌疑。

杜嘉班納,從傲嬌到道歉——輿論的“抵達”|國內傳媒動態

圖/網絡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說起此事,引起杜嘉班納創始人Stefano Gabbana爭辯。11月21日11時,網友在社交平臺Ins上貼出與其對話內容。對話內容顯示,其多次對中國進行辱罵。Stefano Gabbana隨後辯稱,自己的Ins賬號被“盜號”了。蹩腳的理由,引發網友不滿。

當天下午,“DG設計師”“迪麗熱巴不出席DG秀”“杜嘉班納”“陳坤真是剛”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原定參加時尚秀的中國明星和模特紛紛宣佈抵制。品牌代言人發聲明,將與杜嘉班納解約。當晚,D&G大秀取消,現場淒涼。

杜嘉班納,從傲嬌到道歉——輿論的“抵達”|國內傳媒動態

圖/網絡

杜嘉班納隨後發表聲明,稱對中國“懷有愛與熱情”,並表示“對日以繼夜準備這場大秀的所有人來說,都很不幸”。

一位網友對杜嘉班納英文公告做出“翻譯”:1,來上海辦秀是看得起你;2,秀沒辦成不怪我們;3並不會道歉。截至21日23:28,在國內某社交媒體平臺上獲得了16.8萬點贊。

杜嘉班納傲慢之舉,引發輿論更強烈的口誅筆伐。眾多國字頭媒體官微發文diss杜嘉班納,其中,央視新聞發視頻《你真的懂中國筷子嗎?》,被人民日報、央廣新聞等多家國字頭媒體官微號轉載,朋友圈大量轉發。媒體評論指出,“中國才是我們最珍視的奢侈品”,“D&G杜嘉班納砸的不只一場秀”……故宮博物院展示了歷史上的九張筷子圖片,並說:中國筷子,每一雙,都不簡單。有網友說,D&G就是dead&gone,獲點贊。

杜嘉班納,從傲嬌到道歉——輿論的“抵達”|國內傳媒動態

圖/網絡

輿論發酵,直接影響到銷售渠道。21日晚間開始,杜嘉班納相關產品陸續從八大國內主流電商平臺下架。除官方自營網站外,杜嘉班納在中國的線上銷售渠道全部處於切斷狀態。22日上午,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宣佈,已下架杜嘉班納品牌所有產品。其他杜嘉班納實體店無人光顧,但安保升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2日在回應記者有關問詢時表示,中國不希望此事上升為外交問題,但外界應瞭解中國民眾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23日,杜嘉班納兩位聯合創始人在官方微博上發佈致歉視頻。有網友質疑,此則道歉視頻為“中國特供”,外網不曾發佈。稍晚,杜嘉班納在Instagram、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外網社交網站同步道歉聲明。道歉視頻中,“對不起”用中文表述。同時,社交網站中涉嫌歧視的“用筷子吃披薩”的視頻也悉數刪除。

杜嘉班納,從傲嬌到道歉——輿論的“抵達”|國內傳媒動態

圖/網絡

遲來的道歉,並不會獲得原諒,需要極長的時間去修復形象。

如果一家海外企業在他國,發生了這樣引起公眾反感的事件,可能遭受怎樣的結果?

2017年,多芬在美國Facebook上投放廣告,視頻內容為一位年輕黑人女性脫下T恤,搖身一變成為白人女性,這位白人女性脫下T恤後又變為亞洲女性。該廣告會給民眾傳遞一種信息——用多芬可以將黑人女性洗白,這招致了不少批評,認為廣告涉嫌種族歧視,缺乏應有的種族尊重。多芬最終撤下該廣告並且誠懇道歉,但惡劣影響已經無可挽回。

杜嘉班納事件,一方面提醒了其他國外奢侈品牌學會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文化差異,尊重中國文化。另一方面也昭示了隨著網絡觸角深入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企業開始面臨嚴峻的網絡輿論。一旦有引發民意反感的事件發生,民眾可以通過各種即時通訊工具、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抵制,負面影響會迅速在地理範圍上擴展並對企業經營活動產生實際的風險結果。需三思而後行。

作者介紹:任俠,非資深、想保鮮的媒體人。十年新聞生涯,喧囂中默默寫字的那一個,可能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