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有哪些说法?

蒋铎


大家在看清宫剧的时候,一定会被清朝妃子们脚上那个奇形怪状的鞋子所吸引吧,它的名字叫做“旗鞋”,俗称“清代花盆底鞋”,也正是由于清朝贵妇都需要穿旗鞋,可平时走路又非常不稳,特别是在鹅卵石路上,导致了走路需要别人搀扶的事。


不过这件事呢,也没这么简单,是由多种因素结合起来才最终导致旗鞋的产生,然后才需要宫女“扶着胳膊”走这样子的。

关于花盆底鞋,她是以木为底,高5-15厘米,上细下宽、前平后圆的“高跟鞋”,在清朝,只要在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女性就得穿着玩意。而关于为何要穿这种“高跟鞋”,大家都知道清代女性的服饰以旗袍为主,然而旗袍极挑身材,没有一个高挑的身材穿旗袍简直惨不忍睹,所以清代的贵族就借助厚厚的鞋底来增加自己的下身比例。

但问题就这么来了,下面是高跟鞋,妃子们更要梳“旗头”,也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见到清朝妃子那个非常复杂的“冠”,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头重脚轻,再加上长旗袍会盖住脚,让人一下摸不清前面的路,非常容易拐脚。

反正有钱人,这一身行头都搞了,自然不差钱再找个人来搀扶自己咯。这就好比人家买豪宅了,总部至于缺几个保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