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吃能两斤面或两斤米”,这是真的吗?

老张谈三农


农村老人说,以前有人一顿饭吃到两斤面或者大米,这是是千真万确的真事。

悠然记事的时候,村里大肚汉可多可多了,那时候听到老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肚汉,光能吃不能干。这基本上是形容有些懒汉的,不是说逢懒必馋吗,很多懒汉是馋人,看见好饭馋的慌,一顿能吃很多很多。


那时候农民只有地瓜和玉米面饼子吃,再加上油少缺肉,吃的饭都是素食,这样的饭不耐消化,干活熬不到饭点就会饿的肚皮贴脊梁,所以吃饭时都使劲吃,防备早早饿了,胃口在不知不觉中撑开了。

偶尔遇到谁家里有红白喜事,农民们改善生活的日子到了,甚至有些人会头天晚上开始饿着肚子,早晨再饿一顿,赶中午一块吃,于是在过去农村,要是遇到面和大米这样的好饭,能吃两斤的男人多的是。


我们村到今天还有一个大肚汉,家里条件不怎么好,不知道是饭不够吃还是咋回事,这人吃饭可能吃了。

村里有个淘气的电工,他在某自助餐吃了一次饭以后,觉得俺们村大肚汉去吃最合适,于是再去吃自助时果然带上了大肚汉,那大肚汉一个人能吃五个人的饭,连着去了三次,老板求俺们村电工,以后你们开吃饭打折扣,但前提是千万别带那大肚汉了,别给吃黄了小店。

在以前,吃饭多,吃两斤米饭的人多的很,吃饺子能吃一百个的都有,也不知道那肚皮怎么就装的下这么多饭,但当时有件事肯定是真的,就是当年农民们的胃口都很好。

如今农村生活条件达到了小康水平,大家想吃什么可以做什么吃,鸡鸭鱼肉,肚子里啥也不缺,吃一点点饭就感觉饱了,还各种胃不舒服。身体各方面都不如过去的人了。


悠然见东山


都说一天不吃饭就饿得慌,只不过现在的人吃米饭是越来越少了,往往是光吃菜不吃饭了。这主要还是现在的人都有钱了,有了更丰富的食物可以填饱肚子了。不过有农村老人就说以前的人一顿饭都是需要吃两斤米面的,这是真的吗?

农村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能吃两斤面或两斤米”,这是真的吗?

其实这句话是不假的,在很多电视刷里面都是说出了那个时候的人都是要吃很多米面的,只要能够有得吃,一顿饭吃两斤都是可以的。那么为何那个时候的人可能吃那么多的米饭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吃的,以前都是挣工分的,每天都是需要干体力活,而体力活就需要补充营养了。那个时候肉可是非常稀罕的,都是分配制度,你有钱不一定能够买得到,尤其是在农村更是只有过年过节才可以吃那么一两回。

但是每天又要干活,所以为了补充体力,只能够多吃点饭了。那个时候只要有得吃,吃几十个馒头跟几斤米饭都是可以的,就好像现在的人运动了之后胃口很好了一样,天天干体力活光吃米饭都可以吃很多的。

再者他们也没有其它的食物可以补充营养了,只能够靠吃米饭了。一般不干活的都要留着米饭给需要干活的人,就是为了让其补充营养。

当然在困难的时候,其实可以一顿饭吃得掉两斤米面,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食物可以吃的。只有在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农民才是真正吃上了饱饭,那个时候真的可以一顿饭吃两斤米饭的,因为心情好干劲也十足。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农民也可以大鱼大肉了,还可以有小酒吃着,不需要吃饭都可以了。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发展了。

总之,以前的人一顿饭能够吃两斤米面可不是他们贪吃,而是为了补充营养,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大家无需感觉到奇怪的。


深山老农民


这是真的,在过去的年代,这样的事情是常见的!

过去的年代,农村的生活真是困难,只有过春节的时候,也只有自己家杀了口年猪才能够吃上猪肉的,豆油都是生产队在场院里把黄豆打下之后,去油房用人工榨出来分给农民的,一年每人也只能分几斤豆油的,那个时候的农民缺油少肉,所以,肚子也是永远填不饱的!

说到以前人一顿能吃两斤面或两斤米,这不但是真的,而且是千真万确的!

我当时在农村的时候,我们那个生产队有大约40个年轻力壮的社员,每顿能吃两斤面或者两斤米的,最少也有10个人,当他们在干完农活饿了的时候,两斤面两斤米做出来馒头或者米饭,他们都能干掉的。

生产队每年也会吃几次大锅饭,不过这个大锅饭都是给干活的社员吃的,家属是享受不到的,我们生产队在小麦收获以后,都是拉到磨面粉色的加工厂去加工的,面粉磨回来后,生产队长看见社员们馋得那个可怜相,一咬牙,一跺脚,一言九鼎,今天晚上就给社员篜馒头吃,然后和面发面,夏天天热,面很快就发好了,就用生产队那两口大锅上篜上了馒头!



馒头没吃的时候,队长训话了,馒头管够造,能吃多少都行,但是不准偷着往家里拿,撑死了不管,当馒头篜好后,那就使劲造吧,馒头大,一个馒头有4两,有很多人都吃近了10个馒头,算了一下,10个馒头都需要两斤面粉的,也有的人吃了11个,也有吃12个馒头的,都超过了两斤两!



生产队的大锅饭也吃过大米饭的,都自带饭碗,都是带着那大碗去的,上尖上尖的一大碗大米饭,就得一斤多大米,两大碗上尖上尖的大米饭就得两斤多大米的,也是有很多人都能吃进那两大碗上尖上尖的大米饭的,也都是超过了两斤大米的!

这个事,是我在农村生产队里事亲眼见到的的,吃两斤面两斤米的人那是真有点,而且还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我们生产队40左右个年轻的社员,就有10多个人能吃两斤面,两斤米的!



再举个例子,那个重量是一斤的挂面,在过去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可连汤带水,哧了出溜的能够轻松的吃两斤挂面的!

有人会问,那你能吃多少,我到是没有吃过两斤面两斤米的,那个有4两的大馒头,我当时吃了5个,那大米饭,我当时也吃了上尖上尖一大碗的,有多少,你们帮我算算吧,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所以,农村老人说的,一顿饭能吃两斤面两斤米,那可是真的呀!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从善如刘L


据一些史料记载,古代有很多的大胃王,饭量能顶现代的三四人,为什么古人那么能吃?抛开小说、传说中的人物不说,古代的大胃王都有谁?

1、古人饭量多大?说出来吓你一跳

《墨子》一书曾载,对于守城士兵的军粮,按照“斗食食五升”标准供应,也就是“每天吃一斗,每餐吃五升”。一斗、五升分别是多少?古制一斗为十升,每升1.5公斤。也就是说,每天供应15公斤军粮,士兵每餐7.5公斤。

同时规定,“救死之时,日二升”——供应短缺时每天供应二升,也就是3公斤。按一日三餐算,一餐吃1公斤。而在春秋战国时,人们基本一日两餐,也就是一餐吃1.5公斤。有没有被这个数字吓倒!不过也许可以理解,士兵打仗嘛,吃得饱才有劲拉弓射箭。

“斗食食五升”

那么普通人呢?同样是《墨子》一书载,墨子推荐耕柱子在楚国做官。墨家二三名弟子去看望他,耕柱子请他们吃饭,每餐仅供应三升米。弟子回来向墨子诉苦,这样的招待太不优厚了(食之三升,客之不厚)。”

如果按三名弟子算,每餐三升,折合每人一升,也就是1.5公斤。这样的供应标准竟然被认为“太不优厚了”,现在读来,是不是觉得墨子的这三名弟子就是饭桶?一顿饭吃1.5公斤的标准还嫌少,你这是要闹哪样?

也许有人会认为《墨子》是瞎说。不过,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的秦律,秦国御史出差,随从每餐每人粺米半斗。大夫以上的出差,随从每餐每人粝米半斗。爵位从不更到谋人,每餐每人粺米半升;爵位从上造到无爵的佐、史等,每餐每人粝米一斗。

这回没啥可怀疑了吧?这是秦国的传食律,根据爵位大小,秦国官吏和随人每餐供应标准不同,从半斗、半升到一斗。这里的粺米是指精米,粝米则是糙米。

睡虎地秦墓竹简

2、古代大胃王多牛?说出来吓你两跳

古书曾记载许多大胃王的故事。比如战国的李牧;西汉的周亚夫、樊哙;东汉的冯异、吴汉、马援;三国时的诸葛亮、张飞、典韦、甘宁;唐朝的尉迟恭、薛仁贵、石雄;北宋的狄青;明朝的徐达、胡大海、傅友德;清朝的年羹尧、左宗棠等。

他们一餐可以吃三升、五升甚至一斗饭。《魏书》载,北魏经学家阚骃(kàn yīn)生性能吃,一餐要吃三升才饱(性能多食,一饭至三升乃饱)。也就是一顿饭吃4.5公斤!不过,这位文人跟一名武将比起来还差了很多。

看过《史记》的人一定记得这个故事:廉颇受到赵王猜疑,在前线领兵时,赵王派乐乘来接替他的指挥权,廉颇就率兵攻打乐乘,随后跑到魏国去了。后来,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就派使者到魏国去见廉颇。

使者到了后“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廉颇当着使者的面,一顿饭吃掉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堪大用。这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应该是古代终极大胃王了,虽然史书对他的确切年龄没有记载,老了是肯定的。但一顿饭可以吃15公斤米、5公斤肉,这个饭量除了一些小说人物外,真实的史料中没有第二人可以超过他。也许有人又说了,你说的全是很久以前的,近代的有吗?

答案是:有!清朝文人钱泳所著《履园丛话》记载,清代学者、顾炎武外甥、人称“昆山三徐”的徐乾学就是超级大胃王,每天晨起上朝前,徐乾学都会在家里大吃大喝,食谱如下:实心大馒头50个、烧黄雀50只、煮鸡蛋50个、烫黄酒10壶。

有人大体算了一下,50个大馒头约是10公斤,加上黄雀、鸡蛋,徐乾学早餐的饭量为15公斤至20公斤。看仔细喽,是公斤,不是斤。

3、为什么古人那么能吃能喝

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吃能喝?这个问题的答案极其简单!先讲一个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故事。一个铁路工程队在江西的高山丛林中筑路,工人全是20岁出头的棒小伙儿,每天中午吃饭时,都举着脸盆盛饭,大锅饭连米加菜,谁吃的快就可能抢到第二盆。

50人的工程队里,饭量最大的一中午能吃三脸盆饭。当年参加筑路的老工人,晚年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一脸盆饭有3斤、1.5公斤,三脸盆就是9斤、4.5公斤。为什么这么能吃,一句话‘肚子里没油水'。炒菜不放油,出锅前大师傅往菜上倒上一层油完事。”

一中午能吃三脸盆饭

肚子里没油水的感受,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前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真切的。很多人家把猪的肥膘煮熬成大油,吃饭时来上一大勺盛锅里,倒上开水、洒上葱末就喝。

有了这些记忆后,再来谈古人为什么饭量如此巨大就不难理解了:古代的生产能力很差,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较低,能吃上肉是身份的象征(也不可能天天有肉吃),普通民众更是一年到头吃上不几回肉。

吃下肚子里的东西没啥油水,这饭量能小了吗?不仅很大、大得出奇、涌现出很多大胃王,而且吃饱后饿得极快,因为消化快。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瓜果、蔬菜入胃后最快30分钟就可消化;五谷杂粮类食物最快1小时;肉类则需要3至4小时。

植物油永远都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入胃后,会使饥饿感大大推迟。久而久之,会引发消化不良和饭量变化。所以,古人饭量大、出现很多大胃王就是因为吃肉少、没油水。


葱油饼不带葱


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所以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那时还在辽宁省,清源县,大苏河公社,小苏河大队的牟家沟生产小队。那时候家家生活困难,不用提吃肉吃鱼了,粮食大都不够吃。小孩子都得去山上采野菜回来吃,口粮有很多农户只够吃半年。干粮只给干活的劳力吃,小孩和在家的妇女,只好多以疏菜野菜和稀饭来充饥。七十年代我到大苏河中学读书,是走读生,从牟家沟到大苏河十五里路。那时又没有自行车,全凭两条腿一天一个来回。有时早上吃稀饭没法携带,我中午只好饿着肚子没饭吃。怕同学知道了笑话,就跑到学校后面的水库边躲着。下午放学往回走,饿的浑身冒虚汗走下动。唉,现在吃起来都是泪呀!

好象跑题了,那时的人能吃也能干。我就亲眼看到过能,一顿能吃一盆饭的人,但他一个能挑两麻袋玉米。还有一个能挑两抬筐玉米,那可是三百多斤呀。他俩都能吃二斤干面的馒头或二斤大米的米饭。我三十来岁时,老婆蒸的手工大馒头,一顿也得吃三丶四个。山东大煎饼我一顿也得七、八十来个。那时的人只所以饭量大能吃,其主要原因是肚子里没油水。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肉,吃点植物油也不舍得吃一些。人是越穷越能吃,胃也越撑越大。这就是穷人肚皮大的原因,那象现在肉鱼都吃够了,人人又在想方设法地吃野菜。这也成了返朴归真了,想想才几十年,世界的变化真的是让人始料不及呀!


侧身天地我蹉跎


农村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能吃两斤面或者两斤米,这是真的的吗?

其实,这句话说是以前的人饭量大,一次一个人能吃现在好几个人的饭。这个自然不假。

我爷爷吃饭就是大老碗,不像现在饭店里的碗,让服务员加一碗米饭,就那么一个小碗,两三口就吃完了。

我小时候,家里来了个乞丐,当时我家里也很忙,就收容了这个人,但没有想到这个人的饭量特别大,他一个人的饭量比我们全家人还要吃的多,鸡蛋炒米饭一炒飘,他一个人全吃光,也就是说他一次能吃一炒飘,那饭量真的很大,我刚开始以为他饿坏了,也许以后饭量就少了,但天天如此,没办法在我家呆了一个月,我们送了他好多衣服,他就离开了。

以前人饭量有多大,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小时候,每到过年时家里才会蒸包子,那几天才叫吃的过瘾,我一次可以吃8个包子,可以吃四碗饭,还是大腕,因为平时饭根本就没有油水,一点都不香。当然现在,一大碗羊肉泡馍都吃不完。

我小时侯人们的生活还不错,要是再往以前,饭量就更大了,我记得奶奶说,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家里挖窑洞,叫了很多人,家里的红薯全被吃光了,至于面和米,想都不敢想,要是天天做大米饭吃,还不只知要吃多少,当然,米和面在那会不实际,那会人经常饿肚子,爷爷说就是地主家也有挨饿的时候。

当然,这句话说的是以前人们的生活困难,经常吃不饱饭,饥一顿饱一顿,要是有个能吃饱饭的机会,肯定会敞开了吃。因为吃的东西都没有太多的营养,基本上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因此饭量都很大。不像现在,想吃啥买啥,一顿饭炒好几个菜,自然饭量就小。

还别说,现在你告诉这些年轻人,以前的人有多么的能吃,他都不敢相信,还是要感谢现在的生活。吃饱后常常想想过去人挨的饿,让我们珍惜粮食!


乡村小二哥


农村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吃能两斤面或两斤米”,这是真的吗?

这个应该是有点夸张的,因为两斤的面或者是两斤的米,把它煮熟了,那分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人的胃虽然有弹性,会大会小,但是也装不下两斤米的。不过如果是两斤的米饭,这个还是有可能的。

小编的舅外公,也就是爸爸的舅舅,他身高有一米八多,是南方少见的大个子,而且也比较的高大,他就特别能吃。在90年代的时候,就曾经和别人打赌,把近两斤的猪肉一顿吃完了。

这个是千真万确的真事,听我老爸说。当时是村里有人家里办红喜事,其中在我们当地有一道菜是必上的,那就是扣肉。在我们这边,这道菜一桌子就是一整块煮熟的猪肉。被切成四四方方的样子,而一块就差不多是一斤的样子。而我这个舅外公就和别人打赌,就着一瓶啤酒然后把两块扣肉基本上是吃得干干净净,从此在村里很多人对他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个还成为了“佳话”。

在过去那个年代,是特别的苦。很多人都是没吃饱饭的,而且由于每天要干的农活比较多,所以吃的也比较多。以前的人光是吃红薯,就是用农村的那种大碗,即便是没什么菜,有些人家也能吃进去两三碗,这样算下来差不多也有一斤多的分量的。

所以说“以前人一顿饭吃能两斤面或两斤米”这个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有些大胃王还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这样做其实是不好的,很容易因为吃得太饱而把自己撑死。说到这里,农夫想起了《老农民》中的一个人,他就是被自己给撑死的,你还记得吗?你认为这种事情有可能吗?


农夫也疯狂


农村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能吃两斤面或两斤米”是真的吗?

我感觉是真的!这句老话也说明过去人们的饭量比较大,这是因为以前下地干活纯粹是体内劳动,对于身体能量消耗比较大,就会容易造成过去的农民多为壮汉,而且饭量也往往会比较能吃!

以前体力劳动长,往往就会饭量也大。如果大家看过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桥段,就应该记得当石光荣的乡下亲戚来城里看完他时吃饭的场景,往往就是端着一大碗米饭吃,即便是面条,一会就会给你吃完的!其实不仅仅是过去,现如今农村还有很多这里的情景!

像我们村一个叔伯家就遇到过类似哭笑不得的情况,由于他们家都是用盛菜的大碗吃饭,而他家的儿媳妇是城里人,有次回来看望时,也给儿媳妇盛了大碗饭,吓了对方一大跳,因为城里吃饭都是小碗,这么一大碗根本吃不了,也就能吃半碗,后来每次再回来时就只给儿媳妇盛半碗饭!

随着生活条件变化,人们饭量却变小了!现如今,农村下地干活基本没有过重的体力劳动,大多靠机械就可以完成农业生产,因而饭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对于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来说,由于很多工作还是靠体力劳动,因而饭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我们看相关的电视剧时,就会看到工地上吃饭的都是用盆子盛饭菜,如果是饭盒的话,估计一两盒根本吃不饱的!

因此,从这句老话以“两斤面或两斤米”来说明,虽然会有些夸张,但也说明过去体力劳动强度确实大,而吃的食物却很少,往往就会吃不饱饭,有时候就会为了避免饿肚子,就会遇到粮食充足时会猛吃,这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几斤面都不够的样子!记得看过电视剧《老农民》里,就有一个叫“吃不饱”的人物,上级不信他吃不饱,就使劲给他馒头吃,居然光吃馒头几个了仍不见饱!

所以说,过去人们的饭量确实很大,而对于现在生活条件好的年轻人来说,由于没有经历过,自然也就没法想象那种情景!对于这样的老话说法,大家觉得呢?欢迎补充探讨!


龙百晓生


农村老人说“以前人一顿饭能吃两斤面或两斤米”这是真的吗?这个确实真的,不但可以吃两斤米,而且还能挑好几百斤的东西走上几十里路,这也是过去条件困苦的生活所迫,饭量出奇的大,也相当的能出力。


在靠人工为主的年代,很多壮劳力的饭量确实是相当的大,其实现在也是一样,很多从事体力劳动的现在饭量虽然没有像过去那么夸张,但依然还是很大的,道理很简单,没有充足的热量供给是满足不了大量的体力消耗的。

棒奔霸这儿说平原地带,在过去冬季都是要靠自己去西部山区拉煤,拉煤靠的是人力使用架子床往回拉,一趟来回三百多里路,而为最少也要拉上一两千斤,很多时候都是结伴同行,俩人一辆车,一个负责驾驭的,一个套上绳子负责拉,一趟拉煤下来人跟掉了半条命似的,相当的出力的工作,但也有强壮的身体独自一人去的,在过去没有饭店,只有车马店,负责给你把自己带的粮食做熟,收取很少的加工费。


出去拉煤过去都带着小米,路过车马店就会让人家帮忙给做熟,我们这最出名的是一个人拉了一千多斤的煤,路过车马店让人家做饭,一次给了人家三斤小米,不敢说是一个人,说是两个人的饭,等人家做好后,他一人就将这三斤小米捞饭吃了个干干净净,又独自拉着煤回到了家,这位也是属于很牛X的人物,在过去大饭量的二斤,已然不易很少见,他独自三斤米下肚,已经算得上是大饭量里面的大胃王,但没有这三斤米,这煤他独自决计是拉不用回了的。


其实这也是在高强度的劳作之下,必须要有很多的能量供给的正常反应,像前一段时间看过一则报道,一名消防队员连续奋战救火一天一夜之后,吃了一大脸盆方便面,这也是体力透支之后必须需要的补充,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像过去那么单单依靠体力的劳作日益减少,饭量也自然变得没有那么大了,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农村老人说的,过去的人一顿能吃两斤面或者大米。这种说法主要表达的是过去的农村人,比较能吃。并不是说,真的可以吃那么多。当然了,有些人还是可以吃那么多的。

那为什么他们能吃那么多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过去农村人吃饭时,那菜基本上是缺肉少油的。说缺肉,都是很委婉说法了。基本上,很多农村人都是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肉。


而做的青菜里,也是没多少油水的。听父母长辈们说,过去农村炒一锅青菜,放油时,一般都是用筷子头到油瓶里轻轻挑一点,筷子头有一点白就算多放油了。

这样炒出来的青菜是极度缺乏油水的。当人的肚子长期缺乏油水时,就会特别的饿,特别的慌。那么就需要多吃米饭和粮食来充饥饿了。

现在就不同了。农村人,就算家里再穷的,炒菜那点油还是有的。大家肚子都有油水后,就不需要用太多的米饭来填饱肚子了。


2:过去农村人,从事的都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体力消耗得快,饿得也厉害,自然就需要吃更多的米饭食物来补充体力了。

过去的农村人,不像现在的那么清闲,他们几乎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做农耕,挑粪,打谷,伐木等工作,都是重体力活。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挑一两百斤的东西,都是很寻常的事。

而那时候,他们吃的东西,又是缺肉少油的。身体消耗得大,自然就多吃米饭了。


其实,不仅过去农村的人吃得多。大家留着下,一些建筑工地,天天干重体力活的,就算顿顿有肉吃,他们吃的米饭也很多。

总得来说,过去农村人吃得多,是因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加上吃的饭菜里缺肉缺油水,导致吃的米饭就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