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如何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

yukiye620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樂觀開朗,自信大方的孩子,但現實卻非如此。

我和孩子爸屬於那種比較實在的人,不善於表達,不善於交際。再加上在外地工作,結識的朋友都不多,所以孩子接觸的人並不多,接觸的小朋友更少,以至於本來有點內向的性格變得更內向更害羞更敏感,也不懂與其它小朋友相處,每次去外面玩,我都很擔心的。

所以,近三年來,我一直幫孩子營造接觸陌生人的機會,並不斷的鍛鍊他,孩子也慢慢成長了,現在在幼兒園裡蠻開心的。

首先,多帶孩子出門接觸更多的陌生人,特別是小朋友。比如遊樂場,比如超市,比如小區孩子玩耍區等,每個孩子都希望有伴兒玩,別看孩子表現上抗拒陌生小朋友,但很快他們就能玩到一起的。為了孩子的性格,請放下手機,改掉宅的習慣,多帶孩子去戶外,我一直覺得最好的教育在路上,一路上,你會接觸不同的人和物,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

其次,以身作則,帶孩子出門,鼓勵孩子主動和陌生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等打招呼。如果孩子不願意,先不要強求,自己主動做,做好榜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的。我兒子之前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害羞的不敢走,每次我都陪他主動和爺奶們打招呼,現在看到爺奶們,孩子都會主動地打招呼,別人問他話,他也敢大聲回答了。

再次,當孩子表現有進步時,可以用玩具或者零食作為獎勵,並鼓勵孩子。優秀的孩子都是被鼓勵出來的,不要因為孩子內向不自信就很著急,以至於出言不當,傷害到孩子。內向的孩子,更敏感,更喜歡鼓勵和肯定,所以父母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引導,鼓勵和肯定。

再次,發現孩子長處,培養孩子的興趣,當孩子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長時,孩子會更自信,更有底氣表現自己。

我基本上就是從以上幾點著手的,所以在孩子二歲半時就送到託班,提前進入集體生活,孩子從一開始的不善於表達自己,到現在的積極主動表現自己,進步很大。

其實,內向也未必不好,只是我們更傾向於更樂觀外向的性格,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慢慢引導,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希望在我們的引導下,每個孩子都能做個樂觀開朗,自信外向的孩子。


Seven寶貝向前衝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講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無論父母性格如何,兒童都需要跟外界進行社交。

我接觸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七歲的兒童,在上小學以後,幾乎無法跟同學們進行正常社交。他跟同齡人的溝通和交往,有比較大的障礙。

經過了解,我們才知道孩子之所以這樣,主要原因出在了媽媽身上。

他的媽媽是個全職太太,在家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他。

媽媽的性格特別內向,幾乎跟外界沒有什麼接觸。除了讓孩子上幼兒園,其他時間喜歡帶著孩子宅在家裡。孩子跟外界的接觸非常少。

正是因為跟其他小朋友接觸太少,導致了上學後的各種不適應。

兒童需要通過與他人進行遊戲活動,才能獲得身心發展。

我常勸那些性格內向、喜歡圈養孩子的父母,要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尤其是讓他們跟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

想要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善於表達,就要增加他和其他孩子的接觸機會。

第二,父母要做好榜樣。

無論父母的性格如何,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出陽光積極的一面。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你每天散發的負能量會被孩子接收到,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

你表現出什麼樣子,孩子就會學什麼樣子。你表現出開朗自信,孩子也會學著開朗自信。

第三,父母要教孩子表達。

孩子的表達能力,是父母給予的。

講故事是鍛鍊孩子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小故事,然後,帶領著孩子把這些故事講出來,甚至表演出來。

經常這麼做,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表達能力。

再就是,父母要跟孩子做好溝通交流。有些感受,孩子表達不出來。父母就要引導著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要求。

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培養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父母需要做到上面說的這三點。


歡迎關注。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優秀的您。

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


柳柳很忙


雖然沒有專門的理論能夠提供,但是根據身邊的實際例子,給出一些建議!


其實人的性格跟天生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更多的也與後期的環境和刻意培養有關。


拿身邊例子來說,小侄女一歲多了,在家主要由我媽媽來帶,從能外出開始,媽媽就會經常帶著她出去玩,出去轉,不會走路的時候,看著別的小朋友玩,會走路了,跟他們一起玩,就喜歡熱鬧的地方。


以至於在家呆不住,夏天的時候還要出去,曬成個小黑妞,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她從來不認生,而且很熱情,主動跟小夥伴們分享玩具,吃的。看到鄰居們遠處走來,就會大聲打招呼,叫“爺爺、奶奶、伯伯”,而且居然都能記住跟哪個長輩叫啥,跟個小精靈鬼一樣,大家都很喜歡她。



這樣一來,她的性格就會很活潑,會說話以後,每天從醒來到晚上入睡,只要醒著嘴一定不停,除了吃,就是在各種叨叨叨,有的話根本聽不懂,但是她很喜歡主動表達。


而同樣是跟小侄女差不多大的一個親戚家的寶寶,她們兩個完全的大反差,那個寶寶幾乎不出門,每天面對的就是自己的媽媽,聽說有一次帶她去走親戚,人比較多,就一直哭,一直哭,不得已抱回了家。



這樣的寶寶,因為她從小接觸的人少,只適應家裡的環境,看到外面的環境和人就會極度陌生,沒有安全感,應激反應就是哭。


所以,即使媽媽自身是內向的性格,不愛交際,如果家裡家人多,熱鬧還行,但是如果常年只有媽媽和寶寶,偶爾爸爸工作閒暇之餘才有時間,這種情況下,為了培養寶寶活潑開朗,自信擅於表達的性格,也要突破自己,走出去,帶寶寶多感受外面的世界,不管出去玩,還是參加寶寶活動,創造更多跟外面的人或者更多小朋友們接觸的機會。


做媽媽不易,加油!


K18餐飲加盟網APP


我也曾是個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的媽媽,我知道這種性格的缺陷,但我無法改變自己,直到大女兒因著性格內向在學校被欺負,小女兒膽小怕事,我才嘗試讓自己學著去與別人交流,但好多時候都是說幾句就不知該如何把話題接下去。既然無法在外人面前改變,我就把自己當成個孩子,陪兩孩子一起玩,陪他們去參加各種活動。慢慢的我變的活潑了,孩子也變得善於交談了,感覺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無拘無束的童年。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孩子性格的形成基本來自於父母,雖然我們和陌生人交流有障礙,但我們可以和孩子多做交流,也可以試著找一份與孩子有關的工作,比如幼兒園,早教中心或者找一份賣兒童玩具或服裝的工作,接觸孩子多了,自己自然也會活躍起來。

孩子的性格並非遺傳,做一個性格開朗的媽媽,將會收穫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小布點mami


我是宋思華(頭條號: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心理學會會員,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


首先,性格只有一小部分來自於父母的先天遺傳,大部分取決於後天有意識地培養和塑造。

而且即使有遺傳,那麼爸爸還佔了一半呢,所以,媽媽首先不要焦慮,不要擔心孩子會遺傳自己“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


其次,媽媽知道自己性格不足的部分,就要有意識的改變。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大人發現問題後,只希望在孩子身上完全扭轉,而自己毫不努力進行調整,這在育兒上是大忌,只有父母自己動起來,努力調整自己,孩子自然也會跟進。

再次,孩子是張白紙,媽媽要學會書寫。

1、要花時間。比如:多傾聽孩子說話,如果孩子還小,不會說話,那麼媽媽就要負責說,多和孩子說話,別覺得孩子聽不懂,任何人只有接觸了,才能從不懂到懂,你都不和他說話,他怎麼可能懂。

2、要花精力。比如:多陪孩子外出,看看大千世界,鼓勵孩子接觸新朋友,主動打招呼等。

3、要花心思。比如:當你打開鍋蓋時,熱氣冒出來了,這時你可以讓孩子邊看著你做家務,邊告訴他,因為水燒開了,所以熱氣冒出來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邏輯關係。


以上三條,父母要通過持續學習和實踐來促使孩子受益,並鼓勵孩子將自己會的儘可能多的表達出來,在不斷的表達中,收穫成功,促成良性循環,孩子自然就慢慢變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人了。

最後,屬於“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的優勢

“耐心”、“堅持”是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標配,但對很多家長來說有點難做到,或者說難堅持,因為生活中干擾的事太多了。而性格內向、不會交際、沒有社交的媽媽,在這兩方面往往有獨特的優勢,排干擾能力會比較強。

宋思華

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心理學會會員,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諮詢師。

致力於青少年行為問題、親子關係、婚姻情感、個人成長、職場困惑等方面的諮詢和研究。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留下聯繫方式,向作者提問或心理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不愛說話,安靜如水。不喜熱鬧,最愛的是宅在家裡。同學聚會,公司的飯局,幾乎見不到身影,即便去,也是那個躲在角落靜靜傾聽的人。

雖然在別人眼裡有些悶悶的,但這並不會妨礙孩子成為一個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人。

經常和孩子嘮嘮嗑。

不愛說不等於不會說,不說。孩子出生後,經常和她說說話。不管她聽得懂聽不懂,都和她講。孩子會說話了,就講故事。再大些就聊些幼兒園和學校裡的事,天南海北地嘮一嘮。有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和對方講一講。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要求,意見講出來,做一個能說,會說,敢說的人,不愁今後不善表達。

讓孩子懂得並學會幽默

幽默能讓人變得快樂,有了煩心的事不易上心。幽默能化解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一個風趣幽默,長大了更受周圍人的喜歡。

給孩子講講幽默故事,看看幽默搞笑的動畫片,聽聽相聲,讀一讀名人趣事。從小就做一個笑口常開的寶寶,大了也會遇事想得開,不會一條道走到黑。

自信源於肯定和認可

孩子特別關注大人對他們的態度。經常的否定他們,說他們這也不好那也不行,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沒了自信。

孩子做事時,多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多多肯定他們的行為和想法。這樣做,自信會一直陪伴孩子。

瞧這些,性格內向,不會交際,幾乎沒有社交的媽媽也能做到。所以不必擔心,自己培養不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


萌媽愛學習


有很多人覺得,性格這個東西是天生的,其實不然,是生長環境造成的,來自爸爸媽媽日常的影響。

要想孩子開朗,爸媽首先要開朗。有些爸爸媽媽在外面收斂氣,回家就各種抱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是怎樣都開朗不起來的。

多一些鼓勵與表揚。有些爸爸媽媽很開朗,心直口快,卻沒有培養出外向的孩子,為什麼?因為爸爸媽媽說話直,經常會打擊孩子。有充分安全感的孩子才會更加自信。

平時一家人多聊天。一個很少聊天說話的家庭,也是沒有辦法培養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的。你和孩子說話的方式、爸爸媽媽之間說話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這些素質。

所以我的建議是,做全職媽媽,也不能眼裡全是育兒和家務,要留意通過閱讀、學習,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同時也保持開放的心態,讓自己不和社會脫節。




暖暖育兒經


我跟你一樣,是一位性格內向的媽媽,全職在家帶孩子時,幾乎也沒什麼社交,但是我的孩子現在三歲多了,並沒有像我一樣是特別內向的性格,反而還比較調皮。我想也這跟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係。

1、雖然全職在家帶孩子時,我幾乎沒有社交,但是我和爸媽住在一起,家裡人比較多,孩子除了跟我相處外,還可以接觸到爸爸、奶奶、姥姥和姥爺,並且因為我爸爸喜歡熱鬧,所以家裡經常會有客人來串門,他們會逗孩子玩。


(所以即使媽媽不出門進行外部社交,至少可以與親近和熟悉的人多走動,帶著孩子,讓孩子認識和見到不同的人,與不同的人互動。)


2、帶孩子的頭一年社交確實少的可憐,出門的時間也主要是帶孩子出去玩會,散個步什麼的。出門在外,即使我並不會主動去社交,但是最基本的禮貌社交還是有的,因為我住在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所以出門後會遇到很多熟悉的人,難免就會打招呼,寒暄幾句,然後他們也會跟孩子說話。


(如果是在沒有熟人的小區居住,媽媽可以嘗試每次帶孩子出去玩時,結識一些同小區的媽媽們,平時可以相約一起帶孩子出來玩,這一點需要媽媽鼓起勇氣主動跟別的媽媽聊天,為了孩子相信媽媽是可以做到的。)


3、孩子爸爸的性格和我一樣,甚至比我還內向,我們算是臭味相投吧。好在孩子奶奶話還多一點,喜歡跟孩子講話,也喜歡帶孩子出去跟其他帶孩子的人一起玩,家裡只要有一兩個人話還比較多,性格活潑開朗點的人,也會對孩子起到好的影響。


(雖然媽媽內向,但可能爸爸很外向呢,或家裡的其他成員性格開朗呢,這樣也能給孩子的性格起到互補的作用。)

4、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在孩子開始要學說話時,即使我們和他爸話很少,每天也會抽時間跟孩子多講話,教他用語言表達感受和想法。另外我發現給孩子看動畫片和聽音樂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正面熱鬧的動畫片和活潑的音樂,孩子情緒會很好,還會跟著哼唱和表演,人一開心就會變得活躍。


(如果媽媽的社交少了,帶孩子出去玩的時間也少,平時在家就要主動和孩子多聊天,選擇一些有人物互動情節的動畫片給孩子看,孩子會看到動畫片裡兩個人物是怎麼相處的,還有就是給孩子聽或看兒歌,可以與孩子一起唱跳,自己在家嗨。)

5、成家有了孩子後,媽媽們其實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很多方面的改變,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其中性格其實也會多少有所改變,我因為內向性格話少,不善於社交的習慣在有了孩子後,也確實多少還是改變了一些,只是我會進行選擇性地社交。

(為什麼說母親是一個偉大的詞,因母親會願意為了孩子付出很多,在自己當了母親以後,某些改變就是自然而然地本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課堂,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某方面能力,最好的方式還是以身作則,親自帶領孩子去嘗試和體驗,這樣的效果會更好。只是像性格這樣的改變,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這需要勇氣和時間,在媽媽沒能做出榜樣的改變時,以上的一點點經驗分享可以先試試,然後同時讓自己更勇敢一點,為了孩子主動去嘗試變得比現在外向一點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icer個人成長


真心媽媽來現身說法。我自己就是這樣的媽媽,內向,安靜,最喜歡做的事是寫文章、讀書、做手工、做飯,不善於人際交往,也不太喜歡熱鬧的活動。但我覺得,這樣的個性,對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完全沒有任何障礙。

首先,內向和開朗、自信、善於表達沒有矛盾。

開朗是開闊明朗、樂觀、暢快,不陰鬱低沉。我的理解是,這種特質和內向外向沒有關係,內向的人不一定就不開朗。恰恰相反,我自己,就是集內向和開朗與一身的人,而且是個徹頭徹尾的樂觀主義者。

自信是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內向的人不一定不自信,而且因為內向,反倒容易反觀內心、堅守自我,所以會更自信,反倒是很多看起來很外向的人,是用表面上的大大咧咧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自信。

是否善於表達也和內向沒有關係。善於表達是一種能力,建立在認知、學習、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很多人不善於表達不是因為內向,是因為表達能力差。

所以這位媽媽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比較內向,就沒有辦法培養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但如果自己不夠開朗、自信,表達能力也不強,恐怕就會對孩子有一些影響。

再來說說我家的辦法。

1、要想孩子開朗,爸媽首先要開朗。

孩子的個性,不來自爸爸媽媽刻意的“培養”,而是來自他的生活環境,來自爸爸媽媽日常的影響。

開朗的表現不一定是特別活潑好動,喜歡說話,而是暢快、豁達、不鑽牛角尖,不陰鬱低沉,大人遇事樂觀、豁達、不抱怨,不封閉自己的內心,孩子就能具備這樣的素質。

有些爸爸媽媽是這樣的:在外面給別人的印象是開開心心,但回到家裡,就是各種抱怨,情緒不穩,臉上經常陰雲密佈。這樣的話,孩子是無論如何都開朗不起來的。

2、給孩子充分尊重。

要想孩子更自信,爸媽媽媽在家裡需要充分尊重孩子,減少拒絕、批評、打擊,並且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愛。這樣,孩子才能有充足的安全感,才能更喜歡自己、相信自己。

很多性格外向的爸媽媽媽,卻沒有培養出自信的孩子,原因就在於,心直口快的爸爸媽媽對待孩子時,態度非常輕率,經常打擊孩子。

3、一家人經常聊天,彼此暢所欲言。

一個氣氛沉悶,一家人很少聊天說話的家庭,也是沒有辦法培養出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孩子的。你和孩子說話的方式、爸爸媽媽之間說話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這些素質。

我自己雖然是一個內向的媽媽,但同時也是一個特別喜歡和孩子聊天的媽媽,和孩子聊起他感興趣的話題來,能聊上一個小時,而且我會充分和孩子分享我對話題的瞭解、看法,和孩子一起討論。

我們夫妻之間,也經常聊天,話題廣泛,有時是討論最近讀的書,有時是討論時事,有時是討論電影,有時是討論育兒,家裡的柴米油鹽,我們反倒是很少討論,自然,也幾乎不為柴米油鹽的事爭吵。

我們的兩個孩子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中,也都開朗、自信、善於表達。雖然他們確實沒有長成特別活潑好動的孩子,但這有什麼關係呢?

4、豐富自己,保持開放。

最後一個建議,是特別給這位媽媽的。做全職媽媽,很容易將自己封閉在家庭之中,眼中只有帶娃和家務,視野越來越窄,思維越來越不活躍,而且因為疲累,也比較容易情緒低落,有的媽媽還會變得脾氣暴躁,這樣無疑對孩子的性格發張有不好的影響。

所以我的建議是,做全職媽媽,也不能讓自己完完全全淹沒在育兒和家務中,要留意通過閱讀、學習,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同時也保持開放的心態,讓自己不和社會脫節。否則,很容易變得越來越封閉、越來越缺乏活力。孩子每天和這樣的媽媽在一起,恐怕也很難養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的素質。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半。出版有《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所有回答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歡迎訪問我們的頭條號“真心爸媽”,瀏覽更多育兒文章。


真心爸媽


我們可以先看看培養孩子開朗、自信、善於表達需要具備什麼樣的養育前提:

1、民主型養育風格的家庭:在正面管教體系就是和善而堅定的親子互動模式。這即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溫暖又不失必要的規則。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孩子擁有穩固的安全感和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對孩子穩定個性的發展和良好的情緒表達很有幫助。

2、積極的覺察孩子的需要:多大情況,內向風格的人會比較敏感細膩,洞察情緒的特質也相對明顯。孩子的成長路上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挑戰,流露各種不同的情緒,如果媽媽能及時的洞察到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並給與積極的回應和同理心引導,這會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積極情商的鋪墊起到很好的支持。

3、高質量的陪伴:大部分內向的人時常表現出沉穩穩定、專注力高、生活節奏有規律、安靜內斂等一些特質,這些特點在陪伴孩子時也會表現出更多的耐心、不容易陷入說教急躁或者控制孩子的一面,這反而給到孩子很大的自主空間。這些孩子反倒能夠摸索出自己的學習規律和穩定的學習狀態來,從而成為自然而然的自己。

其實,上面幾點什麼樣個性的家長都是可以做到的。給孩子穩定的情緒環境、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安全民主的養育風格。這些角度能夠為孩子將來發展出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友善的社交能力、勇於面對困難的相關能力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當孩子將來走入社會,也更容易受到群體的歡迎,被接納的程度也會很高。所以不要糾結自己是什麼個性的家長,給孩子以上的環境支持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