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我家這40年徵文展示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算盤》

韋耀武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 作者2017年春節在老家全家福

我們家算是個會計世家。

01

父親做了30餘年的村會計

那時候還不叫村,叫生產大隊。父親有個外號,叫“鐵算盤”。他有一把絳紅色的算盤,算盤一端有根布帶子。父親每天進進出出都掛在身上,就像現在人們的手機一樣,不離身。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每天晚上臨睡覺前,父親都要在煤油燈下,噼裡啪啦打一陣算盤,盤點一下當天的賬目。特別是到了年底,大隊盤點,每個社員有多少工分,該分多少紅,說分紅是個笑話,基本上是家家戶戶超支,就算超支,賬也得算出來。

父親端坐桌前,桌上厚厚一摞賬本。父親左手翻賬本,右手修長的五指,快速靈巧地撥動著算珠,耳邊只聽得嘩啦啦的算珠響。

見過父親打算盤的人都說,看父親打算盤簡直是一種享受,他翻飛的五指,如蜻蜓點水,似彩蝶翩躚,就像琴師正在彈奏著一曲《藍色多瑙河》。你還沉浸在如小橋流水般的算珠碰響中,不覺“水”聲卻沒了,原來是父親的一個賬本打完了。那把算盤,算珠被父親的雙手打磨得閃閃發亮,似乎有了一種靈氣。

分田到戶後,生產隊的賬目少了,鄉親們的賬目卻多了起來。有人賣了豬,來找父親幫忙核核有沒有算錯。有人抓個豬仔,要問問父親那零頭該四舍還是五入。有外地的小販與村民起了爭執,都會來找父親,讓父親斷個公道。父親每次也都樂呵呵的,處理得不偏不倚,雙方都十分服氣。

02

我讀書時,學校還開有珠算課

父親也十分認真地教我珠算口訣:“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父親總是教導我,說:“學會了算盤,你這一輩子就不愁沒有飯吃。”可我對算盤始終沒多大興趣。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 作者在延安

03

1990年,小妹財會中專畢業,進了鄉信用社工作

上班第一天,父親送給小妹一把新算盤。那時候信用社還是手工記賬,不像現在有銀行卡。儲戶存完錢開一張存單,手工填寫儲戶姓名、存款金額等信息後,加蓋信用社公章。計息結賬、信用社內部往來對賬等,凡是計算,一律都用算盤。小妹秉承了父親“鐵算盤”的風貌,一把算盤打得風生水起,出神入化。在信用社系統組織的珠算比武中,小妹多次獲得名次。

到了九十年代末,信用社開始安裝了臺式電腦。手工記賬變成了電腦錄入,計算器也逐步取代了算盤,櫃檯內再很少聽到算盤珠的響聲。小妹所在的信用社也改制成了農村商業銀行。現在,隨便再去無論哪一家銀行,你要是問算盤,一定會被人當外星人看了。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04

2015年,女兒財經大學畢業,經招考也進了一家銀行工作

上班前,女兒回了一趟老家。父親十分高興,說:“我們家這下又有了一個會計,是會計之家了。”

父親當時拿出一把算盤,要送給女兒。那把算盤不知父親在哪兒淘的,很小,還沒巴掌大,僅具觀賞功能。90後的女兒笑父親:“爺爺,你送這個給我幹什麼,現在還有哪個用這個啊!”

算盘|我家这40年征文展示

父親說:“我知道現在不用算盤了,我還要送給你,一是要你記住我們這個會計之家;二呢,爺爺和你姑姑都做了一輩子會計,我們沒算錯過一分錢賬。希望你也保持這個家風,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路。”

一把算盤,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