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上真正有技術的人應該不缺錢,那為什麼還會有職業操盤手或者基金經理?

APP決策寶基金


因為在證券市場沒有任何人能確保自己的技術一定能掙錢。


我從事私募基金行業4年,之前在資方(銀行)工作6年。加了無數的金融同業群,每天有很多人和團隊發自己的產品歷史業績,K線圖走勢那叫一個完美。

諸如此類,多如牛毛,真實性不得而知。(注意!這還都是金融機構同業群)


如果一個產品的策略可以很大概率盈利10%,想拿到幾億體量的資金很容易。每年管理費加業績報酬大幾百萬上千萬到手。但是這樣的產品(或者說能做到這樣收益的基金經理和操盤手)非常非常稀缺,並且資金方也很難事前判別。


還有各種結構化的資金,比如操盤手出10-20%的保證金,資金方出剩下80%-90%。操盤手給資金方保本,收益超過5%的部分5:5分成。(舉個例子,實際條件可能會根據雙方要求調整)這分配比例比樓下說的20~30%高多了吧!如果能確定自己掙錢的話用這個方案是不是划算多了!


但是這種資金也很難找到操盤手,因為操盤手心裡也沒底。投資這件事,本質就是存在不確定性的。

大家還是想用別人的錢,自己不承擔風險,去掙錢。


大家要小星


首先,物質方面大家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由於現在一線城市逐步和三四線城市差距越來越大,而所謂的不缺錢標準也不一樣,比如作為一般在三四線上班族,覺得千萬級別應該算很有錢了,可是在這些對於一線的精英來說一套房子都不夠,所以仍然有一批職業操盤手及基金經理為了生活而工作!

其次,精神方面大家追求的層次不一樣!

舉個例子,特朗普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去幹美國總統,我堅信金錢絕非是最大的驅動力;雷軍在創立小米之前,早已經財務自由,但為了搞小米,人家竟然從大街上發傳單做起!這是精神追求的層次不同,而一些我接觸的職業操盤手和基金經理,他們明確表示投資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不工作,他們並不快樂!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

社會變化太快,現在有錢不代表以後就會怎麼樣,所以與時俱進,務實進取是大部分金融精英的態度。

也祝看到這個帖子的人們都能早日追求到自己的財富和精神目標!


抄底狂人松果


證券市場上真正有技術的人應該不缺錢,那為什麼還會有職業操盤手或者基金經理?

要我回答,這類人就是為了兩把“刷子”

一、做事,刷存在感!

二、賺錢,刷成就感!

我的朋友裡,到現在還有很多職業操盤手和基金經理。

我說的這些朋友,他們在證券市場上都摸爬滾打了25年以上,有的甚至是1988年開始買入原始股票,有30年的證券史。1992年我們一起創建了中國第一批期貨公司,這些人裡有公司總部高管、有到全國各地去創建營業部的高管,有派駐各交易所的首批紅馬甲(場內交易員)、有專門從事技術分析的研究人員、有受客戶委託的全權代理操盤的經紀人,也就是25年前的操盤手和基金經理。

經歷了25年的磨難,經歷了沒有證監會的中國股市,經歷了沒有漲跌停板的中國股市,經歷了T+0的中國股市,經歷了1元的股票漲到1萬元的中國股市,經歷了激烈到把交易所總裁免職、中國證監會主席換人的“327事件”……

他們確實不缺錢了,參加過1995年2月23日“327”之戰的贏家,一天之內資金可以翻5倍以上,劉漢就是這樣起家的。那是一個今天市場上後來者無法理解,難以置信的年代。他們經歷了,他們確實不缺錢了。

可是,這個市場上交易的感覺就像毒品,有癮!

這些人現在還在做職業操盤手或者私募基金經理,就是為了我說的兩把刷子:

一、做事,刷存在感!

二、賺錢,刷成就感!

我說的是真的在市場上玩了幾十年的那批人,不是現在為了百萬年薪而從事職業操盤手或者基金經理的人。

你應該懂的!


公告:1月25日回答悟空的這個問題:《小散戶炒股有哪些技巧?》,歡迎朋友們前來交流、提問、討論!



呆呆熊沙龍


說說我所瞭解到的內幕

1.純技術指標炒股。電腦系統完全可以取待人腦,有許多基金或投行都自行開發或實驗過,美其名大數據,量化交易,原理是把所有認為有用的技術指標事先設定到系統中,然後讓系統跟綜交易數據,一旦滿足指標,系統自動下單買賣,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易出錯且交易速度快,但運行一段時間後,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後來一幫專家利用系統重新分析數據,不斷修訂指標,但是隻要時間夠長,依舊沒用。再後來,有了股指期貨,有了ETF,乾脆開發無風險套利軟件,然後就有了光大烏龍指事件!

2.既然技術不行,那麼大家開始轉向基本面分析。但基本面需要深入調研,誰去調?基金自己,投行研究所,上市公司自薦。後來為了利益,完全演變成了公關行為,一家牽頭,大家抱團,互吹互捧,甚至編造謊言,最後包個豪華遊艇,共同哈皮,回來聯合座莊,該套現的套現,該圈錢約圈錢,該做淨值的做淨值,該掙人氣的掙人氣,該拿好處的拿好處。

以上說的是公募,反正賠的也不是自己的錢,管理費及高薪照拿不誤。當然這是好些年前我看到的,現在啥樣也不敢妄加猜測。私募水更深,甚至可以操縱上市公司及投行!打字累了,負能量太多,寫到這!


魚會計


不知道你說的不缺錢是多少?一個億?對普通人來說是很有錢了,可是現在北上廣深一套頂級別墅都不止這個價!十個億?一家中超豪門俱樂部每年燒的錢都差不多這個數!

所以多少錢算不缺錢呢?那就看每個人所在的社會層次了!

先說公募基金

發行一個100億的公募基金每年管理費差不多就是2億,而且是旱澇保收,不論虧損,躺著管理費都到手,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規模再大一點每年多發行幾支你算算就知道可以賺多少了!這才是資本市場一群真正的吸血鬼!

再說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要好一點,中國的私募基金基本上不收管理費,私募基金追求的是絕對收益,只有賺錢才有分紅,所有的人力成本,辦公成本,調研成本加起來規模小的經營成本每年幾百萬,多的上千萬!所以私募還是很有壓力!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熱衷做私募呢?

還是一個利字,做私募的基本上都是水平不錯的專業人士,都是在這個市場裡摸爬滾真刀真槍打殺出來的,只要抓住機會盈利概率很大,十個億的管理規模年化做到百分之五十盈利也有五個億!再提成百分之二十,收益就有一個億!其中私募一哥徐翔是這個行業裡的翹楚(雖然現在進去了)管理規模都是幾百億,獲利又很好收益就更大了!當然私募也有悲催清盤的,就算被清盤假如渠道做的好的話,重新包裝一下再發行幾個就行了,總有盈利的吧!


股票大亨CJ哥


技術不是萬能的,沒有人能夠確保天天收益而不賠的。據說股神巴菲特投資一年的綜合收益也才只有25%。人在河邊走,那有不溼鞋的,在股市,但凡有一次踩雷,可能就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因此,炒股需要保證收益,又要降低風險;所以就會有職業操盤手和基金經理。你有聽說過在中國榜上有名的哪個大富豪是炒股起家的嗎?前50,前100,前200……,好像大多數都是做實業的吧。

所以,長期在股市能夠確保收益的人少之又少。每年綜合收益能確保5%、10%、15%……?呵呵,超過25%,你就是中國的巴菲特。





頓悟而已


首先我們都清楚在證券市場上的所有人都是奔著賺錢去的。

然後我覺得應該從兩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一個是有能力有技術能在市場中賺錢的人,或者說在市場上處於優勢,這些優勢可能來源於更多優質信息,豐富經驗等,就像題主所說的職業操盤手或基金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職業操盤手跟基金經理都很出色,如果是那樣,市場缺口就少,幾乎零和的博弈,同樣厲害的人之間互幹是不怎麼能賺到錢的),另一個就是有閒錢但卻一無所知,或者在市場上處於弱勢的人。這些人也有著同樣目標,賺錢,但除非撞大運,否則這些人就是韭菜。

先從第一角度講

假設我是一位有能力有技術在市場上賺錢的人,一開始我經歷風風雨雨在市場上起起伏伏,受盡挫折,終於練就一身本領,這時間有多長看個人,可能3年,可能5年或者更久。OK ,可以開始做了,但我的起始資本可能就只有幾十萬。還有就是要面對市場上的一個普遍規律,年化收益20%,這是一個很大的坎(巴菲特就這水平),當然據我所知也有出現年化50%以上的,歷經10年,實現財富自由,但這種人很少很少。OK,假設你能很好的執行年化收益20%,以1000萬來論財富自由,從30萬起家到這個目標,你要多久?答案是20年,再考慮下這20年的通貨膨脹,你會發現這20年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過。但假如我的起始資本再高些,募集資金1000萬,從1000萬做起,拿收益的20%,其餘的給基金持有人。多少時間能到1000萬,答案是不到10年。

積累資本需要時間,放大槓桿,縮短時間。即便縮短時間,也得一年一年的耗,總得有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又要難倒多少人,生活逼得你有時做出的抉擇並不是理性的。這中間又會多走多少彎路。

再比如我是正統路子,從助理到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助理最後到基金經理,花去了7、8年時間,在一路過程中學習到最正統的投資路徑,同樣也就很難劍走偏鋒,年化20%的目標就更難,更別說資金規模越大操作的難度就越大。

在從研究員做起到,基金經理之間的勞動報酬是很多普通工作者難以企及的。但就算累計起來的報酬可能也就是基金的一個零頭,雖然生活已經很有保障,也不錯了。但還要更多的錢,以及名聲,雖然我可能已經有成熟的投資姿勢,但這時自己的資金有個規模瓶頸。同樣基金公司養你也不是白養的,還要幫他們賺錢,這時就有基金,這既能用其他人的錢來賺錢,實現零風險。做好又能賺到名聲,名聲越好,錢就越多,何樂而不為呢?

赫赫有名的巴菲特,索羅斯哪一個不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起步的?

從第二個角度來說

我在市場上就相當於小白,有閒錢,但是看著資金在銀行賬戶裡的利率收益實在太低,忍不住把手伸向市場,OK,運氣好了,賺個幾把,運氣不好,可能一把套住全部吐回去。然後限於時間,限於興趣,限於天賦,交易投資學不到邊。如何是好? 想著就把錢交給厲害的人幫忙投資,這就有了基金,私募的興起。這不就是需求,而職業操盤手,基金也有子基金的需求。兩個不就一拍即合。

但並不是,所有的基金經理,或者操盤手都能幫你賺錢,除了道德風險,更有市場劇烈競爭,一個真正好的積極基金經理,關鍵並不是這個經理有多好,而是他和其他經理比起來是否更好。

同樣極少有投資人能觀察到基金經理過去10年甚至更長的真實投資回報。更不用說這隻能給予投資者95%的把握,還有5%的可能是這個經理極其幸運所以達到了超額的回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選擇基金經理是否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投資者的運氣。

往往有些基金一開始表現平淡,在幾年的時間後突然被發現,但卻已經錯過最佳的投資時間。

比如富達麥哲倫基金,曾經由彼得林奇(Peter Lynch)掌管。林奇先生從1978開始管理該基金,直至1990年退休。在這13年中,林奇先生以平均每年13.3%超過基準(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的收益,年波動率大約13.3%。

 問題在於當投資者有充足交易記錄足以證實林奇先生的投資能力時,他已經退休了。在1991到2004年間,該基金的超額回報只有每年0.8%(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

,看起來相當平庸。

當然國內也有例子,比如華夏大盤精選,曾經由王亞偉管理,一度實現6年10倍的記錄,王亞偉離職之後,繼任的基金經理,也沒有再續輝煌,基金也變得相當平庸。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不少優秀的基金經理人,但是投資者想要通過發現優秀經理人來賺錢,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旭天現在每天在【微信:2647071939】堅持講解選股思路,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下面這隻:

對於底部反彈個股一波拉昇後的回踩,本人給大家講過要注意回踩階段的量與勢,量能持續萎縮,趨勢在回踩至支撐企穩,那麼此股後期定有一波反彈主勝浪,上面的哈投股份是不是如此,30號盤中選出,隨後一路大漲,今天更是漲停,你有沒有抓住?恭喜本人的粉絲及時進場佈局!

目前這種行情,很多底部個股都是走出類似行情,就如股價在回踩至5日時,本人選出講解的海泰發展,目前已經成功上漲50%,這就是本人粉絲能夠把握到的利潤,你想不想抓!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九有股份、南風股份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旭天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旭天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百川看盤


首先,物質方面大家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由於現在一線城市逐步和三四線城市差距越來越大,而所謂的不缺錢標準也不一樣,比如作為一般在三四線上班族,覺得千萬級別應該算很有錢了,可是在這些對於一線的精英來說一套房子都不夠,所以仍然有一批職業操盤手及基金經理為了生活而工作!

其次,精神方面大家追求的層次不一樣!

舉個例子,特朗普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去幹美國總統,我堅信金錢絕非是最大的驅動力;雷軍在創立小米之前,早已經財務自由,但為了搞小米,人家竟然從大街上發傳單做起!這是精神追求的層次不同,而一些我接觸的職業操盤手和基金經理,他們明確表示投資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不工作,他們並不快樂!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

社會變化太快,現在有錢不代表以後就會怎麼樣,所以與時俱進,務實進取是大部分金融精英的態度。

熟悉本人的股友都非常清楚,本人經歷股市十幾年,經歷了兩輪牛熊,從一個菜鳥演變成現在,練就了高超的看盤功夫,穩健的實戰技能,乾淨利落的操盤手法,曾在華南、華北等地榮獲炒股冠軍操盤手,新浪、鳳凰財經特約嘉賓,並集結了一批金融大咖和職業操盤手,一起專心研究股票,能提起知曉莊家動向,捕捉在低位起漲的大牛股。這種選股思路,深受廣大股民朋友的喜愛,很多股民朋友學會後,都是讚不絕口,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本人覺得炒股僅靠個人的技術是肯定不行的,畢竟一個人再厲害,也是有限的,同時本人認為在股市,選擇是很重要的,大部分人們可能都在用一般指標選股,需要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分析,這個方法對於一般的人還是有點困難的。本人在股市摸爬滾打十多年潛心研究,獨創的一個選股指標——底部引爆指標。散戶可以結合該指標,那樣操作起來才會更輕鬆。

該指標的核心口訣就是就是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信號就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沒有領取指標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玄陽看盤,下面可以跟本人一起看看近期通過指標所選個股的一個情況。

1、600538國發股份,這個就是本人通過底部引爆指標選出來的,該股在出現底部信號之後,本人立即在朋友圈中分享過該股,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3個交易日漲幅高達24%。

2、002676順威股份,該股在11月21日出現了底部信號,本人立即在實戰群中講解此股,截止目前3個交易日漲幅高達23%。

本人會經常講解這樣的選股思路和個股,下面給大家講解一隻即將從底部起爆的黑馬牛股

該股票在前幾個交易日出現了一輪小幅下滑之後同時出現了底部和引爆的信號,相信熟悉和了解底部引爆選股法的朋友都知道,同時出現底部和引爆的信號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行情會出現一波強勢的上漲,我預測該股在未來幾天內的漲幅至少能達到40%以上,詳細的在這裡就不便多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適當關注,和我一起來驗證此股。

看到這裡肯定還是會有很多朋友問我怎麼領取文章個股以及指標?大家可以私信回覆:底部引爆。或者關注公眾平臺:玄陽看盤。

如果還是有不知道怎麼領取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後第一時間回覆,另外,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麻煩點贊轉發或者評論,謝謝!


老白話股01



首先我們都清楚在證券市場上的所有人都是奔著賺錢去的。

然後我覺得應該從兩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一個是有能力有技術能在市場中賺錢的人,或者說在市場上處於優勢,這些優勢可能來源於更多優質信息,豐富經驗等,就像題主所說的職業操盤手或基金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職業操盤手跟基金經理都很出色,如果是那樣,市場缺口就少,幾乎零和的博弈,同樣厲害的人之間互幹是不怎麼能賺到錢的),另一個就是有閒錢但卻一無所知,或者在市場上處於弱勢的人。這些人也有著同樣目標,賺錢,但除非撞大運,否則這些人就是韭菜。

先從第一角度講

假設我是一位有能力有技術在市場上賺錢的人,一開始我經歷風風雨雨在市場上起起伏伏,受盡挫折,終於練就一身本領,這時間有多長看個人,可能3年,可能5年或者更久。OK ,可以開始做了,但我的起始資本可能就只有幾十萬。還有就是要面對市場上的一個普遍規律,年化收益20%,這是一個很大的坎(巴菲特就這水平),當然據我所知也有出現年化50%以上的,歷經10年,實現財富自由,但這種人很少很少。OK,假設你能很好的執行年化收益20%,以1000萬來論財富自由,從30萬起家到這個目標,你要多久?答案是20年,再考慮下這20年的通貨膨脹,你會發現這20年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過。但假如我的起始資本再高些,募集資金1000萬,從1000萬做起,拿收益的20%,其餘的給基金持有人。多少時間能到1000萬,答案是不到10年。

積累資本需要時間,放大槓桿,縮短時間。即便縮短時間,也得一年一年的耗,總得有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又要難倒多少人,生活逼得你有時做出的抉擇並不是理性的。這中間又會多走多少彎路。

再比如我是正統路子,從助理到研究員到基金經理助理最後到基金經理,花去了7、8年時間,在一路過程中學習到最正統的投資路徑,同樣也就很難劍走偏鋒,年化20%的目標就更難,更別說資金規模越大操作的難度就越大。

在從研究員做起到,基金經理之間的勞動報酬是很多普通工作者難以企及的。但就算累計起來的報酬可能也就是基金的一個零頭,雖然生活已經很有保障,也不錯了。但還要更多的錢,以及名聲,雖然我可能已經有成熟的投資姿勢,但這時自己的資金有個規模瓶頸。同樣基金公司養你也不是白養的,還要幫他們賺錢,這時就有基金,這既能用其他人的錢來賺錢,實現零風險。做好又能賺到名聲,名聲越好,錢就越多,何樂而不為呢?

赫赫有名的巴菲特,索羅斯哪一個不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起步的?


從第二個角度來說

我在市場上就相當於小白,有閒錢,但是看著資金在銀行賬戶裡的利率收益實在太低,忍不住把手伸向市場,OK,運氣好了,賺個幾把,運氣不好,可能一把套住全部吐回去。然後限於時間,限於興趣,限於天賦,交易投資學不到邊。如何是好? 想著就把錢交給厲害的人幫忙投資,這就有了基金,私募的興起。這不就是需求,而職業操盤手,基金也有子基金的需求。兩個不就一拍即合。

但並不是,所有的基金經理,或者操盤手都能幫你賺錢,除了道德風險,更有市場劇烈競爭,一個真正好的積極基金經理,關鍵並不是這個經理有多好,而是他和其他經理比起來是否更好。

同樣極少有投資人能觀察到基金經理過去10年甚至更長的真實投資回報。更不用說這隻能給予投資者95%的把握,還有5%的可能是這個經理極其幸運所以達到了超額的回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選擇基金經理是否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投資者的運氣。

往往有些基金一開始表現平淡,在幾年的時間後突然被發現,但卻已經錯過最佳的投資時間。

比如富達麥哲倫基金,曾經由彼得林奇(Peter Lynch)掌管。林奇先生從1978開始管理該基金,直至1990年退休。在這13年中,林奇先生以平均每年13.3%超過基準(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的收益,年波動率大約13.3%。

 問題在於當投資者有充足交易記錄足以證實林奇先生的投資能力時,他已經退休了。在1991到2004年間,該基金的超額回報只有每年0.8%(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

,看起來相當平庸。

當然國內也有例子,比如華夏大盤精選,曾經由王亞偉管理,一度實現6年10倍的記錄,王亞偉離職之後,繼任的基金經理,也沒有再續輝煌,基金也變得相當平庸。

這個世界上確實有不少優秀的基金經理人,但是投資者想要通過發現優秀經理人來賺錢,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APP決策寶基金


首先有一個概念是要弄清楚的,大多數職業操盤手或者基金經理並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技術、真正懂投資的人。就象大多數其它行業的從業人員並不能算得上該行業的精英一樣。

在任何一個行業,通常80%的人是表現平平的,10%的人優秀的,還有10%的人表現是相對比較差的,證券行業也一樣,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基本上大多數基金經理的表現均遜於同期指數。

另外,證券投資行業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基金經理,比如股神巴菲特和索羅斯等,能力出眾,投資回報率也相當高。但他們在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前,也需要通過利用別人的資金,通過將自己所掌握投資資金規模的放大,運用自己優秀的投資能力,使自己和投資人的財富出現更快的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