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貿試驗區:“門到門”服務讓天涯若比鄰

河南自贸试验区:“门到门”服务让天涯若比邻

中歐班列(鄭州)將眾多歐洲商品運到國內,豐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韓章雲 攝

(自貿區五週年)河南自貿試驗區:“門到門”服務讓天涯若比鄰

中新網鄭州11月23日電(記者 韓章雲)一票貨物從河南鄭州通過中歐班列發往德國漢堡,貨主只需在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訂艙系統下單,無需憂慮倉儲、報關、清關、提貨、末端公路運輸等環節,收貨方就能在家坐等送貨上門。如此“門對門”全鏈條服務,讓世界猶如鄰居一般近在眼前。這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多式聯運服務體系中的一個創新。

於2017年4月1日掛牌運行的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河南自貿試驗區)包括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截至今年9月,已累計入駐企業4.44萬家,註冊資本5377.5億元(人民幣,下同),繳納稅收571.6億元。

立足中原河南,河南自貿試驗區最初的戰略定位即是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即“兩體系、一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

河南自贸试验区:“门到门”服务让天涯若比邻

圖為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 韓章雲 攝

一年多過去了,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戰略平臺的加持下,河南自貿試驗區這一定位愈加清晰,多式聯運打造出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路並舉”的開放通道新優勢。

這其中,以中歐班列(鄭州)為主要依託的“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

“我們為客戶提供‘門對門’全鏈條服務,一站託運、一次收費、一次認證、一單到底,平均使每票貨物運輸成本下降300美元左右,平均訂艙時間提前8小時,無論是經濟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大大縮減。”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索成義介紹說。

如此高效率,讓中歐班列(鄭州)獲得更多客戶的青睞。

今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鄭州)共開行512班(273班去程,239班回程),超過2017年全年總和,目前已實現每週“去九回八”常態化均衡開行。五年累計開行1600多班,境內集疏網絡覆蓋20多個省(市、區),境外網絡遍佈歐洲、日韓、中亞24個國家126個城市。

而鄭州至盧森堡的定期洲際貨運航線開通,則駕起了河南與盧森堡以及歐盟合作的“空中絲綢之路”。

目前,在鄭運營貨運航空公司有21家,國際全貨機航班日均110架次,基本形成了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成為河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開放門戶和引領中部、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空中經濟廊道。

鄭州在全球範圍內首創跨境電商保稅進口“1210模式”,成功破解了跨境電商關務申報、稅收徵管、質量監督、物流服務等系統性難題。基本建成的全球網購商品集疏分撥中心,全球近4萬種產品在鄭州集聚,“買全球賣全球”的跨境電商搭建起鄭州與世界溝通的“網上絲綢之路”。

儘管深居中原內陸,但是以鐵海聯運、內河航運為主要依託對接“海上絲綢之路”,河南走得也越來越順暢。

除此之外,河南還擁有進口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澳洲活牛、肉類、汽車整車指定口岸以及國際郵件鄭州經轉口岸、進境糧食口岸等8個功能性口岸。

在鄭州米字型高鐵網絡、鄭州機場“零換乘”、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里程數額的不斷攀升的綜合立體交通基礎之上,中原河南成為全國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如此之多優勢,再借助自貿試驗區平臺,中原河南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將冷鏈物流、快遞物流、電商物流作為主攻方向,助推“中國製造”更便捷走出國門,也為河南外貿發展轉型升級提供動力。

“坐落在河南自貿試驗區,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它的創新與改革為企業帶來的便利,貨物全球自由流通,整個世界都變小了。”索成義如此感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