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抵制校园冷暴力?

凡亦升仙


一、抵制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一般分为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心理暴力。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的形式主要有五种:一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四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以暴力手段争长论短;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语言暴力主要指通过语言对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行为。

心理暴力主要指通过言语、行为或其他方式对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如恐吓、侮辱、排斥、歧视、孤立等行为都是心理暴力行为。

二、正确应对校园暴力

1️⃣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欺凌、暴力滋生的土壤。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

2️⃣在发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

3️⃣将校园欺凌的孩子和其父母录入征信系统,每年上交一定量的工资,捐赠到中国红十字会,连续捐赠10年。

希望国家早一点重视校园欺凌,下狠手短政治校园欺凌,但愿这条评论对题主会有帮助。

(图片源自网络)


小豪努力努力再努力


校园冷暴力,到底是什么,又和校园暴力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校园冷暴力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一个都是家长手里的宝,个性较强,平时受到家长关爱也较多,导致他们在平时相处中可能摩擦和矛盾。较多,如果没有及时合理地解决,最终就会导致相互冷淡、诋毁,最终形成冷暴力。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沃建中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4.2%和2.9%;高中生分别为14.8%和2.5%。

全国未成年人有将近3.4亿,就可以知道比例有多恐怖了。

至于解决校园冷暴力,我认为以下三方都要负责。

老师,很多时候,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同学,从而对学习差的同学的关注度下降。而当这些同学遭遇校园冷暴力时候,也不会对老师讲出来。老师更应该去爱护每一个孩子,而不是用分数来衡量学生。


家长,很多家乡总是认为孩子的事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就没事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受到的冷暴力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可能让孩子更加自卑,从此缺少了少年的自信。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些学生,一天到晚玩个毛的心机,不爽就直接说出来,好好解决,别从背后玩手段,都是小孩子,别玩的狠宫斗一样。

我希望,所有邪恶的人不在掌握话语权。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四岳


校园冷暴力有两种情形:一是老师给学生的冷暴力;二是同学之间的冷暴力。关于老师冷暴力可以分别让家长和校领导与老师沟通,同学冷暴力可以请老师帮忙沟通,找出事因,并且自己也要主动交流,培养善于沟通的生活习惯,会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