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登基以后为何不杀张良?

南风暖暖


老子《道德经》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历史上真正懂得功成身退的哲人,春秋辅佐吴王阖闾打败楚国的孙武、春秋帮越王勾践灭亡吴国的范蠡、战国辅佐齐威王打败魏国的孙膑,皆是此中典范,而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也选择了功成身退,也成为了典范之一。所以,刘邦登基后之所以不杀他,张良懂得功成身退,是根本原因之一。

汉初三杰,论打仗的本领,韩信当居第一;论行政管理的才能,萧何当居第一;但若论谋略、才华和做人的通达,张良稳居之一。张良并非儒生一个,他首先就是个猛士,曾与自己招募的勇士一起,刺杀护卫森严的秦始皇,说明他的武功不差,勇气更佳。

张良也很忠诚,特别是对待刘邦,他在鸿门宴之时,还只是代韩王为刘邦送行的一个宾客,并不是刘邦手下在编的谋士,而项伯听说侄儿项羽要以四倍兵力攻打刘邦之后,因为张良曾经救过项伯的命,所以开战之前,项伯向张良通风报信,让他趁早赶快跑路,但张良根本没顾及自己的安危,而是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替刘邦着想,为刘邦出主意、想办法,最后在鸿门宴上斗智斗勇,保住了刘邦的性命和军队,这才有后来与项羽抗衡的资本,这才有后来出关东征的后续。

张良为人谦让,而且不是一般的谦让,一让就是方圆百里的封地、足以显耀的爵禄。前201年,刘邦平定天下,大封功臣,一连封了二十多人,如封萧何封为酂侯、曹参封为平阳侯、周勃绛侯、樊哙舞阳侯等等,大家不但没推辞,而且还有很多人争了一年多,就是想得位高点、封地广点。只有张良,与世无争。张良厥功至伟,刘邦自然厚爱一筹,他单独召见了张良,让张良选择齐地三万户,要封他个万户侯。张良却推辞了,说我的功劳封不了万户侯,封我个小的留侯吧,经过一番推让,刘邦只好从他。

尽管如此,功成之后,张良非但不在乎这个留侯,甚至不在于权力和所有爵禄,后来干脆向刘邦打辞职报告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慢慢就归隐了。

所以,即便是再火爆残忍的皇帝,对于张良这样的谦谦君子,也会敬爱三分的,怎么会杀呢?


帝国的脸谱


汉初三杰是张良,萧何,韩信。其中韩信被杀,萧何被迫自污。反观张良却没有什么事。这不得不说是张良的学识和智慧还有对待刘邦的态度救了他一命。

张良和刘邦第一次相遇是在留县,当是刘邦刚刚遭遇雍齿背叛几攻丰县而不下,损兵折将,去是打算去找当时的“楚王”景驹借兵打丰县。也就是在借兵的路上,刘邦认识了张良,张良先是和刘邦合伙办事,后来与刘邦相处久了,在刘邦身上看见了非凡的智慧后张良才跟随刘邦。

后来张良被派去辅佐韩王成在韩地打游击。不久刘邦就被派遣西进灭秦。在此时张良等人在韩地也打出一片天下,于是张良就又开始辅佐刘邦入关,在入关途中张良屡献奇计,帮助刘邦迅速地夺取了咸阳。在咸阳张良和樊哙力劝刘邦。后来在鸿门宴上张良疏通项伯,救了刘邦的性命。项羽大封天下后,张良本想和韩王成回到韩国故地,没想到项羽食言而肥,不仅扣着他俩不放。还杀了韩王。此时,张良的复国之梦彻底破灭。于是复归刘邦,从此尽心尽力。助刘邦灭项羽,成帝业。

我感觉刘邦是打心里敬佩张良,刘邦性格粗鄙,又没读过多少书,所以特别喜欢骂人,而且是逮谁骂谁。唯独每次见张良,刘邦都是毕恭毕敬的,以对待张者的态度对待张良,而且因为张良,刘邦不惜贬低他人提出了“功人,功狗”的说法。

而且张良也深谙黄老之学,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当刘邦在“开国大典”上夸赞张良时,张良连连谦让,当刘邦放出“请君自则齐地三万户”这样的豪言时,张良也急忙退让。只是选择了与刘邦初见的留县作为封地。

张良的明智,让刘邦对张良更加敬佩,后来太子之位争夺时,张良为刘盈请来了商山四皓。刘邦居然丝毫没有怪罪张良,反而默认了这一举动。

刘邦不杀张良,不仅是张良功勋卓著,没有反心,为人谦逊。我认为,刘邦是打心眼里的敬佩这位老伙计。


守仁看剧


要问刘邦生前最尊重的人是谁?

那肯定是非张良莫属了,刘邦叫张良的时候,从来都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称张良为“子房”。

子房是张良的字,古代的时候叫人的字,一般都是对这个人的尊称,表示无比的尊重。

刘邦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张良功不可没,更重要的是张良救过刘邦好几次,若是没有了张良,刘邦早就死翘翘了。

张良第一次救刘邦的时候是在鸿门宴的前夜,因为项羽想第二天早上率领士兵把刘邦给灭了,在那天晚上项伯是为了救张良,来到了刘邦的军营,他把项羽要打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

项伯因为早年间杀过人,是张良救了项伯的性命,所以项伯是来报恩的,项伯把实情和张良说完后,他拉起张良来就要向外走。

这时候张良告诉项伯,我不能走,你救我是为了“义”字。我若是跟你走了,我对刘邦就算不义了,所以,这件事我必须要告诉刘邦。

项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良把这么重要的军事机密告诉刘邦。

这就才有了第二天的鸿门宴,才有了后来的汉王。刘邦死里逃生,张良立有大功。

张良第二次救刘邦,是在刘邦得到韩信后,他们从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项羽争霸田下的时候。那时候恰好齐地的田荣也在反抗项羽。

项羽不知道是先到关中打刘邦,还是先到齐地灭田荣,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是张良的一封信救了刘邦。

张良写的这封信是为刘邦向项羽求情的,在信中张良说刘邦本就应该占据关中之地,当关中王,这是当年楚怀王立下的规矩。

现在刘邦出汉中杀到关中来,本来就是为了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刘邦得到关中之后,肯定不会再向东进犯了。

恰恰相反,齐地的田荣,到处惹是生非,如今天下再次回归大乱,田荣才是罪魁祸首。只有把田荣给平了,中原才能恢复平静。

就是这么一封信,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项羽也做了决定去齐地平叛田荣,最终田荣被乱军杀死,项羽陷入齐地不能自拔,刘邦得到关中之后,又杀向中原得到了大半个天下。这时候项羽才知道自己错了。张良又为刘邦立下了盖世其功。

彭城大战后,刘邦大败一蹶不振,是张良站出来给刘邦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他告诉刘邦,只要你联合韩信,英布和彭越,就能大败霸王项羽,后来证明,刘邦果然是联合的这三个人把项羽给灭掉的。

在项羽被灭,刘邦称帝后。刘邦让张良在最富庶的齐地自选三万户做自己的食邑。这件事被张良拒绝了,张良选择了比较贫瘠的留县,只要了一万户作为自己的食邑,张良这件事办的很称刘邦的意。

毕竟张良的功劳很大,若是他真的在齐地选三万户,刘邦说不定还真会对他痛下杀手。可是,深通帝王之术的张良怎么可能给别人把柄抓。

为了自保,张良在功成名就之后,就以身体有病为由,选择了退出朝中,不问世事。试问这样,立有大功,如此淡泊名利的人,刘邦怎么可能会杀他。

所以说刘邦要感激张良还来不及,就更不可能去杀他了。


史学达人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事遂,伴随而来的,是富贵加身。而历史上能够达到“身退”这个境界的人,寥寥无几。范蠡算一个,姚广孝算一个,而张良,也是其中之一。



对于张良与姚广孝这类人来说,辅佐刘邦也好、朱棣也罢,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而是自身的才能得以发挥。所以在达到最初的目的之后,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无与伦比的低调。

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前230年秦灭韩之后,张良曾散尽家财求得一大力士,“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在博浪沙伏击行刺秦始皇,却因只是击中副车而未成功。

在辗转辅佐刘邦后,出谋划策,数出奇计,为汉王朝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没有张良的刘邦是不可能成功的。

汉高祖曾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就是这样一个有大功于大汉的人,在汉高祖刘邦大封群臣,要求张良自己选一块封地时,只选择了小小的留县。张良挑选留县的原因是,当初他与刘邦在此相遇,特此纪念。

以张良的聪明,自然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

《通鉴》记载:自汉高祖定都长安后,张良开始不吃五谷,足不出户,并执意求去“追随赤松子并探求长生不老药。”



诛杀功臣,是因为汉高祖感觉到威胁。而张良这样一个人,刘邦是没有杀他的理由的。

更多历史品评、讨论,请关注头条号 - 探微阁主!


探微阁主


汉高祖刘邦没有几铲子是打不下大汉江山的。你以为他喜欢杀功臣呀?他手的被他杀的都是些什么人物?其他那么多人在他手下活得好好的。刘邦建立汉朝后,年老多病,还在外面讨不臣平动乱。按说,这是韩信的机会,征伐匈奴是个最好的平台。但韩信因为看不穿世道。而在国家多事之秋"抱病"不出。有能力不使,换了你,你对韩信的做派有意见没意见?所以,刘邦也不是见功臣就杀的人。多少还是有顾忌有原因的。


至于张良,萧何,陈平之类,刘邦恐怕不会乱疑心的。有疑心也未敢轻易动手如蕭何见疑。他们的功劳大,回报也厚,知进退,识时务。比武将强多了。

张良,萧何,陈平都是完美的哲学家。明哲保身,居其位谋其事,不在其任不谋其政。你抓不着人家的小辫儿。尤其是张良。韩王信谋反,若果追查,张良必受牵连。为何屁事也没沾上?清清白白的。这里面的过节,刘邦也清楚。张良是隐于朝中的人,何况,他多病,多病就管不了事,事都不管的人就不会出错。过去沒错儿,现在更没有,刘邦总不至于乱整而坏自己的墙角罢。


劉一千五


其实刘邦杀的人多以武将,文官对政权的威胁不大,真正具有威胁的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所以,刘邦怀疑的人都是带兵打仗的,比如韩信、彭越、英布此汉初三大名将,皆难逃一死。

我们熟悉的萧何、张良、陈平都是文官,这三人都保住了性命,没有被诬陷。当然,刘邦并非谁都杀,只是晚年疑心很重,只要谁告发,即便没有造反,军权也会被剥夺。所以韩信就是这么一个人,刘邦本来不想杀他,结果夺了他兵权心不甘,后来又造反,被吕后抓住关进笼子,被一群宫女用竹片削成的剑捅死。

张良这人懂得明哲保身,一旦功成名就,全身而退,不会迷恋权势。而韩信恰恰相反,在刘邦没有称帝之前,攻下齐国就迫不及待的向刘邦请求册封为齐王,这种明目张胆的做法,简直是找死。在太平盛世当中,文官虽然比武官受重视,但是武官的威胁大于文官,毕竟汉朝才刚刚建立,政权不稳,只要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有造反的能力。而文官没有兵权无法造反,相对武官来说,威胁较小。所以,很多武官被杀,而文官保住了性命。


谋士说


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自污保身,而张良好像全然无恙,这就是为什么呢?这和张良本身的特点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陛下之功,非臣之能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这是刘邦在分封功臣时对张良的评价,张良和很多人不同,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并没有欣然接受刘邦给予的封赏,而是自愿放弃这些东西,只被封为留侯。他说之所以我会有所贡献,主要的原因陛下会用人,用我的计谋有时侥幸获得成功,那不是我的功劳,而是陛下的英明。

看来张良不仅谋略上天下无双,更是看透了功名利禄和灾祸是相辅相成的,放弃了权力和地位也就远离了是非,保证了内心的宁静和自身的平安。

以德报怨,稳定人心

刘邦分封了二十多个功臣为侯为王,但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得到封赏,于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刘邦看了之后很是疑惑,便找来张良问到,这些人在一起有什么事情,张良告诉刘邦说,这些人在一起密谋造反。刘邦大惊失色,说现在天下大定,国泰民安,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呢?

陛下从一个平头老百姓得到天下,封赏的人大多数如萧何和曹参,都是跟随陛下多年出生入死的人,可其他的人没有这么大的功劳,不可能都得到封赏,但是他们担心由于自己的过失而被您出发,因此他们聚集在一起准备造反。刘邦问张良,你看我该怎么办呢?



张良说您平时最恨谁?刘邦想了想说雍齿和我是旧相识,但是总是为难我,我一直想杀了他,但是他立了很多功劳,杀他有没有什么理由。张良说那您就封雍齿为侯爵,其他人见到您连雍齿都能封侯,就不会担心不会考虑谋反了。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计谋,封雍齿为十方侯,其它大臣看到雍齿都被封侯了,便不在担心了,既然雍齿都能被封为侯爵,我们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迁都关中,成就帝业

刘敬建议刘邦迁都关中也就是长安,刘邦有所顾虑犹豫不决,群臣中山东人居多,因此也反对迁都并说出定都雒阳的好处。这个时候张良说到关中沃野千里,有险可守有水可渡,乃天府之国可以定都。而雒阳四面受敌,面积太小不是用武之地。听了张良有理有据的分析,刘邦才下定决心迁都关中。尽管主意是刘敬提的,但没有张良的分析,恐怕刘邦不会轻易采纳刘敬的这个建议。不过我分析刘敬事先是和张良有过沟通的,或者说这本就是张良的主意,只不过是借着刘敬的嘴说出来罢了。



废长立幼,取祸之本

汉高祖刘邦喜欢戚夫人,因此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可把吕雉急坏了,但也没什么办法,因为刘邦这个人一贯一意孤行,自己作为妻子不能硬着来,但是她又不甘心坐以待毙,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张良。张良素以奇谋著称于世,他命建成侯吕泽去劫持张良,看张良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注意这里用的手段是劫持而不是请,证明吕雉还不太了解张良的为人,他认为张良一定会站在刘邦一边。




张良不站在任何人一边,他为的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在吕雉的软磨硬泡下,张良说刘邦有四个人一直想请到身边辅佐自己,但是这四个人不畏强权于是都隐居起来了,您可以让太子修书,并排能言善辩之士去把这四个人请出来辅佐太子,陛下看到了也许就能回心转意了。吕雉大喜便派人去请来了张良所说的商山四皓,四个人便来到了建成侯的府邸。

汉十一年的时候,英布造反,刘邦自己身体不适,于是想让太子代替自己去讨伐英布。商山四皓对建成侯吕泽说千万不能让太子去,太子年幼诸将不服,且英布乃世之勇将,太子绝非其对手。况且太子出征打胜了没有什么功劳,输了就给了陛下废太子的口实,戚夫人和刘如意一直在陛下左右,这对太子和皇后是十分不利的。请您建议皇后去找陛下哭诉,就说太子年幼无法和英布对抗,还是让陛下亲征太子监国比较稳妥。吕后按照商山四皓的建议去劝说刘邦,刘邦果然应允自己亲自去讨伐英布,而让太子监国。


深谋远虑,兴汉安刘

汉十二年,刘邦击败了英布返回长安,此时刘邦的病越来越沉重,于是又想到了废太子之事。张良引经据典苦口婆心的进行劝阻,但是刘邦就是不听,这个关键时刻商山四皓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刘邦在召见太子时突然发现太子身后有四名器宇不凡的老者,细问下来才知道就是自己一直没有请到的商山四皓。这个时候刘邦知道太子的羽翼已丰,吕雉的势力已经不可撼动了,于是只好作罢,并告诉戚夫人说太子有商山四皓辅佐,足以证明太子有过人之能,没办法行废立之事。

戚夫人尽管很悲愤,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这就注定了她后来悲惨的命运,对于她的结局我深表同情,但是没有让刘如意继位我是认同的,因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她在政治上的能力几乎为零,不可能控制得了百官,更不可能延续刘邦推行的黄老之术,而吕雉可以,吕后在位期间西汉得到了休养生息,这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这点张良也是清楚的,因此他帮助的不是吕后和太子,而是从天下大势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当之无愧。



这样的张良,刘邦根本没有一点杀他的理由,却有留下张良的一万个理由,兴汉安刘者张良也!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谁说刘邦不杀张良,是张良压根就没给刘邦机会杀他,这是张良的高明之处。

汉初三杰,韩信对刘邦最有威胁,因为他有兵,他还特别会用兵,他还要挟刘邦,他找死。

萧何在楚汉争霸时期,派了几百个族人跟随刘邦打仗,他家大业大,最后只有采用自污的方法,强占了老百姓的破地,让刘邦觉得他没野心,因此放过了他。

张良在刘邦登基后不久,就和得道高人赤松子一起去云游天下了,刘邦找不到他怎么杀他?

遥想秦灭韩国之际,十几岁的张良遣散所有仆人,变卖全部家产,周游全国,重金聘请力士刺杀秦始皇,以报韩国。名利早已不在他心中,推翻暴秦又实现了理想与抱负,接下来该做的就剩修仙了。

这种仙人又怎会给刘邦杀他的机会呢?

易经上说,肥遁,无不利。这个道理懂的人太少了。多跟张良学习吧,就算只学到丁点的皮毛都够快活一生了。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欢迎来喷。


梦散人痴


萧何、韩信、张良被史家誉为“汉初三杰”。可以这么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赢得天下, 和这三位人杰的尽心辅佐是离不开的。《史记》载,西汉建立后,刘邦曾经动情地对群僚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古人说:“汉得三杰而得天下” 。此话大有道理。刘邦建立西汉后,对居功至伟的“三杰”褒奖有加,封王的封王,拜相的拜相,赐侯的赐侯,三人也算达到其人生最辉煌的顶峰——位极人臣,名利兼收。

俗话说:好景难长,世事难料”。同为“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这三人的命运迥然不同:韩信功劳最大,命运也最为悲惨,因功高震主遭刘邦疑忌最终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擒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缘故的由来);萧何命运居中,虽一波三折、波澜起伏,但也算有惊无险度过一生,没遭横死之厄运;被封为留侯的张良,命运最好,无灾无祸而得以寿终正寝。

张良传奇般的一生, 不只体现在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战场上 ,还体现在他做人的智慧上。他之所以能在猜忌心重、手段戾狠的刘邦手下奇迹般自我保全,得以善始 ,不知是否受黄石公赠给他的那部奇书《太公兵法》之影响 ?

刘邦登基称帝后,张良为表示自己无意于功名富贵、表明自己没有野心,他一得空就游遍名山大川,到处寻幽探胜,访仙问道,并独创了一套 “道引” 、“辟谷”的黄老养生功,一副仙风道骨、从赤松子游、不问世事的道家作派。

张良整日打坐炼丹,和世外高人交友,绝口不谈政事,似乎沉醉于探寻长生不老之术,只求延年益寿而无心问政的恬淡模样。这一招果然奏效。刘邦、吕后见他如此,很是放心,基本没有疑心于他,也很少找他麻烦。后来,他干脆辞官归隐,飘然而去,终于得以老死床头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重压下,尤其在目睹韩信的悲惨遭遇后,张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不敢有片刻松懈,虽然最终保全了自己,但活得一点也不轻松惬意。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读张子房传吟》邵雍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

直疑後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

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

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汉代接秦而来,历史上盛称汉承秦制。尽管有学者认为汉代是中国的第一个平民政权,但除了皇帝原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下层出身的地痞无赖以外,实际上很多最重要的措施,都是效法秦朝并在秦朝的基础上稍加改制而来。也就是说,汉朝实行的不是平民政治,依然是“敲剥”平民的秦政治。

刘邦乘秦末之乱而起,以孑然一身猎获天子之位,心惊胆颤,惟恐主宰大权得而复失。从登上大位之初,就形成了对功臣们的猜忌。汉代的功臣,大多没有好的结局,尤其是汉初的功臣,结局多半凄惨得令人目不忍睹。

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谋略过人,被称为西汉三杰之一。按理说功高震主,张良又不是刘邦的故人,为何刘邦对张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另外刘邦的老婆吕雉也很信任张良。那么刘邦夫妇为何不杀张良?

  张良是一代谋圣,以他的智谋怎么会看不出刘邦的心思。他知道刘邦坐在皇位上一直不安心,总觉得要铲除掉那些威胁汉室江山的人,所以认为应尽早离开,就像战国的范蠡一样。张良向来身子弱,经常生病,早在刘邦入关后,他就因为生病经常不出门,后来刘邦的江山趋于稳定了,他也就渐渐隐退了。除了参与刘邦想废立太子一事外,基本上远离政治核心,在刘邦铲除异性王时也几乎不参与。


其一,功高而不恋权

刘邦总结战胜项羽的“三杰”时,把张良列为“三杰”之首,而刘邦对所有部下都想骂就骂,唯独对张良言必称其字“子房”,古代人称其字是表示尊敬,这对经常口吐脏字的刘邦来说就实属不易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张良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过大功,所以建立汉朝之后论功行赏,张良名至实归,被封为留侯。

张良立过多少功劳?一是灭秦,二是亡楚。两大战役中,灭秦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攻取南阳,免除后患。并没把南阳军队打败,刘邦匆忙地逃走,张良说这不行,刘邦才解决南阳问题。这是第一功。第二功是智取峣关,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杀了赵高掌权。子婴在峣关阻击刘邦。刘邦想以两万人与秦兵拼了,抢先进咸阳。张良不同意,先派人谈,结果打听到守峣关的人是商人子弟,拿钱贿赂,一举成功。趁机打下峣关

张良在这两件事上立了功。并在亡楚上做了许多工作。退秦宫还霸上。与樊哙一起反对刘邦入秦宫。这是第三件功劳。这事意义重大。第四件功劳是利用项伯化险为夷。第五功劳是刘邦跑到吕后长兄吕泽驻军处下邑,刘邦得到短暂喘息,他提出至关重要的决策,决定捐出函谷关以东土地。张良提出三个人,韩信、彭越、黥布。这是张良划策的第五件,下邑划策,重用人才。

张良的十件大功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个。其他的都是局部问题。真正关系全局的正是这个。刘邦提战略,张良提措施。第六件事是阻封六国集中力量。这指刘邦曾想封六国后代为君,张良一口气说了八不可。刘邦臭骂郦食其。

第七件大功是劝阻刘邦加封齐王。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不想,当时陈平与张良都主张封韩信。第八件大功是废止合约追杀项羽。鸿沟议和后,张良力主追杀项羽,这是第八功。第九功是刘邦追项羽到固陵,被打得受不了,韩信彭越不来,征求意见,张良认为不来正常,建议给他们加封封地。刘邦就接受了建议,给二人加封土地。二人领兵来垓下。最后一功是建都关中,万世基业。娄敬提出来,刘邦犹豫,而张良支持。建都长安,刘邦立即动身。

张良不恋权。张良这个人很有计谋,连刘邦都说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张良的神算是出了名的,不过此人没有做官,在刘邦手下一直是借士,意思是借来的谋士,张良本是韩国的司徒,后为刘邦做事,虽然参与军机,可惜没有什么职务。这让刘邦很放心。最后更是对刘邦说自己有现在的地位很满足了,“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以神仙之说为借口,假借修仙,完全不问世事,这才善终。

其二,张良功虽高,没有重要职位。和其他连个重要人物相比,张良基本上属于无职无权的,不像韩信是齐王,而且是自己伸手要的;萧何是丞相,刘邦对于有权利的大臣一直不放心。甚至对自己的连襟樊哙还心存杀戮之心。没有职务的人,不会有一呼百应的感慨。刘邦也不会顾及到此人会阴谋夺权。最明显的例子当属韩信。

韩信从齐国赶来参加刘邦与项羽的会战,用十面埋伏之计打败项羽。项羽一死,刘邦立刻把韩信的兵权夺了回来。他借口韩信熟悉楚国情况,把韩信由齐国王改封为楚王,实际上就是让韩信离开创业的根据地。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怕韩信造反。韩信到一个看似荣光实则无根的新地方,即便真想造反,需要准备的时间一定很长,保密工作是很难做的。但是,韩信还是没有逃脱谋反的罪名,他因为收留了一个项羽手下的将领从而被剥夺了王位,降为淮阴侯。自古谋逆都是十恶不赦之罪,韩信谋逆,却仅仅是降爵位,这不是很奇怪吗?在韩信改封、降爵位以及后来被杀的过程中,张良没有一言,没献一策,又是为何?张良清楚地知道,天下已经归于一统,这时刘邦心里想的是利益怎样能够最大化地归于刘氏一家,如何让这个最大化的利益永久地留在刘家?所谓的封赏,只不过是一种安抚手段而已,特别的封赏,只能给特别的人,张良敢当这个特别的人吗?!能够向皇帝要赏的人只能是小人物,因为他们讨的是小赏,皇帝放不在心上。要大赏的只有两种人:能够控制皇帝,像后世的曹操司马昭等人;另一种就是自寻死路的人。张良是智谋之士,是绝对不会自陷绝境的。

其三,张良帮助刘邦,主要是复仇,推到秦国的暴政,帮助韩国复仇,这是张良的夙愿,从小时候张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失败之后,张良在一直默默寻求推翻大秦的良方,后来遇到刘邦,这是两个有缘之人相遇,最后协助刘邦完成开国大业,当然自己也报了仇,雪了恨。刘邦坐了天下,张良只做了留侯,留就是最初与刘邦相遇的地方,希望刘邦记住当年的第一次邂逅。刘邦当皇帝次年正月,着手封赏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功臣,他特意提出来一个人——张良,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张良的功劳。于是,他让张良自己从齐地选择三万户。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汇合在留县(今江苏省沛县东南),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

齐国自古就有鱼盐之利,富庶异常,不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留县能够比拟的,那为什么张良不要这个厚封,而是自愿选择了一个既穷又小的留县呢?不是张良傻,不知道哪块地儿好哪块地儿赖,也不是张良觉悟高,自愿艰苦奋斗,给其他人做个榜样,而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张良是智谋之士,自选留县这么一个地方,既不会引起其他自恃功高的人的嫉妒,也不会遭到刘邦的猜忌,说到底,要了厚封,是有生命之虞的。

刘邦封赏功臣有两个突出特点,封的只是侯爵;封赏较重的都是早期跟随刘邦的老人,尤其是沛县人。这说明两点,刘邦这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非刘氏不得封王的想法,只是时机不成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而已;不是沛县老人,是不会得到刘邦内心深处信任的。这些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刘邦还没有说,但像张良这样的谋略家,是完全可以从一些事情的端倪中猜测出来的。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看起来是给了他最高礼遇,反而说明他正好不是刘邦最信任的人。

刚起事的时候,张良不是刘邦的人。他的祖父、父亲两代都是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朝灭亡后,张良为了报仇,曾经刺杀秦始皇,失手后逃避躲藏起来。过了十年,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响应。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扎在留县,张良打算前去追随他,半路上碰到刘邦,便归附了他。

楚怀王是项梁拥立的,这时候,天下义军的共主名义上是楚怀王,实际上是项梁。韩国王子成有贤名,张良向项梁建议得立为王,项梁同时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这说明,张良首先是韩王的人,其次才是刘邦的人。

鸿门宴前夕,项羽要杀刘邦,项羽的叔叔项伯因为张良对他有救命之恩,劝张良赶紧逃走。张良说,我是替韩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张良力劝项伯与刘邦相见,并促成两人成为儿女亲家。项伯提前向项羽说了好话,到刘邦赴鸿门宴时,项羽始终下不了决心杀刘邦。宴席上,范增让项庄舞剑,想借机杀了刘邦,由于樊哙的保护,没有得逞。宴席还在进行当中,刘邦、樊 哙等人逃走,留下张良向项羽致歉,也就是和项羽周旋,项羽并没有为难张良。也就是说,项羽也认为张良并不完全是刘邦的人。

刘邦被封为汉王,张良并没有跟随他到封国去,只是送了他一程,然后回到了韩王成身边。当项羽杀了韩王成,张良这才又回到刘邦身边。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早期的张良,并不完全是刘邦的人。既然这样,刘邦让张良自择封地,有把张良当做客卿对待并客气一番的意思,也有试探张良的意味。

刘邦当皇帝后,开始诛杀异己,尤其是项羽阵营中人。

原来的临江王共讙,曾经效忠项羽,反叛汉朝,高祖派卢绾、刘贾去攻打,没有打下来,共讙自己投降了,但刘邦还是把他杀了。燕王臧荼造反,被擒获后,让卢绾当了燕王。利己造反,刘邦到达洛阳后,召见全部在册的列侯,利几心里害怕,所以造反了。其根本原因,他们都是项羽的部下。

皇帝已经说出来要你自己选择,张良不选择也是不行的,因为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不要封地都是违背圣旨,这实实在在是一道难题。智者就是智者,机缘凑巧的是,张良和刘邦相遇的地方叫做留,要下这么一个“天意”所瞩的地方,刘邦还能有什么话说!张良自要留县还有一层意思,留者,留也,那意思是向刘邦表明,是你要我留下来的。凭张良的智慧和刘邦的悟性,两人马上就会明白这一点,此后两人也是心照不宣,相安无事。

其四,张良多次救刘邦的性命,这让刘邦没齿难忘。项羽听说刘邦欲守关自王关中,遂在鸿门发布命令:次日犒赏士卒,进攻刘邦。刘邦当时驻军霸上,并不知情,在大战即临,霸上将玉石俱焚的时刻,项伯想到了跟随刘邦的张良。张良曾有恩于他,两人关系极好。项伯不愿弃张良而不顾,连夜赶至霸上,找到张良,告以实情,要张良和他一起离去。张良借口说,危难时弃人而逃是不义的,遂将此事告诉了刘邦。

项伯于险难中不忘朋友,有恩图报,不辞辛苦,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仁德情怀,这是极为可贵的,但他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秦灭后刘邦与项羽已成一对生死对手,自己身为楚军高级将官,当朋友之谊与政治利害相冲突时,究竟应把什么放在首位;二是要让张良离开霸上,可以找出多种借口,未必一定要把实情相告知。当真话有泄露军机之嫌时未必不可以说些善良的谎话。项伯对两个问题显然均未考虑,他把朋友之谊凌驾于政治关系之上,也没有说谎话的准备,因而向政敌之友泄露了自己军中最高机密。张良提出危难时不能弃友自逃,这和项伯要唤走张良的道理是暗合的,项伯也就同意了张良的请求,遂听任军中机密直送政敌刘邦。鸿门宴上,刘邦危机四伏,项羽的利刃随时悬于刘邦勃项,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而后极令樊哙劝谏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

其五,张良洞察人性。大汉朝开国之际,因为分封大臣,群臣怨声载道。有一天,刘邦走在宫殿间的通道上,看见手下议论,问张良,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纳闷。问怎么回事?张良说,这些人和你一样是平民,现在封侯了,他们几个在算,天下的地,不够分那,而且,你封的都是喜欢的,杀的都是恨的。有功有过的,所以商量谋反。

刘邦一听吓坏了。问怎么办?张良说,取上素不快,计群臣……找一个最恨的,所有人都知道的,封了,让大家都知道都明白。有一个叫雍齿的,赶快封这个人。三月,刘邦宴请文武,亲自封他为什邡侯。所有人都乐了。这叫急封雍齿。他跟刘邦的结怨叫源远流长,

刘邦起兵时,雍齿就是部下。他是沛县丰邑人。刘邦派雍齿守丰邑,他打了胜仗,雍齿叛变了。叛变简单,一是雅不欲属沛公,看不上刘邦;二是受到魏国军队的压力,告诉雍齿,投靠我就封你,否则灭了你。在这种压力下,雍齿叛变了。手下也跟着和刘邦作对。刘邦打得大败。一攻没攻下来。成了心病了。刘邦想投奔另一起义军,没投成,好不容易打下荡,二攻又失利了。最后刘邦被迫投奔项梁了。

刘邦三攻丰邑,才拿下。雍齿投了魏国,后来雍齿投回刘邦,更不能杀了。恨得牙痒,不敢杀,会散民心。张良不知道,但是刘邦心里清楚。这事,张良巧妙。有智慧。

其六,吕后见刘邦宠幸戚夫人,害怕立刘如意为太子,自己的儿子沦为一般皇子,曾向张良问计。吕后为了太子的事情一定要他想办法,他也只是出了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主意,让商山四皓跟在太子身边。刘邦曾经也想笼络这四个人,不得。张良出这样一个主意,从吕后这方面来说,我说了,请得来请不来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从刘邦这方面来说,即便是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太子请这样的人有什么不对吗?你自己不是也想请嘛!刘邦一见这么优秀的人才都为刘盈说情,自己觉得刘盈羽翼已封,不可撼动,于是打消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从此,刘盈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张良是大功臣,自然吕后对他很感激。

其七 张良受封后,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张良淡出朝政,说自己有病,不吃粮食,练功养生。这事给张良留下美名,功成不居。后人纷纷表扬他。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真不居功吗?一派认为他有病,是为养病,二是认为他明哲保身,是为了自保。

这两派意见各有理由。张良确实有病,有记载。在刘邦身边,常有病,没单独领过兵。封侯后,“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道引轻身”。有学者推测,张良像个女人,肯定体质不好。

后来,高祖十一年平定黥布叛乱时,张良抱病送行。刘邦说,“强卧而辅太子”,希望他卧病辅佐太子。承认他有病。高帝十二年,刘邦临死,吕后问三问,萧相国、曹相国、王陵陈平死后,谁继任。刘邦一一回答。这非常有名。刘邦三答中,提到了曹参,王陵陈平,唯独没提到张良,一种解释就是他干不了相国,二是他病得重,没办法安排当相国的重任。

说明这时张良病得重。张良的病,刘邦打天下时都没得,这时重病,是如此吗?有病肯定的,这时重也肯定。除病外,应该也有两个因素,一是知足,他觉得自己为帝王师,封万户侯,这是人臣极矣。他受道家思想影响深。二是自保,这个思想不是一入关就有,是逐渐形成的。司马光评价过,人生必有死,张良这样聪明的人并不希望长生,而是明哲保身。韩信族诛,只有张良是“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

张良开始从一线退出时,韩信没有被杀,萧何也没有入狱。把萧何韩信的将来说成是他预料的,这不大可能。甚至有人把范蠡等同,这不对。这不是一类人。“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是司马迁的原话。张良曾跟着刘邦在代地打仗,萧何任相国时,跟刘邦也说过许多话。

作为谋臣,张良始终在尽谋臣的职责。与韩信等人不同,他不割据,手无实权,不会威胁刘邦的政权。刘邦屠功臣不会威胁到张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