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光緒皇帝載湉,生於1871年8月14日,四歲登基,在位34年。他於1908年11月14日駕崩,享年38歲。 光緒皇帝生前唯一光輝的履歷,便是百日維新,但卻以戊戌政變結束。從此之後,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於瀛臺,直到駕崩再也未能插手絲毫政治。

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光緒皇帝死後,停靈在乾清宮, 他的棺槨於兩日後移到觀德殿暫安。慈禧太后比光緒晚死兩天,1909年4月底慈禧太后發喪東陵後,光緒棺槨才由京抬往易縣梁各莊行宮停靈待葬。

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當時北京到西陵行宮的火車已經開通, 但光緒的棺槨仍用人抬而不乘火車。每天槓夫分為60班,每班大槓128人, 另配壯夫4人,幫夫4人,每班還有押槓官員, 槓夫穿戴駕衣、翎帽。 每班按照規定的路途扛完後便另換一班, 歇人不歇扛,換下的一班由皇家管飯, 飯後就能回家。圖中圍觀者很多,但均未普通老百姓,並不如印象中的國喪要全國舉哀。

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從北京到西陵行宮走了四天三夜,途經黃莊, 半壁店, 秋蘭三處過夜,三處都要搭建蘆殿作為光緒的臨時行宮。 根據每天60班,每班槓夫128人來算,光每天的槓夫就要7000餘人,也算得上是風光大葬了。

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照片為光緒皇帝棺槨從易縣梁各莊行宮至崇陵發喪途中。圖中郵戳的文字內容分三圈組成:外層半圈用英文寫有“中國的皇帝葬禮”,另半圈標有公元紀年“1909.5.1”的字樣。中間用漢字:“德宗景皇帝御大葬紀念”圍成一圈。內圈為大清紀年“宣統元年三月十二日”。

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從光緒皇帝的葬禮,仍能看出一個帝國的底蘊尚在。然而樹之為空,其葉也可以尚茂,如此不過是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而已,伴隨著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先後離世,大清帝國的壽命也即將走到了盡頭

光緒皇帝葬禮實拍: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抹餘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