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開封

開封

開封古稱東京位於河南省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八大古都之一。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市區分佈著包公湖、龍亭湖、西北湖、鐵塔湖、陽光湖等諸多湖泊,水域面積達145公頃,佔老城區面積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韻半城水”的盛譽。

開封作為歷史古城,在開封建過都的有七個朝代。這就是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另外,西漢時期的梁考王,也曾一度把開封作為他的封國——梁國的都城。

開封歷史悠久,在它未作為城市發展之前,就有居民點。 五千多年前,在現今開封城附近,出現了居民點,當時在這裡居住的人們,主要以農牧為生,過著原始公社制的生活。到了夏商時代(約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這裡居住的人進入奴隸社會。春秋時代,這裡是鄭國的地方,鄭國公命在這裡築城,取開拓封疆的意思,命名開封。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開封/荊州

荊州

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春秋戰國時期,20代楚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楚先民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整套石磬編鐘,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荊州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荊州系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屬楚。

荊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120回的《三國演義》,有72回寫到荊州。“市內三國勝景遍佈,保存完好且長達10.5公里的荊州古城牆,被譽為“ 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文公遺址,經考古界鑑定為“中國第一,世界罕見”。荊州還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定位:開封/荊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