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文夕大火”前的古長沙城全貌,這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張“文夕大火”前長沙全景照片。在這幅

黑白照片中,老長沙城的從南至北全貌幾乎盡收眼底,大規模的民居錯落有致。城中的八角亭、長沙

老電廠的煙囪、文廟等標誌性建築,都可清楚辨認,遠處的嶽麓山輪廓清晰。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文夕大火”前的古長沙城全貌(接片一)。從這幅全景照片中可見,城牆只剩下了牆基。1921年譚延闓在湖南當政時,便拆掉了城牆。由於城牆外是護城河,拆城牆時就把土填到了護城河裡,在此基礎上後來修建了粵漢鐵路。再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鐵路廢除,逐漸發展成了現在的交通要道芙蓉路。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文夕大火”前的古長沙城全貌(接片一)。二十世紀初的長沙仍然保留著濃厚的古代風貌。作為軍事

防務的城牆已顯得殘破不堪,甚至成為附近居民的菜地;遠處靈官渡臨江一帶豎起了煙囪,近代工業

的煙霧開始在長沙城上空飄揚;而城內四處已出現風格殊異的西漢建築。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文夕大火”前的古長沙城全貌(接片一)。從畫面判斷,這張照片是站在天心閣往東北不遠的城牆

基址上,面向西北方向而拍。照片左邊可見天心閣,遠端隱約可看到嶽麓山。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文夕大火”前的古長沙城全貌(接片一)。當時的長沙是一個美麗的山水洲城,溫婉,平和。

街巷空間佈局很美,房屋排列井井有條,很有南方民居的特色。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1911年,外國人拍攝的長沙城牆(地段不詳),此時距離湖南都督譚延闓下令

拆除長沙城牆還有六年。本圖即將收入《長沙百年》第二輯。圖片由陳先樞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初長沙湘春門景象。湘春門在明清時期即為長沙城九個城門

之一,位於今日的北正街與湘春路交界一帶。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初的長沙府學宮,原為長沙府轄12個縣州的最高學府。1938年,長沙府學宮毀於

“文夕大火”,僅存“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二牌坊。其中“德配天地”於20世紀

80年代被毀。目前僅存的“道冠古今”牌坊位於天心區文廟坪。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20年代的嶽麓山前門,現在的此處旁邊已經安裝了索道。圖片由陳展翔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50、60年代的南門口。那時候,長沙城南到南門口,北到松桂園,西到濚灣鎮,

東到韶山路,再往外走就是郊區。南門口舊時為城門所在地。門外原有條叫便河的護城河,

城門下有座石橋,叫金雞橋,是通往湘潭、衡陽、醴陵的要道。圖片由長沙市城建檔案管理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解放前的沿江大道。那時候,長沙的老街巷都是麻石路面,

湘江兩岸的通行只能靠輪渡。圖片由長沙市城建檔案管理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長沙老火車站始建於1912年,設在市區中心今五一大道以南、瀏城橋以北的肇家坪對面,佔地約萬餘平方米,站前廣場不足千平方米,地面凸凹不平。站內有四股車道、兩個站臺、—個候車室,設備十分簡陋。直至1949年長沙解放,長沙火車站劃歸衡陽鐵路管理局武昌分局管理,才興建了一些平房。圖片由長沙市城建檔案管理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初的定王臺湖南圖書館大門。這是長沙最早的以“圖書館”為名的公共圖書館,也是全國第一個省級圖書館,始建於1904年。新式圖書館的出現,是20世紀初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圖片由長沙市城建檔案管理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初的長沙基督教天主堂。長沙最早的教堂,由教堂與鐘樓組成,始建於1902年,仿哥特式

建築,由意大利傳教士翁德明主持修建。1910年“搶米風潮”中被毀,1911年重修。抗戰時遭

日軍炮擊,戰後修復完好,現在是天主教湖南教區的主教座堂。圖片由長沙市城建檔案管理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1940前的中山亭。長沙中山亭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修建時為五層西式方形建築,高16米,後為紀念孫中山

而命名中山亭。當時中山亭最有名的地方是樓上的四面電動標準時鍾。有了這些鍾之後,長沙人抬頭看此處,

便知是何時。此前,長沙尚襲舊習,以天心閣城樓午炮為標準時間。圖/張故園(圖片由張友熹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1937年前的長沙國貨陳列館。1928年長沙抵制口貨高潮迭起,遂創建此館。國貨陳列館於1934年落成,

當時被稱為全國同類陳列館之冠。新中國成立後,國貨陳列館成“中山路百貨公司”,仍是長沙市民

首選的購物地點。20世紀80年代時被拆掉改建,完全失去原有特色。圖/張故園(圖片由張友熹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初的曾國藩祠。曾祠曾位於長沙市中山路水風井附近,在清末長沙的幾大祠園中,以曾祠的浩園規模

形制最大。曾祠建築大部分在1938年“文夕大火”中燒燬,僅剩下一片殘垣。圖片由湖南省圖書館提供

那時候的長沙!這些長沙的老照片你見過幾個?

20世紀初的天心閣,長沙目前僅存的古城標誌。自明萬曆400多年以來,天心閣一直為

古城長沙的標誌,為官民所重,各朝均有修葺。1938年,“文夕大火”,長沙一片焦土,

閣樓更是蕩然無存,只留下一段城牆。現在的天心閣為1984年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