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訓營丨衛哲:頂級創始人必須具備的四種超級思維模式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衛哲,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贏在中國創始人特訓營」聯席院長。這位擁有頂級思維的創始人,用了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走完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經歷的職業生涯:3年做到了萬國證券副總;在普華永道被破格晉升兩次,成為最年輕的合夥人;隨即又成為世界五百強百安居最年輕總裁。人到中年,與馬雲義結“光明頂",擔任阿里首席CEO,帶領阿里巴巴上市。

10月26日,「贏在中國創始人特訓營」衛哲院長,帶領31名同學在江蘇蘇州進行特訓營二期「認知升級」模塊的開營啟動,並在當日上午分享了「創始人的思維模式」的思維大課。

創始人的思維

什麼是優秀創始人的思維?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一開始都是從細分市場做起來的。

成功企業的第一個思維:只要做到細分領域第一名,就一定會有人記住你眾所周知,孫正義第一份創業是軟件代理,並迅速把它做到全日本第一,只有做到行業第一,才有議價能力。

成功企業的第二個思維:這件事情能放大十倍嗎?如果能放大十倍,那能在十倍的基礎上乘以再十倍嗎?能以兩倍速的速度乘以十嗎?如果回答是yes,那用什麼方式可以達到這種規模?

特訓營的同學們,你們要考慮: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能不能放大十倍?如果你做的事情能有乘以十倍、再乘以十倍的去發展,那你這輩子都可以不做別的事情,做事業一定要有取捨思維。

創始人喜歡談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跟戰略比較接近,都是奢侈品,都是你成功以後總結出來的東西。沒有一個企業的成功,是靠模式取勝,思考商業模式,往往都是創始人在想一些成功的捷徑。

詢問商業模式,無非給出兩個答案:

是,你們行業的資本方喜歡哪個模式,我就照這個模式做;

二是,哪個模式比較 快捷、便捷、捷徑,就可以參考。但不要糾結商業模式,哪個模式都是工具,哪個工具能夠把你的用戶服務好,你就拿來用。

創始人談論最多還有資本對接,時不時地去談論時事政策、中美貿易戰、宏觀經濟,但這些跟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你市場份額在行業內沒有到達30%,就不要說企業受宏觀經濟影響。特別是創業階段,所以不要因為你的企業沒做好,就去找市場的問題,只為成功找理由,不為失敗找藉口。

那創始人應該談論什麼?

應該談論人性,和你想為你的用戶做些什麼?

這一點馬雲做的最好,他能力可以一分三。

排在第一的是:馬雲對人性的把握。對外是對客戶的理解,對內是對團隊人性的把握,他有成就他人的格局;

排在第二的是:對商業本質的判斷;

排在第三的是是互聯網的感覺。

馬雲在很多場合說,當時阿里最早期員工的招聘,基本上都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的,幾乎是一個非常被邊緣化的團隊,而且跟阿里做一樣模式的公司,就有幾百家,杭州就有幾十家。

阿里早期,沒有在團隊上贏,也沒有在商業模式上贏,那麼到底贏在哪?

我認為是贏在使命,阿里很早期就把阿里的使命確定下來,而且真的很當真。

使命的力量

企業使命是什麼?

創業者要明白使命是什麼。很多公司認為,它的使命要成為世界500強,其實,世界500強不是使命,也不是願景,它最多是戰略目標。

使命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完不成的,例如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的其中三部:《西遊記》它的使命是什麼?——西天取經。《水滸傳》的使命是什麼?——替天行道;三國演義的使命呢?——匡扶漢室。

使命是促使我們完成目標的精神鴉片,如果在戰爭或者在危險時代,甚至要用生命來考驗。

如果你跟你的創業團隊發展過程中沒有經歷過這個考驗,那你團隊應該說是不幸的。

因為使命讓你的公司砥礪前行,而在前行的過程中你們還要經得起誘惑。就像唐僧西天取經唐僧在女兒國一難,唐僧在女兒國國王的誘惑下依舊不忘取經,在威脅面前面不改色,在誘惑面前坐懷不亂,這樣別人才信你的使命是真的。

一個公司的使命,最終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

2008年金融危機時,馬雲帶我們去見了幾家公司。看看全世界所謂的一些優秀公司,在金融危機下,誰無懼色?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每個公司都很好,經濟形勢不好的,你才驗出哪家公司好。

我舉三家公司為例,我們詢問“當下經濟形勢對你們公司有何影響?”

通用電氣的回答是,我們行業跌了15%,我們的影響較少,所以我們跌了5%。

微軟的回答是微軟只佔有30%的市場率,我們認為受一點影響,但我們微軟80%的產品市場佔率都沒有超過30%,所以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影響,我們還是可以拓展份額。

谷歌的回答是,機會來了。經濟不好,大家投放廣告會更追求效果,會注重渠道驅動,這個危機,會給谷歌帶來巨大的機會。

蘋果的回答

當時喬布斯還健在,他說我們對危機不敏感。喬布斯說,蘋果粉絲會把最後一個漢堡包的錢省下來,來買蘋果產品。

回到經濟形勢對公司影響,優秀的公司並沒有把經濟形勢作為自己不再成長的藉口,而是去找能夠進一步成長的理由。

那第二個問題,我們問每家公司的競爭對手是誰?

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一打開這個話匣子就剎不住,本來三五分鐘的回答,他談了一個小時,去分析每個產品的競爭對手是誰,我的份額都有多少,別人多少,我怎麼在下一步去擴份額?我怎麼對抗我競爭對手?

蘋果回答他競爭者是誰?上到喬布斯下到總監,這答案非常清楚。喬布斯說我們不用看對手,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蘋果上一代產品。

谷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NASA是我們最大的對手,誰跟谷歌搶人,誰就是谷歌的競爭對手,谷歌是一家有夢想的公司,但沒法跟美國宇航局談夢想。

其實,無論哪個細分行業,你把同行業最優秀的人、跨行業最優秀的人聚到你這,你不成為行業冠軍都很難。

再說回公司的使命。

比爾· 蓋茨建立微軟時,使命是讓每家每戶擁有一臺電腦。我認為,微軟的新使命應該說是每家每戶不止一臺電腦。

2013年9月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宣佈離職,微軟股票漲了7%,增加了200億美金。股票漲了7%背後的原因是,董事會公告大概意思:微軟CFO一定不再擔任微軟的CEO,誰將成為微軟下一屆CEO,董事會還在篩選中。

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誰做微軟CEO都比鮑爾默要合適,所以鮑爾默是負資產,市場還給出鮑爾默負資產估值為200億美金。

我經常說一個沒有使命驅動的CEO,就會讓企業產生負資產,他的能量越大,給企業造成的負資產越重。

願景驅動戰略

企業願景是什麼?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願景是可以實現的目標,甚至一定要實現。企業願景一定是要反映公司使命。

第一,願景成立的標準是要有時間維度。

定個願景,五年就是五年,十年就是十年,願景是有數字的。說到這,創始人會覺得有問題,說那我們的願景是十年成為中國500強,你看這樣我們的願景有時間又有目標。

那願景出問題的地方在哪呢?首先你要問自己願景跟你的使命有關係嗎?

願景和使命一定要存在著某種關係。

第二,願景成立標準要有數字目標。

淘寶的十年目標叫100萬商家,每個商家在淘寶上一年成交100萬叫雙百萬。那麼為什麼這個跟使命有關呢?那不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嗎?那我們就問每一個商家一年在淘寶上如果能賣100萬,是不是能夠活下來,那他生意就沒有那麼難。如果讓100萬商家每個商家做100萬,那這就是淘寶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吻合的一個願景。

第三,最關鍵的是你的願景不能跟你的使命脫節。

價值觀和流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創業者創建一個公司時我肯定要說,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你肯定有一些基本管理流程,管理方法。

價值觀是道德,公司的流程是法律。公司要制定一些基本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

每個人來到你的企業都是帶著理想來的。夢想是每個人的理想,是我們一群人共同實現的目標,大家帶著理想一起做一件事。

馬雲曾說我就要統一你的理想跟夢想,公司實現理想的時候,你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馬雲最厲害的是對人性的把握,他能成就別人的想法。所以,“使命你當不當真,願景你當不當真,價值觀你當不當真”。不當真要麼吃虧要麼被淘汰。

團隊領導力

創業公司什麼時候容易死?

“創業公司什麼時候容易死?我叫兩級死,跨兩級就死了”

什麼意思呢?大部分創業公司的瓶頸是,在一個公司出現了兩級管理。要麼停滯不前,要麼崩盤死掉,就是因為你到第一線員工中間隔兩層。

不是戰略問題,也不是模式問題,而是在兩級管理的環節中出了問題。

公司核心團隊裡的人為什麼要你自己帶?你親自招人、親自培訓。這樣你得到他、管理他,建立了直接的管理關係,這只是隔一層。等到了隔兩層你就看不見了,脫離了你,就會出現拷貝走樣。

那如何做到拷貝不走樣?我們核心要拷貝不走樣,公司從你到每個一線員工不走樣,把握好這三件事:招聘、培訓、考核。

一、把握招聘的源頭

創業者要把時間花在招聘、培訓、考核上,不要過早地放下招聘權,招聘是老闆、經理的事,不是HR的事。

招人要注重兩點,一能吃苦,二能吃虧

“我招人以前特喜歡叫兩個‘吃’,一能吃苦,二能吃虧。這個人能吃苦,還願意吃虧多好。吃苦耐勞很好,而且我覺得心胸大一點,別跟公司斤斤計較,所以我特別願意招那些能吃虧的人”。

二、注重培訓

創業者不僅要關注能力問題,還要關注能力以外的培訓。

公司裡的培訓要抓兩點:新人、新幹部。

“別拿主管不當幹部,重視十夫長百夫長。”公司出問題,就像人得癌症一樣,你每個細胞都健康了,就沒有癌症。阿里就是牢牢地把根抓住,“別拿主管不當幹部”而主管恰恰是你最需要培訓的。

培訓要比實戰殘酷。比如阿里的地獄式培訓,培訓過程中要工程師們保持88小時不睡覺,魔鬼寫代碼,行軍床旁邊一直有很多人抗不下來,真抗下來了發現也不用天天睡覺。雙十一時期他們70多個小時不睡覺,為什麼沒事,因為他們已經經過88個小時了,72小時已足以應對。

有培訓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淘汰,否則就不要培訓。

培訓要貼近實戰勝過實戰,甚至要有虐新人的想法,而你的“虐”是愛他們。

培訓十六字真言“我做你看,我說你聽,你做我看,你說我聽”。

三、加強考核

考核是更花時間的事情,公司要重視考核的頻率。你要知道考核的目的是什麼?考核的目的是讓員工完成全年的任務,也是公司完成全年任務。到年底了,他完不成了,公司業務也就很難完成。所以說考核如果只到年底一次的話,跟沒考差不多,一年一次的考核是沒有意義的,失去了考核最重要目的。

考核的內容要重視業績和非業績因素,業績和非業績因素各佔百分之五十,所謂的非業績因素都是來幫助公司可持續發展。

此外,不要單單以業績論英雄,一定要關心除了業績以外的事情。

你一定要去考慮你公司除了業績以外,你還關心什麼,你團隊肯定要關心的嗎?那除了你關心你的團隊,有沒有去關心他的團隊,你有沒有把團隊的進步,或者團隊的退步,團隊的發展量化來考核進去?

否則,你的團隊不可能好,因為只有你一個人關心團隊,別人都不關心團隊,或者把團隊當成自己的個人資源,個人財富握在自己手裡。

通用電氣發明的271排隊法則:最優秀的20%、中間是70%、末尾是10%。

比如50個人排271,最優秀的前十個人是誰?最差的五個人是誰?分出來之後,你所有的精力花在20%和10%上,升官發財全給20%,你未來的幹部也在20%裡邊,20%的激勵要遠遠與70%的人拉開。10%是你的問題團隊,問題員工,是要被清理的,所以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後面的行動。

公司是要必須要進行271排隊的,不排等於沒考核。

公司的文化強悍的話,考核的結果要公開,要讓每個人知道考核的結果,誰是優秀誰是末尾。

說到最後,創業公司的“三板斧”不能丟,我把公司管理叫道、禮、術。使命、願景、價值觀是道,“三板斧”是禮,具體到271是術。

開始是我給大家說的是創始人不要糾結思維模式,要回到自己的使命上去。要時刻知道你當時建立想幹什麼?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解決社會或者行業問題,都是你公司在賺錢以外的想法。

堅持這個想法,為了實現給自己定一個願景,接著還要有一個戰略目標,努力去實現它們。最後創始人一定要接地氣,把三分之二的時間用在招人上,親自去招聘,親自做培訓,親自參與考核。

贏在中國創始人特訓營

用進化戰勝焦慮,實現創始人突圍

只為找到你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贏在中國創始人特訓營第3期

招募進行時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加入《贏在中國創始人特訓營》第三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