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卫哲,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赢在中国创始人特训营」联席院长。这位拥有顶级思维的创始人,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走完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经历的职业生涯:3年做到了万国证券副总;在普华永道被破格晋升两次,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随即又成为世界五百强百安居最年轻总裁。人到中年,与马云义结“光明顶",担任阿里首席CEO,带领阿里巴巴上市。

10月26日,「赢在中国创始人特训营」卫哲院长,带领31名同学在江苏苏州进行特训营二期「认知升级」模块的开营启动,并在当日上午分享了「创始人的思维模式」的思维大课。

创始人的思维

什么是优秀创始人的思维?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开始都是从细分市场做起来的。

成功企业的第一个思维:只要做到细分领域第一名,就一定会有人记住你众所周知,孙正义第一份创业是软件代理,并迅速把它做到全日本第一,只有做到行业第一,才有议价能力。

成功企业的第二个思维:这件事情能放大十倍吗?如果能放大十倍,那能在十倍的基础上乘以再十倍吗?能以两倍速的速度乘以十吗?如果回答是yes,那用什么方式可以达到这种规模?

特训营的同学们,你们要考虑: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不能放大十倍?如果你做的事情能有乘以十倍、再乘以十倍的去发展,那你这辈子都可以不做别的事情,做事业一定要有取舍思维。

创始人喜欢谈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跟战略比较接近,都是奢侈品,都是你成功以后总结出来的东西。没有一个企业的成功,是靠模式取胜,思考商业模式,往往都是创始人在想一些成功的捷径。

询问商业模式,无非给出两个答案:

是,你们行业的资本方喜欢哪个模式,我就照这个模式做;

二是,哪个模式比较 快捷、便捷、捷径,就可以参考。但不要纠结商业模式,哪个模式都是工具,哪个工具能够把你的用户服务好,你就拿来用。

创始人谈论最多还有资本对接,时不时地去谈论时事政策、中美贸易战、宏观经济,但这些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市场份额在行业内没有到达30%,就不要说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特别是创业阶段,所以不要因为你的企业没做好,就去找市场的问题,只为成功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借口。

那创始人应该谈论什么?

应该谈论人性,和你想为你的用户做些什么?

这一点马云做的最好,他能力可以一分三。

排在第一的是:马云对人性的把握。对外是对客户的理解,对内是对团队人性的把握,他有成就他人的格局;

排在第二的是:对商业本质的判断;

排在第三的是是互联网的感觉。

马云在很多场合说,当时阿里最早期员工的招聘,基本上都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的,几乎是一个非常被边缘化的团队,而且跟阿里做一样模式的公司,就有几百家,杭州就有几十家。

阿里早期,没有在团队上赢,也没有在商业模式上赢,那么到底赢在哪?

我认为是赢在使命,阿里很早期就把阿里的使命确定下来,而且真的很当真。

使命的力量

企业使命是什么?

创业者要明白使命是什么。很多公司认为,它的使命要成为世界500强,其实,世界500强不是使命,也不是愿景,它最多是战略目标。

使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完不成的,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的其中三部:《西游记》它的使命是什么?——西天取经。《水浒传》的使命是什么?——替天行道;三国演义的使命呢?——匡扶汉室。

使命是促使我们完成目标的精神鸦片,如果在战争或者在危险时代,甚至要用生命来考验。

如果你跟你的创业团队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这个考验,那你团队应该说是不幸的。

因为使命让你的公司砥砺前行,而在前行的过程中你们还要经得起诱惑。就像唐僧西天取经唐僧在女儿国一难,唐僧在女儿国国王的诱惑下依旧不忘取经,在威胁面前面不改色,在诱惑面前坐怀不乱,这样别人才信你的使命是真的。

一个公司的使命,最终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

2008年金融危机时,马云带我们去见了几家公司。看看全世界所谓的一些优秀公司,在金融危机下,谁无惧色?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每个公司都很好,经济形势不好的,你才验出哪家公司好。

我举三家公司为例,我们询问“当下经济形势对你们公司有何影响?”

通用电气的回答是,我们行业跌了15%,我们的影响较少,所以我们跌了5%。

微软的回答是微软只占有30%的市场率,我们认为受一点影响,但我们微软80%的产品市场占率都没有超过30%,所以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影响,我们还是可以拓展份额。

谷歌的回答是,机会来了。经济不好,大家投放广告会更追求效果,会注重渠道驱动,这个危机,会给谷歌带来巨大的机会。

苹果的回答

当时乔布斯还健在,他说我们对危机不敏感。乔布斯说,苹果粉丝会把最后一个汉堡包的钱省下来,来买苹果产品。

回到经济形势对公司影响,优秀的公司并没有把经济形势作为自己不再成长的借口,而是去找能够进一步成长的理由。

那第二个问题,我们问每家公司的竞争对手是谁?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一打开这个话匣子就刹不住,本来三五分钟的回答,他谈了一个小时,去分析每个产品的竞争对手是谁,我的份额都有多少,别人多少,我怎么在下一步去扩份额?我怎么对抗我竞争对手?

苹果回答他竞争者是谁?上到乔布斯下到总监,这答案非常清楚。乔布斯说我们不用看对手,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苹果上一代产品。

谷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NASA是我们最大的对手,谁跟谷歌抢人,谁就是谷歌的竞争对手,谷歌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但没法跟美国宇航局谈梦想。

其实,无论哪个细分行业,你把同行业最优秀的人、跨行业最优秀的人聚到你这,你不成为行业冠军都很难。

再说回公司的使命。

比尔· 盖茨建立微软时,使命是让每家每户拥有一台电脑。我认为,微软的新使命应该说是每家每户不止一台电脑。

2013年9月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宣布离职,微软股票涨了7%,增加了200亿美金。股票涨了7%背后的原因是,董事会公告大概意思:微软CFO一定不再担任微软的CEO,谁将成为微软下一届CEO,董事会还在筛选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谁做微软CEO都比鲍尔默要合适,所以鲍尔默是负资产,市场还给出鲍尔默负资产估值为200亿美金。

我经常说一个没有使命驱动的CEO,就会让企业产生负资产,他的能量越大,给企业造成的负资产越重。

愿景驱动战略

企业愿景是什么?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愿景是可以实现的目标,甚至一定要实现。企业愿景一定是要反映公司使命。

第一,愿景成立的标准是要有时间维度。

定个愿景,五年就是五年,十年就是十年,愿景是有数字的。说到这,创始人会觉得有问题,说那我们的愿景是十年成为中国500强,你看这样我们的愿景有时间又有目标。

那愿景出问题的地方在哪呢?首先你要问自己愿景跟你的使命有关系吗?

愿景和使命一定要存在着某种关系。

第二,愿景成立标准要有数字目标。

淘宝的十年目标叫100万商家,每个商家在淘宝上一年成交100万叫双百万。那么为什么这个跟使命有关呢?那不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吗?那我们就问每一个商家一年在淘宝上如果能卖100万,是不是能够活下来,那他生意就没有那么难。如果让100万商家每个商家做100万,那这就是淘宝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吻合的一个愿景。

第三,最关键的是你的愿景不能跟你的使命脱节。

价值观和流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创业者创建一个公司时我肯定要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你肯定有一些基本管理流程,管理方法。

价值观是道德,公司的流程是法律。公司要制定一些基本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

每个人来到你的企业都是带着理想来的。梦想是每个人的理想,是我们一群人共同实现的目标,大家带着理想一起做一件事。

马云曾说我就要统一你的理想跟梦想,公司实现理想的时候,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马云最厉害的是对人性的把握,他能成就别人的想法。所以,“使命你当不当真,愿景你当不当真,价值观你当不当真”。不当真要么吃亏要么被淘汰。

团队领导力

创业公司什么时候容易死?

“创业公司什么时候容易死?我叫两级死,跨两级就死了”

什么意思呢?大部分创业公司的瓶颈是,在一个公司出现了两级管理。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崩盘死掉,就是因为你到第一线员工中间隔两层。

不是战略问题,也不是模式问题,而是在两级管理的环节中出了问题。

公司核心团队里的人为什么要你自己带?你亲自招人、亲自培训。这样你得到他、管理他,建立了直接的管理关系,这只是隔一层。等到了隔两层你就看不见了,脱离了你,就会出现拷贝走样。

那如何做到拷贝不走样?我们核心要拷贝不走样,公司从你到每个一线员工不走样,把握好这三件事:招聘、培训、考核。

一、把握招聘的源头

创业者要把时间花在招聘、培训、考核上,不要过早地放下招聘权,招聘是老板、经理的事,不是HR的事。

招人要注重两点,一能吃苦,二能吃亏

“我招人以前特喜欢叫两个‘吃’,一能吃苦,二能吃亏。这个人能吃苦,还愿意吃亏多好。吃苦耐劳很好,而且我觉得心胸大一点,别跟公司斤斤计较,所以我特别愿意招那些能吃亏的人”。

二、注重培训

创业者不仅要关注能力问题,还要关注能力以外的培训。

公司里的培训要抓两点:新人、新干部。

“别拿主管不当干部,重视十夫长百夫长。”公司出问题,就像人得癌症一样,你每个细胞都健康了,就没有癌症。阿里就是牢牢地把根抓住,“别拿主管不当干部”而主管恰恰是你最需要培训的。

培训要比实战残酷。比如阿里的地狱式培训,培训过程中要工程师们保持88小时不睡觉,魔鬼写代码,行军床旁边一直有很多人抗不下来,真抗下来了发现也不用天天睡觉。双十一时期他们70多个小时不睡觉,为什么没事,因为他们已经经过88个小时了,72小时已足以应对。

有培训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淘汰,否则就不要培训。

培训要贴近实战胜过实战,甚至要有虐新人的想法,而你的“虐”是爱他们。

培训十六字真言“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

三、加强考核

考核是更花时间的事情,公司要重视考核的频率。你要知道考核的目的是什么?考核的目的是让员工完成全年的任务,也是公司完成全年任务。到年底了,他完不成了,公司业务也就很难完成。所以说考核如果只到年底一次的话,跟没考差不多,一年一次的考核是没有意义的,失去了考核最重要目的。

考核的内容要重视业绩和非业绩因素,业绩和非业绩因素各占百分之五十,所谓的非业绩因素都是来帮助公司可持续发展。

此外,不要单单以业绩论英雄,一定要关心除了业绩以外的事情。

你一定要去考虑你公司除了业绩以外,你还关心什么,你团队肯定要关心的吗?那除了你关心你的团队,有没有去关心他的团队,你有没有把团队的进步,或者团队的退步,团队的发展量化来考核进去?

否则,你的团队不可能好,因为只有你一个人关心团队,别人都不关心团队,或者把团队当成自己的个人资源,个人财富握在自己手里。

通用电气发明的271排队法则:最优秀的20%、中间是70%、末尾是10%。

比如50个人排271,最优秀的前十个人是谁?最差的五个人是谁?分出来之后,你所有的精力花在20%和10%上,升官发财全给20%,你未来的干部也在20%里边,20%的激励要远远与70%的人拉开。10%是你的问题团队,问题员工,是要被清理的,所以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后面的行动。

公司是要必须要进行271排队的,不排等于没考核。

公司的文化强悍的话,考核的结果要公开,要让每个人知道考核的结果,谁是优秀谁是末尾。

说到最后,创业公司的“三板斧”不能丢,我把公司管理叫道、礼、术。使命、愿景、价值观是道,“三板斧”是礼,具体到271是术。

开始是我给大家说的是创始人不要纠结思维模式,要回到自己的使命上去。要时刻知道你当时建立想干什么?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社会或者行业问题,都是你公司在赚钱以外的想法。

坚持这个想法,为了实现给自己定一个愿景,接着还要有一个战略目标,努力去实现它们。最后创始人一定要接地气,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招人上,亲自去招聘,亲自做培训,亲自参与考核。

赢在中国创始人特训营

用进化战胜焦虑,实现创始人突围

只为找到你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赢在中国创始人特训营第3期

招募进行时

特训营丨卫哲:顶级创始人必须具备的四种超级思维模式

加入《赢在中国创始人特训营》第三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