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有誰知道?

命裡易理


形而上學是哲學定義,抽象教條。一切抽象,本來有源。所有定理,源於生活。生活是因,定理是果。因在先,果在後。形而上本身沒有是非善惡,人們為什麼要批判它?不是批判形而上這個名詞,而是摧毀官僚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經驗主義,想象主義等惡劣的人類惡行,在偽善中兜售推銷策劃欺騙弱者。從而讓一切善良之人認知顛倒,倒果為因,認賊作父。形而上從文字上解釋就是把結果放那兒讓人看。而讓人去學,那就是形而上學了。倒黴者不計其數,設計策劃者,罪大惡極,受騙上當者命運悲慘。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將功成萬骨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好人無好命,紅顏多薄命。房屋在空關,物價在上漲。


李198588733


形而上學和形而下學是兩種做人(或做事)的方向,形而上者謂之道,就是說,看到一個事物或看到某種現象後,經過思考,領悟到了某種道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悟到了萬有引力,更著名的例子就是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社會現象的思考總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正是依此經驗,終使他長策宇內,定鼎華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搞形而上學往往行不通,是在務虛,畢竟牛頓毛澤東都是天才,而大多數人都是碌碌之輩,搞得太虛,弄不好老婆孩子也會跟著遭罪。形而下學相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就謂之器了,所謂器,就是實用,看到某種東西就想它的用處,比方說一棵樹,木匠看了會想它能做個什麼傢俱,商人看了會考慮它能賣多少錢,而在一個牽牛的牧童眼裡,它只是個栓牛的木樁而己。


籠中水


形而上學是一門十分古老的學術,這不僅是因為它誕生在古代,而且更是因為最初的形而上學,是遠古神話分解為宗教和哲學的尺度裡生出來的自然分界術。因而,由此可見的形而上學,並不是我們在學校教科書上讀到的那樣來定義的。更進一步,我們從老子《道德經》寫作對象即可知道,形而上學剛一誕生就是與政治學倫理密切相關的。

由此,近代西歐哲學認識論意義上說"形而上學"這個詞的本義,它其實就是客觀唯心(思)主義。因為,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源頭就是這個民族遠古神話的傳說,因而也就是這個民族精神抽象的源泉。所以,從宗教意義上講形而上學是人神(有無)之間的同一性問題;由此從哲學意義說的形而上學,它其實也就是動靜(玄常)現實性關係問題了。

需要說明一下:這不是我的想法,而是老子在巜道德經》第一章中提出的見解。然,在春秋戰國時代的老子,怎麼就會有了這樣的一個見解呢?這,我們可以參閱黑格爾《小邏輯》專講"形而上學"本質論一章。但實際上黑格爾《小邏輯》第一章"存在論"感性問題,乃是指謂西歐人基督信仰的宗教情緒問題,而非我國教科書上所說感性的一般。

這裡,隨便說一句中國土生土長用"道"來命名的宗教,它最初與基督教誕生時一樣屬於共產主義宗教。世界人類歷史發展最有趣味的地方正在此:13世紀馬可.波羅回到了故鄉意大利熱那亞作《遊記》。而現如今中國文化思想知識界真正知識分子重新評價這部《遊記》時發現:在馬氏眼裡13世紀中國是發達國家,地中海的意大利是發展中國家。


用戶3097950555020


形而上學是一個哲學分支,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意思。

第一種,以用超驗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觀或者無形世界的哲學體系,而非科學研究現實世界的現象及規律;

這就是中國所謂的玄學,屬於唯心主義哲學範疇,比如它會用純思考的方法來研究世界的本源,研究靈魂是否存在,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研究什麼是虛無,會讓人云裡霧裡。特點就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聽不見,一切都在腦海裡。


這種思維方式的出現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可笑,但在當時自然科學還未飛速發展起來的時代有它存在的原因和意義。殊不知,牛頓晚年也一頭扎進神學這個形而上學為之服務的範疇,也許說明自然科學到了一定境界就有某種衝破客觀存在的神奇力量了。

第二種,與辯證法對立的 ,用孤立 、靜止 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

這是我們經常會看到聽到的“形而上學”的意義,這種思維方式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相對立,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絕對靜止、固定不變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聯繫,不符合客觀實際。比如中國革命時期,照抄照搬蘇聯模式必然是不行的,國與國之間情況肯定不一樣;比如刻舟求劍,你以為在船上刻個記號就行了,其實水和船都在動,現在和等船靠岸以後一切都不同了……


無數歷史與事實證明,這種“形而上學”完全錯誤,沒什麼可狡辯的。


我也看天下


“形而上學”的含義大致有四:作為一個詞,來源於易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作為一種界定,來源於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作的編輯者,他們把亞里士多德關於實體,一般,城邦,倫理等等的著作 即不能放在任何一個自然範疇中的論述,全部放在“物理學之後”,“物理學之後”是古希臘“形而上學”一詞的原始含義;作為一種學理,出現在西歐中世紀,形而上學是關於“世界最初本原”,“世界最初動因”,“世界最終目的”的學問。作為一種思維方法,出現在西歐十八世紀,受物理學力學思維的影響,“人是機器”,用靜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觀點看待世界。這是一種與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相對立的東東。辯證法用聯繫的,發展的觀點看待世界。

近代早期,首先是日本學者用中文的“形而上學”翻譯“物理學之後”,即關於世界本原,目的,根本趨勢的學說。這種翻譯後來“出口轉內銷”返回中國,成為中國學術界認同的一個概念。


偶然一會兒ABC


形而上學謂之道,形而下學謂之器,這是中國傳統哲學的解釋,道是道理,道理可以講,可以感悟,但用眼晴看不見,用手模不到,是沒有形的,屬於形之上的東西,所以叫形而上。器是物體,古人不知道空氣和分子原子這些東西,所以器不包括這些東西,器是眼晴看得見的,用手摸得著的,一切物體都統稱為器。莊子說,道在萬物中,道在屎尿中,這證明古聖人知道,所有器都包含有道,知道使用器可以感悟道,但他們無法使用器直接把道講解出來,就認為道是無法通過器直接講解的,這就是古人的最高水平。科學達到使用器直接講解道的水平,並要求使用器來檢驗道的正確性,這是已經超過古人認知水平的,所以,想通過形而上學去理解科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我講了什麼是形而上學,以及什麼是道,什麼是器,只要用這些去套所有傳統(古典)哲學,就會發現它們全部都是形而上學,都是不能使用器證明的,是同一類,差別只是,有的直接承認,有的不承認,僅止而已。


龍一歐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本書叫“形而上學”,這個書名是譯作者加上去的,其原名為“物理學之後”,意思是自然科學的後續科學。形而上學取自易經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簡而言之,“形而上學”純屬中國用語。

那麼,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般人都生活在形而下的直觀世界中,要想理解這個世界,一定要建立對這個世界的總結,我們把這種總結叫普遍意識,而這個普遍意識就達成形而上。

用西方哲學術語講,形而上學研究的是關於是或存在的問題,我們稱之為存在的存在物。那麼什麼是存在呢?舉例說明,人是理性動物,這個命題包括主詞和謂詞,其中“是”為謂語系詞,英語表示為is;was ;are,人表示為human 。如果沒學過英語,我們根本不知道human 是什麼意思。而漢語的人字從甲骨文開始就表達為一個可識別的象形文字,它是一個半抽象描摹符號,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它是什麼。相反的語音字母文字就需要概念解釋,它是抽象的、邏輯的思維繫統。be 是is;was;are的非時態軸心詞,它是對事物存在的解釋,沒有這個解釋,我們根本不知道存在的事物是什麼。更嚴重的是be後面加上ing進行時態,表達為明顯的追問傾向,這個傾向表示對存在的解釋要不斷地加以探討。比如:人是不長毛直立的兩足動物;人是理性動物;人是政治動物。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將被永遠追問下去。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形而上學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極力否定的。這是幾十年來思想被束縛的結果。今天我們不再為意識形態遮蔽我們的思想而擔憂,我們可以開啟智慧,讓思想自由徜徉。

在形而下的直觀世界,我們一般人對世界的感知是某個可見的具體事物,也就是存在者。比如:某個早餐的食物、今天見面的某個人、下班回家走的某一條路、新買的一輛小汽車。除了關注這些具體的存在者,我們很少對這個世界為什麼存在感興趣,那麼誰感興趣呢?哲學家。哲學家研究存在的存在物,即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物理學之後,也叫形而上學。

好了,篇幅所限,今天就講到這兒。


手機用戶52534728455


答:形而上學是一個貶義詞句,同形而上位略同!形,指你所面臨的環境,你所處的階級,身份,地位。你的慾望和期待。上,指由心所強行支配你的行為,行動。學,指你的實際行動和真實行為和目標。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人,不是為了學而學,不是為了奔命而奔命;而是人,被你心中的慾望,慾火趕著,逼著你去學或行動,從而改變你目前所處的生存環境,低下的階級,身份,地位,不斷的向上攀爬,跳躍。這個過程非常痛苦,由不得你自己。至如你學的是否對社會,對國家,對大家有不有用?是不是真才實料?和你的行動和行為對這個社會和國家有不有利?那都無關緊要,儘可以忽略不計,只要對你自己有利,能夠改變你的不利,就足夠了!形而上學就是一個虛詞,盡玩虛的!


zahowu


形而上學是人類哲學歷史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從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到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透過現象看到現象後面的形而上學的本質。這就是人類認識世界哲學歷史偉大勝利,形而上學完成了哲學史命,被近代的哲學家否定之否定它的神密面沙。亞力士多德的物理後的形而上學的統制數幹年,被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徹底揭開了他的神密面沙。形而上學、經典物理、在今天量子物理實證下。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是哲學勝利。


立言50


形而上學這個詞在中國是一個熟悉而又模糊的詞彙。要想理解還要看這個詞的歷史。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和物理學的祖宗,他寫過兩本書,一本叫做物理學,另一本叫後物理學。他這兩本書分別闡述了物理規律和背後的深層次道理,後者其實就是現在說的哲學。他的書被日本人翻譯時,取易經的話,後物理學命名為形而上學,形而下學就是物理學。那個時候的哲學也就是形而上學,由於對世界認識水平低,內容是較為低級的諸如元素論之類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哲學內容也豐富了,到了19世紀,古典哲學的思想也充滿了機械,孤立的意味。馬克思提出自己的辯證主義哲學時,抨擊形而上學也就是古典哲學這些特徵。由於我國的特殊情況,以及宣教的特殊方式,把形而上學作為了機械,孤立...這些特點的代名詞。其實他很像封建這個詞,本是一種社會形態的中性詞,但現在卻成了指代在封建制下一些特徵性舊思想的貶義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