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火人不火的唐朝诗人,他的两句诗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他却被遗忘

辉煌一时的大唐盛世,在维持两百多年的统治后,终于难逃历史轮回,步入一片哀歌的晚唐时期。两百年来积累的内忧外患、危机矛盾,都在此时来了个总爆发,内有宦官擅权、权臣争斗,外有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唐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天朝强国,此时已经江山残破,风雨飘摇,一派凋零景象。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唐朝诗人们面对波澜动荡、危机四伏的时局,忧国忧民感时伤身,把胸中郁闷与感慨形诸笔墨,使得晚唐时期再度成为唐诗创作史上的一个高峰。李商隐、韦庄等唐朝诗人中的大家,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个诗人,他的很多作品流传千古,有的诗句至今仍被很多现代人挂在嘴边,他却诗火人不火,知名度比起李白杜甫天差地远,普通人对他知之甚少,几乎被世人遗忘。

诗火人不火的唐朝诗人,他的两句诗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他却被遗忘

此人就是晚唐大诗人罗隐。罗隐是杭州人,生于唐文宗大和七年,死于后梁开平三年,一身跨越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初期,全程经历见证了巍巍大唐的垮塌崩溃。他的一生,正好把唐朝最后的七十余年囊括在内。换而言之,唐朝太平盛世的好日子他是一天没赶上,唐末的危邦乱世时期他是一天没拉下,可谓生不逢时,时乖命蹇。

罗隐最初也像唐朝其他读书人一样,幻想通过科举之路飞黄腾达,一展抱负。《唐才子传》记载,罗隐“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峻拔”,是个才华横溢的才子。然而晚唐时期,朝局已经成为一潭污泥浊水,黑暗而腐朽不堪。科举考试这条平民唯一的上升通道,也已成为达官贵人的敛财工具,毫无公平可言。正如唐朝大臣王泠然所说:“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财,则以交”,没财没势没关系的普通读书人,即使品行端方才华出众,也没有出头之日。

诗火人不火的唐朝诗人,他的两句诗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他却被遗忘

罗隐就是这批不幸者中的一员。他虽胸怀锦绣、腹有珠玑,但因出身贫寒,无力“打通关节”,结果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他一直不死心,前后参加科考达到十几次,一度创下“十上不第”的纪录,连续参加十几次却次次名落孙山,一直到死也没能圆了他的金榜题名之梦。

诗火人不火的唐朝诗人,他的两句诗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他却被遗忘

备受打击的罗隐,逐渐从一个满怀热情的才子,变成愤世嫉俗、满腹牢骚的老“愤青”。他的诗风也为之一变,成为晚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讽刺诗人。他见到唐朝诗人孟浩然墓,只是一个低矮荒凉的土丘,临近的豪门世族的墓园却高大豪华,于是愤愤不平写道:“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萋萋。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他听说唐昭宗养了一只猿猴,还封猴子为五品供奉,自己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提笔写道“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对当时的很多现象丑恶世态进行了辛辣讽刺。

诗火人不火的唐朝诗人,他的两句诗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他却被遗忘

罗隐怀才不遇,对唐朝文坛而言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唐朝少了一个普通官吏,却多了一个旷世诗才。罗隐的知名度远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他同样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传诵千年的名句。如《筹笔驿》中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被后世编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流传百代。《魏城逢故人》中的“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闲雅悠然,意味隽永,是唐诗中一流佳作。

罗隐最为大众熟知的,莫过于这两首诗。一是《蜂》:“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二是《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为谁辛苦为谁甜”,和“今朝有酒今朝醉”,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但却少有人知这正是罗隐的大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