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進俄羅斯坦克炮:10年後吃透技術造出更好的,後來居上

一般而言,人們都認為核武器是世界上最難製造、掌握國家最少的武器,其實不然。比如看上去很常見的坦克炮,全世界只有中國、俄羅斯、美國、德國、英國、法國6家掌握核心技術,真正地掌握了造炮技術,其他國家要麼技術早已過時、要麼掌握了個半桶水,要麼乾脆就是技術引進或是成品引進。

掌握坦克炮技術的國家比掌握原子彈技術的國家還要少,從這個角度看,說坦克炮比原子彈難造並不為過。而且有一點,坦克炮已經發展了100多年,發展趨勢和很多武器是反過來的:掌握坦克炮造炮技術的國家越來越少。

中國引進俄羅斯坦克炮:10年後吃透技術造出更好的,後來居上

99A坦克裝備125毫米坦克炮

坦克炮其實多以加農炮為主,膛壓高、身管長、初速快,磨損大、精度要求高,對一個國家的金屬冶煉、加工工藝、設計水平都有很高要求。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有大炮還要有炮彈,坦克各種炮彈的製造同樣是一門大學問。早期坦克炮一般而言會沿用其他炮種的技術。比如二戰中,德國虎式坦克的KWK36式坦克炮就是大名鼎鼎的坦克獵手——FLAK36式88毫米高射炮的改進。但哪怕在二戰期間,工藝和材料就已經決定了坦克炮的性能。比如日本給其三式坦克裝備的75毫米炮,就遠遠比不上德國的同口徑產品。得益於強大的加工能力、特別是數量龐大的精密車床和熟練技術人員,德國坦克炮在當時的世界上獨佔鰲頭。

中國引進俄羅斯坦克炮:10年後吃透技術造出更好的,後來居上

現代美國M1坦克

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坦克製造技術更是飛速發展。伴隨著金屬材質的進步,坦克炮的穿甲能力與二戰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但另一方面,其製造難度和投入成本也急劇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都被淘汰出坦克炮製造的行列。可以認為,坦克炮是一個國家技術工業、尤其是鋼鐵金屬工業和加工工業的集中體現。能造出先進的坦克炮,那麼代表其工業底子很好,造其他武器自然也是不成問題的。

中國引進俄羅斯坦克炮:10年後吃透技術造出更好的,後來居上

德國坦克炮技術先進

美國在80年代引入德國的RH120炮的部分技術後,進一步搞出了屬於自己的120毫米大威力坦克炮家族並推陳出新。英國人的L7式105毫米炮可謂是上個世紀後半葉最優秀最先進的坦克炮,後續研發的120炮同樣實力不俗。德國的RH120炮被認為是現代坦克炮製造的標杆產品,後續改進不僅加長了身管,甚至還向130炮邁進。

中國引進俄羅斯坦克炮:10年後吃透技術造出更好的,後來居上

俄軍坦克

俄羅斯以2A46坦克炮為基礎,新式炮家族也是枝繁葉茂。法國勒克萊爾坦克裝備的自產坦克炮雖然比不上以上諸國,但實力也不容小覷。很多資料認為日本也掌握了坦克炮技術,其實是錯誤的——其120毫米坦克主炮的技術購買自德國,而且多年來自己也沒能吃透技術進行改進。

中國引進俄羅斯坦克炮:10年後吃透技術造出更好的,後來居上

99A坦克射擊

中國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以仿製俄製坦克炮入門,80年代得到歐洲坦克炮技術的提高。90年代開始,

通過引進吸收俄製2A46坦克炮,總算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新式大威力坦克炮技術。我國坦克炮技術入門雖然依靠技術引進,但隨後的發展卻靠的自己。比如90年代後,10年時間吃透了2A46的技術,同時全面升級了配套的金屬冶煉和加工工藝,並開始自行設計新坦克炮。如今,我國99A式坦克就裝備著國產技術的125毫米大威力坦克炮。其身管比俄製125炮更長,彈種更為先進,初速更快。穿甲能力在世界範圍內都名列前茅。我國在坦克炮上可謂是後來者居上的成功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